第535章 海軍

成國公這次是真的激動了,對於幾位國公爺來說,他們是世襲的國公,與國同戚,很少有賞賜能夠打動他們。不過人生在世,怎麼也離不開名利二字。對於利沒有了喜好,那麼名自然就成了唯一的追求。

國公爺也不例外,天啓皇帝的話說到了成國公的心坎裡,連忙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聲的道:“臣定當盡心竭力,絕對不會辜負皇上對臣的希望。”

伸手將成國公扶起來,天啓皇帝笑着說道:“祖上的福廕自然能夠讓愛卿地位不凡,衣食無憂,不過有些東西還是要自己獲取的。”

“謝皇上教誨,臣自當銘記於心!”站起身子,成國公一臉感動的道。

天啓皇帝將目光看向周圍的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笑着說道:“諸位愛卿不必羨慕成國公,朕不會虧待任何一位愛卿,把手裡的事情都做好,朕到時候自有封賞!”

在場的衆人臉上都帶着笑容,無論是太祖皇帝還是成祖皇帝,封賞國公爺很多,可是真的留到這個時候卻只有面前的這幾位的。掌握實權的就只有魏國公和黔國公,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好了,諸位愛卿已經累了一天了,今天就到這裡吧!愛卿們都回去,朕也要回宮去了!”天啓皇帝已經覺得有些累了,看來這身體還是要好好鍛鍊,不然免不了做個短命皇帝。打定了主意之後,天啓皇帝笑着和衆人說道。

“臣等恭送皇上!”衆人目送着天啓皇帝離開,臉上全都鬆了一口氣。有的人則是被身邊的人攙扶着,顯然他們也累得夠嗆。這些人的年紀都不小了,天啓皇帝在的時候可不敢露出這樣的神色。

接下來的幾天裡,京城和朝野沒有發生什麼大的事情,引人關注的便是內閣首輔大學時劉一璟提出的改革國子監方略。在這裡面,劉一璟詳細的陳述了國子監建立的目的以及作用。用更爲豐富的資料,說明了現在國子監和以前的不同。證明了國子監的腐朽。

在這場論證中,劉一璟着重論證了應該更好的發揮國子監的作用,使其成爲官員培訓上崗的學校,儘可能的避免發生書生治國的現象。要讓天下的士子明白,不是讀好書聖人之言。就能做好官的。當然這不是劉一璟說的。這是天啓皇帝自己的打算。

其實在看了劉一璟的奏摺,天啓皇帝的心思便活絡開了,原本的一個想法再一次被勾了起來。那就是在這個時代建立一所大學。一所涵蓋各學科的大學。不過這個有點難,看來這是一個機會啊!

在經過長達半個月的爭論之後,天啓皇帝下旨在京城建立國子監,位置在京城的南郊。爲了節省開支,天啓皇帝畫出一塊皇家園林,命人在那裡進行改建。

雖然反對聲不少,可是很快便被壓了下去,畢竟這是內閣首輔大學士提出來的,又有天啓皇帝支持。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天啓皇帝的政策自然是實施了下去。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大事情發生,不過在十月中旬,天啓皇帝要去天津港。目的也非常的簡單,在這裡要舉行一場盛大的誓師大會,大明朝的新式水師在這一天宣告成立了。

十月初八。歷史會記住這一天,自鄭和下西洋之後,大明朝終於再一次有了自己的水師艦隊,真正的能夠大海戰的水師。爲了區分和水師的區別,天啓皇帝正是將這支水師命名爲大明朝海師。當然也可以被稱爲海軍。

站在新建的碼頭上,天啓皇帝的身後是跟隨來的衆位大臣,海面上則是飄蕩着二十艘剛剛列裝的新式戰船。大明的黃龍旗隨風飄揚,一個個健壯的海軍士卒一臉嚴肅的目視前方。手中拿着新式的火器,臉上的深情非常的嚴肅。

“戚愛卿,俞愛卿,大明朝的海軍能有今日的模樣,多虧了二兩將軍,朕重重有賞!”天啓皇帝看着一邊的戚繼光和俞諮高,臉上帶着笑容說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都是爲人臣子理所當爲,臣等不敢居功!”戚金連忙躬身施禮,臉上帶着恭敬的道。

差異的看着戚金,天啓皇帝沒想到戚金也會說出這樣的話,看來這是早有準備啊!天啓皇帝沒有理會戚金,將目光轉向了一邊的一位老者,聲音柔和的道:“沈愛卿,這麼大年歲了還在爲國奔波,朕心中不忍之於又十分疼惜。不過海軍需要愛卿,大明需要愛卿,朕更需要愛卿!”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一把年歲的沈有容,這麼長時間的操勞,這位原本就年紀不小的臣子更顯老態。不過和上次天啓皇帝見他不一樣,此時的沈有容精神非常的好,遠不是當初能比的。

“皇上,老臣殘軀能爲陛下驅馳,那是老臣的榮幸,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大明海軍成軍,那是老夫的榮幸。能夠參與到這件大事裡來,那是老臣祖上有德。曹操有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臣雖然年紀不小了,願爲皇上肝腦塗地!”沈有容臉上十分的激動,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看着這個模樣的沈有容,天啓皇帝知道這位老大臣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不過聽着那發自肺腑的話,天啓皇帝的眼圈有些發紅,有些人一輩子不求什麼,真的只希望能夠爲百姓做些事,爲國家做些事。這些人不計名利,不計得失,真是的最值得尊敬的人。

“能得愛卿,乃是朕之幸事,愛卿一定要保重身體,爲國盡忠效力!”天啓皇帝拉着沈有容,頗爲動情的道:“戚金和俞諮高雖然領兵多年,畢竟不熟悉海戰,還希望愛卿多多教導!”

“皇上放心,臣自當盡力而爲!”沈有容連忙躬身施禮,道。

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的目光落到了最後一個年輕人的身上,一身五品官的官服讓他看起來非常的精神。劍眉星目,眉若朗星,這是一個真正的美男子。這個人正是俞諮高的師叔,俞大猷的小師弟,五品轉運使張玉坤。

對於這個人無論是戚金還是俞諮高,又或者是沈有容都是非常的讚賞,可以用讚不絕口來形容。沈有容甚至稱其排兵佈陣無一不精,編訓軍卒也是十分的在行。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說道:“張愛卿真是長了一副好身板,這樣子可真是不錯。”

張玉坤沒想到天啓皇帝會這麼說,臉上頓時有些發紅,尷尬的道:“皇上過獎了!”

笑着擺了擺手,天啓皇帝沉聲說道:“張愛卿,朕知道你身懷不世之才,不過朝廷舉才自有其規矩,朕相比你應該很清楚。不過朕卻是爲纔是舉,絕不會埋沒了你。不夠朕一人知道你有才能沒用,你要讓朝廷百官和天下人都看到才能,朕絕不會吝嗇高官厚祿,讓愛卿青史留名。”

聽着天啓皇帝的聲音,張玉坤平靜的心忽然掀起了些許波瀾,這纔是自己想要的。恭敬的對天啓皇帝行了一禮,張玉坤道:“皇上放心,臣都明白!”

雖然現在的官職是五品轉運使,可是張玉坤卻知道這是天啓皇帝看重自己的表現。自己這個轉運使你是負責海上轉運,自己轉運什麼現在還不知道。估計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知道。自己在海軍裡的地位十分的特殊,這個官職不過是讓自己行事更加的方便。

天啓皇帝的話張玉坤自然是聽明白了,朕相信你有才能,可是光有才能沒用,還要有功績。不光是給朕一個人看,還要給所有人看,只有那樣朕才能升賞你,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雖然天啓皇帝的話說的很官方,可是張玉坤卻知道,這是天啓皇帝在安慰自己,不希望自己因爲一個五品官而不滿。這讓張玉坤十分的受用,無論自己的官職是什麼,天啓皇帝對自己的這份看重非常的難得。

將所有的官員安撫了一片,天啓皇帝便在這人登上了旗艦龍騰號,參觀了一遍之後又進行了幾次試射。出海簡單的試航了一下,一行人便轉回了碼頭,帶着人回了京城。

天啓三年,北方無論是韃子還是建奴都沒有大的動作,朝廷上下一邊安定。天啓皇帝各項改革也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京城的軍制改革終於在年底完成了,暫時還沒有看出效果,除了天啓皇帝每個月都要支付一大筆軍費。

成績最好的要數火器廠和武研院,無論是新式火器的研發,還是改進都有長足的進步。經過再一次的擴大規模,碎髮槍的生產也走上了正軌,可以說一切欣欣向榮。

國武監和國子監的建造已經都走上了正軌,因爲錢糧充足,工程的進度很快。大明一十三省的軍師改革方案已經拿出來了,現在差得只是天啓皇帝一道實行的聖旨。不過在這個時候,天啓皇帝卻下旨給東廠和錦衣衛,內容也非常的簡單,改組錦衣衛和東廠。

第605章 回京第48章 周嘉謨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494章 請辭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176章 歡喜禪第127章 選定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82章 信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159章 喝酒第422章 抉擇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8章 選後第8章 父子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237章 會盟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628章 談判三第461章 出城第300章 望江樓第491章 圍城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89章 阻力第324章 天亮了第246章 派兵第538章 揍他第629章 談判四第444章 抄家第609章 開臺第62章 早朝之上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17章 抉擇第565章 軟禁第114章 劫殺第201章 劉徹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378章 入貴州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84章 熊府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37章 信任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48章 遠見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539章 難民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19章 紅丸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572章 監視第336章 心第227章 兄妹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207章 登聞鼓第95章 廠衛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3章 登基大典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413章 動手吧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79章 夜晚第403章 南京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04章 希望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67章 殺人第56章 新的一年第591章 聚將鼓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316章 父子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1章 見面第220章 涌動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217章 夜襲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17章 計劃
第605章 回京第48章 周嘉謨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494章 請辭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176章 歡喜禪第127章 選定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82章 信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159章 喝酒第422章 抉擇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8章 選後第8章 父子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237章 會盟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628章 談判三第461章 出城第300章 望江樓第491章 圍城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89章 阻力第324章 天亮了第246章 派兵第538章 揍他第629章 談判四第444章 抄家第609章 開臺第62章 早朝之上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17章 抉擇第565章 軟禁第114章 劫殺第201章 劉徹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378章 入貴州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84章 熊府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37章 信任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548章 遠見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539章 難民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19章 紅丸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435章 楊鶴的疑慮第572章 監視第336章 心第227章 兄妹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207章 登聞鼓第95章 廠衛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3章 登基大典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413章 動手吧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79章 夜晚第403章 南京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04章 希望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67章 殺人第56章 新的一年第591章 聚將鼓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316章 父子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1章 見面第220章 涌動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217章 夜襲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17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