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

夜晚的漢城燈火通明,城頭上到處都是巡邏的士兵,燃燒的火把發出噼啪的響聲。整個城市已經陷入了安靜,此時漢城的人全都沉浸在恐懼中,無論百姓還是大臣。對於一座剛剛經歷了政變的城市,人心很是不穩。更何況現在建奴又打來了,一時間人心惶惶。

漢城的王宮裡,此時更是燈火通明,所有人進進出出的,每個人的臉上的神情都很是凝重。朝鮮國王李棕正在大殿上來回的走動,一邊走還一邊說着:“怎麼辦?怎麼辦?現在怎麼辦?”

對於李棕來說,自己當國王還是不錯了,可是讓自己治理這個國家,他是沒有這個能力。最從登基以來,他一直做着美夢,整日醉生夢死的。在聽到建奴進攻的消息之後。李棕也沒有着急,只是派人到大明朝去求援了。

在李棕看來,大明朝乃是自己的宗主國,自己對大明一直也是禮敬有加,大明一定會派軍隊來救自己。而且他也相信,大明朝一定能夠打贏建奴的軍隊。自從天啓皇帝登基以後的戰役,全都是以大勝告終的。

不過當他聽說建奴的軍隊出現在漢城城下的之後,李棕頓時垮了,整個人都沒了主意。看了一眼下面坐着的大臣,李棕哭喪着臉道:“諸位愛卿,你們倒是想想辦法啊!”說着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沈華林.

此時的沈華林纔是西人黨的領袖,朝廷中的領議政大臣,地位相當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

朝鮮的黨爭主要是在西人黨和東人黨之間展開的,西人黨主要是以住在漢城府西方的沈義謙爲首,支持者稱西人黨,他們支持朱子學中李慄谷主氣説。東人黨則是則是因爲他們的首領金孝園的住在漢城的東面,則成爲了東人黨。

這兩個黨派全都打着儒學的名義,爭奪朝廷的權利。雖然朝鮮國家很小,可是黨政的激烈程度。與大明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司憲李珥在世時兩派相安無事,在他死後兩派開始鬥爭。東人黨開始掌握政權,西人黨以鄭汝立謀叛爲由攻擊他們奪權(己丑獄事)。1591年西人黨在立世子問題上失腳又被東人黨攻擊,東人黨重掌政府開始肅清西人黨。

萬曆朝鮮戰爭前,西人黨黃允吉與東人黨金誠一被派日本探測豐臣秀吉動向,因兩人結論不同而無法抵禦進攻。因爲黨爭而誤國事,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頂峰。

在光海君被擁立後西人勢力衰弱。爲了奪回權利,西人黨擁立仁祖。這便是剛剛經歷的任祖反正,西人黨也因此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權利。

不過第二次禮訟中南人黨主張被接納,西人黨勢力爲之一掃。一直到1680年肅宗因恐怕南人黨勢力擴張南人大量逐出朝廷稱爲庚申換局,西人黨重掌朝政,後對肅宗外戚態度不同分裂成老論派與少論派。

此時坐在下面的西人黨領袖沈華林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其實他的心裡很清楚。以朝鮮的軍力,想到抵擋建奴的騎兵,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說作戰了,恐怕追都追不上,這仗是沒有辦法打的。

原本以爲建奴不過是爲了劫掠一番,沒想到他們居然跑到漢城來了!當沈華林聽說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人便愣在了原地。他並沒有派人去和建奴作戰。畢竟打輸了實在是不利於自己鞏固地位。如果讓他們搶夠了,自然就會離開了!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沈華林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在用這個辦法了,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自己,沈華林輕輕的清了清嗓子,緩緩的開口道:“國主,現在建奴的人馬已經出現在了漢城城下,臣心中百感交集。連夜想了幾個辦法!”

李棕此時早已是六神無主,聽到沈華林居然有辦法,彷彿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道:“沈愛卿,有什麼主意快說啊!事情過去之後,孤王必定重重有賞!”

沈華林依舊面無表情,恭敬的說道:“國主。事情到了這個時候,漢城已經不安全了,國主身系朝鮮,乃是國之根本。如此陷入險地。實在是不應該,所以臣以爲國主應該離開漢城。”

一邊的衆位大臣都有一種目瞪口呆的感覺,現在兵臨都城下,這位領議政大臣第一個策略居然不是出兵,反而是讓國王逃跑。

其實沈華林也不想這麼說,不過他深知李棕的品性,這位國主太怕死!可以說是一無是處,要不然自己這些人也不會選擇讓他做國主了。將他送走,一旦有什麼疏漏,自己也還可以轉圜。

顧不得其餘大臣怎麼看,李棕感激的看了一眼沈華林,不愧是自己的心腹大臣,在這種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安全。這樣李棕十分的滿意,點了點頭,道:“沈愛卿,有什麼策略接着說吧!”

“國主,臣覺得皇上可以將王室遷往江華島,建奴總有千般能耐,他們也到不了江華島,這樣一來可保王室無虞。國主應該退守漢山城,一來穩定軍心,二來等待各地勤王軍隊的到來,國主便可以率領軍隊解除漢城危險。”沈華林看了一眼李棕,心中微微一笑,看來自己對這位國主心裡把握,真的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國主,在您離開漢城的同時,下旨給各地的守軍,讓他們帶兵到漢城勤王!建奴雖然能征慣戰,可是人數畢竟是少數,只要大明天兵一到,自然能夠大獲全勝!”沈華林結束了自己的發言,不過他沒有去看李棕,而是將目光在衆位大臣的臉上掃過。

此時的李棕哪有心思觀看沈華林的動作,恨不得現在就離開這裡!

一邊的大司憲樸政論實在是聽不下去了,猛地站起身子,大聲的道:“國主,臣有本奏!”

樸政論乃是朝鮮的大司憲,官職相當於明朝的督察院左督御史!因爲獨立成體系,樸政論並沒有因爲政變受到牽連,西人黨爲了穩定局勢,也沒有去招惹這位大司憲。

自從李棕登基以來,樸政論已經看不下了!原本的光海君在位的時候,樸政論對光海君的政策略微微詞。因爲光海君搖擺不定的政策,顯然有對大明背信棄義的嫌疑,這讓詩禮立身的樸政論有些不滿。

不過光海君一心想要廣大朝鮮,在樸政論看來,這是非常正確的。對於東人黨的一些主張,樸政論也十分的支持。不過西人黨上位以來,不斷的清掃東人黨的人,手段很是狠辣。政策也變成了對大明謹守君臣之禮,至於東人黨的政策,無論好壞,全都不用。

樸政論對於西人黨很是不滿,同時對李棕的懦弱無能,更是怒其不爭。此時見兵臨城下,西人黨居然要逃跑,一旦他們走了,漢城必將淪陷!

漢城的百姓怎麼辦?想到生靈塗炭,戰火紛飛,樸政論覺得心口都在疼。等到李棕讓自己說話,便迫不及待的道:“國主,漢城乃是朝鮮之根本,這裡有兵四萬!建奴不過區區兩萬人,更何況漢城是堅城,糧食也充足。國主應在漢城鼓舞軍心民心,誓與漢城共存亡,方能保住漢城,守住朝鮮啊!”

李棕並不是一個殘暴的國王,對待大臣也很是有容忍度,可是聽了樸政論的話,還是差點沒把鼻子氣歪了!什麼叫於漢城共存亡?漢城沒了,自己就要死啊!漢城雖然有四萬人馬,可是那都是什麼人馬?真當自己不知道?

見李棕陰沉着臉,沈華林頓時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連忙站起來,大聲的斥責道:“樸政論,國主乃是國之根本,你居然欲將國主限於險地,你居心何在?聖人有言,忠君愛國,你這是不忠!你枉爲國君之臣,枉爲聖人門徒!”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沈華林栽贓陷害自然是有一首,幾個大帽子扣下來,李棕的臉色已經越來越黑了!對這沈華林擺了擺手,道:“沈愛卿,就按照你說的辦吧!你下去儘快安排,孤要儘快趕到漢陽去!”

是,國主!臣還有一言,既然樸大人有意與漢城共存亡,那不如將漢城交給他守衛。樸大人既然這麼有信心,想來能夠堅持到援軍到來,甚至能夠打敗建奴!”見李棕沒有處置樸政論的意思,沈華林頓時心生一計,面容嚴肅的說道。

“好,果然是好建議!讓議政府擬旨吧!”李棕看了一眼樸政論,緩緩的點了點頭,道。

“國主,既然王室都要離開漢城,臣覺得應該調遣足夠的軍隊進行護衛。現在漢城有軍隊四萬,臣請調三萬人馬,隨王伴駕!”沈華林看了一眼樸政論,嘴角帶着冷笑說道!居然敢攻擊自己,這次一定要殺雞給猴看。

李棕很是怕死,把自己看得比什麼都中,見沈華林事事都爲自己着想,便笑着道:“這些事情你看着安排吧!孤相信你!”說完便向後面走了出去,邊走邊道:“孤累了,你們都下去吧!”

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556章 君前第189章 阻力第613章 攤牌第444章 抄家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51章 密談第529章 軍機處第33章 幕後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80章 審問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527章 計劃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586章 急躁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117章 抉擇第56章 新的一年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203章 到了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609章 開臺第4章 原來如此第93章 隆中對五第157章 安全了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158章 暮色第58章 密謀第221章 范文程第71章 燧發槍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75章 朝議第95章 廠衛第71章 燧發槍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437章 百草園第426章 交易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60章 二人擡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412章 躊躇第120章 探子第219章 佔領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9章 仙藥第540章 憤怒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69章 高宏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429章 城門第121章 笑四笑第426章 交易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426章 交易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17章 抉擇第572章 監視第444章 抄家第580章 朱由菘第461章 出城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425章 秦淮河第424章 去南京第525章 路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24章 序幕第425章 秦淮河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593章 去皇宮第136章 局勢三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391章 渡赤水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43章 行軍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375章 考狀元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430章 廠衛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5章 新皇帝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120章 探子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400章 關係第518章 撤軍第581章 顏思齊第46章 木盒
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556章 君前第189章 阻力第613章 攤牌第444章 抄家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51章 密談第529章 軍機處第33章 幕後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80章 審問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527章 計劃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586章 急躁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117章 抉擇第56章 新的一年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203章 到了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609章 開臺第4章 原來如此第93章 隆中對五第157章 安全了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158章 暮色第58章 密謀第221章 范文程第71章 燧發槍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75章 朝議第95章 廠衛第71章 燧發槍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437章 百草園第426章 交易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60章 二人擡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412章 躊躇第120章 探子第219章 佔領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9章 仙藥第540章 憤怒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69章 高宏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429章 城門第121章 笑四笑第426章 交易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426章 交易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17章 抉擇第572章 監視第444章 抄家第580章 朱由菘第461章 出城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425章 秦淮河第424章 去南京第525章 路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24章 序幕第425章 秦淮河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593章 去皇宮第136章 局勢三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391章 渡赤水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43章 行軍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375章 考狀元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430章 廠衛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5章 新皇帝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120章 探子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400章 關係第518章 撤軍第581章 顏思齊第46章 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