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

深深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努力的平復自己的心情,將把這個傢伙拉出去的衝動壓下來,然後一臉平靜的道:“不知道衆位愛卿怎麼看?”

大殿裡的氣氛似乎有些詭異,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不一樣,都在互相的看着,沒有一個站出來說話。在這些人裡,有的氣憤,有的興奮,有的則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看着下面大臣的表情,天啓皇帝就是一陣頭疼,這都過去的事情了,幹嘛將他翻出來。看了一眼那個低眉順眼的御史,天啓皇帝就是氣不打一出來,活人的事情還沒弄明白呢,又把死人的事情翻出來了。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大廳裡的氣氛有些壓抑的時候,一個人站了出來,打破了這個尷尬的局面。大殿裡頓時傳來了無數鬆了一口氣的聲音,不過所有人都好奇,這人究竟是誰啊!

將目光落在說話人的臉上,天啓皇帝上下的打量着這個人,結果發現不是很熟悉,叫什麼不記的了。看他的服色應該是鴻臚寺的人,還是一個少卿。雖然不知道這個人叫什麼,天啓皇帝只能沉聲道:“愛卿既然有話,那就說吧!”

“陛下,臣以爲鄒御史說的有道理,張居正乃是我明朝少有的奸佞。當年萬曆爺心胸寬廣,並沒有嚴懲此人,臣請陛下開其棺,鞭其屍!”那人也不客氣,站在大殿上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大聲的說道。

在這個人說完之後,大殿裡又站出了幾個人,說出的話更加的不堪,不過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張居正。想要開張居正的棺材,鞭打張居正的屍體,而且一個個說的咬牙切齒的,彷彿張居正和他們有殺父奪妻之仇一樣。

此時大殿上皺眉頭的人有三個,其中一個就是天啓皇帝,他現在已經感覺除了一絲不尋常。張居正已經死了,犯不着和一個死人較勁,這裡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見天啓皇帝的眉頭皺的緊緊的,陳洪便來到了天啓皇帝的身邊,小聲的在天啓皇帝的耳邊道:“陛下,這些人都是浙黨的人。”

緩緩的點了點頭,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這剛剛安靜了一段日子,這些人果然又站了出來。看着下面的一張張義正言辭的嘴臉,天啓皇帝現在想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把這些人全都拉出去砍了。但凡事結黨營私,相互勾連的,全部都拉出去砍了。雖然心裡這麼想,可是天啓皇帝知道,如果真的這麼做,恐怕這朝堂上就真的沒有人了。

剩下緊皺着眉頭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浙黨的領袖,戶部侍郎趙興邦。作爲浙黨在京城的領袖,趙興邦此時眉頭皺的非常緊,臉色也陰沉的可怕,因爲這些人做的事情,他不知道。這些浙黨的官員,當然都是邊緣的官員,他們要做什麼,爲什麼這麼做,趙興邦一點都不知道。

最後一個皺着眉頭,全身顫抖的人是官應震,這位刑部尚書,楚黨的領袖,此時臉色鐵青,全身顫抖。他的頭低的很低,沒有說話,也不看誰,不過牙咬的那叫一個響。

官應震之所以這樣,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是湖北人,而楚黨的基礎就是湖北人。這是一個由地域構成的黨派,很多都是湖北人,中堅力量就是湖北人。正在被人說着要挖墳鞭屍的張居正,也是湖北人。官應震到現在都記得,家鄉人是多麼的崇拜張居正,都將他當作英雄,湖北人的驕傲!

曾經官應震讀書的時候,家裡的父母就說將來要做一個張居正一樣的人,先生也說要向着張居正學習。張居正這三個字,在官應震的心裡,並不是簡單的一個名字。這是他年少時的夢想,過去、現在、甚至是將來都是心中的偶像。此時聽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偶像,被在這些人這樣的說着,官應震出離憤怒了。尤其是當他看到站出來的都是浙黨之後,官應震頓時憤怒的看着趙興邦。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官應震想要站出來的時候,一個人的聲音忽然在大殿裡響了起來,沉着而且深厚。

看到站出來的人,大殿上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沒有在說話。臉上都是驚疑不定,全都一臉期盼的看着這個人,想看看他能說出點什麼來。

這次站出來的是一個老者,雖然年紀不小了,可是氣勢卻是不弱。站在那裡很是有些不怒自威的感覺,雖然還沒說話,卻彷彿已經開口了一樣。

看到這個人,天啓皇帝也愣住了,因爲這個人他認識,而且非常的熟悉,這個人就是吏科給事中梅之煥!所有人鬥都知道梅之煥是湖北人,所以他站出來本就沒什麼好說的。可是除了是湖北人,他還是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東林黨人。這個本該是楚黨人的梅之煥,卻恰恰是一個東林黨人。

看到梅之煥,天啓皇帝頓時在心裡嘆了口氣,看來這是的事情不簡單啊!只是在沒有弄清楚這些人想要做什麼之前,自己還是不要動的好。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道:“愛卿有什麼話儘管說吧!”

“陛下,臣以爲張居正乃是一代賢相,當年的案子是一個錯案,當年萬曆皇爺被人矇蔽,才處置了張太師。臣請陛下重查此案,還張太師一個清白。”看了一眼剛剛說話的衆人,梅之煥狠狠的甩了甩袖子,大聲的道:“一羣跳樑小醜,如果張太師還活着,你們敢這樣做?”

這一次大殿裡真的肅靜下來了,落針可聞。這麼多年想要給張居正翻案的人不少,可是敢這麼名面上提出來的人卻不多,而敢站在朝堂上當堂奏對的,就梅之煥一個。

看着梅之煥,深深的看着梅之煥,天啓皇帝緩緩的搖了搖頭,如果真的是爲了張居正而站出來,天啓皇帝會很喜歡這個人。可惜啊!不過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爲了爭論而爭論。

其實天啓皇帝並不知道,梅之煥真的是爲了張居正而站出來的,這是一個性格非常激烈的人。雖然身在東林黨,可是卻不是核心,最裡面的東西彼此都不能接受。這次他站出來,不過是有人告訴他東林黨要爲張居正翻案,所以他第一個站了出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看着下面的大臣,沉聲道:“既然各位愛卿意見不同,那就都說說吧!”

“陛下,臣以爲很好。陛下剛剛登基,便任人唯賢,取得了遼東大捷。當年張太師的案子確實有疑點,萬曆爺被宵小矇蔽,臣請皇上下旨徹查此案。還張太師清白,嚴懲宵小之徒,以正視聽!”這次站出來的兵部尚書姚宗文,說起話來也是頗爲嚴肅,一臉的正氣。

“陛下,臣認爲姚尚書說的有道理,皇上乃是聖明之主,中興之君,自當做前人不敢做之事。張太師當年猝然辭世,宵小之徒乘機陷害張太師,臣請徹查此案,還張太師一個公道。”禮部尚書孫如遊也站了出來,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大聲的道。

“陛下,當年張太師輔政之時,國庫充盈,兵強馬壯,朝廷盡是中興模樣。可是宵小之徒因私廢公,乃是千古罪人,其罪可比古之秦檜。陛下自當重審此案,爲張太師正名,讓天下人明白,爲朝廷進忠,朝廷自然不會忘記。”這次站出來的人關沒有前面的兩位大,可是地位卻高很多,因爲這個人是吏部侍郎趙南星。

趙南星雖然只是吏部侍郎,可是卻沒有人敢小看他,包括天啓皇帝本人。這個趙南星的地位非常的特殊,因爲他是東陵黨的黨首,也就是精神領袖。當年一起創辦東林書院,成立東林黨的有三個人,分別是顧憲成、鄒元標、趙南星。

在這個時候,顧憲成已經死了,鄒元標回家養老,不問世事,朝堂之上就只有趙南星了。可以說整個東林黨的力量,此時全部掌握在這位老者的手裡,果然他剛剛站出來說話,整個朝堂上的人頓時站出來很多人。這其中有各部的侍郎、郎中、給事中等官員。大理寺、鴻臚寺、都察院等衙門。還有就是內閣大學士劉一璟,內閣大學士韓曠,總之但凡事朝堂上的東林黨人全部都站了出來。

看着下面的大臣,天啓皇帝的臉上保持着淡淡的微笑,沒有知道這位少年天子在想什麼。他的神色絲毫不變,看不出喜怒哀樂,似乎這一切和他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個時候,有一些人站不住了,這其中就包括刑部尚書官應震,這位楚黨的領袖此時終於看到了希望。連忙走出來,撩起衣服緩緩的跪倒,大聲的道:“陛下,臣請徹查張太師一案,臣願爲主審!”

朝堂上的官員左看看,又看看,又走出來一部分,這些人是楚黨的人,還有一部分齊黨的人。這個時候還站在原地的,就只有浙黨的孫興邦以及浙黨的人,還有就是戶部尚書吳亮嗣以及齊黨的一些人。

(未完待續)

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135章 局勢二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403章 南京第605章 回京第72章 試炮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465章 進去吧第354章 警察第343章 行軍第91章 隆中對三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258章 回京城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7章 準備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68章 覲見第467張 分歧第167章 抉擇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143章 艾菲斯第628章 談判三第316章 父子第142章 大婚四第19章 紅丸第453章 火炮第595章 進皇宮第16章 兩個女人第586章 急躁第202章 會京師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558章 進城第260章 將在外第37章 準備第495章 地道第134章 局勢一第159章 喝酒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章 第一件事第114章 吳三桂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633章 溫馨第357章 等待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191章 騎兵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210章 楊嗣昌第566章 崔福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191章 騎兵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0章 做媒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636章 開戰第375章 考狀元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322章 審問第79章 夜晚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56章 君前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17章 抉擇第66章 送行第616章 鄭芝龍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103章 老狐狸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558章 進城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4章 原來如此第401章 登岸第29章 山雨欲來第75章 朝議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86章 策論第221章 范文程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54章 氣勢第336章 心第426章 交易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231章 動作第54章 家宴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
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135章 局勢二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403章 南京第605章 回京第72章 試炮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465章 進去吧第354章 警察第343章 行軍第91章 隆中對三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258章 回京城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7章 準備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68章 覲見第467張 分歧第167章 抉擇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143章 艾菲斯第628章 談判三第316章 父子第142章 大婚四第19章 紅丸第453章 火炮第595章 進皇宮第16章 兩個女人第586章 急躁第202章 會京師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558章 進城第260章 將在外第37章 準備第495章 地道第134章 局勢一第159章 喝酒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章 第一件事第114章 吳三桂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633章 溫馨第357章 等待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191章 騎兵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210章 楊嗣昌第566章 崔福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191章 騎兵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0章 做媒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636章 開戰第375章 考狀元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322章 審問第79章 夜晚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56章 君前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17章 抉擇第66章 送行第616章 鄭芝龍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103章 老狐狸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558章 進城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4章 原來如此第401章 登岸第29章 山雨欲來第75章 朝議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86章 策論第221章 范文程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54章 氣勢第336章 心第426章 交易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231章 動作第54章 家宴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