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朝議遼東

將自己的思緒放下,天啓皇帝將王承恩呈上來的奏摺拿在了手裡,慢慢的看了起來。漸漸的天啓皇帝的眉頭皺了起來,直到看完,天啓皇帝也沒有說話。

大殿里人人的摒住了呼吸,呼吸的聲音都被壓制的極低。良久,天啓皇帝沉聲問道:“劉愛情,今年的漕糧徵收完畢了嗎?”

衆人都是一愣,誰也沒想到天啓皇帝會問起漕糧的事情,不過劉一璟馬上接着道:“回皇上,今年全國的漕糧已經徵收完畢了,總計一千八百萬擔。”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現在已經是十月份了,按照每年的進度還是來的及的。可是現在已經開始下雪了,漕糧一定要儘快進京。這件事情內閣儘快安排一下,一定要敢在運河封河之前將漕糧運到京城的倉庫裡來。”

“是,皇上!臣會去便着手安排!”劉一璟嚴肅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漕糧的重要性沒有人不知道,明年一年的朝廷的開銷全都在這上了。

看了一眼劉一璟,天啓皇帝再一次問道:“劉愛卿,今年各地王爺和勳貴的祿米需要多少?”

幾個人再一次愣住了,低着頭想了想,劉一璟沉聲說道:“回王爺,各地王府和勳貴的祿米大概需要八百四十六萬擔!這是今年的,明年可能還要多一些。”明朝的王府勳貴衆多,祿米每一年都在增加,因爲每年都會有新的勳貴出生。

天啓皇帝的眉頭再一次緊緊的皺了起來,這些人真的成了國之蛀蟲了。每面一千八百萬擔的糧食,其中居然有八百多萬擔要給他們做祿米。餘下的一千擔纔是朝廷供養大軍的糧食,還有各地賑災等等,朝廷的糧食怎麼能不捉襟見肘。

不過現在顯然不是對付這些人的時候。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將手中的奏摺交給了王承恩,沉聲說道:“下一次早朝議一議吧!看看大臣們有什麼話說,這件事情朕不會獨斷專行。”

“皇上聖明!”幾個人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輕輕的揮了揮手,天啓皇帝沉聲說道:“你們下去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幾個人行完禮之後,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感受着天空中落下的雪,有一絲絲涼意,不過劉一璟幾個人卻沒有心思理會這個。天啓皇帝讓將熊廷弼的摺子在早朝上議一議,這已經代表了某種風向。如果是留中不發,那代表着天啓皇帝不同意,現在至少天啓皇帝在猶豫。

幾個人也沒有說話,各字低着頭不知道在想着什麼,出了宮門之後。打過招呼之後便各自上轎了。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到了十月初九,早朝的日子。

自從上次下了一場雪,雖然並不是很大,現在都看到雪花了,可是整個京城就像進入了冬天。對於所有人來說,這樣的天氣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冷。

早上天還沒亮。所有人的大臣便要來上朝了,不過每個人身上都穿着厚厚的裘衣。在一系列禮儀之後。大臣們全都走進了大殿裡。有的大臣還在輕輕的跺着腳,因爲這天實在是太冷了。

“皇上駕到!”伴隨着王承恩的喊聲,天啓皇帝緩步的走到了大殿裡,做到了龍椅後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家都參拜之後,天啓皇帝示意大家站起來,整套禮節纔算完畢。

看了一眼下面喘着白氣的大臣們。天啓皇帝都覺得大殿裡有點冷,不由笑着說道:“天氣不怎麼好啊!爲難衆位愛卿了!來人,將大殿的門關上,在弄些火盆來。”

“謝皇上!”這句謝皇上是大臣們發自肺腑的,天啓皇帝心疼他們。他們自然知道。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天氣這麼冷,諸位愛卿,有什麼事情快點說吧!”

“皇上,臣有本奏!”第一個站出來的是一個監察御史,顯然這位又發現什麼。

看到監察御史站出來,大殿裡的大臣全都皺了皺眉頭,千萬不要說自己啊!這些監察御史官不大,沒人敢得罪,可是卻沒有哪個大臣真的喜歡他們。

笑着看着站出來的御史,天啓皇帝沉聲說道:“說吧!”

“是,陛下!臣要參劾大理寺丞李敖,李敖公然命自己的下屬爲自己修建花園,肆意盤剝下屬,請皇上治罪!”這個人也不客氣,張嘴就把大理寺丞給參了出來。

聽到他參劾的是大理寺丞,不少人都皺起了眉頭,真是沒事找事。不知道這個大理寺丞李敖又得罪了什麼人,真是癩蛤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

天啓皇帝也笑了起來,如今這大理寺和以前不同,在沒有錦衣衛的情況下,大理寺負責抓捕和審理朝廷官員。可是在大明朝,大理寺沒有這個功能,因爲這已經被錦衣衛代替了。

至於其他的刑事案件,有刑部管着,大理寺也沒有權力過問。除非刑部報上來的案子,大理寺有複查的權力,或者是皇上欽命三法司審理的案子,否則這大理寺就是一個擺設。

大理寺丞的品級也不高,不過是正五品,這個正五品可沒有內閣大學士那個有地位。拿出這樣一件事情,參劾一位無關緊要的大理寺丞,顯然這是私人恩怨。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面帶怒色的說道:“肆意盤剝屬員,真是大膽妄爲,大理寺丞何在?”

“臣大理寺丞李敖,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敖此時已經是滿頭的冷汗,心裡不住的犯嘀咕,這是誰要整自己啊!

“可有此事?”天啓皇帝把臉一沉,大聲的問道。

李敖趕緊搖腦袋,這樣的事情傻子才承認呢!況且自己也真的沒有做過啊!

“既然有人蔘劾,那就不能不查。”將目光轉向另一側,天啓皇帝沉聲說道:“錦衣衛都指揮使!”

“臣駱思恭在!”駱思恭連忙站出來,恭敬的答道。駱思恭的心裡對那個御史也是非常的不滿,真是沒事找事。

看了一眼駱思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錦衣衛辦理,記住好好的查,不可有什麼疏漏。”

“是,皇上!臣一定竭盡全力!”天啓皇帝說的認真,駱思恭更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知道的他是去查大理寺丞,不知道的還以爲他要去哪裡抓亂黨呢!

在這之後,天啓皇帝又處理了幾件事情,見情況差不多了,天啓皇帝對一邊的王承恩說道:“你念一念吧!”說完轉過頭說道:“這裡有一份遼東督師熊廷弼上的摺子,事關重大,諸位愛卿議一議!”

不知道內情的人,此時臉上一臉的擔憂,難道遼東的事情又出了什麼紕漏?知道內情的人則是一臉的凝重,總算說到了。

王承恩則是沒有什麼顧慮,事情怎樣覺得都和他沒什麼關係,天啓皇帝讓他念,他自然是要念的。將奏摺拿出來,輕輕的打開,王承恩大聲的讀了起來。

大臣們全都在認真的傾聽,原本以爲是遼東又出了什麼變故,沒想到居然說的是這件事情。大臣們全都面面相覷,廢除遼東的衛所制,將士卒的軍籍取消,全都轉變爲戶籍。將原本衛所的田地分發給士卒,在遼東實行募兵制。

熊廷弼的奏摺把所有人都震住了,不過很多大臣的心裡卻不以爲然。怎麼改和他們沒什麼關係,反正和他們又沒什麼關係。或者廢除了衛所制,大明朝的邊軍能打勝仗呢?說不定也是件好事。

可是很多的大臣臉色卻變得非常的難看,尤其是戶部和工部還有吏部的一些官員。每年朝廷撥給衛所軍的軍餉都會被截留一部分,這些錢自然是他們得了。下面的將領爲了盤剝士卒,很多時候就和這些官員上下其手。

倒是工部的官員現在沒什麼心思管這個,雖然他們也有牽扯,不過卻不是直接的。他們現在擔心的是工部將作監的事情,那裡面他們牽扯的才深。

“啓奏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廢,況且衛所乃是大明朝軍制的根本。如果將衛所制改爲募兵制,朝廷每年的軍費開支必定成倍加大。畢竟衛所制下的士卒錢糧自給自足,朝廷每年所需的不過是一部分的軍餉和器械。現在朝廷國庫開支巨大,衛所制萬萬不能改啊!”戶部的一個郎中站了出來,連忙將自己的意見說了出來。

看了一眼那個郎中,天啓皇帝把臉色一沉,面色不愉的說道:“江陵相公張居正的改革使大明府庫充盈,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以後不要在說什麼祖宗之法不可廢。正所謂世易時移,大明朝建立了兩百多年,很多事情已經改變了。今天只說這件事情能不能行得通,不要說什麼祖宗之法。”

大臣這下全愣住了,天啓皇帝這是要做什麼?難道要重新推行張居正的改革?很多大臣已經開始在心裡打鼓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麻煩了。遼東的事情和他們沒關係,可是真的改革和他們就有關係了。

第450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41章 參選第551章 蠢貨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35章 局勢二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121章 笑四笑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25章 路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41章 參選第486章 安心第138章 找人第239章 分兵第339章 因由第22章 主角第542章 杭州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560章 張大可第537章 老狐狸第141章 大婚三第215章 趙率教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82章 信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215章 趙率教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580章 朱由菘第195章 時機第527章 計劃第212章 人選第467張 分歧第422章 抉擇第163章 打贏了第347章 成都第237章 會盟第555章 方世鴻第191章 騎兵第391章 渡赤水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67章 抉擇第525章 路第368章 心思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330章 新火器第613章 攤牌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116章 首級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223章 準備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473章 小鎮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561章 回合第378章 入貴州第64章 妥協第17章 計劃第605章 回京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25章 路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9章 仙藥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524章 見面第449章 回京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228章 科爾沁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84章 王承恩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8章 父子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70章 火器廠第172章 拼了第629章 談判四第551章 蠢貨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257章 戚家軍第592章 抓人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602章 李旦第560章 張大可第531章 步伐第597章 何枝可依
第450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41章 參選第551章 蠢貨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35章 局勢二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121章 笑四笑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25章 路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41章 參選第486章 安心第138章 找人第239章 分兵第339章 因由第22章 主角第542章 杭州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560章 張大可第537章 老狐狸第141章 大婚三第215章 趙率教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82章 信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215章 趙率教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580章 朱由菘第195章 時機第527章 計劃第212章 人選第467張 分歧第422章 抉擇第163章 打贏了第347章 成都第237章 會盟第555章 方世鴻第191章 騎兵第391章 渡赤水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67章 抉擇第525章 路第368章 心思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330章 新火器第613章 攤牌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116章 首級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223章 準備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473章 小鎮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561章 回合第378章 入貴州第64章 妥協第17章 計劃第605章 回京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25章 路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9章 仙藥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524章 見面第449章 回京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228章 科爾沁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84章 王承恩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8章 父子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70章 火器廠第172章 拼了第629章 談判四第551章 蠢貨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257章 戚家軍第592章 抓人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602章 李旦第560章 張大可第531章 步伐第597章 何枝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