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講武堂

第281章 講武堂

張彪看着已經被打爛了的黃懋官,他也知道事情已經不受控制。

振武營這支軍隊,從募兵的時候就是本地團練鄉兵的性質,所有營中的士兵和張彪多是鄉黨,甚至有些都是親戚。

知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張彪乾脆橫下心來,揮舞手臂道:“都是黃懋官這廝剋扣軍餉中飽私囊!我們去找五軍都督府討要說法!”

張彪明白事情鬧到了這一步,如果乖乖回營地自己肯定就是一個死。

只能將事情鬧大了,這樣朝廷還有可能招安。

張彪也知道事情這樣,想要和平收場也沒有辦法,乾脆帶着士兵,進一步向五軍都督府而去,繼續開始討薪之路。

陸二不愧是錦衣衛的探子,業務能力還是出衆的,他很快打聽到了情況,然後返回戶部街向蘇澤報告。

“你說振武營兵變,打死了籌辦軍糧的兵部侍郎黃懋官,現在振武營士兵向五軍都督府去了?”

蘇澤聽到了陸二回復的消息,方望海聽到消息已經大驚失色了。

五軍都督府是名義上的最高統兵衙門,是振武營的直接上司。

如今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就是臨淮侯李庭竹。

方望海周圍的幾戶人家,也都是在南京六部九卿衙門當差的官員,聽說了振武營兵變的消息也都紛紛變色。

兵變這個事情,在邊鎮經常發生,也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但是南京可是大明朝的副都,還打死了一名當朝的侍郎,這事情就不是這麼容易壓下去了。

雖然這個事情和戶部關係不大,但是方望海還是焦慮的說道:“這事情鬧大了!不行,必須要儘快召集六部議事!”

就在方望海剛剛說完,就見到一個小太監匆忙的來到戶部街,他對着方望海喊道:

“方侍郎!方侍郎可安好!”

蘇澤讓人將小太監帶來,這個小太監對着方望海跪倒在地說道:

“方侍郎,下臣是鎮守府何公公麾下聽差的,何公公請諸位大臣速速撤去皇城!”

南京皇城,就是後來的明故宮了。

雖然遷都了,但是皇城依然保留下來,作爲皇帝的行宮。

而皇城外的殿宇就是南京六部衙門,也就是方望海平日裡辦公的地方。

鎮守府就是南京鎮守太監的府邸了,鎮守太監和五軍都督府都督,南京兵部尚書一起合爲南京軍事的三巨頭,鎮守太監手下也是有兵的,他召集大臣撤進皇城,也算是應對得當了。

皇城本來也有城牆,鎮守太監手上也有兵,在場的官員紛紛看向方望海。

方望海冷靜了一下問道:

“家眷呢?”

“何公公說,內城有空屋子,可以安置家眷。”

聽到這裡,方望海自然放了心,如果振武營真的譁變了,堅固的皇城肯定更安全。

方望海對着蘇澤說道:“汝霖,還請你組織各府家丁,護送大家撤向皇城。”

“聽命!”

蘇澤將儒衫綁起來,又在額頭上綁上頭巾。

他隨身的護衛中就有長寧衛的士兵,蘇澤迅速將他們擢升成領兵的小旗。

“各府內眷都在這裡集合,各府家丁全部綁上頭巾,立刻點名集合。”

蘇澤兵法技能也有了Lv8,他現在的魅力更是高達了13點。

雖然他五級的兵法被動技能沒有加成,但是蘇澤還有【雄辯】這個被動技能。

【紫色被動——張良之謀:制定戰略計劃時,兵法技能+2,智力+5。】

等到各府的家丁在巷子口集合之後,蘇澤立刻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演講。

演講結束之後,【雄辯】技能發揮效果。

【紫色被動——煽動:在完成一次短暫的煽動性講學之後,魅力+5,一日內兵法技能+3】

蘇澤的魅力已經到了13+5的18點,這些家丁看向蘇澤,眼神中都充滿了崇敬的目光。

蘇澤立刻說道:“護送到皇城後,每人發一兩銀子賞錢!”

聽到有賞錢,衆家丁更是士氣高昂,蘇澤的兵法技能也到了Lv8+3,他迅速將家丁當中比較健壯的排在前列,讓老實本分的守護女眷,然後又散去機靈的做偵察兵,將這些人交給陸二,讓他們去偵查情況。

在蘇澤的帶領下,逐漸又有大臣家庭加入隊伍,等到蘇澤將人帶到皇城時候,隊伍已經達到了五六百人。

而另外一邊,張彪帶領振武營士兵,來到了五軍都督府前。

臨淮侯李庭竹,也是嘉靖年才復爵的,他在南京一衆勳貴中,算是最靠譜的了。

可憐這位臨淮侯,日夜都住在五軍都督府中,不敢有絲毫懈怠,可沒想到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五軍都督府的士兵穿着甲冑,死死守住大門。

李庭竹得到了消息,連忙升起來明堂,召集麾下衆將,可是一看手下稀稀拉拉的將領,又環視了一圈問道:

“魏國公呢?魏國公何在?”

振武營名義上的主帥是魏國公徐鵬舉,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徐鵬舉竟然不在。

李庭竹越是想越是害怕,若是魏國公出了事情,他這個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也做到頭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參將小聲說道:“大都督,末將知道魏國公可能在哪兒。”

李庭竹一喜,連忙問道:“哪裡?”

“秦淮。。。末將這就去找!”

在場的諸將都憋着要笑出來,李庭竹黑着臉說道:“速速去尋!”

參將從五軍都督府的後門迅速出門,李庭竹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南京作爲帝國的副都,當然不可能只有振武營這麼幾千人戍守。

南京城內除了振武營之外,還有南京左衛右衛,五軍都督府之下還有營衛。

可是振武營譁變,李庭竹命令手下拿着虎符令牌調兵進城鎮壓,竟然連一支部隊都調集不來。

原因自然也是很簡單,明軍欠餉這事情,可不僅僅發生在振武營。

這些軍中的吃兵血的事情更嚴重,士兵自然不願意爲了官老爺出兵鎮壓振武營。

而且振武營本身就是南京附近最能打的部隊,其他營衛的戰鬥力和延平衛也差不多,根本不敢出兵好不好?

如今守衛五軍都督府和南京皇城的,都是各勳貴和大臣們家中的家丁,這些可要比南京諸衛的戰鬥力高多了。

戰鬥力雖然還行,但是人數畢竟也不多,這點人能守住就不錯了,李庭竹如今頭疼的要死。

“大都督!”

果然是禍不單行,一名士卒衝進了明堂彙報道:

“大都督!振武營打死了兵部黃侍郎!已經向都督府來了!”

在場的衆人都嚇得要死,其中一名副將說道:“大都督!五軍都督府守不住的!我們還是撤去皇城吧!”

李庭竹猶豫了起來,但是很快他就不猶豫了,因爲他很快就看到了狼狽的魏國公徐鵬舉,衝進了都督府的明堂。

只看到徐鵬舉的頭髮散亂,臉上還有血跡,衆人連忙圍了上來。

這位大明魏國公帶着哭腔說道:

“這幫亂兵!我讓他們回營戴罪,那幫賊子竟然打落了我的玉冠!要不是手下捨命相救,我也要被這幫亂兵打死了!”

李庭竹看着這位魏國公,這位國公還穿着五彩繒衣,也不知道是從哪個畫舫上剛剛下來。

身上摻雜着胭脂和酒的味道,他竟然就這樣醉熏熏的走到了振武營的譁變士兵面前,命令他們返回營地等死。

你只被打落了玉冠,已經是很幸運了好不好!

沒看到那個倒黴的兵部黃侍郎已經被活活打死了!

看到這個樣子,李庭竹也知道靠着自己去和亂兵談判不管用了,他立刻說道:

“走!去皇城!”

一行人忙不迭的從後門衝出來,護送着五軍都督府的公爺侯爺衝向了皇城。

等到了皇城的時候,天已經矇矇亮了。

這時候李庭竹終於見到了南京守備太監何緩,兩人相顧無言,重重的嘆息了一聲。

然後環視四周,南京城內的勳貴和大員都齊聚在皇城中。

南京守備太監何公公環視一圈,最後看到了人羣中的方望海。

他走過去拉着方望海,捏着公鴨嗓子說道:

“此次平叛,還是要靠方大人這尊財神爺啊。”

衆人都看向了方望海,方望海苦笑了一聲。

譁變是因爲兵部糧餉和例銀不足,那要解決譁變自然就要花銀子。

如今能夠調集銀子的,也就只有他這個主管南京戶部的侍郎了。

蘇澤站在方望海的身後,安靜的觀察着在場的衆人。

方望海哭喪着臉說道:

“南京戶部也沒有銀子,只有蘇州滸關的鈔關廳還有一筆銀子,不到三萬兩。”

何緩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他對着方望海,他知道如今京師也缺銀子,南京戶部收到的銀子都是第一時間送到京師的,方望海肯承諾這三萬兩銀子,已經是他職權範圍能動用的最大一筆錢了。

這一次振武營兵變,自己這個守備太監也難辭其咎,何緩嘆了一口氣說道:

“有這三萬兩銀子,也能稍稍平息一下事態了,不過還要有人和這些丘八談。”

何太監看了一圈,無論是五軍都督府都督李庭竹,還是振武營統制徐鵬舉,全部都退後了一步。

不過還是有一文一武站了出來。

文臣是兵部侍郎李遂,武將則是一直都和魏國公家不對付的勳貴,誠意伯家的劉世延。

“何大監,我願意去和振武營的談判!”

李遂和劉世延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

何公公倒是大喜,有這兩個人和振武營的人談判,說不定還真的能壓下來,他連忙對兩人說道:

“請二位和這些士卒好好談一談,原本的軍餉和例銀都會補足,朝廷願意給三萬兩招撫銀,只要振武營返回兵營!”

李遂和劉世延各自坐上提籃,從皇城的城牆上放下去,開始和振武營的士兵代表和談。

蘇澤在一旁冷眼旁觀,只聽到李遂先是喊出了招撫的口號,緊接着劉世延就大喊道:

“朝廷願意出十萬兩銀子招撫銀,只要大家各自回到軍營去!”

蘇澤看了一眼方望海,方望海只是嘆了一口氣,這位誠意伯爲了立功也是心切,開出十萬兩銀子的空頭支票,等到事情結束之後十之八九是要賴賬。

蘇澤低聲對方望海說道:“岳父大人,事關重大,還是由我去滸關將銀子押送到南京,送到軍營中。”

方望海也點頭說道:“是的是的,汝霖,你必須要親自將銀子送到士卒手上,不可假手於人。”

“明白明白!”

“岳父大人,另外那件事?”

“我會和他們提的。”

果然,在劉世延喊出十萬兩銀子之後,振武營士兵也遲疑了。

振武營總共也就三千人,十萬兩銀子分到一個人,就是超過三十兩銀子。

對於普通士卒來說,這已經是相當大的一筆錢了。

而且李遂這邊喊出赦免全軍的話,那些本來意志就不堅定的士兵紛紛開始離開皇城。

張彪這些個總旗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他們也沒有攻城的武器,赤手空拳也拿不下皇城,只好也跟着士兵退去。

皇城上的衆人終於舒了一口氣。

不過振武營也不是傻子,他們回到城外營地,堅守營地不出。

五日後,蘇澤押解着從蘇州滸關運來的三萬兩銀子,加上運送軍糧的車進了振武營。

士卒們打開營地大門,誠意伯劉世延立刻帶領部將接管了整個振武營。

劉世延進了軍營之後立刻毀約,開始帶着親信搜尋帶領譁變的底層軍官。

只是他們在軍營搜尋了一遍,卻沒有找到張彪這麼一羣人的蹤影,詢問士卒也都表示不知道去向。

劉世延恨恨的離開。

次日,戶部侍郎方望海上題本,因爲振武營譁變的事情,請求朝廷在南京城內設講武堂,派遣講學向士卒講授兵家道德。

六月,京師朝廷的旨意終於送到了南京城內。

魏國公徐鵬舉被革去了振武營統制的職位,勒令他回家閒居。

臨淮侯李庭竹,鎮守太監何緩,各自罰俸一年。

振武營拆散,一半調任遼東戍邊,一半南下廣府抗倭。

又詔令在南京成立講武堂,以南京國子監教授充任講學,爲士卒講授當兵的道德。

因爲要和丘八打交道,南京國子監的教授紛紛不願意去軍營講課。

只有國子監的李贄經常出入軍營,監生蘇澤也“協助”李贄講學。

求票

(本章完)

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74章 夜航船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82章 缺官第003章 占卜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34章 鑽膛炮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44章 陽謀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569章 算瘋子第464章 駕崩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69章 算瘋子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36章 售鹽第139章 良配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57章 拼命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021章 開蒙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23章 蘆田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35章 髒東西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09章 寒菜粥
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74章 夜航船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82章 缺官第003章 占卜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334章 鑽膛炮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44章 陽謀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569章 算瘋子第464章 駕崩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69章 算瘋子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036章 售鹽第139章 良配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57章 拼命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021章 開蒙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23章 蘆田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35章 髒東西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09章 寒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