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玉虛降臨
汴京城頭,晨曦未露之時,忽見漫天霞光自東方滾滾而來,似有神兵踏破長空,聲勢震徹千里。
紫宸殿外,一陣奇香忽然瀰漫,宛如仙人靈藥所化,一息之間遍佈整個皇城。
那香氣並非尋常檀木之味,倒更像是從天外墜落的煙塵,清冷中透着詭異,讓人心頭陡生出難以言喻的敬畏與不安。
禁軍將士聞此異象,紛紛仰首,便見宮牆之外浮現一片七彩雲團,緩緩降落在金碧輝煌的宮門前。
雲團中央,數名道袍飄飄的仙人正端坐雲毯,寶相莊嚴,衣袂似無風自舞。
仁宗皇帝趙禎在內殿聞報,面露惶惑,卻也不得不攜百官親自出迎。
御道之上,長樂鐘聲驟然被敲響,宮中太監尖聲高呼:
“玉虛宮仙人降臨——”
趙禎身着冕服,小步快行至金階,垂手向那頭戴綸巾、手持拂塵的爲首仙人稍加施禮。
仙人微微拱手,口中淡淡念道:
“貧道奉廣成子師兄法旨,下凡度化蒼生,還望陛下寬心。”
一邊說話,一邊有一縷七彩神光自他袖口流瀉,宛如活物般在空氣中旋轉,灑下一道道細碎光點,頓時映得羣臣都如蒙聖光。
趙禎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暗想此等神通幾時得見,果然遠勝凡俗兵戈。
大理寺少卿與幾位武官卻在後方交頭接耳,面上滿是疑慮。
他們雖敬服這些仙人的手段,卻也察覺那神光之中似含無形壓迫,使人心生驚悸,彷彿半截身軀都被緊緊攫住。
趙禎強壓心中惴惴,對仙人說道:
“自三界紊亂以來,天下烽火四起,朕幸得上師垂憐,纔有機會重整社稷。”
仙人微笑點頭,目光卻飄向殿外,更似在巡視蒼生而非凝視趙禎,顯得不卑不亢,反透出凌駕衆生的高高在上。
羣臣望着那幾名仙人在金階上漫步,他們腳下似乎並無塵埃沾染,步履輕盈得令人心驚。
有幾名禮部官員候在側,焚香奉上檀木寶案,口稱:
“恭迎上仙,請降旨護佑吾朝。”
仙人伸手虛託,檀木案上便瀰漫七色流光,他哈哈一笑:
“爲護大宋黎民免於災劫,我等定會傾力相助。”
可這話在殿內聽來,卻似帶着某種金石交鳴的刻板意味,叫人不寒而慄。
此刻,剛剛退至側殿的忠義武將們尚在議論,言語之中無不透着一股警惕。
有人低聲嘀咕:
“道門雖稱護世,但未必真心爲我百姓;若借我大宋國運,汲取信仰,豈非從此人間再無自由?”
另一老臣慨嘆一聲:
“哎,如今神魔亂世,凡人自顧不暇,若非仰仗仙人神通,怕也難穩江山。”
衆人莫衷一是,朝堂因此惶恐不安。
遠處的御道上,一騎快馬馳來,報稱北門外來了隊伍,自稱舊日開封府校尉李青雲,並攜義軍將士入城。
趙禎聞訊,不由精神一振,說道:
“還不速速宣見。”
然而,剛剛進入宮門的李青雲卻在半途中感到一陣陰冷氣息,似有無形的鬼影從金瓦琉璃之間潛伏窺視。
他擡眼望去,就見檐廊一帶隱約閃現奇異符文,如同某種道家禁制,卻又夾雜難以名狀的扭曲力量。
那力量讓他心頭猛然一跳,彷彿在洪荒中曾經感受過的古老壓迫,卻比當時更詭異幾分。
宮殿深處,有人正盯緊他的一舉一動。
李青雲眉峰微蹙,心中暗忖:
“玉虛宮果然非等閒之輩,他們以道法之名在皇宮中佈下天庭祭壇,難道真要掌控我大宋的根基?”
他腳步略頓,收斂內息,轉念間又見有內侍出來相迎,稱陛下與玉虛宮仙人皆在紫宸殿候他覲見。
李青雲微微頷首。
他隨同侍者向前走去,路過護衛森嚴的宮門,只見那守衛全是玉虛宮弟子所換,昔日禁軍已撤到後殿。
那弟子們目光淡漠,彷彿把除了道門之外的一切都視爲螻蟻。
李青雲暗暗捏緊拳頭,卻並未在此時發作。
紫宸殿外,趙禎攜百官已迎出幾步。
仙人拂塵輕撫,嘴角泛着一抹似笑非笑的淡然。
李青雲遙見此景,向趙禎施禮,然後極其客氣地對仙人頷首示意。
仙人頷首回禮:
“久聞李校尉曾護衛大宋河山,功在社稷,今日得見,果真氣度不凡。”
此言雖帶恭敬之語,實則不卑不亢,隱含審視之意。
李青雲只是淡淡應道:
“微末薄力,豈敢言功。”
一言落下,大殿裡一時氣氛微凝。
許多大臣都在暗中觀察雙方神情,擔心若兩者起衝突,朝堂恐無力平息。
趙禎乾笑兩聲,讓人呈上茶盞,想緩和場面。
那茶水散發清雅花香,李青雲端起輕抿,心底卻已有戒備。
茶湯中彷彿有絲絲靈力流竄,若非他功力深厚,恐怕會被無聲無息地攝走精氣神識。
仙人微笑不語,似在等待李青雲的反應。
李青雲放下茶盞,面色不改,卻在心中沉思:
“果然,這道門來者不善。”
趙禎看見二人雖然禮貌周全,卻隱約有鋒芒碰撞之勢,連忙開口相詢:
“如今汴京之外,妖魔橫行,朕實在寢食難安,未知兩位可有妙策解此燃眉之急?”
仙人緩緩拂動拂塵,語氣充滿自信:
“此間有我玉虛宮諸位真人坐鎮,冥頑妖魔不足爲慮,只需讓全國百姓朝夕供奉道門神壇,吾等便能以此無上信力震懾羣魔。”
他話音還未絕,李青雲眉頭微皺,忍不住開口:
“百姓流離失所,如何再能負擔大規模祭祀?若爲求自保而付出再多犧牲,算不算本末倒置?”
這話一出,大殿裡鴉雀無聲,沒人敢隨意附和。
仙人目光一凜,直視李青雲:
“李校尉之意,可是質疑我道門的護世之能?”
李青雲不卑不亢:
“但凡救人,理當先解其困局,而非反向增添負擔。”
堂上不乏忠直老臣,聽到這句,心中暗暗叫好,卻又擔心仙人是否會惱羞成怒。
偏偏仙人只是輕笑一聲,隨即轉向趙禎:
“陛下也無須急於一時,待本座將祭壇建好後,天下自有澄明之日。”
趙禎臉上仍堆着笑,卻難掩尷尬。
他不敢輕易得罪仙人,卻也知道李青雲在軍中威望極高,於是只好含糊幾句,將此番對峙敷衍過去。
後殿處,幾名武將策馬匆匆來報,城外又有異象,似乎陰風漫卷,骨魔出沒,百姓頻遭襲擾,請求朝廷立刻派援軍前往。
趙禎當即色變,連連催問:
“還請上師速派弟子鎮壓,或請李校尉率兵救援。”
仙人微微眯眼,並不急於答話。
李青雲見狀,已知此番道門不會輕舉妄動,多半還要等自己親自衝鋒陷陣。
他拱手一揖,朗聲道:
“末將願率軍先行出城,務必護得百姓周全。”
趙禎如釋重負,急令李青雲前去。
仙人將拂塵輕揚,一縷淡淡的彩芒落於半空:
“善哉善哉,李校尉果然仁心。”
李青雲不再多言,邁步離殿,心中卻隱隱有股寒意泛起。
那寒意並非單純對道門的敵意,而是一種無形壓力,彷彿從宮殿某個深處正窺伺着整座大宋的國運,一如洪荒舊日的貪婪神祇,正等着衆生自投羅網。
待李青雲走遠,紫宸殿裡,仙人低聲對趙禎道:“陛下不必憂懼,只要我道門法力日益壯大,所有妖魔皆會化作飛灰。”
趙禎垂眼應聲,卻怎麼也掩不住眉宇間那抹憂色。
殿外遙遠天際,霞光依舊絢爛,可在那絢爛背後,似乎隱匿着說不清的黑暗。
這種黑暗無聲無息,又似某種巨大生靈在雲端張開詭異的眼睛,俯瞰腳下奔走不安的人羣。
汴京之內的朝堂震動,已然種下新的禍根。
所有人彷彿置身漩渦中央,卻無人知曉真正的風暴尚未到來,或許下一刻,便會有可怕的力量吞噬這易碎的和平。
……
夜色正沉,汴京郊外的曠野上,一片死寂。
忽而,有一道灰暗的光影自遠方天邊騰起,彷彿是從地底裂縫裡噴出的穢霧,與夜幕混合在一起,幽幽地散發着難言的腐朽氣息。
幾隻覓食的野狗陡然驚惶奔逃,發出淒厲狂吠。
火炬的光芒在官道上依稀明滅,幾名宋軍斥候趁着微光警戒四周。
他們小心翼翼地行進,每一步都如踩在心尖兒,生怕驚動潛伏在黑暗裡的某種邪物。
前方地平線上隱約能看到一條狹長的裂口,宛如巨獸之口,時而閃現幽綠鬼火,時而鼓盪陰風,捲起枯草沙塵,令人生出徹骨寒意。
“那便是骨魔出沒之處?”
一名年輕軍士聲音顫抖,忍不住嚥了口唾沫。
領頭的老斥候縱馬停下,遙望那光影交錯的裂隙,皺緊眉頭:
“看那情形,骨魔怕是源源不絕。趕緊回去報信。”
一聲令下,年輕軍士縱馬調頭,風馳電掣般向汴京方向疾奔。
朔風翻涌,剛剛走出沒多遠,便聽到身後傳來淒厲尖嘯,似是無數厲鬼嘶吼,震得人心神欲裂。
那軍士驚得再不敢回頭,奮力拍馬,只盼能在天亮前趕回城中報訊。
可他終究沒能瞧見,當那道裂縫之中,大片慘白的骨影急速爬動,形如枯槁的魔爪探出,殘忍地捕獲了滯留的同伴。
原本平靜的荒野霎時變成人間煉獄,隱隱可見冥火升騰,照亮骨魔交迭的身形,宛如在深淵蠕動的白骨叢林。
這是夜的序幕。
而更大的風暴,尚在醞釀。
汴京北門前,守城的宋軍仍在盡職巡邏,他們不知今夜將有怎樣的噩運逼近,只覺得風勢比往常更冷三分。
李青雲立於城牆之上,凝神望向遠方。
他方纔得到密報,說那裂縫裡有無數骨魔涌出,村鎮恐怕已在頃刻之間陷落。
一想到那生離死別的慘狀,他心頭沉重,握刀的右手不自覺更緊了幾分。
身旁的穆桂英同樣神色凝肅,鎧甲反射出微弱的火把光,映得她面容英氣勃勃。
“青雲,此乃我等率軍能及之地,但大軍尚未集結完畢,若骨魔來襲,我們……”
她尚未說完,遠處黑暗中忽起一陣嗚咽之聲,像是無數亡魂在風裡哭訴。
緊接着,地平線上顯現一抹不祥的鬼火,漸漸從小到大,最後鋪天蓋地地涌向城牆。
城上守兵全都心驚肉跳,紛紛將視線投向李青雲,等待指令。
李青雲猛地一振衣袖,大喝道:“弓箭手就位!”
話音未落,那股鬼火已近在百丈之外,藉着火光能看見無數骨魔高舉寒刃,身軀佝僂卻行動迅捷。
它們表面似人形,但全是森森白骨,看不見血肉,卻能爆發出可怕的力道與速度。
有的骨魔背後拖着長長的骨刺,像巨大的蠍尾;有的骨魔直接從裂縫深處爬上來,全身纏繞灰暗霧氣,令四周草木在瞬息之間枯萎。
“放箭——”
穆桂英將手中令旗重重一揮。
一時間,城牆上萬箭齊發,箭雨如冰雹般傾瀉而下,帶着銳利破空之聲,射向那白骨羣。
火箭與利箭交織,將先頭一批骨魔釘在地面。
然而,後方的骨魔依舊源源不斷地朝城門衝來,數量之多,幾乎無邊無際。
有的骨魔甚至藉助同伴的身軀爬升,像一堵迅速拔高的骨牆向城牆靠近。
“快!給我搬油罐、滾木雷石往下擲!”
一名宋軍校尉高聲指揮,手中鋼刀亂揮,恨不得親自跳下去與骨魔拼命。
李青雲倏然縱身躍上城垛,周身靈力暗涌,皇城暮鼓般的聲波在他腳下盪開,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他長刀出鞘,刀光映得半邊夜空似白晝般閃亮,隨後一道勁風捲起,將前排的大片骨魔骨魔斬成碎渣。
但這一刀雖顯威猛,卻未能完全擋住後續的骨魔狂潮。
那些殘存骨魔口中發出怪異的咯咯聲,類似人類的冷笑,卻更像地獄鬼蜮傳來的陰森嘲諷。
城牆上,宋軍有些慌亂,箭矢將盡之時,只得與骨魔拼刀斬殺。
不時可見士卒被利骨撕裂,血色飛濺在夜幕下,悽絕之景讓人心驚膽寒。
城中,見此情形的百姓早已惶恐亂作一團。
哭喊聲、腳步聲、驚慌呼喊在房舍之間此起彼伏,彷彿整座城市都陷入無邊噩夢。
李青雲呼吸急促,猛一咬牙,調動內息,讓那神秘宮殿的虛影在他身後浮現。
微弱的灰霧從他身上升騰,像是某種不可名狀的陰影在頃刻間舒展,隱隱傳出一聲嘆息,彷彿喚起沉睡的遠古意志。
他知道那股力量不該過度濫用,卻無暇多想。
天地間驟然風聲大作,彷彿深海巨潮拍岸。
下一刻,一道熾烈的神火自宮殿虛影噴薄而出,勢若驚雷,瞬間灼穿骨魔陣列。
慘叫此起彼伏,骨魔成片倒地,化作碎骨散落。
宋軍見這一擊聲威無匹,士氣頓時高漲,紛紛振臂狂呼,趁勢斬殺餘下骨魔。
然而,就在此時,一團漆黑濃霧忽然從那裂縫中冒出,如同被扯開的血口再度張大。
緊接着,一頭身披尖刺的骨魔巨人顯現在朦朧月色下。
它足有三丈之高,每邁出一步都震得大地顫抖,宛如來自地獄的屍山。
霎時,風雲變色,城門外塵土飛揚,整排宋軍將士被嚇得面如土色。
李青雲心臟猛地一緊,還未來得及凝聚刀勢,那骨魔巨人已張開血盆大口,猛然噴出一股宛如熾焰般的瘴氣,直撲城牆。
幾十名士兵猝不及防,被那瘴氣瀰漫,轉瞬痛嚎倒地,渾身腐爛,化作森森白骨,情形恐怖至極。
“退後——所有人退到二道城牆!”
李青雲一聲暴喝,雙目怒火噴張。
他掄刀衝入煙塵,欲將那巨物攔下。
這瞬間,卻見城下突然乍起七彩光束,繼而綻放在夜空。
只見玉虛宮幾位“合道境”亞神攜數名道門弟子,踏着雲光趕來,口中唸唸有詞,放出五雷法陣,以雷霆閃電之勢擊向骨魔巨人,爆起萬丈火花。
宋軍見此,紛紛歡呼:
“援軍到了!”
然而,李青雲心裡並未完全安定。
他能感知那道五雷法陣的浩大威能中,似乎也夾帶某種對生靈不加區分的毀滅之氣,若稍有偏差,整座城牆和城中百姓皆可能一同被殃及。
轟鳴聲中,骨魔巨人被雷光劈得筋骨盡碎,瘴氣化爲漫天黑霧散開。
可汴京外的土地也被那強橫法力震裂,宛如蛛網般出現無數裂縫,地面隱約能聞到灼燒與腐敗混雜的怪味,讓人胸悶欲嘔。
仙人們居高臨下地掃視戰場,口宣法號,似不屑一顧地瞟了李青雲一眼。
李青雲收刀立定,望向那些玉虛宮弟子漸漸散開的身影,心下煩悶無比。
他知道此番靈界軍勢雖暫時被驅逐,但骨魔之患未除,裂縫依舊吞吐着詭異的冥霧。
百姓方纔經歷一場噩夢,看似保住了城門,卻不知何時會來第二波、第三波的進攻。
午夜的風呼嘯吹過,撕扯着屍骨與破碎旗幟,帶起一種噬心蝕骨的惶恐。
李青雲擡眼看向遠處,只見那天上微有星芒,閃爍不定,彷彿被一雙未知的眼睛注視。
這場血與火的災難不過是序幕,真正的浩劫或許纔剛剛開始。
他心頭一凜,暗暗立下決心:絕不能讓這片土地再陷於神魔蹂躪。
縱然前路危機四伏,他也要誓死守住人間最後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