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回 浴血遼東(3)

朱維遠大驚道:“山海關兵力不足兩萬,難以抵禦滿洲虎狼之師,山海關若失守,大明朝勢危了。並且連總堂主和孫先生他們正在那裡,這樣太危險了。”

方國渙訝道:“怎麼?連姐姐已到了山海關?”

朱維遠道:“十天前,連總堂主便獲得了方公子被劫走的消息,立率我等準備出關營救。卻不料此時朝廷大軍在關外全軍覆沒,朝廷另任兵部侍郎熊廷弼爲遼東經略,至山海關收拾殘局。孫奇先生卻與那熊廷弼是同鄉,少時曾爲至交,於是引連總堂主見了熊廷弼,暫候山海關,以待有公子確切的消息後再出關營救。”

方國渙道:“朝廷覆軍關外,乃是諸葛容施惡計所至,這些事連姐姐知道嗎?”

朱維遠憤慨道:“諸葛容這種禍國殃民的卑劣行爲總堂主已經知道了,並且也知道是那諸葛容指使水明傘誘騙公子至關外,如今這兩個禍國殃民的不義之徒已被總堂主下令斬殺了。”“哦!”方國渙聞之,不由一怔,頗感意外。

卜元這時道:“羣英會後,總堂主便接到密報,那諸葛容沒有參加羣英會卻暗裡與一個滿洲的格格接觸,欲圖謀不軌。現在知道那個滿洲格格就是當年的木卉,當年她潛入中原就是衝着賢弟去的,沒想到數年之後仍被她得了手去。好在她良心現,不忍加害賢弟,暗裡遣人通知了我們前來接應,倒也是一個豪情中的女子!”

卜元接着又道:“總堂主獲知諸葛容有異常的舉動後,即刻北上調查此事。時值朝廷兵覆塞外,沒想到那諸葛容竟然大着膽子來見總堂主,說是已爲六合堂報了當年獨石口關外之仇了。並說朝廷現已無力與六合堂抗衡,請總堂主下令天下各處分堂同時起事,他自願率下屬分堂人馬直襲京城,天下一舉可定。總堂主震驚之餘,果斷下令斬殺諸葛容。諸葛容臨死前還口口聲聲狡辯他是爲了六合堂的前途才這麼做的,已是給六合堂奪取天下創造了一個絕好機會。後來總堂主不知何故,附在諸葛容耳邊說了些什麼,那諸葛容立時驚呆得再說不出話來,隨後與水明傘一起被斬殺,餘者不究。”

方國渙聞之,暗裡恍悟道:“是了,連姐姐乃是一位大明公主,在殺諸葛容之前必是向他說破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豈可反自家天下。諸葛容臨死前纔算死了勸連姐姐造反的心,若是換了別人主持六合堂,十有八九被那諸葛容勸反了事。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諸葛容臨死前才明白怎麼回事,倒也不算晚。”

趙青楊這時道:“既然接應到了方公子,我們且殺出去罷。”朱維遠擡頭看了看天,搖頭道:“此時不易突圍,滿兵勢重,我們會吃虧的。天色將晚,天黑了之後再動手,他們摸不清我們的狀況,有多少人馬,那時候便有機會衝出去。”衆堂主聞之,皆點頭稱善。

朱維遠隨後對呂竹風道:“呂堂主神勇無敵,滿洲兵將多是怕了你的。並且你的跨下神駒度極快,就同乘了方公子一馬走罷。”

呂竹風高興道:“我也正有此意,方大哥與我同乘一騎,保無閃失。”朱維遠道:“臨行前總堂主與孫奇先生再三囑咐,命我等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平安地救回方公子。如今重兵相困,吉凶難料,呂堂主但有機會護了方公子去了便是,勿要顧及我等。”

卜元道:“不錯,方老弟的性命比我等重要,朝廷幾十萬大軍都被那滿洲鐵騎擊敗,日後能制住他們的,只有老弟棋上的本事了。

衆人隨後避入林中,暫作休息以養精蓄銳,待天黑後再行突圍。爲了爲保方國渙的安全,朱維遠又做了一些安排。此番來了三十餘位堂主及六合堂中的高手計五十餘人。

卜元又告訴方國渙,羅坤、韓夢等人護了連奇瑛、孫奇,協助那熊廷弼駐守山海關,以防它變。因各種緣故,六合堂不便大量召集人馬,山海關那裡也僅連奇瑛等幾十人而已。方國渙聽了,知道形勢已變得相當嚴峻了。

天色將暗,朱維遠便命衆人準備突圍。方國渙、呂竹風二人同乘那“烏雲託月”,呂竹風則用一布帶將自己和方國渙圍腰繫在了一起,以防方國渙在混戰中閃掉馬下。二人周圍有卜元等十幾位堂主掩護,朱維遠自率二十幾人居前鋒,趙青楊率十幾人居後衛。

佈置妥當,朱維遠肅然道:“各位,生死在此一戰!”言罷,引馬先行。五十餘騎隨後跟上。

行了一程,已是望見了那滿洲兵營,燈火欄柵,一望無際。朱維遠大喝一聲,揮動六合雙刀搶先攻入。滿洲兵見有人襲營,立時示警,號角四起,軍營隨之大亂。

六合堂諸人如下山猛虎,殺得那滿洲兵人仰馬翻。兵營中也是有所準備,稍亂之後,兵將四集,自將朱維遠等人圍困當中,喊殺聲響徹一片。

朱維遠急紅了眼,大聲喊道:“不可久戰!”接連砍翻數將,死命衝出了第一合圍圈。那努爾哈赤訓軍有方,六合堂諸人剛剛衝出了第一合圍圈,便又陷在了第二合圍圈。

有滿洲大將率馬隊沖斷了後尾處,將趙青楊等人與前面的卜元、朱維遠等人分割開來。

卜元見情形危急,大喊一聲“竹風老弟,你先去了便是”躍馬前撲,拼命殺出了一個空檔。呂竹風順勢前衝,鐵竹橫掃,自是殺出了第二合圍圈。

當年獨石口天元一戰,滿洲兵將多目睹了呂竹風的神勇,今日在火光之中早已有人識出他來,不斷有人驚呼道:“神力將來了!神力將來了!”都不由自主地向兩旁避去,也是無人能擋得住呂竹風。

此時在一山包之上,那努爾哈赤正望着這邊的拼殺場面。忽見有一騎衝出了第二合圍圈,馬上竟乘了兩個人,知道後面一人必是方國渙,且見自家兵將幾乎在給對方讓着路,不由驚怒道:“命神機營將此二人攔住,死活勿論!”隨有數千甲兵迎向了呂竹風。在甲兵後面,一排排的弓箭手已做好了準備。

呂竹風這時見身旁已沒有了六合堂的人,知道都被殺散了,只有靠自己了,心下一橫,躍馬揮竹,衝向了那數千甲兵。方國渙緊緊靠在呂竹風的後背,自是不敢看這種近在眼前的拼殺場面,索性閉了雙眼,結果怎樣,由它去了。

那數千甲兵自擋不住呂竹風的神勇,鐵竹四下飛舞,連殺二十餘將。餘者驚駭,攻勢稍緩,呂竹風趁機衝殺了出去。迎面卻遇上了幾百名弓箭手,立時間箭如雨。

呂竹風將那鐵竹舞做一團,護住了人馬,驅動跨下神駒,一躍而過,將那些弓箭手拋在了後面,再射之已是不及。但是呂竹風背後終是負着一人,動作受些限制,有幾支長箭射中了身上。呂竹風此時忘卻了疼痛,嫌那長箭插在身上礙事,順手拔落,任血自流。

呂竹風一路衝殺,仗着馬快,竟被他獨騎殺出了層層重圍。放馬狂奔而去,將那喊殺聲拋在了身後。此時天色已見亮了,乃是苦戰了一夜。

待至一高坡之上,呂竹風這才止住了坐騎,與方國渙回身望去,可憐!竟無一人跟上來,顯是都已經戰歿了。

“卜大哥!朱堂主!”方國渙放聲大哭,悲痛欲絕。呂竹風自是驚得呆了。

這時遠處塵土大起,乃是努爾哈赤親率十萬鐵騎尾追而來,此番是要奪那山海關了。呂竹風見狀,知道苦戰還在後面,悲痛之餘,牙關一咬,驅馬直奔那山海關而去。

當方國渙、呂竹風二人趕到山海關時,不由一怔。但見前方約有兩萬官兵在關前佈列了一座當年天元棋陣的陣勢,陣中一土臺上,遙見孫奇站在其上,陣前所列是羅坤、韓夢等幾十位六合堂堂主,似在嚴陣以待。尤在陣前一旗杆上,高掛兩幅,一幅字爲:當年弈戰獨石口;另幅字爲:今日對決山海關。

呂竹風見了前方那陣勢,精神一振,驚喜道:“好好好!今日必將那滿洲十萬兵馬折在陣中。”然而當方國渙細看之下,不由大是惑然。乃是見那陣式雖有兩萬官兵佈列,只是排列有形而已,自無一式那威力無窮的孫武兵陣。

此時陣中人已望見了歸來的呂竹風、方國渙二人。六合堂諸堂主見僅他二人回了來,相顧驚愕,都已猜測到了生了什麼事。孫奇驚愕之餘,見了方國渙自是一喜。

羅坤忙驅馬迎上前來,愕然道:“方大哥……?”方國渙不及言它,急問道:“這是怎麼回事?滿洲十萬鐵騎將至,此陣如何能抵禦?”

羅坤輕聲道:“關上兵力不足,孫奇先生情急之下仿布天元陣,意在效施空城計,能嚇走滿洲兵馬則罷,否則死戰而已。”

“原來如此!”方國渙恍然大悟。

本是明軍關外敗沒,朝廷改任兵部侍郎熊廷弼經略遼東。那熊廷弼卻也是個將才,然而到了山海關才現,幾無可遣用之兵,都被那前任楊鎬給敗光了,急忙傳檄各地,徵調援兵。而此時偵騎回報,那努爾哈赤親率十萬鐵騎來搶關了。熊廷弼聞訊大驚,欲率僅有的兩萬守兵死戰。

孫奇見事危,想起當年獨石口天元棋陣一戰,尤令滿洲兵將懼憚,於是向熊廷弼獻計,仿布天元棋陣,冒險一試,當有嚇退滿洲兵馬的可能。熊廷弼無奈之下,只好應允,因爲反正都是一場死戰。又依孫奇計,在陣後暗伏着五百刀斧手,嚴令在滿洲兵未至跟前而有懼怯退縮,擅動一步者,立斬不赦。意在令那努爾哈赤看不出破綻,嚇退他。

方國渙得知孫奇在施空城計,自是一驚,太冒險了,不過在目前兵力懸殊之下,也只能一試了。

羅坤這時道:“方大哥且去回關上暫避罷,總堂主在等你呢。”方國渙搖頭道:“既布天元棋陣,少了我怎麼成。”說完,自入陣中土臺會合孫奇去了。羅坤、呂竹風只好自列陣前,準備死戰。

此時陣中的兩萬官兵被莫名其妙地布了一個陣式,說是不戰即可退敵,擅動者死,都自在看這個奇蹟怎麼出現,其實人人暗中都已懷了戰死之心了。

孫奇見了方國渙,叫了聲“方公子!”自有些激動,因爲方國渙能及時到來出現在此陣中,更增加了幾分勝算,更爲方國渙不顧個人安危的行爲所感動。方國渙、孫奇二人相視無語,一切盡在不言中了。今日仿布天元陣,虛張其勢。雖有兩萬官兵布成,比當年天元棋陣的人數多了一倍,但都未經訓練,空成其勢而已,一衝即潰。兩萬官兵便是在關上據險而守,終難抵禦十萬敵師,倒不如大膽一試了。

此時十萬滿洲鐵騎風捲而至,忽見了山海關前這座嚴陣以待的陣勢,以及那“當年弈戰獨石口,今日對決山海關”的字幅,十萬兵馬爲之氣奪,立止不前。

努爾哈赤登高而望,隱見陣中土臺上的方國渙,大吃一驚道:“六合堂死命搶回方國渙,原是要他指揮這座大陣來對付我們。”心中已是怯了。

努爾哈赤身旁有一謀士,還是當年的那位李瑩生,觀望之下,驚懼道:“這陣勢比當年大了一倍,威力不知要增出多少倍來,這……這如何是好?”

努爾哈赤心中已是懼憚,當年獨石口天元一戰歷歷在目,他豈敢再重蹈覆轍,搖頭驚歎道:“這個方國渙乃是我滿洲剋星,有他在,我等不能入中原一步。待他死後,我們再來謀這明室江山罷。”說完,垂頭一嘆,罷兵歸去。

那努爾哈赤收兵而回,自是遷怒於私放方國渙的芙蓉格格木卉,竟下旨賜死芙蓉格格,可憐那木卉一代紅顏,就此香消玉殞了去。

滿洲兵馬退去,山海關前歡聲雷動。孫奇借方國渙仿布天元陣,巧施空城計,竟嚇退了十萬滿洲鐵騎,堪稱奇蹟。只可惜呂竹風因那箭傷口未及包紮,竟血盡而死,那匹“烏雲託月”神駒,圍繞僵立的呂竹風悲嘶數聲,逃匿樹林中,從此不見了蹤跡。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計》中曾載,清乾隆年間此馬曾顯跡世間,但相去近百年,或是此馬的遺種罷。

後山海關有各地兵馬來援,達十數萬,熊廷弼依孫奇計,屯兵要塞,堅守不出。努爾哈赤探得邊防甚嚴,無懈可擊,只得作罷,大明朝又苟安了數年。後,努爾哈赤歿,其子皇太極即位,是爲太宗,時犯邊關,甚至兵逼北京城下。有中興之將袁崇煥力挽狂瀾,數退滿兵。皇太極便施反間計陷害他。明朝廷一羣糊塗蛋,中敵計令那袁崇煥沉冤碧血。後滿洲鐵騎終趁明朝內亂之機,入主中原,奪去了那大明江山。唉!諸多事由,提起傷心,不寫也罷。

且說六合堂經此番變故,從此一蹶不振。方國渙隨連奇瑛等人返回中原後,心恢意冷,歸隱天元寺,從此再無消息。棋道自此中落,後世便絕了棋達化境之人。有人曾見簡良與蘭玲牧馬天山,終有一個好的結局呢!

黃粱夢醒,一部《仙子譜》就此結束。世事如棋,古往今來又有誰人能走得通呢!自增些感慨罷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2)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44回 棋祭(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24回 換腦術(上)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50回 棋公子(1)第5回 藥王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40回 血棋譜(2)第110回 重逢(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85回 海王三(1)第79回 太湖幫(1)第106回 醫聖(2)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76回 小全子(1)第106回 醫聖(1)第48回 相國寺(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56回 昆吾刀(4)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97回 脈卜(1)第106回 醫聖(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108回 口技(3)第53回 無相棋(1)第56回 昆吾刀(4)第76回 小全子(2)第110回 重逢(4)第53回 無相棋(2)第53回 無相棋(2)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77回 木各莊(3)第30回 校場奪馬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1)第50回 棋公子(3)第109回 盲棋(1)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81回 起死回生(3)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20回 寶馬神駒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74回 漢陽王府(2)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76回 小全子(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111回 小活佛(2)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73回 琴曲化梵音(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10回 重逢(3)第38回 碧瑤山莊下(1)第111回 小活佛(2)第98回 迷團(1)第94回 印度商隊(1)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98回 迷團(1)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47回 龍鳳琴(3)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114回 羣英會下(1)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50回 棋公子(1)第85回 海王三(1)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24回 換腦術(下)第58回 棋神(1)第99回 金聖法王(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99回 金聖法王(1)
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2)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44回 棋祭(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24回 換腦術(上)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50回 棋公子(1)第5回 藥王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40回 血棋譜(2)第110回 重逢(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85回 海王三(1)第79回 太湖幫(1)第106回 醫聖(2)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76回 小全子(1)第106回 醫聖(1)第48回 相國寺(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56回 昆吾刀(4)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97回 脈卜(1)第106回 醫聖(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108回 口技(3)第53回 無相棋(1)第56回 昆吾刀(4)第76回 小全子(2)第110回 重逢(4)第53回 無相棋(2)第53回 無相棋(2)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77回 木各莊(3)第30回 校場奪馬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1)第50回 棋公子(3)第109回 盲棋(1)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81回 起死回生(3)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20回 寶馬神駒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74回 漢陽王府(2)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76回 小全子(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111回 小活佛(2)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73回 琴曲化梵音(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10回 重逢(3)第38回 碧瑤山莊下(1)第111回 小活佛(2)第98回 迷團(1)第94回 印度商隊(1)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98回 迷團(1)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47回 龍鳳琴(3)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114回 羣英會下(1)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50回 棋公子(1)第85回 海王三(1)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24回 換腦術(下)第58回 棋神(1)第99回 金聖法王(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99回 金聖法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