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回 印度商隊(1)

羅坤聽不懂,便轉頭望着程萬,意思是讓他來翻譯。程萬於是笑道:“約翰船長說羅兄弟是位大巫師,會魔法的,請看在他的面子和上帝的情份上,饒了這四個罪人罷。”

羅坤聞之笑道:“好說!好說!我本來也無傷他四人之意。”程萬便又向約翰船長說了幾句他們之間才能懂的話,約翰船長聽了面呈感激之色,忙向羅坤躬身拜謝,羅坤也自還了一禮。約翰船長隨後對那四名水手嚴厲地斥責了一番,揮手讓他們退去了,那四名水手便惶恐地躲進了倉中。此時船上的衆水手們也明白了個大概,自對羅坤、方國渙二人升起了無比的敬畏之情。

羅坤隨後回到倉中把那些金銀器物搬了出來,對程萬道:“這些東西在身邊無甚用處,又能招惹人來,請程大哥告訴約翰船長,就送於各位分了罷。”程萬聞之驚訝道:“這些金銀之物如此貴重,便是這艘海船也能買得下的,二位如何捨得?”

方國渙旁邊笑道:“若不是遇上約翰先生的海船及各位水手們,我二人此時或許葬身海底了,這些東西權且贈送各位,以表我二人感激之情罷。”

程萬聞之,點頭讚歎道:“二位真是輕利重義之人,如此慷慨大度,自會感動佛祖保佑的。”說完,便指着那些金銀器物,把方國渙、羅坤二人的意思向約翰船長講了。

約翰船與衆水手們聞之,各呈驚喜之色,齊向方國渙、羅坤二人拜謝了,然後歡歡喜喜地把那些金銀器物搬到了船長倉內。似乎商議了一番,約翰船長便拿了些金幣出來,分與了衆水手,顯是那些金銀器物不便均分,拿這些金幣來抵了,衆水手們得了金幣,各自歡呼不已,程萬自多得了一份,欣喜尤加。

羅坤在那些金銀器物中唯留下了一隻玉瓶,私下與了程萬,令程萬更是萬分地感激。自此船中上下,對方國渙、羅坤二人又是另眼看待,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飲食方面,水手們自挑了好的送來。方國渙暗中感嘆道:“這金銀財寶,果有它的好處,倒不能短少了的。”

這艘海船又航行了十幾日,也自一帆風順。這日傍晚,程萬陪着方國渙、羅坤二人在船頭上觀西洋日落。初見空中霞紅一片,天水同色,似用丹砂染過一般,頗爲壯觀。慢慢的日沉海底,赤光漸隱,天色也自暗了下來,唯見海天盡處,殘留着一道微弱的光暈而已。此時海風也顯得有些涼爽,程萬便喚了方國渙、羅坤二人歸倉。

就在三人慾轉身時,突然間,天海之間忽地一亮,數道耀眼的白光從東南方海面上衝天而起,光芒四射,照得四方如同白晝一般,並且還要亮上幾倍。方國渙、羅坤、程萬三人大驚失色,竟自呆立,船上的水手們驚恐萬分,慌做一團。

頃刻間,那數道強烈的白光沖天而沒,接着便不見了蹤跡,天海之間又暗淡了下來,恢復了常態,船頭上的人都已呆住了。過了好一會兒,程萬才惑然之極道:“海光!?當真有這種現象的。”方國渙、羅坤二人此時的驚異程度,如同那次見到的海市蜃樓一般,然而仍自不解其故。

其實衆人所見的,是海洋上一種罕見的“極光”現象,產生於6地海洋運行中的激變之時,尚屬自然。船上水手們此時甚是畏懼,不知要生什麼事,好在那“海光”消失之後,海面上也無他異,衆人以爲奇事,議論了一整夜。約翰船長當時正在倉中睡覺,醒來後,對水手們的集體“謊言”,卻也不甚理會,水手們說得急了,便被約翰船長斥退了去,也自無人再與他談及此事了。

海船又航行了十餘日,這日在前方海平線上出現了羣山的影子。羅坤見了道:“好一座大島!該是有人居住的罷。”程萬一旁笑道:“這哪裡是什麼海島,我們已是到6地了,再過一會兒,便可到達巴刺港了。”

方國渙、羅坤聞之大喜,果見前方那海岸線逐漸看得清楚,兩邊擴展無限去。此時海船所至之處,便是當今的孟加拉灣,那巴刺港便是當今的印度與孟加拉國海岸沿線上的一處港口所在。海船進港靠岸,在經歷了長時間海上旅行的衆水手們,在船頭上高興地歡呼不已,方國渙、羅坤二人也自鬆了口氣,感覺踏實了些。

下船時,方國渙於皮袋中取了些珠寶送給了約翰船長和程萬二人,二人自又一番千恩萬謝。隨後方國渙、羅坤二人便辭別了約翰船長和衆水手們,由程萬引着下船上岸,走了不長時間,來到了一戶程萬識得的當地的僑民家中。

這家主人姓宋,名思年,祖籍雲南,在此地僑居數輩了。經過程萬介紹,知道了方國渙、羅坤二人是落難的中原人士時,那宋思年尤如見到了故鄉親人一般,歡喜地迎了,又叫妻子劉氏和兩個兒子,還有一個小孫子出來見了禮,一傢俱是歡喜,忙着置辦酒席,爲方國渙、羅坤接風洗塵。

宋家人的熱情,令方國渙、羅坤二人十分感動,也是二人在大西島生活了一年多,離羣索居,又大西洋上生死漂泊了兩個月,初被人家盛情款待,自生出無限的感慨和親切。

方國渙這時皮袋中取了一串大珠子來,與那宋思年的幼孫,做爲見面之禮。宋思年見這串珠子貴重異常,哪裡敢叫自己的孫子收下,忙謝絕了。

方國渙便道:“宋先生勿要見外的,在這印度國地,能見到我中國人實屬不易。”接着笑道:“一串珠子,不成敬意,且與小孩子家做個玩物罷。”

宋思年父子風方國渙說得輕鬆,出手大方,各是詫異,以爲方國渙是中原有錢的大富翁,但見那珠子貴重,死活不敢收的。程萬知道方國渙、羅坤二人掘了海盜的寶藏,提了一皮袋的金玉珠寶來,重禮送人已是慣了的,哪裡在意它的珍貴,於是幫着方國渙說了幾句,宋思年推卻不去,只得謝過,叫自己的孫子拜禮收下了。

酒席間,宋氏父子對方國渙、羅坤二人熱情地勸酒勸菜,那酒竟是一罈浙江紹興的“女兒紅”,是十多年前從中原來此貿易的海客們送的,宋思年此時也自不惜拿了出來待客。很久沒有聞到中原故國的酒香了,方國渙、羅坤二人尤感意外地驚喜,那壇“女兒紅”陳放貯存了十幾年,甘醇香洌,衆人自飲了個痛快酣暢,極盡興致。

席間說起回中原的事,宋思年道:“乘海船從海上走,雖然遠些卻也便當,不過機會很少,想候着去中原的海船,少則一兩年,多則五六年,也不一定能行的。”

羅坤道:“我們還是從6地走罷,也自踏實些。”

宋思年道:“從這裡出印度入西域,再轉回中原,倒是可行的,但是卻有着千山萬水的險阻,道途中出沒的虎豹蛇蟲,殺人搶劫的強盜,多如牛毛,單身或少數的客人是不敢走動的,便是那有着驚人的膽色和毅力,自家也需耗上幾年時間,輾轉萬里,拿着性命冒險,或許有能成功的。”方國渙、羅坤二人聞之愕然。

宋思年的長子宋青又道:“除去危險不說,單是那數百里內無人煙的荒涼之地,缺水少食,飢寒交困,比那狼蟲盜賊還要可怕許多,兩位哥哥要回中原可不是什麼件易事。”

宋思年又道:“二位若執意返回中原,也不是沒有辦法的,需伴一個去西域貿易的大商隊纔有把握,只要路途上一番風順,幾個月便能走到西或的拉薩城,再從那裡費些時日轉回中原。”

程萬這時道:“這兩位兄弟是落難的故土之人,還望宋伯父想個法子,幫助他們回到中原去,在這異國他鄉,你我不幫襯,又有何人來助的。”

宋思年道:“程賢侄說這話見外了,畢竟我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在這離家萬里之地有了困難,我等豈有旁視之理。二位但請放心在此住下,尋個機會,打聽了有商隊去西域的,託個熟人把你們介紹進去,結伴同行,若是你二人單獨而走,我自是不放的,因爲你二人道路不熟,言語又不通,等於白白送死無疑。”

方國渙、羅坤二人聞之,好生感激,方國渙忙道:“一切就拜託宋先生了。”宋思年笑道:“好說!”接着對次子宋健道:“建兒,這幾日到集鎮上打聽打聽,可否有結夥的商隊去西域的,若有的話,費些銀錢,託他們把你這兩位哥哥帶上同行,附近的集鎮打聽不着,可走遠些。”

宋健道:“拉斯爾城的喀倫老爺,每年都要組織個商隊到西域的拉薩城走上一回的,明日到那裡問問,或許能有消息,不然讓喀倫老爺介紹些要出行的其他商隊也是好的。”

宋思年聞之喜道:“我怎麼把這茬忘了,我們飲的茶葉都是喀倫家的商隊從西域運來的,能請上他們幫助最好不過了。”

宋思年隨後對方國渙、羅坤二人道:“我們適才所飲之茶,便是產於中原的,中原的商家把茶葉、絲綢等貨物運到西域,再轉由別的商家運到印度,以至各地。天下雖大,又有國度地域之隔,但商人們都能走得通的。”

程萬一旁喜道:“如果方兄弟兩位隨印度的商隊順利地到達西域拉薩城,再湊巧碰上一夥中原的商家,就又可以同路回去了,也是人多有個照應,比二人獨自行走安全多了。”宋思年笑道:“我也正有此意的。”方國渙、羅坤二人聞之欣喜,自向宋思年謝過了。

酒席用畢,程萬因爲船上還有事,先辭去了。宋思年收拾了一間乾淨房間讓方國渙、羅坤二人住了,宋氏兄弟又在自家箱子裡挑了兩套衣衫與二人換了。當晚,宋氏父子陪了方國渙、羅坤飲茶,說些海外奇聞怪事,方國渙、羅坤也自講了些中原之事,尤令宋氏父子感嘆不已。

第二天一早,宋健便去拉斯爾城打聽喀倫家商隊的消息去了,方國渙、羅坤二人閒着無事,便到街上游玩。

這巴刺港是當時的一處重要的港口,往來西洋各國的商船頗多,也是一個熱鬧所在。街面上見的多是印度的僧侶和一些商販,更多的是一些乞丐,建築上,除了幾座寺院有些規模外,其他的房屋樓臺,自顯得有些簡陋,風土人情,更與中原有異。

羅坤身上帶了幾件珠寶,在一家當鋪內換些當地的銀錢來用,由於語言不通,隨那掌櫃的給多少就是多少,倒不甚計較它的價值,也自換了一大堆的銀錢。羅坤又向店家討了一隻布袋裝了,用手提着,復與方國渙到一家飯鋪內吃了些東西。飯後結賬時,夥計但伸出了三個手指,羅坤便於錢袋中揀了三個大銀錢與了他。那夥計見了直搖頭,又退回了兩個,並且剩下的那個銀錢似乎還有零可找。羅坤一笑,但把那兩個大銀錢往夥計的手裡一塞,拉了方國渙便走開了,飯鋪中的另外幾位客人見面了大是詫異。那夥計呆怔了一下,隨即狂喜般地跑向了後堂,顯是討了極大的便宜。

在街上,方國渙、羅坤又碰見了海船上的幾名來岸上尋開心的水手,其中兩人曾是划着小船到木筏旁迎救他們的水手。見了面,打了招呼,任那兩名水手一陣比劃,也不明白什麼意思,羅坤便於錢袋中抓了幾把銀錢與了他二人,那兩名水手這才歡天喜地的去了。

方國渙、羅坤二人閒走了一陣,見街上的乞丐頗多,都自面無表情地伸手乞討,二人便施捨了三十幾人,後來覺得沒有些意思,也自走開了。回來的路上,迎面遇險上了宋青,宋青見了二人喜道;“兩位哥哥去了哪裡?令小弟好找。”方國渙道:“二公子可有消息捎來嗎?”

宋青道:“二弟還沒有回來,什麼情況還不清楚。小弟來尋二位是因爲當地的幾位中國人想見見你們。”方國渙、羅坤二人聞之,忙隨了宋青而來。

宋青引了二人來到一家酒樓上,見宋思年與幾位年長些的華人已在那裡候了,見了方國渙、羅坤二人,大家自上前迎了,雙方彼此見了禮。

原來當地的幾位中國僑民聞有中原人氏到了這裡,大家便湊個份子請請客,盡些故國人情。方國渙、羅坤二人自向大家謝過了,衆人隨後各自落了座。席間,兩位老者問了些中原的近況,方國渙、羅坤便將自家知道的一一答了。

這時,座中有一位叫張遠的人,聞起中原之事,不由得落下淚來,宋思年忙勸了,隨後對方國渙、羅坤二人道:“這位張遠先生是生在楊州的,幼時隨了海船來此僑居,如今離開故鄉已六十多年了,對中原的風土人情自有些記憶的,不像我等對中原無個印象,不如他思念的深切。”一席話說得那張遠越的傷心起來,已是泣不成聲,旁邊的兩位老者忙勸了。

方國渙、羅坤二人此時也自生出漂泊異鄉爲異客的感觸,別有一種感傷,也自對那張遠勸慰了。

張遠落了一番淚水,隨後嘆道:“聞二位小哥要返回中原,張某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可否應允?”方國渙道:“張先生有何事但說無妨,只要我們能辦到的,當盡力而爲。”

張遠聞之,感激地點了點頭道:“我這裡先謝過了,張某四歲離開揚州時,記得還有一個長兩歲的哥哥在家中,倘若不死,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煩請二位捎封家書,回到中原後,有時間去揚州一次,把信交給我那思念的哥哥,讓家兄知道,我這個兄弟還在世間的,可惜年紀大了,身子不爽實,路遠天隔,不能再回去看望親人拜祭祖先了。”說完,那張遠又自感傷不已。

方國渙聽罷,連忙道:“只要我們能平安地回到中原,一定會把張先生的家書帶到揚州的,但請放心便是。”張遠隨後起身拜謝,方國渙、羅坤二人忙扶了。

第二日,張遠自又在原酒樓復請了方國渙、羅坤二人,宋思年自被請來坐陪了。張遠便把一封寫好的書信交於方國渙道:“張某的哥哥叫張新,揚州故居的地址寫在信封上了,照着尋找差不了的。”方國渙接過書信,放入懷中藏好。張遠自又感謝了一番,接着取出了三十兩銀子道:“這些個不成敬意,煩請二位小哥收下,路上買些酒吃。”

方國渙推辭道:“舉手之勞,何需先生破費,但請收回罷。”張遠執意不肯,爭來讓去,自又有落淚的樣子,方國渙見了,只得收下,張遠這才現出欣喜之色,忙請大家用酒菜。

第18回 六合堂第111回 小活佛(3)第106回 醫聖(2)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3回 陀螺觀第15回 無縫天衣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6回 白虎山(上)第79回 太湖幫(3)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17回 八珍宴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60回 蘭玲公主(2)第77回 木各莊(4)第79回 太湖幫(3)第100回 地象(2)第48回 相國寺(3)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53回 無相棋(2)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96回 三王之亂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48回 相國寺(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76回 小全子(3)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42回 棋情(1)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53回 無相棋(4)第79回 太湖幫(1)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112回 尋仇(2)第27回 孫武兵陣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87回 三戰棋(2)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56回 昆吾刀(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76回 小全子(2)第77回 木各莊(4)第65回 六合島(3)第42回 棋情(2)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108回 口技(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9回 殺人棋第40回 血棋譜(2)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90回 海熒石(1)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85回 海王三(1)第88回 珍珠匾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111回 小活佛(3)第46回 驚棋(2)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46回 驚棋(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4)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12回 尋仇(1)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76回 小全子(3)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3回 陀螺觀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4回 雌雄寶參第3回 陀螺觀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44回 棋祭(3)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7回 美食家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77回 木各莊(3)第45回 火器專家(2)
第18回 六合堂第111回 小活佛(3)第106回 醫聖(2)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3回 陀螺觀第15回 無縫天衣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6回 白虎山(上)第79回 太湖幫(3)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17回 八珍宴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60回 蘭玲公主(2)第77回 木各莊(4)第79回 太湖幫(3)第100回 地象(2)第48回 相國寺(3)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53回 無相棋(2)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96回 三王之亂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48回 相國寺(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76回 小全子(3)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42回 棋情(1)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53回 無相棋(4)第79回 太湖幫(1)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112回 尋仇(2)第27回 孫武兵陣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87回 三戰棋(2)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56回 昆吾刀(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76回 小全子(2)第77回 木各莊(4)第65回 六合島(3)第42回 棋情(2)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108回 口技(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9回 殺人棋第40回 血棋譜(2)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90回 海熒石(1)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85回 海王三(1)第88回 珍珠匾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111回 小活佛(3)第46回 驚棋(2)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46回 驚棋(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4)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12回 尋仇(1)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76回 小全子(3)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3回 陀螺觀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4回 雌雄寶參第3回 陀螺觀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44回 棋祭(3)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7回 美食家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77回 木各莊(3)第45回 火器專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