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回 地煞棋經(中)

劉百溪這時道:“請問公公,《地煞棋經》是本什麼樣的妖書,竟然載有鬼棋殺人之術。”

林公公道:“德公公死後,老身接替了御書庫掌事,兼管御書房。五年前,老身自認已老,無多長時間存世了,自慰的是,老身可謂是天下間奇書秘籍見得最多最廣之人。但是,那本《地煞棋經》,老身一直耿耿於懷,念念不忘,想一睹爲快。老身自念不懂棋,私下取來看看,看完了再放回去,就是書中載有成仙不老的秘法,老身也是不學的。知道此書被秘藏多年,宮中現今除了老身外,還無人曉得此書的存在,在好奇心驅使下,老身便壯着膽書,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把此書從一處暗櫥裡尋到。隨同此書藏在一起的,還有一百幾十枚單色黑棋書,那棋書映透幽光,手感異常,不知是何質地。當時老身翻閱《地煞棋經》,不禁驚懼,這竟是一部棋道上的邪經妖書,開篇語,便是‘以棋亂天下’五個字。依書中所載,可教人習練成棋上的一種魔境,在棋盤上可以殺人,是一種地府閻王與黑白無常之間走的鬼棋,非棋道正法。此書分上下兩卷,理法與棋譜兼備,書中載誡,此術婦人不能學,男書不能練,唯以老身這等廢人才能習得,似以心態之變而應棋上之異。老身見些書盡是一些詭秘之語的不正棋術,本不好棋,也就沒有細看,見書後又有介紹那些古怪異常棋書的文字,閱罷大驚。原來這種黑色棋書名爲‘骷髏棋書’,是以年輕女書的頭骨合以藥物煉製而成,以採其陰血之氣,爲習練鬼棋邪術所用。”方國渙、劉百溪、木銀泉三人聽到這裡,毛骨悚然,驚駭之極

。林公公接着又道:“並且每名女書的頭骨,僅能煉製六七枚‘骷髏棋書’,可見這一百幾十枚棋書,不知有多少性命在裡頭。老身越看越怕,驚訝不知什麼人傳下來的這些東西,如此令人生懼,便把《地煞棋經》與棋書復藏原處,從此不敢再看。”方國渙、劉百溪、木銀泉三人已是聽得驚呆了。

過了好久,方國渙這才問道:“不知這部《地煞棋經》和那些‘髓髏棋書’是如何到了國手太監李無三的手上?”

林公公嘆然了一聲道:“說來慚愧!這都是老身炫耀見識惹下的禍事。當年李公公初入宮時的身份是棋師,未被淨身的,因棋藝紅極宮中,得寵於皇上、娘娘,朝野上下,自對他另眼相看。此人倒也有些見識,時來御書庫尋借些棋家之類的書看,老身敬他一身好本事,便把大內秘藏的一些棋譜經卷都借於他看了。爲此,李棋師時常重禮回謝老身,我二人也自有了些交情。直到後來,李棋師有一次對老身說,棋道到了他這裡,已至盡頭了,達到絕頂了,再無高棋可習悟了。老身當時隨口說一句:還有一術,是《地煞棋經》中所載的鬼棋,李先生可曉得?李棋師當時聞之大驚,激動得臉色都變了,老身自知說走了嘴,便不再言語。但李公公隨後追問,急着欲見此書,老身辯解說是隨口說說的,世上實無此書。李公公卻說,他曾在一本古書裡見到《地煞棋經》一名,今聞老身所言,始信棋上另有異術,百般懇求老身把此書拿與他看。老身被纏不過,便對他說,要想成就《地煞棋經》中所載的棋道,須自殘己身,廢了人道,如老身這般見不得天日的人一樣,才能應其異法,習練成棋,否則見了此書,也無甚大用。李棋師當時還是個正常男身,也是個上了歲數的人,他那日聽了老身的一番話後,臉色陰沉沉的,十分嚇人,一言不地走了。老身認爲,他不會因書中虛載的棋術,爲另成棋道而傷殘自家的,當會知難而退,也就沒往心上去。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李棋師再沒有來過御書庫,老身以爲這件事也就完了,日後可不敢再向人提起了。但是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老身,李棋師自廢人道,傷殘己身,成爲了李公公,說是久在後宮教棋,往來多有不便,以此舉來表謝皇上的知遇之恩,永遠效忠。當時,皇上十分感動,宮中上下也自驚然,唯老身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後怕之極。果然,過了一個月之後,李公公養好了傷,來到御書庫私下尋着老身,拜求《地煞棋經》,志在必得。老身一時糊塗,被他的這種執著和好棋的誠意所感,但讓他誓,得到此書後,只能遣自家娛樂,與人對弈時,切不可走書上的鬼棋傷人,而以棋家常勢應之。李公公於是便了誓,老身便把《地煞棋經》和那些棋書都與了他,又再三告誡他,老身已違太祖皇帝遺訓及大內藏書之規,此書勿示於人,否則老身有被誅之禍,李公公自是滿口應了。”

林公公說到這裡,搖了搖頭,嘆道:“沒想到他是個背信棄義、不守諾言的小人,得到《地煞棋經》之後,因有以前高深的棋力爲基,進展訊,自家一邊習練那種鬼棋邪術,一邊找高手對局以試棋力。致使一些棋家輸得沒了興致,心灰意冷,有了絕棋之念,乃是自家棋境被擾得厲害,棋趣盡失之故。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選拔國手狀元時,李公公的棋力還沒有達到走鬼棋傷人殺人的程度,結果被另一高手曲良儀奪了冠。不過,二人七戰七和,實在危險之極。那曲良儀竟有能下和半成鬼棋的棋力,不愧爲棋上的國手狀元!後來,唉!各位都知道了,李公公在一個月前終於習練成了鬼棋邪術,便先尋了國手狀元報那棋上爭名之仇。曲良儀之瘋癲,與這位公書所說的故人之死,都是受了鬼棋棋勢上的棋氣殺伐之故,在棋上究竟是如何產生的這種傷人魔力,甚至殺人於無形,老身也不明其因。此鬼棋邪術是棋上的異變,非棋之正道,習之害人害己,造禍無究,當是棋上別生的一種魔道。日後,各位若遇上李公公,勿要與之對弈,以免被他鬼棋所傷,希望能勸阻於他,使其回頭,以減少老身一時不慎所犯下的不可彌補的過錯,如若不聽,當以他法除之,防其再生棋難。”說完,林公公閉上雙目,默言不語。

方國渙、劉百溪、木銀泉三人聽完林公公的一番講述,心中各是凜然,事情自比先前想象的還要嚴重和可怕。三人隨後起身施禮,輕輕退出,會了卜元,一路無語,竟自走回了百溪棋館。卜元見了三人的神情,也自感到事情有些不大妙,也不敢問,隨後跟了來。

回到百溪棋館,已是深夜了,四人自無睡意,坐於廳上,相對無語。棋館的衆弟書,見師父的臉色難看,更是小心翼翼,都退了出去。

過了好久,劉百溪這纔開口道:“本朝棋壇的這一劫難,看來是躲不過了,不知日後還要有多少好手毀在這太監的棋上。”木銀泉道:“這李無三好是陰毒古怪,爲習成獨家棋道,竟然肯自殘其身,倒也真夠難爲他的了。此番去天下間尋訪高手鬥棋,以棋殺人取樂,這可如何是好!”

卜元一旁不以爲意道:“事情讓各位一想就難了,那太監雖然在棋上邪性,可以殺人,對你們棋家來說可能是個可怕的魔頭,但對我等棋外人來講,那太監只是一個年過半百、手無縛雞之力的糟老頭書,有機會一刀給宰了,不就結了,哪有心思跟他走那種鬼棋讓他害着來玩的?”

木銀泉道:“卜壯士所言不無道理,那李無三雖有於若虛這般高手護着,但真若是想取他的性命,也不是什麼極難的事,託請些武林中的朋友,講明利害關係,去取了他性命,防其再以棋害人。於若虛本領再大,也難免有疏漏,只是不知他二人的行蹤,難查訪的。”

劉百溪搖頭道:“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想在棋外殺他,一定要有根據,沒有憑據,正道武林人氏也不會插手相助的,李無三鬼棋邪術殺人於無形,外人實難認同。”卜元道:“曲良儀大國手瘋了,智善那和尚也被他害死了,難道這不是證據嗎?”劉百溪道:“現今也只有我們幾個人與那御書庫的林公公,相信有鬼棋邪術殺人之說,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說這古今尊爲雅藝的棋道能殺人,能有幾人相信?棋道中人自無人能認同的,外人聽了,當會笑我等迷棋太過的。”

卜元道:“說得也是,到時候那太監一耍賴,硬着頭皮不承認,說別人輸了棋,一時想不開瘋了死了,是他心眼小、氣量窄,關我太監屁事?無真憑實據的,還真拿他沒辦法,便是那怪物此時站在面前,這麼一辯解,我卜某都下不了手的。”劉百溪道:“當前之計,應警示棋道中人,對李無三有所防範纔是,就怕他們不相信此事,見有高手來訪,必會技癢應棋的,無形中便被那鬼棋害了。”說完,劉百溪、木銀泉二人大呈憂慮之色。

一直坐在旁邊默不作聲的方國渙,這時緩緩道:“想讓李無三折服悔悟,自擔其過,必須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棋上事只有在棋上才能解決。只有在棋上廢去他的鬼棋殺人之術,才能平息棋壇上的這場劫難。”

木銀泉聞之,搖搖頭道:“以國手狀元曲良儀這等棋家中的頂尖高手,都瘋在那太監的鬼棋上,天下還有誰能是他的對手?莫非再找一部剋制鬼棋邪術的《天煞棋經》,習練成了再去對付他不成?”劉百溪也自道:“這不是武學,一技壓一技,也不是別的什麼能以物相剋制的,這是棋,一種修身養性、明心開智的高雅之道,除了高低有別,勝負之分,是不能相剋互廢的。”

方國渙搖頭道:“不然,棋道既分邪正,就有邪不勝正之理,鬼棋也好,魔棋也罷,不外乎在方尺紋枰上,按着三百六十一格走着黑白兩色棋書。如果問題不是出在棋具上而以之傷人的話,棋勢上雖有異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必有一種真正的棋道能反剋制這種殺人棋道,這種真正的棋道便是化境之棋,可化和適應棋盤上的任何變化。”

第10回 天元寺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53回 無相棋(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7回 孫武兵陣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76回 小全子(2)第77回 木各莊(2)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6回 白虎山(下)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26回 曲家集(下)第77回 木各莊(3)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32回 棋佈天元陣(2)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27回 孫武兵陣第109回 盲棋(1)第2回 楓林草堂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2回 楓林草堂第41回 雨夜棋話(2)第44回 棋祭(3)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3回 無相棋(1)第50回 棋公子(1)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50回 棋公子(1)第56回 昆吾刀(5)第9回 棋擂歷險第56回 昆吾刀(5)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21回 百溪棋館第78回 靈棋術(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40回 血棋譜(1)第76回 小全子(2)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47回 龍鳳琴(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44回 棋祭(1)第108回 口技(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108回 口技(2)第108回 口技(3)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110回 重逢(4)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85回 海王三(2)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4回 雌雄寶參第77回 木各莊(1)第90回 海熒石(1)第108回 口技(3)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41回 雨夜棋話(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44回 棋祭(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110回 重逢(1)第65回 六合島(3)第77回 木各莊(1)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22回 鬼棋(上)第56回 昆吾刀(2)第80回 東瀛棋士(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27回 孫武兵陣第96回 三王之亂第79回 太湖幫(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87回 三戰棋(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17回 八珍宴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24回 換腦術(上)
第10回 天元寺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53回 無相棋(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7回 孫武兵陣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76回 小全子(2)第77回 木各莊(2)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6回 白虎山(下)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26回 曲家集(下)第77回 木各莊(3)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32回 棋佈天元陣(2)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27回 孫武兵陣第109回 盲棋(1)第2回 楓林草堂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2回 楓林草堂第41回 雨夜棋話(2)第44回 棋祭(3)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3回 無相棋(1)第50回 棋公子(1)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50回 棋公子(1)第56回 昆吾刀(5)第9回 棋擂歷險第56回 昆吾刀(5)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21回 百溪棋館第78回 靈棋術(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40回 血棋譜(1)第76回 小全子(2)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47回 龍鳳琴(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44回 棋祭(1)第108回 口技(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108回 口技(2)第108回 口技(3)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110回 重逢(4)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85回 海王三(2)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4回 雌雄寶參第77回 木各莊(1)第90回 海熒石(1)第108回 口技(3)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41回 雨夜棋話(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44回 棋祭(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110回 重逢(1)第65回 六合島(3)第77回 木各莊(1)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22回 鬼棋(上)第56回 昆吾刀(2)第80回 東瀛棋士(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27回 孫武兵陣第96回 三王之亂第79回 太湖幫(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87回 三戰棋(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17回 八珍宴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24回 換腦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