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 天元化境(下)

羅坤尋方國渙不着,心中悵然,一路走到洞庭湖畔時,心情這才舒暢起來,一掃先前的不快。但見八百里洞庭,一望無際,碧波盪漾,水氣連天,湖中數島遙飾其間。蘆花蕩裡,一鳥驚起,百鳥齊飛,沙鷗低翔,忽驚躍水之魚,漁舟隱現,似馳霧裡雲中。羅坤不由讚歎道:“好一處人間勝境”然而在岸邊候了多時,並不見舟楫往來,只是在極遠的水面上,偶見數點白帆,一顯即逝。羅坤心中訝道:“洞庭湖名聞天下,是爲魚米之鄉,人間景勝之地,船隻卻爲何如此少見?”於岸邊一路尋來,見有一處臨時渡口,便耐心等待。

這時,忽從蘆葦蕩中馳出一條小船來,船上惟見一灰衣人負手而立,雖無搖槳划船之人,而小船卻遊走自如。羅坤見狀,不由吃了一驚。原來那人竟借小船在水面上搖擺晃動之勢,兩腿左右驅動,以腿力巧妙地驅船而行。羅坤驚異道:“竟有如此厲害的腿功不可思議”

此時見那人腰腿轉動,驅使船隻行到了岸邊渡口,隨手從船中拾起一根纜繩,飛身上岸,將纜繩套在一截木樁上之後,負手而來。打羅坤身旁走過時,那人側頭望了羅坤一眼,上岸自去了。羅坤近見此人,不由一怔,乃是此人臉面奇長,比那般少見的“馬臉”之人還要長出許多,而且面上麻點密佈,乃是一奇醜之人,適才望了一眼,目帶厲光,使人不寒而慄。羅坤心中詫異道:“天下竟有如此奇相之人”望着那人遠去的背影,羅坤尤是驚歎道:“此人雖面目醜陋,但腿具神力,善使舟船,無槳自行,實在不可思議”一時間感慨萬分,敬服不已。

羅坤在渡口候了許多,正在不耐煩時,才見一條船遙馳而來,上面坐了七八名船客,乃是一條擺渡的漁船。船靠岸邊,一人起身付了船錢,上岸去了。羅坤上前問道:“不知貴船可否經過沙洲島?我要去葛家村。”船老大應道:“此船是到吳王渡口的,這裡沒有船直接到沙洲島,小客人且上了我的船到吳王渡口另換船隻去,否則等到天黑,再不會有船來的。”羅坤聽罷,心知也只好如此了,便輕身跳上船頭。船老大雙槳擺動,船隻緩緩離岸而去。

羅坤上了船後,便在船頭坐了,問那船老大道:“這位大哥,湖中的船隻爲何這般少?”船老大聞之,搖頭道:“小客人有所不知,這幾年湖上出現了一夥水盜,劫船越貨殺人,鬧得十分厲害,大戶的商船,若無重兵押送,從不敢走此水路。我等靠打漁渡客爲生之人,舍此別無生計,只好冒險做幾次生意,以養活家中老小,不至於餓死。”說完,一陣唉聲嘆氣,憂愁不已。船上的客人們,各抱緊了自家的東西,皆呈緊張之色。

羅坤眉頭皺了皺道:“原來湖中起了盜患,怪不得船隻少見。”船老大又道:“小客人去的沙洲島深居湖中,離岸甚遠,很少有渡船往來的。若在吳王渡口遇見了島上的漁船,或許能捎帶了小客人去,否則水路太遠,一般是沒有渡船敢去的。”羅坤“哦”了一聲,心下道:“這夥水盜如此猖獗,着實可惡,等會見了師父,想法把他們剷除了,去此地方匪患。”

渡船經過一片蘆葦蕩時,船老大的神色便緊張起來,加快了船。就在這時,忽聽葦叢中一聲呼哨,隨見四條漁船左右馳出並圍了上來,船上盡是些兇悍的漢,各持刀槍棍叉,殺氣騰騰。船老大見狀,立時臉色大變,駭然道:“水……水盜”已是嚇得瑟瑟抖,停船不行。船上的客人們慌得擠縮在倉中,似大難臨頭。羅坤見事突然,便起身立在船間,以觀其變。此時,盜船上一名持了雙股鐵叉的大漢高聲喝道:“爾等且把錢財貨物留下,不傷性命,若敢有私存一物的,勿怪我等心狠。”說話間,指揮四條盜船逼了上來。幾名膽小的船客,嚇得忙把包裹行李放在了船頭。

羅坤此時道聲:“大家莫慌”回身從不知所措的船老大手中拿過雙槳,兩手持了,立於船頭道:“各位,想打劫嗎?且要過了我這關才行。”自是毫無懼色。盜中爲的那名大漢見狀,先是一怔,繼而怒道:“小,不知死活。”一揮手,盜船攻進。羅坤叫聲:“來得好”將那沉重的雙槳舞起,連掃帶拍,左右兼顧,秋風掃落葉般將較近的兩條漁船上的水盜紛紛擊落水中,無能擋者。那名持鐵叉的盜見狀大怒,待船靠近,一聲暴喝,舉叉直刺羅坤。羅坤瞧得真切,一槳側面擊去,正拍在叉杆上。那大漢本握得極緊,忽覺劇烈一震,虎口開裂,鐵叉脫手飛出,那大漢也被順勢帶落水中。羣盜見狀驚呼,知道遇上了高手,慌忙救起那大漢與落水的同夥,驅船狼狽退去。此時,船老大與衆船客驚魂未定,見羅坤一人擊退了水盜,齊在船上拜倒,但呼救命之恩。羅坤一笑,忙將衆人扶了。一船人隨後歡歡喜喜地到了吳王渡口,衆船客又一番千恩萬謝後,上岸各自散去了。

船老大這時感激地對羅坤道:“小客人少年英雄,救了一船性命,別無他報,願送小客人去沙洲島。”羅坤喜道:“如此多謝了。”船老大便雙槳擺動,載了羅坤向湖中而來。

小船在湖面上行了多時,一路倒也無事,此時前方湖面上現出了一座島嶼來。船老大道:“小客人,這就是沙洲島了,葛家村是島上葛雲湘葛老爺的莊。”羅坤聞之,心下道:“師父約我於此,莫非就是訪那叫葛雲湘的人?”遙見那座沙洲島,四面環水,島上樹木茂盛,竹樓木舍隱現其間,景色怡人。羅坤讚道:“真是個好地方不但風景優美,而且與外界隔絕,如那世外桃源一般。”船老大聞之笑道:“小客人看來不是水鄉之人,這樣的地方在八百里洞庭湖內多的是。”說話間,船已近島靠岸。羅坤從懷中取了一錠銀,遞於船老大道:“有勞相送,以此爲謝。”船老大忙推卻道:“不敢收恩人的船錢,能送恩人一程,也是應該的。”羅坤便將銀於船頭放了,道聲:“不必客氣,後會有期。”身輕輕一躍,已到了岸上,那船老大自在船上朝羅坤的背影拜謝不已。

羅坤上得島來,見此沙洲島雖遠處湖中,卻與陸地無異,高山流水,稻田菜圃,一派迷人的風光。尋到葛家村,問了路徑,羅坤來到了一座大宅前,上前輕輕釦打門環。時間不大,出來一位似管家模樣的人,問道:“有什麼事?”羅坤拱手一禮道:“請問,這裡可是葛雲湘先生府上?”那人道:“不錯,你找誰?”羅坤道:“前幾日,可有一位姓谷的先生來過?那是家師,約我到此相會。”那人聞之,忙上下打量了羅坤一遍,忽面呈喜色道:“你可是羅坤公?”羅坤聞之訝道:“不錯,正是羅某,先生怎知我的姓名?”那人道:“昨日一早,我家老爺與來訪的故友谷先生出門辦事時,特意吩咐過小人,說這兩日谷先生的徒弟可能來家,告訴了公的姓名,叫小人接着了好生侍候,沒想到羅公這麼快就來了。”說着,忙把羅坤讓進門內,引向客廳。

羅坤道:“怎麼?家師不在府上?”那人道:“老爺臨走時,說是與谷先生去辦件大事,要耽擱幾天,羅公安心候了便是。”說話間,到了客廳上,落了座,即有僕人獻上茶來。那人伸手讓了讓,隨後道:“小人葛六,是這裡的管家,羅公有什麼事,吩咐一聲就是,不必客氣。”羅坤拱手謝過了,心中尋思道:“師父去辦什麼要緊的事,走得這般急?也罷,候了師父回來再說。”羅坤於是便在葛家村住了下來。

再說方國渙自進入那種忘棋無爲的狀態之後,又過了十幾日,神情愈加迷離起來,漸漸的,天元寺衆僧誰是誰都分不清了,大家焦慮萬分,卻也無可奈何。苦元大師翻遍了典籍,也沒找出什麼良策來,心中已是有了悔意,天元寺處在了一種不安的沉重氣氛中。

這一日,方國渙神志更加昏然,但坐於白雲洞內的石牀上呆。恍惚中,感覺天地間的一切都淡化了,不存在了,不知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隨又覺得自家飄浮在虛空之中,茫茫無際,無個着落,忽生出一絲悲傷恐懼之感,緊接着也就淡化去了。神思遊蕩,似飛到了晴朗的夜空之中,羣星閃爍,異常明亮,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心,天空一片蔚藍,並且這種景象愈加清晰起來。天似棋盤,星似,九星分佈,天元月定,各式星象盡呈現其間,三垣二十八宿遙掛天際,星分大小,光呈強弱。忽又有無數流星四下劃落,散佈於各式星象之中。星空變動,一時間呈現出了千變萬化如棋勢般的星勢……心與天合,無不明瞭。

好似又過了幾百萬年那般漫長,頭腦中忽有東西炸開了一般,但感額前一亮,神歸本位。隨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似醍醐灌頂,激透全身,一時間百竅暢通,心悅神歡,快然之極,自是張口“哈”了一聲。這一聲把方國渙從妙境中喚了回來,睜眼看時,洞內已坐落了天元寺僧衆,此時除了苦元大師、法無二人外,其餘衆僧皆呈掩耳張口之勢。原來方國渙這“哈”的一聲,乃是一股充沛的浩然之氣從口中出,衆僧但覺聲若洪鐘,嘹亮徹耳,在洞中一震,直貫出洞外,似當頭棒喝。衆人被這聲音一激盪,直入耳中,又似從內裡把周身毛孔漲開一般,立覺百骨酥麻,有說不出的舒暢。苦元大師此時面露喜道:“大功成矣”衆僧立時歡呼起來。

方國渙這時但感神清氣爽,周身融融,高興地站起身來,上前於苦元大師面前拜倒道:“師父,弟似已悟達天元化境了。”苦元大師已是激動得老淚縱橫,雙手扶了方國渙道:“渙兒,你連坐七日七夜,終成棋道正果,不是‘似已悟’,而是真正大徹大悟、無不爲的最高棋境了,可喜可賀”法能一旁道:“師弟,七日七夜不吃喝,腹中飢了,我這裡備有茶水點心。”方國渙笑道:“似無感覺。”苦元大師道:“靜坐潛心修悟,耗能極少,七日便如一日,自無飢渴感。”法陽上前道:“師弟既已成就化境之棋,不知是何種奇妙之境?”方國渙道:“悟境中所見棋道,是與天象合,九星分佈,天元月定,所謂天作棋盤,星作,便是如此境界。可見棋家一道,無論帝堯所置,還是聖賢明,當是應天而成。”

自此,方國渙棋風大變,但以星象式定式中腹而布大局,如“北斗七星”佈局之法,起身以七佈列斗柄狀,佔據棋盤中腹大勢,不以常勢佔邊角,以“天”統“地”,這便是天元化境之棋。方國渙從此任意於棋枰之上,達到了隨心所欲、無不爲的通神仙化之境。苦元大師、法陽等人,見方國渙竟從悟境中感知精通了天文星象式,大是驚異,便與方國渙試對化境之棋。

苦元大師與方國渙對弈了第一局,方國渙則言:“先讓師父三,再反勝三。”衆僧驚疑,後試之果然。在與法陽對弈第二局時,方國渙又言:“大師兄棋上有‘滿盤通吃,不留一’之說,當令其中盤敗北,以磨其性。”後如所言,衆僧歎服。方國渙又與法無對弈了一局,僅領先半,衆僧問其故。方國渙言:“自家棋力可隨對手棋力高低而施,棋力高者,當隨其高,棋力低者,當隨其低,總以一、半領先,以激對手棋趣,不使其有負而心灰意冷之感。”苦元大師心中感嘆:“棋道到了渙兒這裡,已生奇變,在渙兒眼中,棋上已失去了攻守殺奪之勢,救應防拒之能,棋境相感,可致化合,運佈局,中佔大勢,古今國手再無出其左右者,這便是真正的棋境——天元化境了”

後來,方國渙於天元寺藏經閣中查閱天文星象典籍,得《三才圖會》、《晉。天文志》、《石氏星經》等歷代天文。竟然還在籍中現了一冊《西洋星海圖》,乃是西人研究天文星座所著之,與《三才圖會》等所述互有異同。此是先前一番僧訪天元寺所遺,今被方國渙所得,於是合參諸及夜觀天象,後並以悟境中所見之星象式,擇其能應棋的星座共計七十七星象式,之成譜,曰《天星棋譜》,收藏在了天元寺。

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6回 昆吾刀(2)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2)第58回 棋神(3)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53回 無相棋(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3回 無相棋(2)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2)第91回 海市蜃樓第10回 天元寺第65回 六合島(3)第10回 天元寺第109回 盲棋(2)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22回 鬼棋(上)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111回 小活佛(3)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47回 龍鳳琴(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10回 重逢(3)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98回 迷團(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77回 木各莊(1)第106回 醫聖(1)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111回 小活佛(3)第50回 棋公子(1)第18回 六合堂第26回 曲家集(下)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99回 金聖法王(2)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95回 黑衣盜(1)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40回 血棋譜(2)第76回 小全子(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50回 棋公子(1)第44回 棋祭(1)第22回 鬼棋(上)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44回 棋祭(1)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65回 六合島(2)第77回 木各莊(3)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111回 小活佛(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56回 昆吾刀(4)第13回 朗月山莊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85回 海王三(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3回 陀螺觀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4回 雌雄寶參第6回 白虎山(上)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75回 虎口脫險(3)
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6回 昆吾刀(2)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2)第58回 棋神(3)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53回 無相棋(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3回 無相棋(2)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2)第91回 海市蜃樓第10回 天元寺第65回 六合島(3)第10回 天元寺第109回 盲棋(2)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22回 鬼棋(上)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111回 小活佛(3)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47回 龍鳳琴(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10回 重逢(3)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98回 迷團(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77回 木各莊(1)第106回 醫聖(1)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111回 小活佛(3)第50回 棋公子(1)第18回 六合堂第26回 曲家集(下)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99回 金聖法王(2)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95回 黑衣盜(1)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40回 血棋譜(2)第76回 小全子(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50回 棋公子(1)第44回 棋祭(1)第22回 鬼棋(上)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44回 棋祭(1)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65回 六合島(2)第77回 木各莊(3)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111回 小活佛(2)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56回 昆吾刀(4)第13回 朗月山莊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85回 海王三(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3回 陀螺觀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4回 雌雄寶參第6回 白虎山(上)第35回 牧野仙蹤(1)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75回 虎口脫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