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回 羣英脫險(3)

一進入關內,忽見前方樹林山嶺之間,有無數六合堂的旗幟在飄動,看情形不下於五六萬人馬。連奇瑛驚訝道:“一日夜之間,何以調來這麼多兄弟?”一名堂主道:“稟總堂主,這是諸葛容先生的安排,已然把官兵鎮住了,加上我們手裡有人質,關外又退了女真人,關上怕受裡外夾攻之險,所以乖乖地開關放人,其實這邊的弟兄們來了也不過幾千人。”

這時前面迎來一百多人,爲首是曹竹軒,衆人自在馬上見了禮,曹竹軒隨後道:“請總堂主與孫先生帶領人馬速撤,諸葛先生正率人監視邊關大營的官兵,有諸葛容先生斷後,保無閃失。”孫奇回頭對方國渙道:“有諸葛容先生料理此間,再不用我們費心了。”說話間,神色一鬆。

此時前方路旁停了幾十輛大掛馬車,曹竹軒自叫人扶了重傷者上去躺了,隨後大隊人馬急向齊家堡撤來。天色這時已晚,羣英仍然匆匆趕路,一路上不斷有人接應,供以飲食,衆人也只是在路上隨走隨用了。到了關內,便是六合堂的天下,但連奇瑛不敢有所鬆懈,一路上自是警惕而行。

天色見亮時,終於到了齊家堡,人馬即行安頓。諸葛容隨後派人來報知情況,大隊人馬入關撤離獨石口後,官兵並無動靜,諸葛容也自把張維成的妻兒放還了。不時又有探馬報以附近州縣官兵的動向,六合堂顯是在全方面的戒備。方國渙對那諸葛容做事周密,佈置得當,能力不亞於孫奇,不由暗暗稱異。

天元一戰,方國渙布大陣指揮得當,力克強敵,迫使二十萬女真鐵騎敗退而去,令六合堂與關東好漢主力脫險,可謂絕處逢生,羣英敬若神明,恭禮有加,感激之情,益於言表。呂竹風的神勇無敵,令羣英讚歎不已,視爲六合堂內的第一條好漢。卜元搶救天元之險,藥王師徒谷司晨、羅坤二人執掌天龍陣,羣英有目共睹,各自敬服萬分,韓夢超這時已經醒來,自無大礙。但是弓長久由於箭傷內臟,自家堅持到齊家堡後,生命垂危,縱有藥王在側,也無力迴天了。弓長久臨終時,拉了羅坤、弓英兒的手,向連奇瑛託以大事,隨後笑慰而逝,弓英兒撫屍大哭,羣英無不惻然。

連奇瑛悲痛之餘,遵弓長久臨終時所託,當場公佈,待安葬弓長久後,選擇吉日安排羅坤與弓英兒完婚,繼接弓長久六合堂左使之職,統領關東原般人馬,自令杜鍵等關東好漢們感激不已。羅坤、弓英兒隨後上前謝了連奇瑛,方國渙、谷司晨二人,對連奇瑛此舉暗中贊服。

這天傍晚,諸葛容率隊歸來,此人儒士打扮,有長者之風,方國渙見了,心中歎賞,在連奇瑛的引見下,與諸葛容彼此禮見了。諸葛容見大布天元棋陣解救羣英脫險的方國渙竟然是一位年輕人,驚異之餘,言語上極是親熱與恭敬。諸葛容隨後又向連奇瑛等人告知,六合堂在獨石口關外,以方國渙所布天元棋陣,退了二十萬女真鐵騎,現已風傳天下,六合堂更是名聲大振。方國渙此時卻不知道,自家的名字隨天元一戰已廣播天下了。

六合堂人馬在齊家堡休整了幾日,不時有消息傳來。六合堂人馬退敵入關後,獨石口邊關守將張維成,命人清理了天元棋陣的戰場,把六合堂與關東好漢陣亡的羣英屍體合於一處安葬了,還立了塊石碑,也許是他自家良心發現或是別的緣故,總之有贖罪之意。連奇瑛、孫奇等人聞訊,搖頭苦嘆不已,感慨萬分。由於當時撤退匆忙,沒有時間安葬陣亡的羣英屍體,此時衆人對張維成倒也生出幾分感激。

獨石口關外天元一戰,六合堂損失也甚慘重,連奇瑛命曹竹軒、柳雲鶴二人,對陣亡羣英的家眷,日後自由六合堂安排贍養,此事便交於他二人做了。陣亡的堂主、香主留下的職缺,連奇瑛論功行賞,提拔了有功之人擔任了,呂竹風、卜元功勞甚大,各升至堂主之位。連奇瑛又進行了一系列的事後佈置,上下歎服。

這日,忽傳來一件驚人的消息,獨石口邊關守將張維成,被皇上旨意下,處以斬首示衆,罪名是拒阻六合堂羣英於關外,有失邊關大將安境保民之職,違了民願。獨石口一戰,朝野震驚,紛紛指責張維成棄大明百姓生死安危於不顧,寒了天下人之心,至使其被極刑問斬。連奇瑛、孫奇等少數明白其中原委的人,聞之愕然,諸葛容認爲,萬曆皇帝殺張維成其因有二,一爲辦事不利,二爲滅其口實。連奇瑛、孫奇聞之頦首,對此事變化之速,尤感意外。

諸葛容接着建議連奇瑛,由於齊家堡距京城不算太遠,六合堂人馬駐此十分不利,爲免生他變,應早日撤離。連奇瑛認爲有理,隨後遣散人馬迴歸本堂,並告誡各堂堂衆,日後六合堂行事要謹慎,不可過分張揚,羣英不解其故,也自領命去了。同時關東人馬分隨各堂遣散撤離,待到六合堂勢力雄厚的南方,再重新安置。

連奇瑛又命各分堂堂主,分批撤至黃河岸邊的鶴鳴山莊,舉行關東好漢加盟六合堂的儀式,以及協商其他事宜,又派人潛入京師,探以虛實,同時戒備各府縣官兵,防止對六合堂突然發難。就這樣,六合堂駐齊家堡的大隊人馬在兩日內全部散去。連奇瑛接着與方國渙、孫奇、諸葛容、呂竹風、卜元、谷司晨、羅坤、弓英兒、杜健等幾十人,喬裝改扮,護了弓長久的靈車,連夜離了齊家堡,避開皇道,自往黃河岸邊去了。

一路上,盛傳着六合堂在獨石口關外力克女真人大軍的傳聞,羣英聞之,自是悲喜參半,喜則六合堂更加威震天下,悲則六合堂也爲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一路行來,倒也無事,探馬不時回報,各批堂主均已平安到達鶴鳴山莊,連奇瑛聞之大喜,命人馬加快了行程。

待到了鶴鳴山莊,會着了各分堂堂主,連奇瑛命人在山莊內設了靈堂,祭奠陣亡的羣英,又請了僧道,做了三天法事,超度亡靈。連奇瑛、孫奇、諸葛容三人自率了衆堂主親自守靈,望着一排排的靈位,衆人悲傷不已。隨後連奇瑛命曹竹軒、柳雲鶴二人,主持一切善後事宜。將弓長久的棺木在黃河岸邊擇地安葬了,弓英兒又自大哭了一回了,羅坤也行了翁婿之禮,率杜健等人拜祭了。連奇瑛親自率六合堂人衆,在弓長久墓前祭酒參拜,宣以誓言,六合堂與關東好漢從此便爲一家,攜手共創江湖大業,實與弓長久生前所願,自令關東衆好漢感動不已。

然後關內外兩路江湖人馬,在鶴鳴山莊舉行了加盟儀式,由藥王谷司晨與孫奇二人主持大禮。連奇瑛受弓長久臨終前所託,在加盟儀式上任命羅坤爲六合堂左使,除了統屬三堂原關東人馬外,與孫奇右使一起協助總堂主處理六合堂大小堂務。又定下吉日,爲羅坤與弓英兒完婚,以慰弓長久在天之靈。這兩件喜事,吹去了衆人由於關外天元一戰籠罩在心頭的陰影與諸般不快,整座鶴鳴山莊充滿了喜慶氣氛。

連奇瑛在宣佈完了一系列的決定之後,把方國渙推於首位坐了,率六合堂衆堂主行以拜謝之禮,感謝方國渙在六合堂生死存亡之際,布以天元棋陣,在棋外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的奇蹟,挽救了六合堂幾遭滅頂之災的厄運。

見連奇瑛等人要施以大禮,慌得方國渙忙起身道:“使不得,連姐姐與各位堂主切莫如此,方國渙受拜不起。”連奇瑛道:“國渙弟弟勿要推辭,此等大禮,你該受的。”方國渙還要推卻,一旁主持受禮儀式的藥王谷司晨,因事先受了連奇瑛、孫奇、羅坤三人之託,忙上前對方國渙道:“方公子莫要推讓,這次關內外的英雄好漢能在此地成功會盟,可以說自始至終都是公子一人促成。尤以關外天元一戰,解救了六合堂的災難,此恩無比,連總堂主與各位堂主但表謝意而已,公子應當受的,這是人情,也是義氣,不可違大家願的。”

諸葛容也自道:“方公子對六合堂的大恩,六合堂無以爲報,但以禮謝了,公子若不受,我等心中當會不安的。”其他堂主也紛紛懇請方國渙受他們衷心的拜謝之禮。方國渙盛情難卻,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在正位坐了,極不自然地受了連奇瑛等六合堂諸位堂主的三拜之禮。禮畢,大家歡喜,各自落了座。

方國渙這時搖頭嘆道:“連姐姐又何須如此,關外天元一戰,這時想起來實是後怕得很,若無孫奇先生的兵陣配合,衆好漢的奮勇拼殺,我便把那棋陣布得再巧妙,也自紙上談兵,無濟於事的,此番脫險,功勞當屬大家,非獨居一人。”衆堂主聞之,各自嘆服,敬意尤增。

孫奇感慨道:“當時事情突變,萬餘人處於極險之地,一時無對策可尋,若無方公子及時大膽的以棋勢布以天元陣拒敵,後果不堪設想。此次一戰成功,並非僥倖,乃是公子棋達化境,有以棋應世的極高修爲。看來棋道之妙,並非拘於枰子之間。”孫奇的一番話,令衆人點頭不已,對方國煥棋高若此,皆感驚異。

諸葛容這時道:“如今我們以不足萬人布的天元棋陣,阻擋擊退了女真二十萬鐵騎,不但令我六合堂聲威大震,更主要的是,努爾哈赤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女真各部落齊受威懾,短時期內,不敢再有問鼎中原的野心。方公子的此番功績,不但功在六合堂,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功在大明江山。”羣英聞之,點頭稱善。

方國渙搖頭道:“諸葛先生言重了,在下只是棋上的本事,除此之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哪裡還能生出那般有助於江山社稷的能耐。獨石口關外,危急中布以天無棋陣拒敵,乃是迫不得已而爲之,如果再重來一次,在下死也不敢了。”衆人聞之大笑。

諸葛容這時道:“其實不然,此番天元一戰,足以證明了方公子有以棋定天下的本事,正如孫奇先生所言,公子的棋道已達化境,可謂通神,棋盤之上當無敵手。公子既有以棋應世的極高修爲,便應該以棋濟世,做番大事業來。”

方國渙搖頭嘆道:“棋家的大德爲,當是遊棋天下,以棋濟世,那種以棋定定天下的本事,在下自然沒有,不過除了對弈之趣,在下倒也極願在棋上做出些有益世事之事。雖然說世事如棋,可是在下對世事的揣摸,實不如在棋盤上走得明白,以棋濟世,當是難之又難的。”顯是方國渙又想起了國手太監李無三以棋殺人事,故發感慨。

衆人見方國渙語間,神色有變,各自詫異。連奇瑛這時笑道:“不管怎樣,國渙弟弟在棋盤外已創造了一個奇蹟,棋上事,我們不甚明白,其中有什麼奧妙,也只有國渙弟弟這般棋上高手能理會得。既然世事如棋,那麼棋上事與世上的事一樣,對於有些事情也不要太認真了,免得自家徒傷腦筋。”方國渙聞之,感激地一笑。

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53回 無相棋(1)第110回 重逢(2)刪除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53回 無相棋(4)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96回 三王之亂第91回 海市蜃樓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44回 棋祭(3)第65回 六合島(2)第56回 昆吾刀(1)第48回 相國寺(3)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106回 醫聖(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48回 相國寺(3)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77回 木各莊(2)第2回 楓林草堂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30回 校場奪馬第53回 無相棋(4)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100回 地象(2)第78回 靈棋術(1)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刪除第6回 白虎山(下)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98回 迷團(1)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76回 小全子(1)第47回 龍鳳琴(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77回 木各莊(1)第42回 棋情(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110回 重逢(2)第112回 尋仇(1)第20回 寶馬神駒第77回 木各莊(1)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32回 棋佈天元陣(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0回 棋公子(1)第3回 陀螺觀第21回 百溪棋館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19回 殺人棋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97回 脈卜(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111回 小活佛(1)第100回 地象(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58回 棋神(1)第106回 醫聖(1)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108回 口技(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44回 棋祭(2)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46回 驚棋(2)第73回 琴曲化梵音(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38回 碧瑤山莊下(5)第112回 尋仇(2)
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53回 無相棋(1)第110回 重逢(2)刪除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53回 無相棋(4)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96回 三王之亂第91回 海市蜃樓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44回 棋祭(3)第65回 六合島(2)第56回 昆吾刀(1)第48回 相國寺(3)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106回 醫聖(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48回 相國寺(3)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77回 木各莊(2)第2回 楓林草堂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30回 校場奪馬第53回 無相棋(4)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100回 地象(2)第78回 靈棋術(1)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刪除第6回 白虎山(下)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98回 迷團(1)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76回 小全子(1)第47回 龍鳳琴(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77回 木各莊(1)第42回 棋情(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110回 重逢(2)第112回 尋仇(1)第20回 寶馬神駒第77回 木各莊(1)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32回 棋佈天元陣(3)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0回 棋公子(1)第3回 陀螺觀第21回 百溪棋館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75回 虎口脫險(1)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19回 殺人棋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97回 脈卜(1)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111回 小活佛(1)第100回 地象(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58回 棋神(1)第106回 醫聖(1)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108回 口技(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44回 棋祭(2)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46回 驚棋(2)第73回 琴曲化梵音(1)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55回 釋棋白兆山(2)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38回 碧瑤山莊下(5)第112回 尋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