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龍鳳琴(1)

黎明時分,一陣清脆婉轉的鳥鳴之聲把方國渙從睡夢中喚醒,見已天亮,忙起身撥開樹枝出了巖洞。林中草木此時呈現出一片清新的生氣,幾縷陽光從樹縫枝葉間傾瀉下來,草木上的露水還沒有蒸盡,林中已然升起了一片淡淡的薄霧,幾隻不知名的山鳥,隱於枝間悅耳地歡叫。

方國渙伸了個懶腰,笑道:“一大早便把我喚醒,謝了!”吐納了幾口清新的空氣,心胸暢然。隨後緊了褲角,負了包裹,辨別了方向,尋了來時舊路出黃山。

方國渙正行走間,忽見一旁的草叢亂動,隨見兩隻野兔跳了出來,撒歡地向前方跑去。緊接着又見幾只松鼠從這棵樹枝上滑躍到另一棵樹枝上,朝野兔去的方向攀躍而去。方國渙正惑然間,又有五六隻黃山猴,扶老攜幼從身邊疾馳而過,前方似有什麼吸引着這些動物趕去開盛會一般。

方國渙心中驚異,索性看個究竟,便尾隨而來,不時的又有小動物從腳旁爭先恐後地一跑而過。前行了三五十米,方國渙漸覺一種悠揚的琴聲隱隱地傳來,心中驚訝道:“深山野嶺之中,竟然有人在晨霧中彈琴,當是一位隱居於世外的賢士高人。”腳下加力,聞琴聲一路尋來。

前行了百餘米,那琴聲仍在遠處綿綿不絕,一時竟不能判斷琴音之地。此時頭上響起一陣“嘰嘰喳喳”的鳥鳴聲,方國渙擡頭看時,一羣山鳥從空中鳴飛而過,急着向前方去了,心中詫異道:“此琴聲似有魔力,竟能招引山中鳥獸,不知是何方奇人所爲?”愈加茫然。

那琴聲引着方國渙在林中行了兩三裡地,音量才漸漸強了起來,方國渙心中驚異,沒想到這種悠揚的琴聲竟能傳出數裡之遙,令人不可思議。

又前行了二十餘米,琴聲忽變得清晰起來,如在耳畔,前方也自呈現出一片空地。但見淡淡的晨霧當中,一塊平坦的青石上,一人身裹黃袍,長披肩,盤膝端坐,正在撫彈一張古色長琴。琴聲幽雅,曲意閒和,自與林中晨景相融,音力綿綿不斷,遠遠滲透四方,緩緩飄傳而去。如水浮微波,動靜相兼,盪漾寬廣的湖面。又如萬縷蠶絲,從那人修長白晰的指下出,一端隨風飄去,欲飛極遠之地,而另一端仍系在那撫琴人之手,十指輕軟柔和,舞之於一種無形之中。方國渙一旁已是看得呆了。此時在周圍的樹枝上、草叢間,已聚集了幾百只動物,無論鳥獸,都在靜靜地立耳聆聽,感會於一種融融的祥和氣氛之中。

那撫琴之人此時似感到場地中多了一位生人,指間大動,隨即奏出一種急促的琴音。方國渙忽聞曲音一變,琴聲變得急重,似有勁風裹物迎面刮來,不由自主地擡袖掩面,以擋風沙,而此時林中草木未動,風沙未起。原來方國渙雖不懂音律,但棋達天元化境,竟然境感神會了那黃袍人所奏的曲音之意,所謂一通百通便是這個道理。

方國渙的這種不經意的動作已被那黃袍人察覺,此人心中微訝,指間忽然又是一變,一種輕悠至遠的琴聲從指弦間出,飄揚而去。方國渙隨感曲走高空,音飄雲外,表情很自然地仰賞望,實似在那裡觀雲一般。那黃袍人見狀,心中驚異道:“此人聽音重便感風沙來,聞曲輕而覺白雲至,天下間竟然有這等琴上知音!”隨即雙手一收,曲靜人和。

方國渙正驚奇間,忽聞那黃袍人朗聲道:“閣下可是鍾子期轉世?盡知我琴曲之意。”方國渙忙從餘音中回過神來,拱手一禮,萬分敬服道:“先生可是俞伯牙再生?竟能彈奏出這般天音妙曲,聞之而生奇境!”

那黃袍人聞之,微微一笑道:“伯牙、子期二人,此時就算立在眼前,也不過如此。”黃袍人接着又道:“閣下能入我琴境,可見精通五音格律。”

方國渙聞之,搖頭道:“在下對音律一竅不通的,不過先生曲高天下,音動人心,自能令人感覺到先生的琴聲中有風沙蕩、白雲飄之意,琴藝至此,可爲人間仙樂!”那黃袍人聞之一怔,面呈驚異之色道:“閣下既不懂音律,何以感覺到我曲中之意,入我琴境?”方國渙道:“先生琴藝高絕,曲音奇妙,令人心神愉悅之際,以境感之,以意會之,便物我兩合了。”

“境感意會!?”那黃袍人聞之一驚,忙從巨石上起身相迎道:“在下黃山居士冷飛凌,不知這位小兄弟如何稱呼?”方國渙見對方稱自己爲小兄弟,自是一喜道:“原來是冷大哥,小弟方國渙有禮了。”忙上前施禮相拜。

冷飛凌點頭應道:“能與方兄弟在此相遇,實爲幸甚,請這邊石上坐罷。”方國渙見那冷飛凌,英武威然,長飄逸,氣質脫俗,自稱黃山居士,獨自撫琴於野外,當爲世外奇人,心喜結識,高興地至青石上謝過坐了。

二人對坐,冷飛凌感慨道:“方兄弟雖不曉音律,卻能境感意會冷某的琴聲,可見是我的琴上知音!”方國渙道:“若非小弟已修悟成天元化境,以境相感,否則是不能領會到冷大哥曲中意的。”

“天元化境!?”冷飛凌聞之一驚道:“請問方兄弟這是何種意境?”方國渙道:“家師稱此意境爲棋道的最高境界,沒想到也能通感琴音。”冷飛凌聞之,大驚道:“原來方兄弟是棋中的國手!竟然修悟成了化境之棋,失敬!失敬!”

方國渙道:“琴棋書畫爲天下四大雅藝,而琴爲四藝之,今聞冷大哥琴聲之妙,似爲天音仙樂一般,不但令人別生境感,愉悅非常,而且能曲召林中鳥獸,已是達到了通神入化的境界,小弟實在佩服之極!”

冷飛凌聞之笑道:“方兄弟過獎了,你我今日既已成知音,倒也不必相瞞。”說着,移過那張古琴於面前道:“冷某能彈奏出奇音妙曲,實藉此琴之功。”方國渙這才注意到,面前的這張古琴,龍頭鳳,古色古香,自是與常琴有異,不由驚訝道:“此琴特別,不類常琴之形狀,當是有異能不成?”冷飛凌道:“這張寶琴卻是有些傳奇經歷的,方兄弟既能神感意入冷某的琴境,說也無妨。”

冷飛凌隨即肅然道:“此琴龍頭鳳,調絃則有龍吟鳳鳴之聲,故名‘龍鳳琴’。昔春秋之時,楚地有一棵傳說已逾千年的梧桐樹,楚人視爲國寶,多禮拜祭祀。忽一日晴天霹靂,將此千年梧桐雷火焚之,而成‘雷木’。然其樹心一段,雖遭雷擊焚而不毀,楚人視爲奇事,以琴材交於天下第一琴匠亢陽子。亢陽子見此‘神木’大驚,視爲至寶,依其自然之勢斫成龍頭鳳琴身,送至汾河長流水中浸七十二日。隨後亢陽子又遠涉異域,取神蛛之絲爲弦,其絲柔韌非常,可近水火。歸來後,擇吉日良辰,合成完琴。龍鳳琴成,因其過於水火,故有陰陽互濟之功,清奇幽雅,悲壯悠長之音,尤勝被當時稱爲天下第一名琴的鳳凰琴。亢陽子後來將龍鳳琴獻寶於楚王,楚王嘆曰:‘吾不識和氏璧可,不識此龍鳳琴不可。’推爲楚國至寶,交於琴師撫彈。然而楚國三百琴師竟無一人能奏成完曲,楚王怒,殺琴師百人,冷某先祖也在被殺琴師之列。先祖有一子名冷澌,幼好寶琴,爲平父冤,乞奏楚王,願調服龍鳳琴,三年不成,當以性命抵,楚王許之。冷澌迎琴歸家,取鳳凰琴的‘琴膽’移置龍鳳琴中,以鎮虛浮之音,從此久坐琴旁,調絃練曲,日夜思悟,以致形衰體殘,雙足廢用。後於冥想中恍悟琴藝之妙,而成琴道。隨由家人擡入王宮,獻曲楚王,曲隨意,音隨神走,清幽哀怨之情,盡被琴聲激烈揚出去,蕩傳數裡之遙,楚地萬人皆聞之,天下立時驚動。後人詩云:千年梧桐木,水火互濟生;龍吟鳳鳴日,聲蓋楚王宮。楚人因聞龍鳳琴聲,人心歸一,楚地大治,一時稱雄六國。後世楚王亂政,秦國伐之,秦人告楚人曰:若獻龍鳳琴,可緩滅十年。楚人不應,後與其他五國盡被秦滅之。先人於城陷日,乘戰亂攜琴遠遁,從此幽居山林,不問世事,惟琴是務。歷經數百年,龍鳳琴與我冷氏一族自是息息相關,非冷氏血脈者,不能神通此琴妙境,不能奏其完曲。朝代更替,寶琴家傳,至大唐玄宗時,龍鳳琴不慎被一高人盜走。七年後,此人竟攜琴歸還,因其百般努力,不能調服此琴,後迫無奈,歸還冷某先人,但懇求先人撫琴一曲,以慰其心。先人被其苦志所感,撫彈一曲《高山流水》,以了其願。那位高人聽罷嘆然,俯謝罪而去。龍鳳琴本朝傳至冷某,因世事污濁,人心不古,更無知音,故攜琴遠避人世,悠居此間,與山川爲伍,鳥獸爲伴,每以撫琴自娛。今日不想幸遇方兄弟,通感我曲音之意,如此琴上知音,古今難覓,是爲人生一大快事!”龍鳳琴的神奇傳說,自令方國渙驚歎不已。

冷飛凌接着又道:“琴棋之藝,古人列至仙品,自伏羲琢琴,帝堯置棋,雖傳了千秋萬代,可惜只傳其形,不傳其神,也是人的稟賦有限,達其妙境者可謂鳳毛麟角。撫琴對弈之高雅,世人也只是仿之、效之,少有通之、化之者,方兄弟以爲如何?”

方國渙道:“冷大哥所言甚是,學百行易,精一技難,若是技高合天地通鬼神,也是入大道之一徑的。何以爲神仙?小弟認爲便是如此了。”冷飛凌笑道:“神仙也是人做的。”

二人正說話間,林間空地上忽然無故颳起了一陣怪風,隨之一股腥臭之氣撲鼻而來,先前那些被琴聲所引來的鳥獸紛紛驚恐,四下疾飛躥去。

冷飛凌此時臉色大變,忙移龍鳳琴迎對來風之處。方國渙心知有異,正驚愕間,但見前方林中草叢忽倒了一片,一條兩目亮如燈籠的巨蟒,搖吐舌冉冉而來。方國渙一聲驚呼,心中大駭。

冷飛凌此時急切道:“方兄弟,受曲不住,當掩耳。”聲落曲,一陣驟急尖厲的琴音忽從冷飛凌指下絲絃間出。那條來勢兇猛,虎虎作噬的巨蟒,似迎頭遭棒擊一般,揚起的頭身忽向後一仰,來勢頓挫。

方國渙初見如此巨蟒,心神一時驚殺,加上龍鳳琴急厲的琴聲暴起,不由形神大震,幾欲昏倒,但馬上按耐住驚恐,隨將這種暴急尖銳的琴聲入耳意合境化去,竟然把有如此威殺之力的琴聲卸於無形的化境之中。

那條水桶般粗細的巨蟒,忽被琴聲一撞,兇殘之性一激而起,血紅的長信收吐於毒齒之間,“吱吱”作響,挺急進撲了過來。冷飛凌指下更是大動,指弦間已然辨形不出。琴聲突轉,似一面巨大戰鼓“鏗鏗”轟響,夾雜着無數尖銳嘶厲之聲,又如天雷閃炸,萬馬狂奔,暴風驟雨般從指下弦間潑瀉出去,一時間似天崩地裂。

方國渙但感魂飛魄散一般,心膽幾碎,已感到受挺不住,卻是忘了冷飛凌的掩耳之警,自把身心形意化合於這場突變之中。

那條大蟒忽被如此威殺的琴聲激盪,立時顛瘋起來,蟒身四下巨烈擺動,狂舞不迭,周圍十幾丈內,草倒樹折,亂物紛飛。冷飛凌忽十指並彈,七絃齊奏,一聲崩天裂地的暴鳴,直將那蛇蟒身激立起七八丈高,如一棵粗大樹幹,高高的聳立地上。冷飛凌隨即雙手一按琴絃,曲止物靜,林中立時安寂下來。

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56回 昆吾刀(1)第79回 太湖幫(1)第110回 重逢(1)第53回 無相棋(4)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24回 換腦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47回 龍鳳琴(2)第112回 尋仇(2)第111回 小活佛(1)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32回 棋佈天元陣(3)第40回 血棋譜(1)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78回 靈棋術(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3)第22回 鬼棋(下)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53回 無相棋(2)第58回 棋神(2)第48回 相國寺(3)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65回 六合島(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56回 昆吾刀(1)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19回 殺人棋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58回 棋神(3)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96回 三王之亂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86回 避風火山島(2)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47回 龍鳳琴(1)第76回 小全子(1)第48回 相國寺(3)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56回 昆吾刀(3)第19回 殺人棋第85回 海王三(2)第24回 換腦術(下)第96回 三王之亂第4回 雌雄寶參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110回 重逢(3)第13回 朗月山莊第109回 盲棋(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67回 菊花夫人(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18回 六合堂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42回 棋情(1)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21回 百溪棋館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53回 無相棋(2)第100回 地象(1)第109回 盲棋(2)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46回 驚棋(1)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100回 地象(2)第77回 木各莊(4)第56回 昆吾刀(4)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26回 曲家集(上)第9回 棋擂歷險第110回 重逢(3)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58回 棋神(3)
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56回 昆吾刀(1)第79回 太湖幫(1)第110回 重逢(1)第53回 無相棋(4)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24回 換腦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47回 龍鳳琴(2)第112回 尋仇(2)第111回 小活佛(1)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32回 棋佈天元陣(3)第40回 血棋譜(1)第36回 天星棋子(3)第78回 靈棋術(1)第55回 釋棋白兆山(3)第22回 鬼棋(下)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53回 無相棋(2)第58回 棋神(2)第48回 相國寺(3)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39回 江南棋王(2)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65回 六合島(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4)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56回 昆吾刀(1)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19回 殺人棋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58回 棋神(3)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96回 三王之亂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86回 避風火山島(2)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47回 龍鳳琴(1)第76回 小全子(1)第48回 相國寺(3)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56回 昆吾刀(3)第19回 殺人棋第85回 海王三(2)第24回 換腦術(下)第96回 三王之亂第4回 雌雄寶參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110回 重逢(3)第13回 朗月山莊第109回 盲棋(1)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67回 菊花夫人(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18回 六合堂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105回 轉世靈童第57回 棋驚黃鶴樓(1)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42回 棋情(1)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21回 百溪棋館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53回 無相棋(2)第100回 地象(1)第109回 盲棋(2)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46回 驚棋(1)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100回 地象(2)第77回 木各莊(4)第56回 昆吾刀(4)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26回 曲家集(上)第9回 棋擂歷險第110回 重逢(3)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58回 棋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