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回 楓林草堂

卜元引着方國渙翻過了兩座山,然後向一處山坡上的兩間木屋走去。離木屋還有十幾米遠,卜元便喊道:“朱七哥在家嗎?”話音剛落,便迎出一個獵戶打扮的中年人來。那人見了卜元,不由喜道:“原來是卜元兄弟。”見了一旁的方國渙,那人問道:“這位小兄弟是誰?” 卜元道:“這是我新結識的一個朋友,方國渙賢弟。”那人笑道:“失敬!失敬!在下朱七。”方國渙忙上前道:“原來是朱七哥。”

朱七把卜元、方國渙二人讓進了木屋。這是一處典型的山中獵戶人家,四壁掛滿了獸皮,牆邊用木樁支了一張大牀,足可睡五六個人。門後掛着弓箭和一柄舊腰刀,一支精亮的鋼叉立在旁邊。屋當中有一張大木桌,四下襬了幾隻簡易的木凳。旁置一火爐,爐內炭火正熾,室內十分暖和。朱七招呼卜元、方國渙二人坐下,倒了兩碗炒米水,然後對卜元道:“你不來,我還要去找你呢。” 卜元問道:“可有什麼事?”朱七道:“最近大雪封山,山中餓出來一頭豹子。” 卜元聞之,精神一振,道:“可有蹤跡?”朱七道:“這隻畜生多在北山出沒,已傷了好幾個村民,還咬死了兩頭牛。這些日子,兄弟們正在追尋,估計這兩天就能有消息。”卜元有些爲難道:“可惜我有事在身,暫時去不得。不過若有消息,可到楓林草堂尋我。”朱七一怔道:“怎麼?你還去找那和尚?不知這次你又請了哪家好手來?” 卜元笑道:“就是這位方老弟。”朱七聞之,又是一怔,望了方國渙一眼,詫異道:“是這位兄弟?真看不出來。”

卜元笑道:“別看方賢弟年紀雖小,卻有些膽量,敢與餓狼搏鬥救人,棋上也是很有見解的。”朱七聞之,面呈驚訝之色。

說話間,天色將晚,朱七道:“稍候,我到村中沽些酒來。”說完,提了一隻大葫蘆就出去了。卜元隨後對方國渙道:“今晚且睡在這裡吧,明天再去辦我們的事。”方國渙茫然道:“恕小弟冒昧,不知卜大哥叫小弟做什麼?” 卜元道:“賢弟可是走得一手好棋?”方國渙正色道:“實不瞞卜大哥,我的棋藝是先師所授,至今還未曾輸過他人。”卜元大喜道:“這就是了,只要賢弟明日在棋盤上勝了那和尚,我便可以得到一樣寶貝。”說完,卜元臉上泛起興奮之色。方國渙訝道:“可是件值錢的東西?” 卜元道:“對我來說是件無價之寶,是一張罕見的彈弓。”方國渙搖頭道:“一張彈弓有什麼好的,竟叫卜大哥喜成這樣。” 卜元道:“賢弟有所不知,這是一張寶弓,名爲‘霸王弓’,威力無比,以射鐵丸爲妙。兩年前,我在楓林草堂認識了一名叫智善的和尚,就是他藏有此弓。那和尚示與我看,其彈丸之力可斷樹碎石,我自是喜歡,要知道山中獵戶有一樣好弓刀,就如多了條性命一般。我便向和尚討要此弓,願以它物換來,或者重金相購。和尚不與,只要我尋棋上的好手來與他鬥棋,若勝了他,此弓自當奉送。那和尚還教我打彈弓之法,越發引得我興起,先後用獸皮請了四位棋上的高手,誰知和尚好本事,那四人無不敗在了他的手下。賢弟若能在棋上爲卜某贏得霸王弓,將感激你一輩子。”方國渙聞之笑道:“原爲如此,卜大哥既然喜歡此彈弓,明日小弟了你的心願便是。那和尚雖是棋上的高手,也不足爲懼。先前小弟隨師父行走江湖時,也多與高手鬥棋,都能應付來的,小弟也希望遇上一個真正的棋界高手。” 卜元喜道:“好極!看來賢弟是遇上了一個好師父。”方國渙聞之,心下感傷,嘆然道:“先師時運不濟,以至飄泊江湖間。小弟自幼時不慎從家中走失隨了師父後,他老人家除了教我讀書識字外,便是日夜教我習棋,說日後可在這棋上討口飯吃。先前因無錢置棋具,便揀了那些兩色石子來用,師父也是用石子教我習練棋藝的。”方國渙接着又道:“這半年來,我的棋藝已與師父不差上下,閒時對弈,互有勝負。師父很高興,說現在難逢對手,再過幾年,當可天下無敵。師父還說,帝堯置棋,乃是爲我而設,因爲我是有棋根之人。” 卜元這時已然聽得呆了。方國渙見他這般,笑道:“卜大哥不必盡信,師父時常說些大話來戲人,這也是有的。” 卜元高興地站起身來,笑道:“你那師父,必是有見識的,在棋上**出賢弟這麼一位高手來,定是爲我卜元討那霸王弓的。賢弟所言,哥哥確信無疑,明日大事可成!”

這時,柴門一開,朱七回來了,把一葫蘆酒放於桌上後,又從懷中掏出幾包豆腐乾、油花生之類的食物,又去另一間木屋取了些臘肉、鹿脯,胡亂地擺了一桌子。朱七隨後對方國渙道:“山野人家,沒有什麼好東西招待小兄弟,這些管飽便是。” 卜元笑道:“朱七哥,我明日必會取了那張霸王弓來。”朱七聞之,大喜道:“如此一來,你老弟便是如虎添翼了。”接着驚異地望了望方國渙,道:“看來小兄弟真是一個有大本事的人,那就拜託了。”朱七隨後又對卜元道:“適才在村中遇見鐵五,他們已發現了那隻豹子的蹤跡,正在追尋。稍後我便趕去與兄弟們會合,若有消息,來不及尋你,烽火爲號。” 卜元點頭道:“如此也好,你們先去追蹤豹子,待我拿到彈弓之後,隨後就趕來。”朱七又道:“從這隻豹子的足跡來看,當是一隻母豹,塊頭不小,若非霸王弓,倒也難制服它。”說完,朱七另取了一隻葫蘆,懷中揣了幾塊肉脯,然後對卜元道:“我這就去了,鍋中有燉的鹿肉,你與方兄弟隨意用了。”言罷,挎了弓刀,持了鋼叉,道聲“告辭”,便匆匆去了。

方國渙這時有些擔心道:“聽說母豹賽虎,朱七哥他們會很危險的。” 卜元道:“放心吧,朱七哥他們都是有經驗的獵戶,若無把握,會等我去的。”此時,室內已暗了下來,卜元便點燃了油燈,隨後用大碗盛了燉得稀爛的鹿肉,倒了兩碗酒,便與方國渙吃喝起來。方國渙酒量不濟,卜元卻也不管他,自個豪飲。用畢酒肉,卜元在牀上鋪了層獸皮,又與方國渙講了些山中狩獵的閒話,直到夜半,二人才睡去。

第二天,天剛見亮,卜元叫聲“起牀嘍”,從牀上一躍而起,方國渙也被他這一叫驚醒了。二人簡單地吃了些東西,收拾停當後,離了木屋,關了柴門,卜元引方國渙下了山路,順一條大道而去。路上,方國渙問道:“卜大哥,楓林草堂可遠?” 卜元道:“也不算太遠,過晌午就到了。” 走了多時,二人來到一座小鎮上,鎮子不大,街上的行人也不多。卜元、方國渙二人尋了家茶肆,吃了些東西,接着來到一家店鋪前。卜元道:“賢弟且候我片刻,店中有些毛皮賬,我先去收了。”說完,轉身進了店鋪,方國渙便站在路旁等候着。

這時候,從鎮外飛奔而來十餘騎,馳到街口,馬上之人便收住繮繩,緩緩而行。這十餘人皆着勁裝,各帶刀劍,似江湖中的人物。爲首的是一名披着氅風的年輕女子,雖有二十多歲,卻英姿勃發,給人一種威嚴之感。其餘人等都是些強壯彪悍的大漢。這隊人馬緩緩行來,那年輕的女子一眼瞧見了站在路邊的方國渙,見他衣衫粗舊,身體單薄,冷風一吹,有弱不禁風之感。那女子以爲方國渙是個街邊討飯的乞兒,心中惻然道:“這小乞丐生得倒也清秀,卻委實可憐!”便從馬背上的布袋中取出兩張白麪餅來,遞於方國渙,道:“喂!小兄弟,這個給你。”方國渙忽見那女子在馬上喚他,不知怎麼,竟伸出雙手把兩張餅接了,同時心中讚歎道:“好漂亮的姐姐!”那女子見方國渙一雙眼睛天真地望着自己,不由對他微微一笑,拍馬而去。方國渙見那女子一笑尤顯得好看,更感到親切,竟望着那隊人馬去遠了。

卜元這時從店鋪中出來,見方國渙拿着兩張麪餅向遠處呆看,便上前拍了拍他的肩頭道:“賢弟,發什麼怔?怎麼?剛纔沒吃飽?”方國渙見是卜元,托起兩張餅道:“這是一位姐姐給的。”“姐姐?”卜元詫異道,“哪來的姐姐?”方國渙道:“一位騎馬的姐姐。” 卜元向那隊人馬遠去的背影望了望,又看了看方國渙,忽然哈哈笑道:“原來如此,賢弟是被人家當成乞丐了,在施捨你呢。” 卜元接着一捶自己的頭道:“真該死!忘了給賢弟換身像樣的衣服了。”說完,拉了方國渙就走。進了一家衣布店內,卜元選了一套衣衫,方國渙卻不肯穿。卜元急道:“你我兄弟,還差一身衣服不成?”便付賬買了下來。方國渙盛情難卻,只得謝過穿了。卜元這才笑道:“這就對了,賢弟穿了新衣服果然精神了不少。”

二人隨後出了小鎮,又走了約一個時辰,轉下大路,穿過一片楓樹林,來到了幾間整齊雅緻的稻草屋前。正中一間較大的草舍木門上方橫着一塊白木牌,上書 “楓林草堂”四個字。方國渙見了,心中道:“就是這裡了。” 卜元往前走了幾步,大聲喊道:“和尚在家沒有?卜元來取霸王弓了。”話音剛落,草堂內便有人應道:“卜施主,又請了什麼人來?這回可不要令你我再失望了。” 卜元笑道:“和尚放心,這回只叫你一個人失望。”草堂內傳出一聲冷笑:“如此最好不過,貧僧求之不得,請進吧。”

卜元推開木門,引了方國渙進入了草堂之內。方國渙一進來,心下不由微微吃了一驚。但見草堂內寬敞明亮,地面皆用木板鋪成,正中鋪了一塊毛毯,上置一張矮腳的方桌,桌上擺放了一張湘妃竹棋枰、兩竹簍雲南窯棋子、一套茶具。桌旁還支有一架精巧的紅泥小火爐,爐上一隻白錫壺,正冒着熱氣。一位身着黃袍的中年僧人,手持一卷經書端坐桌旁,除此外,室內別無它物,顯得清靜安和。方國渙心中驚訝道:“好一個雅緻的和尚!” 那僧人垂着眼簾翻閱經書,並不理會卜元、方國渙二人,只說了聲:“二位請坐。”卜元似早已習慣了一般,笑嘻嘻地拉了方國渙於桌旁坐下。那僧人又道:“爐上煮有熱茶,二位施主請便。” 卜元道聲:“不客氣。”然後介紹道:“這位是智善和尚,這位是我的朋友方國渙方賢弟。”那智善和尚擡頭望了方國渙一眼,見是一位少年,眉頭不禁皺了皺。方國渙這邊忙起身施禮道:“見過大師。”智善和尚這才放下手中的書卷,淡淡地說道:“禮施於有能之人,你且暫坐了。” 卜元這時興奮地道:“和尚,可開始嗎?”智善和尚道:“你倒心急。”接着便把那簍黑色棋子推至方國渙面前,道:“方小施主,請吧。”語氣中似有不屑之意。方國渙見這智善和尚清高孤傲,態度冷淡,心下道:“師父常說,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處,這個和尚看來在棋上能有大本事,能是高手最好。”當時心中一靜,道聲:“承讓。”持了一枚黑棋,擡手落子天元。“咦?”智善和尚見之一怔。本來,智善和尚見卜元請來的是一位少年,便有先讓對方三子之意,走一盤讓子棋,不至失了自家身份。誰知未及開口,對方卻一子直落天元先走上了,智善和尚立時面呈慍色。原來,棋盤上有九星之位,天元居中,大凡棋家布子開局,多搶布邊角而佔實地,自有先手之利。除非有高超的棋力,或有羞辱對方的不敬之意,並且有十分把握穩操勝券的高手,纔有此開局天元一招的走法。先前方國渙與人對弈時,多以此招驚人,深得師父方蘭讚許,認爲開子天元可挫對手銳氣,有先聲奪人之勢。也是以前在棋上罕遇敵手,走得慣了,所以方國渙順手而出,想都沒想。

卜元在旁邊見方國渙僅一手棋竟令智善和尚動了聲色,這是先前沒有過的,卜元雖不懂棋,但也知智善和尚遇着了對手,不由暗自得意起來。智善和尚此時並沒有持子應對,而是擡頭對卜元正色道:“卜施主,你若有意讓人戲弄貧僧,貧僧寧願毀了霸王弓,也不願此弓落入無禮小人之手。” 卜元聞之大驚,急得起身道:“和尚,你這是說何話來?難道想玩賴不成?”方國渙見狀,不解其故,睜大眼睛惑然地望着二人。卜元此時惱了道:“你這和尚莫不是怕了我這賢弟,捨不得好寶貝彈弓?我們可是有言在先的,若是反悔,把話說明白些,我卜某即刻離開,日後絕不再來就是。”智善和尚見卜元發了怒,實出氣憤,又見一臉茫然的方國渙,並無成心捉戲之狀,心下一怔,暗訝道:“難道這少年果真是一位棋中的神童國手不成?我且試他一試。”想到這裡,智善和尚便緩了緩語氣道:“方小施主既是卜施主請來的高手,貧僧奉陪便是。”言罷,隨手應了一子。方國渙也自持子應對。卜元見二人走上棋了,便嘟囔了幾聲,坐下觀看。

雙方十八手棋過後,智善和尚暗裡吃了一驚,此時才知對面這位少年棋力高深,不是一般的對手。待五十餘手棋之後,方國渙不由有些後悔開子天元這一招了,發覺對方的棋力竟與師父方蘭不差上下,不敢大意,集中精力應對了。那邊的智善和尚已是吃驚得非同小可,見方國渙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棋力,實在出人意料,驚異之餘,暗責自己對其輕視怠慢,落子應對更是謹慎,全力施棋。卜元見二人戰得正酣,尤見智善和尚一掃輕慢之態,已然全身心投入了,心中大是喜歡,對方國渙自是敬服十分,暗裡欣然道:“我這方賢弟果是有大本事的,能令這個清高怪僻的和尚如此模樣,真是不簡單!” 卜元不懂棋,時間久了便有些不耐煩,想出去走走,又恐錯過了機會,被和尚賴了,於是咬着牙,耐着性子,坐在旁邊呆看。 過了許久,卜元見棋盤上佈滿了黑白棋子,看不出誰優誰劣,很是着急。這時,智善和尚輕嘆一聲,收手正坐了,卻是面呈喜悅。方國渙隨即搖了搖頭,也收手坐了。卜元知棋局已終,急切而又擔心地問道:“勝負如何?”方國渙嘆然道:“可惜,小弟與大師走成了和棋,沒有爲卜大哥把那彈弓贏來。” 卜元聞之,也自驚喜道:“你二人果是棋逢對手,既然如此,再戰一盤,以決勝負。”智善和尚這時和顏悅色道:“不必再戰了,棋上和局難遇,貧僧認輸了,輸得心悅誠服。” 卜元聽罷,歡呼一聲,一個跟頭向後翻了出去。

方國渙這時恭敬地道:“大師棋藝高超,實爲少見,應再對弈一局,以決勝負。”智善和尚搖了搖頭,感慨道:“英雄出於少年,此語果然不差。貧僧是知深淺的人,小施主棋上天分奇高,遠勝貧僧,勝負已決,若再牽強,實陷貧僧於不義,剛纔失禮之處,還望海涵。”言罷,竟起身向方國渙合掌躬身施了一禮。方國渙見狀大驚,忙起身回拜。卜元在旁見了,哈哈大笑道:“你這和尚也有向人施禮之時,當真稀罕之極。”智善和尚正色道:“人無貴賤,只有高低,貧僧最敬的就是有本事的高人。何況方施主年少棋高,小小年紀竟有如此修爲,實爲貧僧平生首遇,豈能讓人不敬。” 卜元笑道:“和尚說得極是,我這賢弟有着讓人敬服的本事,連我都想不到哩!現在你自家已經認輸了,是否……”說着,卜元做了一個拉弓的架勢。

智善和尚這時微微一笑,俯身從地上移開一塊木板,從裡面提出一隻寬扁的木匣來,於桌上放了。卜元此時眼睛一亮,忙至近前。智善和尚隨手將木匣推至卜元面前,道:“貧僧有言在先,今日便寶弓贈英雄,多謝卜施主爲貧僧尋了一位棋上的對手來。” 卜元大喜,忙起身拜接了,打開來,裡面呈現出了一張奇特的鐵彈弓。此弓比尋常弓架小一倍,然而弓身弓弦卻比普通的弓粗了一倍,弓身似爲烏鐵所鑄,隱隱亮透玄光。卜元這時興奮地說道:“霸王弓終於歸我卜元了!”隨即雙手開弓,拉了個滿月,忽一鬆手,盪出“嗡嗡”的震耳之聲。方國渙見了,暗暗稱奇,見弓背上有三個凸出的小字——霸王弓,知爲非常之物,自爲卜元感到高興。卜元驚喜之餘,朝方國渙、智善和尚二人一抱拳道:“二位,卜元這裡一併謝了。”智善和尚笑道:“就是沒有方小施主在棋上令貧僧心服,此弓日後也會贈與你的,因爲能拉開此弓者除了卜施主外,貧僧還沒有遇見第二個人。”說完,智善和尚又從一旁取出二十幾枚鴿卵大的渾鐵丸來,遞於卜元道:“這些彈丸也一併送與你吧,用盡時,照樣子尋家鐵鋪再打鑄些就是了。” 卜元大喜,謝過接了。

待重新落座,智善和尚親自斟茶給卜元、方國渙二人,然後說道:“貧僧今日得識方小施主,實爲榮幸之甚,還敢問小施主哪裡人氏?” 卜元一旁接嘴道:“這個我來對和尚說。”接着便把方國渙的遭遇敘述了一遍。智善和尚聽罷,驚訝不已,問方國渙:“方小施主既是落難之人,不知日後有何打算?”方國渙嘆然道:“晚輩身處如此境地,迷茫得很,還請大師指點。” 卜元一旁道:“賢弟日後隨了哥哥就是,保證酒肉不缺,落個快活。”智善和尚搖搖頭道:“不可,不可。” 卜元急道:“有何不可?日後卜某自視方賢弟如親兄弟一般,處處不會虧了他的。”智善和尚道:“方小施主乃是棋道中的異人奇才,前途不可限量,焉能耽誤於你等獵戶之中!” 卜元聞之,撓了撓頭,道:“和尚說得也有道理,我這賢弟的本事可令人敬服,不一般的,當不能誤了他的前程。和尚有什麼好主意,說來聽聽?”智善和尚此時肅然道:“貧僧雲遊天下多年,現知道有一個適合方小施主的絕好去處。”方國渙聞之,心中忽地一動,忙問道:“敢問大師是何絕好去處?”

智善和尚頓了一下,然後緩緩地道:“十年前,貧僧雲遊到了一處叫連雲山的大山之中,晚上掛單于山中的天元寺內,偶見寺中有僧人在臨枰對弈,貧僧自以爲手法了得,便尋那些僧人鬥棋較量。寺中人見是同門,不好拒絕,便派了一名燒火僧來。貧僧自是不服,想先敗了對方再說。誰知一盤棋下來,貧僧竟然全局覆沒,慘敗之甚。大驚之下,連夜愧走,從此遊訪天下棋道高手,待棋力大長後,以圖二進天元寺,報那敗棋之辱。然而十年下來,貧僧棋力雖提高許多,但也自知仍不能與那天元寺中的高手相抗衡。如今感到棋力已老,也就止了再去較量之心。今見方小施主棋藝高超,年輕有爲,不落俗手,若再得天元寺內的棋上高人指教,便可一日千里,棋上的修爲不可估量,幾年之後,天下間便罕有與小施主棋上成對手的人了。” 卜元聞之,歡喜道:“好極!好極!大丈夫在世,當可天下聞名。”

方國渙此時已對那天元寺心馳神往,忙起身朝智善和尚拜道:“晚輩曾得益於先師棋上教化,自是迷於此道,若再得高人提攜,實爲人生幸事,更爲心中所願,敢問大師天元寺所在,方某當去拜師修棋。”智善和尚聞之喜道:“方小施主棋上根基深厚,天賦又高,能有此再進之心,日後必得大成,實爲棋道之幸。”接着又道:“那連雲山天元寺在八百里洞庭之南,離此地數千裡之遙,尋到那裡實非易事,自會吃盡萬般的辛苦。”智善和尚隨後詳細地述說了一番路徑,方國渙記下後拜謝了。

卜元見天色已不早,便對智善和尚道:“和尚,我這賢弟既有了好去處,卜某也自喜得很,回去準備準備,好送賢弟上路,博一個棋上的前程。天色不早,我二人這就辭了吧,日後叫人多送些柴米於你。”智善和尚也不強留,拉了方國渙的手叮囑道:“方小施主當努力,以圖在棋道上得大成就,希望日後再到楓林草堂來展示妙手高棋。”方國渙含淚應了,遂與智善和尚拱手作別。

卜元、方國渙二人返至先前的那座小鎮上時,天色已黑了,卜元便引了方國渙至一熟人處住了。第二天,兩人回到了朱七的木屋中,見朱七未曾回來,卜元有些憂慮道:“朱七哥他們可能發現豹子的洞穴了,我且等等,看他們在何方以烽煙招我。” 卜元隨後燃了火爐,尋了些肉脯,就着先前剩下的那半葫蘆酒與方國渙對飲起來。一碗酒下肚,卜元嘆了一聲道:“賢弟,謝謝你爲哥哥贏來了霸王弓,待哥哥獵殺了那頭豹子,再與山中的兄弟們湊些盤纏,好送賢弟上路,尋那天元寺去。”言罷,竟流下淚來。方國渙大爲感動道:“多謝卜大哥成全,小弟日後一定會回來找卜大哥的。”說完,也自感傷。卜元慨然道:“可惜老母在堂,無人照顧,不能護送賢弟,更不能與賢弟同遊,實爲人生憾事。”接着長嘆不已。方國渙雖與卜元相處時日不長,但二人豪情與真情相感,自是相見恨晚,不忍分別。

卜元連飲了數碗酒,見方國渙也陪着飲了兩碗,不由高興萬分。飲至酣暢處,卜元便持了霸王弓,拉了方國渙來到了室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碗口粗細的松樹道:“賢弟,看我射它一彈。”說完,扣彈拉弓,卜元藉着酒勁,但將霸王弓拉到了極限處,大喝一聲:“着!”那彈丸便如流星般飛出,便聽“咔嚓”一聲脆響,枝葉亂飛,那棵松樹竟被攔腰擊斷。看得方國渙驚呼了一聲,道:“卜大哥,神力也!” 卜元仰天大笑,笑聲倒把周圍樹上的積雪震落許多。

這時,東北方向的一處山頭上升起了一道濃煙,方國渙見了,忙指了道:“卜大哥,烽火!”卜元見狀,大吃一驚道:“不好!這烽煙煙柱比往常濃重,朱七哥他們有危險,我應速去。”隨後急對方國渙道:“賢弟且勿亂走,等我回來。”說完,卜元持了霸王弓飛似地去了。方國渙站在那裡目送卜元遠去,直至不見蹤影,又望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疲倦,這纔回到了木屋內,掩了柴門,躺在牀上憂心忡忡地睡去了。

也不知過了幾時,方國渙忽被一陣說話聲驚醒,起身看時,室內漆黑一片,已是夜間了。隨即見火光閃動,柴門一開,卜元、朱七二人持着火把擁了進來,臉上各溢出興奮之色。方國渙見了,一聲歡呼,起身迎上前道:“卜大哥,朱七哥,你們回來了!” 卜元一見方國渙,嬉笑道:“我還擔心野狼進來把賢弟叼了去,好在沒事。”朱七這時將火把插在柱子上,室內更加明亮起來。方國渙忽見卜元、朱七二人的臉上、身上都沾有血跡,不由大驚道:“二位哥哥可受了傷?”朱七笑道:“方兄弟放心吧,我們無事,這是豹子的血。多虧卜元兄弟及時趕了去,二十丈外飛彈擊殺了那頭母豹,否則今日定會有幾名兄弟喪命在豹口之下。”方國渙聞之,知道衆獵戶是與豹子經歷了一番殊死搏鬥後,纔將其制服的,暗自膽顫,往門外望了望,道:“那豹子可在?” 卜元笑道:“已被其他兄弟連夜擡去鎮上賣了,這畜生今天倒也成全了我們,已有賢弟上路的盤纏了。”朱七那邊高興地道:“是啊!弟兄們聽說方老弟在楓林草堂的和尚那裡,從棋上爲卜元兄弟贏來了霸王弓,都驚喜萬分,這可是我們兄弟日夜盼望的寶貝,方兄弟能叫那個清高孤傲的和尚折服,真是一件奇事!聽說方兄弟還要出遊,接着去長棋上的本事,需要盤纏,大家便連夜把那畜生處理掉,換些銀子,大家再湊些,給方兄弟作個盤纏。”方國渙聞之,大爲感動道:“這般勞動各位哥哥,叫小弟如何回報是好?” 卜元笑道:“賢弟勿要客氣,你將來是有大出息的人,不能因爲少了盤纏而耽誤了,明日送你上路便是。”

卜元說完,與已倦極的朱七倒在牀上,不一會兒便鼾聲四起。方國渙見衆獵戶如此義氣,心中感激不已,獨坐了一會兒,感嘆一聲,也自睡了。 第二天一早,方國渙、卜元、朱七三人還未起牀,柴門一開,進來七八位獵戶。一個胖子進門就嚷道:“老朱,你們說的那個神奇的小兄弟在哪裡?”卜元、朱七、方國渙三個聞聲,忙都起來。朱七隨手一指方國渙,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胖子見了,雙手一抱拳道:“在下鐵五,見過小兄弟,聽說你的本事大得很哩!”方國渙忙上前禮見了。朱七接着又介紹了其他獵戶,無非是張三、李二、宋八等人。衆獵戶見方國渙原來是個少年,個個稱奇。

鐵五這時從腰間解下一個包裹,放在桌上打開來,乃是一包銀子,約有百兩之數。鐵五隨後對方國渙道:“這是兄弟們的一點心意,八十兩是賣豹子的錢,二十兩是大家湊的。山中清苦,別無許多,請小兄弟收下吧。”方國渙見衆獵戶如此慷慨大義,心中感激,忙倒地拜道:“承各位哥哥大義相助,小弟方國渙沒齒難忘,請受一拜。” 卜元上前扶了道:“大家都是兄弟,賢弟就不要見外了,況且這也是我們兄弟應該做的。”朱七、鐵五也上前扶了方國渙,方國渙稱謝不已。衆獵戶都帶了酒肉來,此時擺了滿滿一桌子,一頓吃喝完畢,鐵五等人便辭別去了。

送走了衆獵戶,卜元悽然道:“真不放心賢弟一人獨行,本想留你多住幾日,又恐誤了你去做正經事,今天便送賢弟上路吧。”說完,一陣感傷。方國渙也好生難過,便寬慰卜元道:“小弟先前常經歷路上的飄泊之苦,已是習慣了,卜大哥勿要擔心。”接着又道:“劉家莊的劉先生對小弟有救命葬師之恩,應去辭行纔是。” 卜元道:“賢弟真是有心人,劉家莊自有我去代別,賢弟上路便是。”方國渙道:“若不親去,此番輕別實爲失禮。” 卜元道:“來回需一天的路程,見了劉義山,他未必捨得放你走,賢弟自去了,免得麻煩。”方國渙沉思了片刻,然後道:“也罷,就有勞卜大哥了,請帶言劉先生,方國渙不會忘記他的大恩的,日後必去拜謝他。” 方國渙與卜元隨後別了朱七,上了大路後,卜元又送出了十餘里,二人這才灑淚而別,方國渙自家孤身上路。卜元回經路上,又獵了一頭獐子,提着到了劉家莊。見了劉義山後,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劉義山驚異之餘,自是抹淚感嘆不已,但把那劉財、劉祿兄弟二人聽得呆了,沒想到方國渙會生出這麼大的舉動來。卜元把獐子留在了劉家,說是代方國渙所贈,然後別了****,急回家中看望母親去了。

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77回 木各莊(3)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47回 龍鳳琴(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77回 木各莊(1)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98回 迷團(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67回 菊花夫人(1)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56回 昆吾刀(5)第48回 相國寺(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56回 昆吾刀(2)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97回 脈卜(1)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90回 海熒石(1)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97回 脈卜(2)第22回 鬼棋(上)第76回 小全子(3)第88回 珍珠匾第56回 昆吾刀(5)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84回 羣英出海(3)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90回 海熒石(2)第53回 無相棋(2)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108回 口技(1)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65回 六合島(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85回 海王三(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回 楓林草堂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53回 無相棋(4)第109回 盲棋(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95回 黑衣盜(2)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98回 迷團(1)第91回 海市蜃樓第18回 六合堂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95回 黑衣盜(1)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79回 太湖幫(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4)第106回 醫聖(2)第46回 驚棋(1)第24回 換腦術(上)第95回 黑衣盜(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98回 迷團(1)第99回 金聖法王(1)第6回 白虎山(上)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20回 寶馬神駒第56回 昆吾刀(1)第15回 無縫天衣第112回 尋仇(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110回 重逢(1)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76回 小全子(3)第42回 棋情(2)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108回 口技(3)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90回 海熒石(1)
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77回 木各莊(3)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47回 龍鳳琴(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77回 木各莊(1)第89回 蛇角吸毒(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98回 迷團(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67回 菊花夫人(1)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56回 昆吾刀(5)第48回 相國寺(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56回 昆吾刀(2)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97回 脈卜(1)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90回 海熒石(1)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97回 脈卜(2)第22回 鬼棋(上)第76回 小全子(3)第88回 珍珠匾第56回 昆吾刀(5)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84回 羣英出海(3)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69回 途中救險(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90回 海熒石(2)第53回 無相棋(2)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108回 口技(1)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9回 江南棋王(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65回 六合島(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85回 海王三(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回 楓林草堂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53回 無相棋(4)第109回 盲棋(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95回 黑衣盜(2)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98回 迷團(1)第91回 海市蜃樓第18回 六合堂第23回 地煞棋經(中)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95回 黑衣盜(1)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79回 太湖幫(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4)第106回 醫聖(2)第46回 驚棋(1)第24回 換腦術(上)第95回 黑衣盜(2)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98回 迷團(1)第99回 金聖法王(1)第6回 白虎山(上)第41回 雨夜棋話(1)第20回 寶馬神駒第56回 昆吾刀(1)第15回 無縫天衣第112回 尋仇(2)第24回 換腦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110回 重逢(1)第34回 羣英脫險(3)第59回 拒禮漢陽王(2)第76回 小全子(3)第42回 棋情(2)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108回 口技(3)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90回 海熒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