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陀螺觀

且說方國渙別了卜元,孤身獨行。先前隨師父方蘭飄遊四方,也是走得慣了,此時雖然有種失落孤單之感,卻也適應,只想早一日找到天元寺,尋得高人指教,在棋上有所長進。這也是方國渙少小跟隨方蘭習棋,久之成迷,覺得這棋上果然奧妙無窮,一心想修得個棋道正果。有此念牽着,路上雖風餐露宿,勞頓辛苦,也自咬牙堅持了。

行了數日,途中遇見一隊做生意的商人,見方國渙少年獨遊,商人們便把他收在商隊中同行。到了鄭州,商隊便傳向徐州去了,方國渙於是別了商隊一路向許昌而來。

這日,方國渙走到了一個叫吳家集的鎮上,行得久了,感到飢渴,欲尋茶肆買些東西吃。此時,街上忽一陣騷亂,遂見一名粗壯的漢子揮着根木棍正在追打一少年。那十二三歲的少年,被打得捂着頭四處亂竄。方國渙正驚愕間,忽從人羣中閃出一人,將那少年攔腰抱住,順勢往地上一摔,口中得意地叫道:“讓你小子跑!虎爺,我抓住他了。”顯是來了一個幫兇。那粗壯漢見了,獰笑一聲道:“阿西,來得正好。”接着掄起木棍,不分頭臉地一陣亂打。那少年雖被打得滿地翻滾,但卻倔犟得很,咬着牙不吭一聲。圍觀的人羣中,有人小聲議論道:“不知這孩子如何得罪了吳老虎,竟遭這般毒打,真是可憐!”有膽小怕事者,遠遠地避開了。 方國渙見那少年被如此痛打,已是忍耐不住,喊了聲:“住手!”便從人羣中走了出來。這發自陌生少年之口的喊聲,立時把人羣驚住了。那吳老虎先是一怔,舉在半空中的棍子慢慢地收了回來,見是一少年站在面前,便斜着眼睛瞟了瞟方國渙,冷冷地道:“小子,幹什麼的?爲何多管閒事?”方國渙一拱手,道:“我是過路的,有理說理,爲何胡亂打人?”旁邊的那個叫阿西的無賴,仗着那吳老虎在,兇巴巴地道:“這小子欠我們虎爺的錢,怎麼?你小子也想找打?”說着,攔住子方國渙的去路。方國渙並不畏懼,便對那吳老虎道:“不知這位小兄弟欠了閣下多少錢?我來替他還。”方國渙不忍那少年再遭毒打,自想幫助他。此言一出,人羣中一陣騷動,那個趴在地上的少年不由得擡頭望了方國渙一眼,流露出感激和幾絲的疑惑之色來。

那吳老虎聞聽此話,忽然哈哈大笑,驀地笑聲一止,瞪着雙眼惡狠狠地盯着方國渙,道:“你小子拿什麼替他還債?”方國渙見事已至此,也豁出去了,毅然道:“欠債還錢,不知這位小兄弟欠閣下多少?”吳老虎伸出左手五指在方國渙眼前一晃。五百兩?方國渙心中不由一緊。“五兩白銀!”吳老虎這邊逼上前道。那少年這時卻大聲喊道:“不對,才一兩銀子。”吳老虎聞之怒道:“按老子的利息來算就是五兩。”說着,轉身想去踢打那少年。方國渙見是五兩銀子,心中一鬆,也不願與吳老虎計較,忙上前攔了道:“請慢來,五兩銀子還了你就是。”方國渙隨即從懷中掏出一包銀子,揀了一塊五兩重的銀錠,遞於吳老虎,道:“銀子還你,請放過這位兄弟吧。”也是方國渙粗心了些,手中布包裡的銀子盡被那無賴阿西收在了眼中。吳老虎這時伸手搶過那五兩銀子,倒也沒再多事,對那無賴阿西一擺頭,道:“阿西,無事了,走人。”那無賴不懷好意地望了方國渙一眼,便隨吳老虎分開人羣去了。圍觀的人羣中有人讚揚了方國渙幾句,見無熱鬧可瞧,便各自散去了。

方國渙這時上前扶起那少年,問:“小兄弟,沒事吧?”那少年俯身拜謝道:“多謝這位大哥相救。”方國渙忙扶了道:“快快請起,現已無事了,快些回家去吧,日後切勿再與這些惡人牽扯。”那少年聞之,神色忽變得黯然,低頭嘆息了一聲道:“我沒有家。”方國渙聞之一怔,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油然而生,便慰言道:“你可以去投奔親戚的。”少年聞之,搖頭嘆道:“爹孃早亡,兩年前被叔嬸趕出了門,天下間哪裡再有什麼親戚可言。”說着,竟流下淚來。方國渙見那少年剛纔被人毒打時自不吭一聲,此時說起悽苦的身世卻傷感落淚,心中惻然,自是慨嘆道:“你我二人一般命苦,都是無家可歸的人。”那少年聞之一怔,聽說方國渙也無親無故,立即收了淚,毅然道:“哥哥好講義氣,日後但跟了我羅坤吧,保證餓你不着。”方國渙聞之笑道:“餓不着,卻被人家追着打。”少年聽了,神態大窘。方國渙又笑道:“原來你叫羅坤,是羅賢弟了。我叫方國渙,交個朋友吧。”羅坤聽了一喜,隨即有些爲難道:“方大哥,那五兩銀子我一定設法還你。”方國渙搖頭道:“錢財乃身外之物,賢弟何須過慮。走,我們吃些東西去。”羅坤聞之,越發感激,摸了摸懷裡,沒掏出什麼東西來,臉一紅,道:“本該我請方大哥纔是,可是……”方國渙笑道:“你我兄弟,不必客氣。”自拉了羅坤進了一家飯鋪。

方國渙見羅坤臉上有些血跡灰土,便向店家討了一盆水來,幫着羅坤洗淨了。污垢一去,才發現羅坤原來是一個英俊的少年。方國渙隨後要了兩碗肉湯、十幾個包子,和羅坤吃了,見羅坤飯量頗大,顯然是餓了一天了,又多要了幾個包子來與他吃。羅坤心中感激道:“這位方大哥對我真是好,日後必以性命相報纔是。”

二人吃畢,出了飯鋪。羅坤問道:“不知方大哥要到哪裡去?”方國渙道:“我要到一個叫連雲山的地方,尋一個好的去處。你我二人有緣,賢弟既然無家可歸,且隨我一起去了吧,將來共同找一個安身之地,如何?”羅坤聽到此,忽然落下淚來。方國渙驚訝道:“賢弟爲何如此?難道不願隨我一路跋涉不成?”羅坤連忙搖頭道:“小弟這是心裡太激動了,方大哥願意收留我,實是喜歡得很,無論有多大的苦,也是願去受的。”方國渙笑道:“原來如此,現在你我便是兄弟了,日後有什麼甘苦,同當便是。”羅坤大喜,跪地叩頭道:“請方大哥受小弟一拜。”方國渙急忙扶了羅坤,兄弟二人握手言歡。

方國渙此時見天色已不早,便對羅坤道:“你我先尋個住處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再趕路。”羅坤道:“郊外有一座破舊的道觀,喚作陀螺觀,以前住着一名香火道人,這幾年也不知去了哪裡,如今卻是小弟的安身之處,方大哥若不嫌髒,去委屈一夜如何?”方國渙點頭道:“能有遮風擋雨的去處便足矣了,這就過去吧。”羅坤大喜,引了方國渙向鎮外而來。

二人出了街口,方國渙忽見路旁端坐着一名道人,面前鋪了一塊發黃的舊布,卻在上面繪了幅棋盤,佈列了一盤殘局,旁邊地上用炭筆寫着兩行字:破此棋局者,得銀二兩。方國渙心中一動,停下來細觀之後,才知是一盤走勢複雜的“死活棋”。羅坤一旁道:“方大哥,走吧,這道士在此地擺攤許久了,無人能走得了他布的棋局,那二兩銀子是唬人的。”方國渙道:“看看無妨。”那道士見兩個少年在棋攤前停下,笑問道:“兩位小居士也來下棋嗎?”方國渙細觀了片刻,暗自點了點頭,便從旁邊備用的棋子中拾了一枚黑子,伸手落定棋盤中。那道士見方國渙竟然持子應棋,不由一怔,待凝視方國渙落子之處片刻,忽面呈喜色,隨手應了一白子。方國渙又順勢應了一手黑棋。那道士見了,俯身注視了棋盤一會兒,忽然釋然般地哈哈大笑,隨即站起身來,驚喜道:“小居士真乃國手也!貧道被此殘局困擾了一年,以爲天下間無人能走得活,今被小居士妙手點通了玄關,解去了貧道心中的一件憾事,如此多謝了。”言罷,向方國渙深施了一禮。羅坤一旁看得呆了,心下驚訝道:“原來方大哥還有這般神奇的本事!”

那道人這時從懷中摸出幾塊碎銀子,雙手呈於方國渙道:“些許銀子敬奉小居士,以謝解惑之恩。”羅坤見了,喜道:“好極!好極!方大哥這般下去,便成財主了。”方國渙知道那道人擺棋設攤,是爲了解心中棋上的困惑,敬他好棋若此,便推卻道:“舉手之勞罷了,哪裡敢收道長的銀子。”那道人一怔道:“貧道豈能言而無信,守此地年餘,也遇上許多好手,可誰能有小居士這般棋藝?此銀不成敬意,貧道專備酬謝的。”方國渙見這道人於棋上卻也癡迷得很,便笑道:“道長勿客氣的,這銀子還是你自家留了吧。”說完,拉着羅坤跑開了。那道人望着二人遠去,呆立了許久,隨後如釋重負般地長吁了一口氣,收了棋攤,感嘆一聲去了。 羅坤對方國渙解了那道人布的棋局並且不收酬金大加讚歎,一路引着方國渙來到了鎮郊的一座破舊的道觀內。這道觀破舊不堪,野草叢生,塵網四布,在香案下面有一堆亂草,顯是羅坤睡覺的地方。方國渙見了,想羅坤長居此間,心中自是一陣感傷。羅坤這時道:“方大哥,這陀螺觀便是小弟的棲身之處,雖簡陋了些,卻是不花錢的。”說完,從一尊沒了頭頸的神像後面抱出幾塊木板來,搭在香案上,然後又在上面鋪了層乾草,便成了一張牀。羅坤忙完後,笑讓道:“請方大哥上牀安歇。”方國渙見了,笑道:“有勞賢弟了。”隨後二人便在陀螺觀內歇息了,促膝長談,甚是相得。不覺間,陀螺觀內暗了下來,天已是黑了。兄弟二人又說了許多話,羅坤尤爲興奮,夜深時,二人才不知不覺睡去。

方國渙由於白天走得倦累,睡得沉了些,不知何時,睡夢中忽被一陣濃煙嗆醒,起身時感到觀內濃煙籠罩,時見火光,又聽得外面有人喊起火之聲。方國渙大驚之下,睡意全無,尋找時,已不見了羅坤,見火勢愈猛,便急忙衝了出來。此時,天已微亮了。方國渙回頭再看時,陀螺觀已被烈火濃煙籠住,心下大急,驚喚羅坤,卻不知去了哪裡。這時,附近幾位起早的農人趕了過來,見方國渙無恙而出,一位老者慶幸道:“你這孩子真命大!若再晚出一會兒,便會埋在裡面燒死了。”方國渙急忙問道:“老人家,可見我的羅坤賢弟?”那老者道:“你說的可是經常住在這陀螺觀裡的羅家少年?”方國渙道:“不錯,就是他,可知他去了哪裡?”老者道:“老夫起得早,遠遠見了這觀內起火時,那羅家少年追趕一個人往河沿去了。”方國渙聞之一驚,忙問清了方向,謝過老者,轉身追了下去。

方國渙追出三四里,仍不見羅坤的蹤跡,心中大急。沿着河邊一路找來,忽見一樹枝上掛有一片布條,似從羅坤所穿的衣衫上撕下的,並且還沾有血跡,方國渙立時膽戰。又見河岸邊有人滑下去的痕跡,方國渙心知不妙,急往下游追尋了一陣,仍無所獲,四下喊了多時,也無人應。方國渙心中一凜,道:“難道羅坤賢弟遭受了什麼不測?”

方國渙懸着心思,懷着一線希望復轉回了陀螺觀前。陀螺觀此時早已燒塌,火勢燃盡,廢墟上冒着殘煙。望着焦黑的斷牆殘壁,方國渙淚水涌出,一時間萬分地悽楚。在燒燬的陀螺觀前,方國渙候了兩日,希望出現奇蹟,羅坤突然地轉回來。到了第三天,方國渙料定羅坤已經遭遇不測,不可能回來了,便懷着無限的傷感與悲痛,離開了已成廢墟的陀螺觀,哭着去了。 再說那一晚,羅坤與方國渙傾心而談之後,興奮異常,想日後能隨方國渙同遊天下,心中歡喜之極,翻來覆去,想了許多將來高興的事。羅坤似睡非睡,朦朧中隱隱聽到外面有些聲響,心中大異,便起身悄悄來到了觀外。忽見一黑影蹲在角落裡打火,火燃時,藉着火光一閃,羅坤識出那黑影竟是鎮上的無賴阿西,心知此人要使壞,趁阿西不備猛然撲了過去。原來,那無賴白日在街上見方國渙懷中揣了許多銀子,心中便起了歹意,知道羅坤常在郊外的陀螺觀內居住,料定今晚方國渙也會隨了羅坤去那裡過夜,也自沒把這兩個少年放在心上。那無賴躲在家中睡了一覺,準備夜深人靜時動手。一覺醒來後,知自己差一點誤了事,便悄悄溜到了陀螺觀。時值黎明前的黑夜,陀螺觀內黑暗不能辨物,那無賴膽小不敢硬摸進去,索性一咬牙起了殺機,欲放火把陀螺觀燒了,將羅坤、方國渙燒死在裡面,然後再取了銀子走人。那無賴於是找了一把乾草,用火石打着了火。忽見一人直撲過來,心中一驚,本是做賊心虛,扔了燃着火的乾草,掙扎開去,轉身就跑。羅坤已知那無賴要謀財害命,氣憤之極,緊追不捨,那把乾草就勢引燃了陀螺觀。

無賴阿西一直跑到河邊,見身後之人仍苦苦追趕,回頭看時,天已微亮,識得是羅坤。那無賴畢竟做賊心虛,見了羅坤,又驚又怕,見甩脫不掉,欺羅坤年少力薄,索性轉身迎住。廝打時,羅坤力弱不支,被那無賴打昏。恐羅坤日後張揚告發此事,那無賴一狠心,便把羅坤拖到河邊推了下去,便慌慌張張地逃回家去了。這也是羅坤的劫數,如果他當時叫醒方國渙,或者大喊一聲,也不至身單力孤被阿西算計。

且說昏迷中的羅坤在河水中順流漂下,所幸被一位漁夫救起,待他醒來已是三天之後了。羅坤謝過救命之恩後就拜別了漁夫,急急趕回陀螺觀,卻見那陀螺觀已經成廢墟了。羅坤呆怔了片刻,以爲方國渙已被大火燒死,悲切之下,不由放聲大哭起來。哭聲驚動了附近的一位農人,也就是與方國渙說過話的那位老者,聞聲來到跪哭的羅坤身旁,用手拍了拍他的肩頭道:“羅小哥,你在哭什麼?”羅坤擡頭,識得那老者,人稱田翁,便悲痛地道:“我的一位好心的哥哥被燒埋此處了。”田翁道:“可是與你年紀相仿的那個年輕人嗎?”羅坤哭道:“正是方大哥,是我害了他。”那田翁已知原委,便哈哈大笑起來。羅坤見了,起身怒道:“你這老頭,也是個幸災樂禍的人,有什麼可笑的!”那田翁笑道:“老夫笑你在哭活人。”羅坤聞之一怔,詫異道:“此話怎講?”田翁道:“那日陀螺觀火起之時,你那哥哥從觀內無恙而出,四下尋你不着,竟在此地候了兩日。昨日大早,老夫見他哭着走了,也不知去了哪裡。”羅坤聽罷,當下驚喜萬分。

陀螺觀的一場大火,令方國渙、羅坤二人走散,因方國渙先自去了,致使羅坤大爲失落。謝別了田翁後,羅坤尋思道:“都是那無賴阿西分開了我與方大哥,還有那吳老虎,這二人着實可惡!”羅坤心中便燃起了一股怒火,幾日後的一個夜裡,趁吳老虎與那無賴阿西不備,放火燒了二人的家宅。這兩把火燒得很是厲害,連及了周圍十幾家住戶的房屋。羅坤心知事情鬧大,恐官府追查,便逃離了吳家集,尋找方國渙去了。起初,羅坤聽方國渙說起過,要去一處叫連雲山的地方,便四處打聽,人多不知,雖得了兩處重名的地方,也是尋了個空。 轉眼半年時間已過,羅坤流浪了許多地方,仍無方國渙的半點音信,心尤不甘。羅坤與方國渙雖然結識僅一天時間,但二人感情上已處得十分融洽,羅坤自把方國渙當作親人一般看待了,暗中發誓,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尋到方國渙。

這一日,羅坤走得倦了,坐在路邊納涼歇息。此時,一位騎驢的老者遠遠而來。羅坤見那老者搖頭自吟,看模樣,似飽讀書卷、閱歷極廣之人,心中一喜道:“這老頭一大把年紀,必然見識得多,也許能知道那連雲山所在。”想到這裡,羅坤便起身迎拜道:“老人家請了,可否打聽個地方?”那老者止了毛驢,大咧咧地道:“什麼地方?只管說來,老夫熟盡天下地理,無有不知去處者,但有其名,便知其地。”羅坤聞之大喜,慶幸果然問對了人,於是道:“老人家可知道連雲山所在嗎?”“連雲山?”那老者沉思了片刻,隨後道,“聽說關東有一座寶山,其巔峰上連雲海,盡爲白雪所覆蓋,四季可見,似與雲接,你問的莫非是此山?”羅坤但聽是寶山與雲相連,形態相似,便喜道:“就是此山了,請問老人家,怎麼個走法?”那老者自有些得意道:“老夫所言,從無錯理,你若去那連雲的寶山,可至山海關,出長城,奔關外,關東之人無有不知此山者,到那裡一問便知。不過,關東的女真人兇悍野蠻,你此去倒要小心了。”羅坤欣然道:“多謝老人家指路之恩。”深施一禮,拜別而去。

羅坤一路行來,初秋時分,到了山海關內一個叫古平鎮的大鎮上。這古平鎮是關內關外交界的北方重鎮之一,尤以這個季節,關內外的商家匯聚於此,鎮上一下子便熱鬧起來,南來北往的各色人物四下雲集,單行的,結隊的,彼此各懷心思。

羅坤尋至了一家馬店,心下道:“需在這裡歇腳,明日好出關。”此時,馬店內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十餘名夥計,端酒送菜,上水獻茶,招呼着爆滿的客人,忙得團團轉,無一時的閒暇。羅坤看準一個機會,便上前幫着夥計們忙了起來,一名夥計感激地朝他笑了笑。這是羅坤一路上討吃喝的法子,他覺得幫人做些活計再要些吃的來,比直接伸手討飯強許多,此法時常奏效。雖然有時也遭人不予理睬和白眼,甚至讓人趕走,但大多時候都會得到善待。羅坤正幫着夥計們忙前忙後,那馬店掌櫃的恰好出來看見了,走到近前拍了拍他的肩頭道:“小兄弟,好好幹,一會準讓你吃個飽。”顯然是見羅坤是一個討飯流浪的乞兒,見他會來事,也自喜歡。羅坤對掌櫃的感激一笑。那掌櫃的見羅坤生得機靈,還透出幾分朝氣來,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一忙直到半夜,客人們才漸漸少了,夥計們鬆了一口氣,幾名夥計便招呼了羅坤過來一起吃飯。一名夥計道:“小兄弟來得真及時,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另一名夥計道:“小兄弟吃完飯後若無去處,可到後院柴房裡過一夜便是。”羅坤聽罷,正中下懷,忙自謝過了。這時,馬店掌櫃的笑着走了過來,夥計們見了,忙都起身施禮請安。那掌櫃的招招手,示意夥計們坐了,隨後走至羅坤跟前道:“小兄弟,要吃飽,不知你明日要到哪裡去啊?”羅坤忙應道:“回掌櫃的,小人準備到關東去。”“哦!”那掌櫃的點了下頭道,“原來如此。”接着又道:“本掌櫃平時最懶得理會你們這些流浪兒,不過見你還精明些,給你介紹一個吃飯的去處如何?”羅坤搖頭道:“多謝掌櫃的看得上眼,我只想到關東去,不想留在此地。”掌櫃的聞之笑道:“給你找一個吃飯的去處還不幹,你自家身無分文,到哪裡還不一樣?罷了,實話對你講,後院樓上住着一位做大買賣的廣東老客,明日就要出關,身邊急需一個精明能幹的聽隨。因爲這位客人年年都在本店歇腳,信得過本人,故託了這件事來。你既然也想出關,不如隨了那位廣東老客,順路同行,聽些使喚就是了。每日不但能有三頓飯供着,回來時,還有幾兩銀子的工錢算與你,哪裡去找這等好事去?你若同意,這就隨我去見那客人,不同意,我再另尋別人。”羅坤聽罷,心中思量道:“這樣也好,關東那邊自家不知個深淺,且隨了他去,路上也得些照應,到時候再作打算。”想到這裡,羅坤便上前謝道:“既然如此,還請掌櫃的成全小人這個差事。”掌櫃的聞之大喜,便拉了羅坤向後院而來,並且叮囑羅坤道:“若是客人問起,你就說是這鎮上人家的孩子。”羅坤應了。

掌櫃的領了羅坤轉向後院,上了二樓,來到一間客房門前。掌櫃的上前輕敲了一下門,問:“王先生,睡了嗎?”裡面有人應道:“宋掌櫃,進來吧。”那宋掌櫃便拉了羅坤進了房間內。此時,在燈下端坐着一位富態的中年人,莊重肅然,神色沉穩。此人叫王懷,廣東的商人,每年秋尾都到關外走上一回,販運山貨、藥材等關東特產。宋掌櫃這時把羅坤往前推了推,道:“王先生,這就是我給您找的孩子,很能吃苦的。”羅坤忙上前施禮道:“羅坤見過王先生。”王懷見羅坤也自精明些,微點了一下頭道:“很好,以後你就在我身邊做事,回來時,自不會虧待於你。”隨後在桌上的包裹裡取了二兩銀子,遞於宋掌櫃,道:“有勞宋掌櫃了,這個孩子我很滿意,給你些許銀子,是個意思。”那宋掌櫃接過銀子,滿臉堆笑道:“能爲王先生做點兒事,應該的,應該的。”接着,又朝羅坤道:“好好侍候王先生,回來後,我也有賞錢於你。”說完,那宋掌櫃便告辭退出,高興地去了。

王懷見宋掌櫃去了,便走到一側牆邊,用手掌在牆上拍了幾下。時間不大,門一開,進來一名年輕人,對王懷施了一禮道:“叔叔喚侄兒何事?”王懷便指了一旁的羅坤道:“他是我新找的聽隨,以後聽個使喚,你領去歇了,明日要早些出發。”那年輕人望了羅坤一眼,應道:“侄兒知道了。”王懷又看了看羅坤上下,見他衣衫破舊了些,便對那年輕人道:“雲平,你去夥計們的衣服中,尋一身合適的與他換了。”那王雲平應了一聲隨後,領羅坤退了出來。 到了隔壁房間,羅坤見南北兩張大牀都躺滿了人,顯是商隊的夥計們,此時已有的睡了,有的還坐着說話。王雲平對其中一人道:“張路,你給這位小兄弟找身乾淨的衣服,他是我叔叔新找的聽隨。”那張路見了,心中一喜,道:“很好,我們商隊又多了一個新夥計。”隨即在一包裹內翻了翻,找出一套青衫來。那張路便遞於羅坤,很友好地道:“小兄弟,這套衣服給你穿了,不要錢的。”羅坤感激地謝過接了。王雲平這時對羅坤道:“小兄弟,你就挨着他睡。”說完,自到一頭躺下了。張路便讓出了一塊地方,招呼羅坤過來歇了。那邊王雲平此時發話道:“都睡吧,明日還要早起的。”夥計們便都倒下睡了。

第二天,天還未亮,馬店的客人們大都起了來。一時間,馬店後院的馬廄、貨倉等處,立刻繁忙起來,拉馬的,套車的,吵吵嚷嚷,好不忙碌。羅坤隨夥計們簡單吃了些東西,便來到院中。此時發現,商隊共有十餘輛大掛馬車,四五十人,其中大多數夥計的身上都佩有刀弓利器。有一武師模樣的人,腰掛硬弓,揹負一口單刀,騎在一匹大青馬上,顯得十分威武。身後兩騎,乘着兩名粗壯的大漢。張路一旁告訴羅坤道:“此人是王老闆僱的隨隊鏢師,叫黃魁,帶了兩名徒弟負責商隊的人貨安全。”王雲平此時與羅坤、張路站在樓下的樓梯口處,候着王懷出來,其餘人等都在後面立了。

時間不大,王懷從房間中走出,見樓下的車貨、人馬都已收拾停當,整裝待發,滿意地點了點頭,慢慢走下樓來。當王懷走至樓梯中間,不知怎麼,腳底突然一滑,竟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大頭朝下直落。這馬店的樓梯側靠着一面牆壁,簡陋得沒有遮攔,所以王懷一下子便從梯道上滑出墜落,而正下方又有一塊廢棄的石磙,情形自是萬分危急,院中諸人不由齊聲驚呼。羅坤離得近些,見事發突然,大驚之下,來不及多想,衝上前去用身體託墊了王懷一下。王懷體重,落勢又猛,自撞得羅坤眼冒金星,與王懷同時滾倒一旁。此時,王懷的頭部僅距那石磙半尺之遙,多虧被羅坤接轉了一下方向,否則不堪設想,院中諸人自都驚出了一身冷汗。王雲平、張路二人忙上前將王懷扶起,見無大恙,這才心安,各叫了聲:“僥倖!”王懷穩了穩神,搖搖頭道:“好險!好險!”見羅坤昏昏然地坐在地上,忙上前扶了,感激地道:“羅坤兄弟,多謝捨身相救,你無事吧?”羅坤呆怔了半天才緩過勁來,撓撓頭,回想着發生了什麼事,見王懷安然無恙,也自欣然地笑了笑。王懷見羅坤這般,喜道:“好樣的!你我真是有緣,昨晚剛收了你,今日便救了我一命,實爲王某造化,不該命喪他鄉。”

這時,宋掌櫃聞訊趕了來,已是嚇得變了臉色,見王懷無事,暗鬆了一口氣,忙着賠不是。王懷慍色道:“宋掌櫃,王某險些在你這店裡丟了性命,如此破舊的樓梯,全然不顧及客人的安全。宋掌櫃這般做生意,乃是在砸自家的飯碗。”宋掌櫃忙賠禮道:“王先生教訓得極是,回頭馬上叫人修,保管王先生從關外滿載而歸時,不會再見到現在的樣子。”王懷應了聲道:“但願如此。”隨即一揮手道:“給羅坤兄弟備馬,出發。”張路忙牽過來一匹馬道:“此馬馴服,正合羅兄弟用。”接着,衆人各上了馬匹,商隊便出發了。

王懷因羅坤在危急之中捨身救了自己,心中感激,便與羅坤在前面並馬同行,語氣上自然親近了許多。夥計們見羅坤初來便立此大功,受此禮遇,都十分羨慕。談話中,王懷知曉了羅坤是一個孤兒,自又添了幾分憐意。待羅坤說出自己的目的時,王懷更是佩服他的義氣和毅力,也自生出幾分敬意來,但是王懷知道羅坤肯定找錯了方向,便對他道:“關東本無連雲山之名,羅兄弟所說的乃是長白山。”羅坤聽罷一驚,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王懷寬慰道:“羅兄弟也勿着急,待從關外回來,帶你去南方,王某自會派人幫你尋找那位朋友的。”羅坤心中思量道:“看來也只好如此了,且隨王先生到關東走一遭,見見關外的風光,也不枉來此一回,日後再去尋連雲山找方大哥吧。”想到這裡,羅坤便向王懷謝過了。王懷見羅坤願意隨自己走一回關外,心中也格外高興。

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56回 昆吾刀(4)第47回 龍鳳琴(1)第10回 天元寺第76回 小全子(3)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95回 黑衣盜(1)第1回 落難劉家莊第56回 昆吾刀(2)第77回 木各莊(4)第60回 蘭玲公主(2)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11回 小活佛(2)第112回 尋仇(2)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95回 黑衣盜(2)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58回 棋神(2)第98回 迷團(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41回 雨夜棋話(2)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110回 重逢(4)第17回 八珍宴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58回 棋神(3)第40回 血棋譜(1)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111回 小活佛(2)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53回 無相棋(2)第53回 無相棋(4)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79回 太湖幫(3)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44回 棋祭(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100回 地象(2)第15回 無縫天衣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110回 重逢(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47回 龍鳳琴(2)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56回 昆吾刀(1)第53回 無相棋(4)第13回 朗月山莊第87回 三戰棋(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15回 無縫天衣第58回 棋神(3)第53回 無相棋(4)第91回 海市蜃樓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6回 白虎山(上)第44回 棋祭(3)第98回 迷團(2)第110回 重逢(3)第15回 無縫天衣第37回 碧瑤山莊上(2)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53回 無相棋(2)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33回 血戰天元(3)第21回 百溪棋館
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56回 昆吾刀(4)第47回 龍鳳琴(1)第10回 天元寺第76回 小全子(3)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23回 地煞棋經(下)第95回 黑衣盜(1)第1回 落難劉家莊第56回 昆吾刀(2)第77回 木各莊(4)第60回 蘭玲公主(2)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11回 小活佛(2)第112回 尋仇(2)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2)第25回 神竹少年(上)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95回 黑衣盜(2)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58回 棋神(2)第98回 迷團(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104回 幽靈再現第41回 雨夜棋話(2)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110回 重逢(4)第17回 八珍宴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58回 棋神(3)第40回 血棋譜(1)第43回 燕山田叟(2)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111回 小活佛(2)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53回 無相棋(2)第53回 無相棋(4)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79回 太湖幫(3)第34回 羣英脫險(1)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35回 牧野仙蹤(2)第44回 棋祭(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100回 地象(2)第15回 無縫天衣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110回 重逢(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47回 龍鳳琴(2)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56回 昆吾刀(1)第53回 無相棋(4)第13回 朗月山莊第87回 三戰棋(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15回 無縫天衣第58回 棋神(3)第53回 無相棋(4)第91回 海市蜃樓第86回 避風火山島(3)第61回 誤陷囹圄(2)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2)第63回 徐州棋案(2)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71回 棋戰黃鶴樓(上)第80回 東瀛棋士(2)第6回 白虎山(上)第44回 棋祭(3)第98回 迷團(2)第110回 重逢(3)第15回 無縫天衣第37回 碧瑤山莊上(2)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53回 無相棋(2)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25回 神竹少年(下)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33回 血戰天元(3)第21回 百溪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