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回 天人弈戰(1)

方國渙這時言道:“堯造圍棋,古今沿傳已久,不知尉遲公子有何高見?”

尉遲雲璐道:“帝堯造棋,教其子丹朱以斂其性,古今棋家多以此說爲是,尊帝堯爲棋祖。然棋道廣博,理奧義深,非一人所能窮之。棋之道,當爲上古聖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和人事而制,感自然而悟。其三百六十一格,應先天河圖之數,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四度之一,黑白分陰陽以象兩儀,立四角以按四象,統括天地四方爲六合,千變萬化中,示以萬物之理,所謂世事如棋,便是如此了。先父曾言,其年輕時遊一石山,偶見石壁上有刻圖似棋盤者,隱見日月星辰,佈勢如棋,驚爲上古人祖所遺痕跡,棋之始,當以應天象而成。所謂天做棋盤,星做子,便是以天喻棋罷。”

方國渙聞之,點頭道:“棋應天成!果有道理,先前在下蒙先師啓啓悟,於神虛心定的朦朧狀態中,正是感悟天象之妙而成天元化境之棋的。”

“天元化境!?”尉遲雲璐聞之一驚道:“方公子原來已達到化境之棋中的最高境界——天元化境!”

方國渙驚訝道:“難道棋之化境也有不同嗎?”

尉遲雲璐道:“不錯,在下藏有一冊古傳的《三元棋經》,上載棋事,把棋道分爲三元、兩大、一小。三元者,指棋上修爲達通神入化之境,分爲天元化境、人元化境、地元化境,而天元化境爲三元化境中的最高境界。兩大者,爲大棋之境與大棋之術,一小者,爲棋上小術,指一般棋上好手而言,也就是所謂的上棋。”

方國渙聞之,驚訝道:“世上竟有此奇書!能把棋家的修爲分得這般詳細!”

尉遲雲璐道:“書載其名,可見古人在棋上已有達三元化境者,故有此說。此書乃是先祖從一位異人手中所得,但歷代先人都未曾見識過棋上的修爲真正達化境者,以爲是一種棋上假說而已。今日在棋場上見方公子點示以妙手棋,乎人之想象之外,當達以化境之棋,在下吃驚之餘,果知經不虛言,故請方公子看過此書,或能別有啓。”說着,尉遲雲璐從暗櫥內取出一冊古書來,遞於了方國渙。

方國渙接過那冊《三元棋經》,翻開看時,見其篇即爲三元化境之論,心中驚訝道:“師父所求,我之所成,竟與古人偶合,可見棋意都相通罷。”於是閱讀起來。

天元化境注爲:天元之境三元化境之也,棋之最高境界,本爲仙家修行之果,應天合地化通萬物也。靈慧聰奇,稟具棋根者,五百年或可出一人。其下又釋有經文,多與方國渙所悟感者同,尤自驚異不已。

人元化境注爲:人元之境,以意爲棋,以神爲用,人者,萬物之靈,可感萬物而合動於棋道,精誠之極也,於棋上無不爲之。其下釋有經文,多爲心棋合一意爲之語。

待閱到地元化境時,方國渙不由一驚,見其下注爲:地元之境,棋之魔境也,物極反逆,異化魔鬼道,在棋上反棋道而行之,男子不能習,婦人不能練,千年出一怪,棋上可傷人。

方國渙看到這裡,不由大驚道:“李如川的鬼棋殺人之術,可就是這種地元化境之棋?”尉遲雲璐道:“江湖上自連棋上命案,在下也曾懷疑過是否有人習練成了地元化境之棋,以此爲禍。然書上載,此棋道男子不能習,婦人不能練,似非人之所能修成的。”

方國渙道:“那國手太監李如川可是一太監身,當年爲了習練成這種鬼棋邪術,李如川自殘其身,以心態之異而應鬼棋之變,後成此殺人之棋。”

尉遲雲璐聞之,恍悟道:“是了,書中千年出一怪之語,當指那種非正常人的太監身,看來以棋殺人,古已有之。”

方國渙憂慮道:“《三元棋經》上僅說棋能傷人,而李如川則已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棋上殺人程度,看來他的地元化境,已使人異化成魔,難以制服了。”

尉遲雲璐道:“邪不壓正,國手太監李如川的鬼棋之術,在棋上施以地元化境之棋力,反棋道而行之,故棋家常勢難以應他。惟有方公子的天元化境和那種人元化境可以剋制地元化境之鬼棋,天道剛健運化,有鬼魔出,便有神仙降,當容不得妖邪之類橫世的。”

方國渙此時一喜道:“如此說來,當今世上除了在下還應有一人能應得下李如川的殺人鬼棋,那就是棋場上的那位投紙示棋之人。”

尉遲雲璐聞之,驚異道:“方公子是說那位未謀面的高人,棋上已達人元化境了嗎?”

方國渙點頭道:“不錯,此人修爲也至化境,天地既有,當居人元了。”

尉遲雲璐驚喜道:“棋達三元化境者,歷代罕者,本朝卻三元全出,可見棋風之興盛。”隨又感嘆一聲道:“看來棋上正邪之爭,已是有的了,仙與魔鬥,神與鬼殺,其驚魂動魄、險惡兇危之狀,唯有對局者自知了,實是難以想象的一場棋上性命之搏!”

方國渙點頭道:“棋分邪正,或是天意如此罷!”

方國渙略覽了一遍《三元棋經》,見其棋上別有奇論,自是感慨不已,驚歎其著者對棋道的廣知博識及修悟之深。

尉遲雲璐隨後向方國渙問起獨石口關外如何布以天元棋陣擋退了二十萬女真人鐵騎一事,方國渙便把當時的情形大略說了一遍。尉遲雲璐聞之,驚歎道:“方公子能以棋道化通於兵事,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的奇蹟,棋能濟世之功,人不能測也!在下收藏有一冊北宋之人仿《孫子十三篇》而作的《棋經十三篇》,多論以棋上戰法,可見古人所謂棋爲兵法之說果是有道理的。”

方國渙道:“六合堂的孫奇先生有一部《孫子兵陣棋解》,爲兵家奇書,所布兵陣變化之法,卻以棋譜述之,當爲實證。”

尉遲雲璐聞之,嘆惜道:“可惜藏棋樓中無此奇書,否則當令滿樓生輝的。”

方國渙笑道:“其乃爲兵家之書,不入棋類的。”

尉遲雲璐道:“本家所好,凡與棋有關之物,莫不收而藏之,故有今日玉棋山莊的這般氣勢。人之興趣所至,不惜傾畢生心血,每有所得,自是欣喜萬分,其中樂趣旁人體會不來的。”

方國渙點頭笑道:“棋公子之名,古今當爲第一。”

當方國渙談起那宋賀因一位老者的一席話而有絕棋之舉時,尉遲雲璐感慨道:“《孟子》中載: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此輩非真正的棋家,棋徒而已。棋中之天地,棋內之人多有不知,又何況棋外之人呢!”

方國渙道:“棋爲雅藝,但以神感,不以術成,也不失爲好棋者,求其雅意足矣!”

“但以神感,不以術成!”尉遲雲璐聞之笑道:“此乃棋中又一境界也!”

方國渙在玉棋山莊又住了幾日,把《三元棋經》和《棋經十三篇》仔細研讀一遍。每與尉遲雲璐談棋論藝,相交甚得。

因此番棋會未將國手太監李如川引來,白光耀報仇心切,先行別去了,繼續尋查李如川的足跡。臨行前白光耀與方國渙、尉遲雲璐二人相約,若有消息當飛傳玉棋山莊,到時再設法與李如川棋上鬥。

又過了兩日,方國渙也自向尉遲雲璐辭行,尉遲雲璐心知方國渙已肩負着一種特殊使命,不便挽留,便設宴餞行。

席後,方國渙拱手別去。

方國渙離了玉棋山莊,想起六合堂勢力遍天下,此時或許已有了李如川的行蹤,於是計劃先與六合堂聯繫上再做打算。方國渙一路行來,傍晚時分,隱見前方有一座村落,便尋了過去。

走至村口,見有一牧童坐在一頭水牛背上,正在四下眺望。見了方國渙,那牧童自是一喜,忙跳下牛背,迎上前道:“喂!你可是方公子嗎?”

方國渙聞之一怔,詫異道:“小兄弟,你如何曉得我的姓氏?”

那牧童道:“有個人想見你,故叫我在這裡候了,你的樣子與簡哥說得差不多,還真叫我遇着了。”那牧童自顯些得意之色。

“有人想見我?簡哥?”方國渙不知這陌生的山村之中有誰認識自己,大是茫然,心中思量道:“或是舊識罷?去看個究竟也好。”便隨了那牧童向村中走來,邊走邊問道:“小兄弟適才說的那位簡哥,可認識我嗎?”

牧童聞之笑道:“簡哥若不認得你,怎會叫我在這裡迎你?”

第65回 六合島(3)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109回 盲棋(1)第91回 海市蜃樓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53回 無相棋(1)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17回 八珍宴第48回 相國寺(1)第50回 棋公子(2)第106回 醫聖(2)第53回 無相棋(1)第26回 曲家集(上)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108回 口技(1)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16回 國手狀元第42回 棋情(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94回 印度商隊(1)第48回 相國寺(3)第50回 棋公子(2)第116回 浴血遼東 1刪除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56回 昆吾刀(3)第69回 途中救險(1)第109回 盲棋(2)第16回 國手狀元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6回 白虎山(上)第65回 六合島(1)第24回 換腦術(上)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111回 小活佛(2)第46回 驚棋(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76回 小全子(2)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112回 尋仇(2)第100回 地象(2)第77回 木各莊(1)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95回 黑衣盜(2)第87回 三戰棋(2)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58回 棋神(3)第92回 奇遇大西島(1)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44回 棋祭(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76回 小全子(1)第109回 盲棋(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2回 天元化境(下)
第65回 六合島(3)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73回 琴曲化梵音(2)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109回 盲棋(1)第91回 海市蜃樓第84回 羣英出海(2)第53回 無相棋(1)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17回 八珍宴第48回 相國寺(1)第50回 棋公子(2)第106回 醫聖(2)第53回 無相棋(1)第26回 曲家集(上)第81回 起死回生(1)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108回 口技(1)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32回 棋佈天元陣(1)第16回 國手狀元第42回 棋情(1)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89回 蛇角吸毒(1)第94回 印度商隊(1)第48回 相國寺(3)第50回 棋公子(2)第116回 浴血遼東 1刪除第33回 血戰天元(2)第61回 誤陷囹圄(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11章 悟棋白雲洞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93回 西洋海船(1)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66回 大明公主(2)第56回 昆吾刀(3)第69回 途中救險(1)第109回 盲棋(2)第16回 國手狀元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6回 白虎山(上)第65回 六合島(1)第24回 換腦術(上)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111回 小活佛(2)第46回 驚棋(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69回 途中救險(2)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76回 小全子(2)第80回 東瀛棋士(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112回 尋仇(2)第100回 地象(2)第77回 木各莊(1)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68回 五毒菊全(3)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95回 黑衣盜(2)第87回 三戰棋(2)第33回 血戰天元(1)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58回 棋神(3)第92回 奇遇大西島(1)第49回 玉棋山莊(2)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83回 風景盛宴(1)第86回 避風火山島(1)第93回 西洋海船(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44回 棋祭(3)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76回 小全子(1)第109回 盲棋(1)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2回 天元化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