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着兩封信之後王爾的臉色鐵青鐵青的。沉聲向着白展堂說道:“老白,你去把所有人都叫來!現在就去!”
白展堂也是看過信的,知道事情很嚴重,白展堂點點頭,便向外走去,去叫王爾的一干手下。
王爾晚宴的時候在聽到方大成說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在召集五萬人就起了疑心了,五萬人,不是五萬根草,說能找到就能找到,而且還能用一個月的時間訓練成軍,還是和巴蜀守備軍一樣的軍隊。就算是那五萬人一直訓練,但是裝備也不是在沒有準備的親況下一個月就能湊齊五萬套的啊。
王爾知道,方大成絕對有事情瞞着自己。王爾在晚宴結束之後便安排着沒有出席的白展堂暗中看着方大成那裡的情況。果不其然,方大同連夜送信出去,而且一送就是八封。白展堂利用他的妙手空空的功夫將信拿過來謄抄了一遍之後從新放回去。
王爾抽了一根菸之後開始看第二封信,這第二封就是方大成寫給與他叫好的官員將領的。方大成對於王爾的評價很是中肯,王爾現在以及利於不怕之地了,只要給自己五年,不,只要兩年的時間就可以籌備出來統一大新的力量。到那時候,王爾也肯定會像方大成說的一樣,把所有的異己全部都殺掉,然後開始全國範圍內的實行新政。
不過王爾還是不願意看到內戰,內戰根本就沒有贏家,大家都是輸家,而且最大的輸家還是老百姓。
老百姓平白無故的受災這是何苦來由?
“王爺!”王爾的一干手下沒過多久就來到了王爾的臥房,王爾二話不說將白展堂謄抄的兩封方大成的書信拿給他們看。
等到所有人都看過之後,王爾這纔開口問道:“如何,怎麼辦?”
“王爺,看着那方大成的樣子以及他給他的好友寫的信來看,他肯定是真心投靠,而且也是真心的幫着咱們拉攏一些中立的勢力。雖然方大成手下的兵力有二十五萬之多,不過卻沒有謀反的心思,之後知道咱們不把他逼急了,那絕對不會反叛咱們的!”王鵬說道這裡度呢倫敦接着說道:“不過,二十五萬的大軍不管在哪裡都是威脅。要是方大成真的當上了大新護高句麗將軍的話,那二十五萬巴蜀守備軍到時候最少都要翻一番的!”
顧天樂說道:“是啊!王鵬將軍說的絕對有道理!那二十五萬人打下高句麗咱們就算他損失了五萬,把依舊還剩下二十萬,二十萬的經過戰陣的老兵那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視,若是方大成在一招兵的話,二十萬老兵每個人帶上三到五個新兵絕對是小意思。二十萬變成八十萬一百二十萬,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武彥祖問道:“天樂,那高句麗能養活這麼多人嗎?”
顧天樂搖頭說到:“養活不了一百萬,五十萬怕是就是極限了!不過五十萬的軍力也是咱們忌憚的!”
孟逢春一臉的疑惑問道:“那咱們怎麼辦?難道不讓方大成去攻打高句麗了?不讓方大成當那個所謂的大新護高句麗將軍了嗎?”
劉元寶當即否決道:“不行,若是現在咱們出爾反爾那說不準,方大成就能看出來一些什麼,到時候逼着他反叛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一直聽着自己手下說話的王爾這時候忽然開口說道:“你們覺得二十五萬人攻打高句麗,會有多少損失?”
顧天樂說道:“王爺,剛纔我保守估計了一下,按照巴蜀守備軍和方大成的實力,五萬人差不多了!”
“五萬人啊!”王爾沉吟了片刻說道:“咱們讓方大成的二十五萬人損失二十萬,讓後再讓他招募五萬的新兵,十萬人,根本不怕!到時候咱們在安排幾個高句麗的反叛勢力,沒事的時候給方大成造成一點損失,讓方大成不能安安穩穩的!”
王鵬道:“王爺,讓方大成損失二十萬怕是不太可能吧!”
“應該可以的!”王爾記得後世歷史書上說隋煬帝三次討伐高麗,每一次的兵力都在五十萬以上,最後一次兵力更是達到了一百萬人。高句麗雖然拿下來了,不過卻根本守不住。隋軍一到,朝鮮的軍隊便全部都跑進深山野嶺裡面,等到隋軍一走,他們再出來。要是隋軍進入樹林深山圍剿朝鮮軍的話,朝鮮軍便利用地理之便偷襲隨軍。本來隋軍不會落敗,只要牢牢的守住朝鮮的幾個重要城池,道路的話,隋軍就算是拖也能把朝鮮脫死。
可惜的是,那時候隋朝內部已經內亂四起了,隋煬帝一心想當好皇帝,但是卻事事操之過急,搞的民間緩不過,要不然根本就沒有李世民什麼事。
說實話,李世民不過是隋煬帝楊廣的後效者。唐朝的東西很多都是繼承隋煬帝的。
楊廣雄才偉略,治國理念新穎,而且也知道什麼有利於民。對於一些將楊廣貶低到了極致的史書,當真只能當成笑話看。別的不說,但是那京杭大運河最受用的人是誰?還不是百姓嗎?有些史書上說那京杭運河是楊廣爲了一己私慾修建的。可是這一條連同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這幾條東西流動的大河連接起來,讓全國的運輸速率達到了極致。
朝鮮歷史上被隋朝打過,被日本幕府打過,被清朝打過。
隋朝就不說了,雖然表面上贏了朝鮮,可是根本沒有什麼收益。日本無數次想要拿下朝鮮,不過就只有兩次最有威脅。第一次豐臣秀吉組織的,朝鮮被剛剛統一全日本的豐臣秀吉打的喘不過來氣,後來大明朝廷出來幫小弟,一套組合拳把豐臣秀吉給打出了朝鮮半島。豐臣秀吉討伐朝鮮失敗了之後,每兩年就鬱悶而死了。第二次就是晚清的時候了,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利用優良的武器和高超的單兵作戰素質打下了朝鮮,並且打贏了爲朝鮮出頭的俄國佬。當時朝鮮名義上的大哥大清雖然也派出了軍隊幫助朝鮮,不過完全就是打醬油去的,忽略不計。
至於清朝,在皇太極衆多兒子的帶領下,清軍勢如破竹,***封瓦解,雖然明朝出兵幫助朝鮮,不過卻幫了一個倒忙,把毛文龍這個牛逼的將領給幫到了清軍把一邊去了,在毛文龍的火炮的幫助下,朝鮮清朝是打下來了,可是清朝卻沒有把朝鮮一口氣吞掉,而是重新扶植了一個朝鮮王.........
這麼多的事例擺在面前,說明高句麗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之前王爾打算用第一軍第二軍去打高句麗,完全打算用槍炮將高句麗打趴下,然後再把一切反對勢力全部都殺掉。反正是棒子,殺起來也只當是解氣。
不過爲了解決巴蜀的威脅,所以巴蜀的守備將軍就得被放出去打高句麗。雖然人數有二十五萬,但是卻全都用的是冷兵器。王爾覺得這場戰爭贏絕對沒有問題。問題是到底是怎麼贏?慘勝?還是大勝?
王爾現在就害怕大新的軍隊一道朝鮮半島,高句麗王室便嚇的直接投降。這樣的話,不但李方炯還上不了位不說,而且還沒有消弱方大成的實力。
有什麼辦法能讓高句麗王室拼死一戰呢?
王爾摳破頭都想不出來。棒子和小鬼子不一樣。鬼子的武士道讓鬼子們不畏生死,只爲榮譽忠誠。可是棒子就是個狗仗人勢的瘋狗,沒人打他的時候,他叫囂的比誰都響,等到有人一來打他,那他就搖着尾巴添人家鞋底去了。
王爾估計這,高句麗很有可能跟他所想了的一樣,還沒有打過去,就投降了。
王爾把這個問題一說出來,所有人都笑了,尤其是孟逢春,笑的沒心沒肺的。“小二哥,.....那個啥,王爺,誰說人家要求投降咱們就要接受了啊?咱們照打咱們的不就得了!”
“對,王爺,這個問題上當真是多慮了!高句麗投不投降咱們都照打,就算是方大成那面想要接受怕是也不可能了,他的大新護高句麗大將軍可是同李方炯簽訂的,李方炯不當上高句麗王,那這個大將軍他方大成就永遠當不上。所以,方大成到時候也絕對會把高句麗一口吞掉的!”
王爾一聽這話纔想起來,媽的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人道主義,日內瓦公約,投降的軍隊可以不打什麼的。
“那這件事就這麼辦!給方大成下死命令,讓他的巴蜀守備軍三個月只能必須開拔到大新同高句麗的邊界!同時下令讓山東水師遊曳於高句麗水域周圍,嚴防高句麗人從海上逃跑!咱們一定要逼着高句麗更方大成背水一戰!下令給鄭子丹,讓他去巴蜀接管巴蜀守備將軍一職!重新招募巴蜀守備軍,交趾一地也交給他!胡飛,從現在開始嚴密監視方大成,方大成一舉一動必須隨時彙報。”
“諾!”王爾的一衆手下都點頭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