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適選

道光二年三月,拂堤楊柳,草長鶯飛,那夾岸邊含苞欲放的桃花,料峭春寒,粉嫩多姿。水畔旁盈盈而立的垂楊柳,娉婷婀娜,一身淺碧綠的新裝,越發清秀高挑。

江南自古多才俊,歷代文人雅客無不鍾情於它的山水秀逸,花香鳥語,而蘇州更是心馳神往的佳地所在。那一片柳木依依,楊柏環繞,春光旖旎,青翠欲滴,雅緻與古樸猶如人事隔絕的世外桃源。

坐落在蘇州城東南的姑蘇街巷子裡,有一處四進三闊的府宅,離市井繁華之地僅有百十丈米,東街綾羅綢緞,漢服旗裝,緊俏別緻,綺麗鮮美。西街胭脂水粉,腮紅青黛,金銀首飾,玉石珠寶,街市繁茂,人煙阜盛,自與別處不同。正街街東蹲着兩個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邊擺放着數百盆各色花卉,奼紫嫣紅,甚是鮮豔。再往裡走,穿過垂花遊廊,兩邊是抄手小廊,當中是繡花屏風穿堂,若轉過繡花穿堂,東西兩處便是府裡姬妾的住房了,而南北兩處則是格局小的三間抱廳,廳後便是後面的正房大院,也喚做府宅的內室了。正面五間上房,皆廊腰縵回,雕樑畫棟,兩邊的穿花遊廊廂房,掛着十幾個鳥籠,畫眉、短鳳、鸚鵡等稀罕鳥雀。

而府宅的主人乃是滿洲正紅旗的駐防將軍兼乾清門二等侍衛頤齡(鈕鈷祿氏),官至從二品,其父乃是嘉慶朝的將軍穆克登布,出身滿洲,世代爲官,格外顯貴。

頤齡年過三十,身體素好,雖收了幾房小妾,可膝下仍是兒女福薄,子嗣不豐,去年妾室所生之子,又偏偏夭了。唯有嫡福晉烏雅氏生了三個女兒,長女明珠,年方十四,肌骨晶瑩,天然美貌,眉眼更生得精緻秀麗,明豔動人。次女名喚嫃珠,今年十歲,性子爽利,舉止文雅。幼女小字媮珠,不過六歲,生得嬌俏,聰慧喜人,最得閤府上下喜愛。

再往裡走,只聽屋裡熱熱鬧鬧圍了一羣人說話,幾個穿紅着綠的丫頭簇擁着一位婦人而坐,那婦人不是別人,正是頤齡的嫡福晉烏雅氏,她容貌頗俏,眉如柳葉,眼像星漆,一頭濃髮挽着扁平髻,只用了幾支鎏金的點翠簪子頂着,鬢邊簪了一朵嫣色的海棠,穿了一件芙蓉色繡花滾金邊的旗裝,面色白皙,微微發福,更加襯得她格外端莊典雅,雍容華貴。

身下坐了幾位穿着豔麗,打扮鮮嫩的女子,都是近幾年來納入房裡的側福晉、侍妾格格,左不過二十幾歲,只聽有人笑道:“我們家小姐青春年少,貌美如花,想來定能得今上青睞。”

另一位年輕婦人也道:“是啊,小姐美貌聰慧,入了宮,伺候了今上,可就大富大貴了呢。”

烏雅氏含了淡淡的笑意,卻道:“好了,諸位妹妹,明珠年歲不過十四,哪兒懂得伺候不伺候這種渾話,妹妹們謹言慎行纔是。”

幾位側福晉和侍妾忙羞愧的低了頭,烏雅氏吩咐一側的媽媽,道:“去把小姐請出來瞧瞧。”

不過半盞茶功夫,媽媽便請了明珠出來,那明珠生得脣不點而若臘梅殷紅,眉不描卻似遠山青黛,體態纖瘦,肌膚細膩,眼橫積水,淡掃蛾眉,腮勻似蜜,粉嫩桃花,上身只穿了一件藕荷色繡海棠花滾蘇繡邊的褂子,下身着了一條淡紫色海棠連枝刺金線的裙子,挽了最尋常不過的雙鴨髻,簪了幾朵粉色絨花,只用了一塊翠玉似兒的扁方壓着頭髮,清素得像月光般溫婉,嬌嫩得如春花般明豔,只聽她道:“女兒請額娘安,請姨娘安。”

烏雅氏點了點頭,道:“昨兒個宮裡傳了旨,今上登基大初,要廣充南北佳麗,滿漢秀女,此番選秀由禮部主持,挑選才貌雙全的適齡女子入宮,充實內廷,綿延子嗣。”

明珠頷首,垂頭道:“女兒知道,八旗秀選,乃我滿清歷代習俗,順治帝時便有規定,凡八旗之女未經選秀不可私自成婚匹配,違者大罪,女兒雖待字閨閣,倒也知國風國俗,女兒年幼,一切由阿瑪額娘做主便是。”

烏雅氏微微笑道:“明珠懂事,額娘倒也放心。來,走幾步讓額娘瞧瞧。”

明珠曼姿細踱,輕移蓮步,嬌羞溫婉越發喜人。

伺候的丁嬤嬤喜上眉梢,道:“小姐腰肢再軟些,雙臂擺得再嬌些,步子再小些,會更得皇上喜歡。”

烏雅氏笑道:“是不錯,合規矩,說幾句話,讓皇上、太后聽聽。”

明珠忙屈膝下蹲,盈盈拜跪,道:“乾清門二等侍衛頤齡之女明珠請皇上大安,太后大安,願皇上萬福,太后萬福。”

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笑道:“小姐的嗓子,聲如燕囀,鳳凰清啼,很好聽。”

烏雅氏也微微點頭,道:“聲音是不錯,可是皇上六宮佳麗三千人,光憑聲音笑貌又怎能博得皇上喜愛?”

明珠略一猶豫,便福了福身子,道:“女兒不知,還請額娘教誨。”

烏雅氏撫了撫耳後的翠璽明玉墜子,微一沉思,道:“倘若皇上問你讀過何書呢?你該如何回答?”

明珠莞爾一笑,道:“奴才讀過《詩經》、《論語》、《女則》。”

丁嬤嬤笑道:“這幾本書都好,考究學識。”

烏雅氏笑了笑,點頭道:“還算合規矩,皇上內寵頗多,而天下南北佳麗雲集,想來明珠容貌不過爾爾,未必會中選。”

選秀那日,是道光二年三月初八,黃道吉日。紫禁城上空蔚藍如碧玉,一片晴好,潔白的雲彩綿延起伏千里,吹來一陣柔和的春風,令人愜意涼爽,或有低飛嘰喳的喜鵲,成排而過,喜鵲報喜,據說是吉祥順遂的寓意。

明珠與同旗的秀女及本旗旗主英賽(那喇氏),海圖(嘉穆瑚覺羅氏)早在選秀前三天便驅車趕往京城,一路上顛簸勞累,幸有戶部安排的秀女寓所暫且居住。

因是聖上登基的第二年,爲充實六宮,廣選滿蒙八旗品德端正的適齡女子,來自天南海北的秀女統統聚集於此,端的是綠肥紅瘦,修身麗臉,脂香撲鼻,或是清姿雅態,素面朝天,端莊之餘不失活潑俏麗。

日落時分,紫禁城城外街市兩旁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秀女乘坐騾車並由一名轎伕和兩個侍女陪從,入夜進地安門。數百名御林軍及正七品黃衣侍衛,太監,教引姑姑恭候左右,徑直到神武門外等待宮門開啓迎接秀女。在宮中宮女太監引導之下,按各軍旗的正,鑲兩色旗籍井然有序地進入順貞門,順貞、順貞喻意既順又貞。秀女們再由所乘坐的騾車從神武門夾道東行而南下,出東華門,並跟隨教引姑姑,再從崇文門大街北行,路過地安門到神武門外,秀女們便恭恭敬敬,整整齊齊等待皇上選秀。

經過繁瑣的禮儀和規矩,已是第二天破曉時分。戶部、禮部、內務府官員按照先滿蒙,後漢軍的習俗,逐級挑選各旗籍選送過來的妙齡秀女。如有殘疾,患病的秀女要由戶部尚書親自請示皇上,最終商酌。

道光端坐在靜怡軒上殿,想是看了一天的秀女,臉上也略顯疲憊。右手旁的太后身着一件棗紅色琵琶襟繡牡丹旗服,眉黛青俊,黑髮濃密,僅着一塊金鏤空蝠壽扁方相盤,氣度溫和沉靜,雍容爾雅。

左手旁坐着皇后,襲一身明黃色鳳穿牡丹滾珍珠朝服,萬縷青絲只梳成一髻盤於鑲嵌數顆深色瑪瑙的拉翅下端,雙手上八枚鎏金刻累絲嵌珠翠護甲,一顰一笑盡顯母儀天下之風範。

想是滿洲秀女相貌平平,不入帝眼,選了快兩日僅有鑲藍旗正三品廣東按察司按察使容海之女赫舍里氏,正黃旗從四品包衣護軍副參領綽敏的之女赫舍里氏入選。

道光不禁搖頭,道:“八旗秀女自幼生長在紫禁城,紫禁城山清水秀,溫潤宜人,兩天挑選下來,卻無半點容貌質素尚可之人。”

太后溫和鞠笑,道:“世間哪有十全十美,才貌雙全之人,能夠和婉恭順,可心可喜,便是好的。”

皇后也收了笑意,道:“依奴才之意,最後一排穿寶藍色繡花衣裳的秀女,出落得還算標緻。”

太后瞧了一眼,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皇后所言,就她吧,即使皇帝不中意,留下來,充個數也便罷了。”

司禮太監聞言,高聲喊道:“正五品禮部郎中久福之女玉淑,鈕祜祿氏,年十六,留牌子,賜香囊。”

鈕祜祿氏喜出望外,忙眉開眼笑,不住地叩首謝恩。

其餘秀女各賜花一枚,勞累了半月有餘,爲的一朝入選,得見天顏,不料紛紛落選,可憐衆多秀女爲保護肌膚亮澤,容色美麗,不惜節食減重,速達身段輕盈之姿,走下殿外,無不失色痛哭,感嘆命運。

便聞得司禮太監高聲喊道:“傳滿洲正紅旗佟佳氏、郭絡羅氏、索爾佳氏、吳扎喇氏、董佳氏、鈕祜祿氏,上前聽示。”

衆秀女依次站好,皆低眉垂首,等待聖恩。司禮太監喊道:“正紅旗從一品協辦大學士繼鬆阿之女雅慧,佟佳氏,年十六。”

佟佳氏脫列而出,依依施禮,盈盈跪拜,道:“奴才佟佳氏參見皇上、皇后、太后,願皇上、皇后如意聖安,太后福安康泰。”

道光低頭轉動拇指上一顆碩大的翠玉扳指,道:“你姓佟佳,可與皇后母家爲一族?”

皇后恬靜含笑,道:“回皇上,雅慧是奴才叔叔之女,端莊秀麗,溫文爾雅,皇上可要留下?”

道光微眯着眼,便伸手打斷,含了三分淡薄的笑容,道:“上些日子,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曹振鏞攜四兒子進宮面聖,其兒子身量魁梧,氣宇軒昂,吾很是得意,方得知,年僅十七,尚未成婚,曹振鏞時任三朝元老欽差大臣,家世顯赫,門生衆多,而皇后的叔叔是從一品,門第倒也般配,吾想將佟佳氏賜與曹振鏞的四兒子做嫡福晉,也算安撫老臣忠肝義膽之心。皇后以爲如何?”

皇后先是一怔,臉色立刻沉了下來,旋即又強自歡笑,道:“回皇上,賜婚也好,雅慧溫柔秀麗,而曹振鏞的幼子也年輕有爲,如此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皇上想得真是周全。”

道光笑着點了頭,李長安睇過一個眼色,便聽司禮太監尖聲道:“從一品協辦大學士繼鬆阿之女雅慧,佟佳氏賜婚。”

佟佳氏斂起衣裙,盈盈謝恩,口呼三聲萬歲。

道光瞅了眼同列的秀女,不禁皺眉,道:“都撩牌子。”

那司禮太監察言觀色,喊道:“正二品漕運總督恩祿之女毓敏,郭絡羅氏,年十六,撩牌子,賜花。從四品翰林院侍講學士託富阿之女淑姵,索爾佳氏,年十五,撩牌子,賜花。正三品上駟院正卿拜倫阿之女紫翠,吳扎喇氏,年十四,撩牌子,賜花。從三品包衣護軍參領察爾篤之女玉致,董佳氏,年十三,撩牌子,賜花。從一品駐防將軍頤齡之女明珠,鈕祜祿氏,年十四,撩……”

未等太監唸完,道光頗爲好奇,打斷道:“頤齡之女?可是先帝朝的將軍穆克登布的兒子鈕祜祿·頤齡?”

太監會意,忙喊道:“從一品駐防將軍頤齡之女明珠,鈕祜祿氏,年十四,上前聽示。”

明珠依依跪地,音如鶯囀,溫婉道:“奴才鈕祜祿氏參見今上、皇后、太后,願今上、皇后福履隨之,壽考綿鴻,太后美意延年,河清人壽。”

道光笑意越深,撫掌笑道:“這是《詩經》裡的名句,你倒是很通透。”

明珠垂眉道:“奴才賣弄,着今上見笑。”

道光饒有興趣,道:“你可曾讀過書,識得字麼?”

明珠答道:“奴才的阿瑪曾教導奴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奴才愚鈍,才疏學淺,不入今上聖眼。”

太后和顏悅色,笑道:“聽聞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想來鈕祜祿氏也定聰敏端莊,玲瓏剔透。何不擡起頭來,讓吾與皇帝一睹你之芳容?”

明珠擡眉,一雙精緻的眉眼生得水清水秀,隱隱之中頗富江南美人的素樸端雅之姿,輕描柳葉兩彎眉,薄點櫻粒一張口,只穿了一身淡粉色繡蓮葉素花緞子衣裳,不豔麗輕浮,頭上僅插了幾隻金銀點翠的嵌玉簪子,用了一支玉色的扁方壓着滿頭秀髮,肌膚白皙,腰骨細膩,動若流風,靜若曼柳。

道光注視良久,望其天然美貌,朗聲笑道:“果真貌美動人,天下間竟有如此標緻的美人。”

太后一旁的桂姑姑俯了身子,低聲道:“回主兒,眉眼倒生得俊俏,舉止也還端莊,堆在一塊兒更是明豔絕倫。”

道光注視良久,隨即便微微點頭,卻道:“你的閨名喚明珠?是哪個明珠?”

明珠眉色一舒,輕盈福身,道:“奴才閨名源自向子諲之詞,百斛明珠得翠娥,風流徹骨更能歌。”

道光明朗一笑,興致越濃,撫手道:“你詩詞信手捏來,倒是頗爲通暢,可見你的阿瑪花了心思,碧雲留住勸金荷,取醉歸來因一笑。惱人深處是橫波,酒醒情味卻知麼。既是明珠珍貴,可爲了得你,再多也心甘情願。”

太后見道光歡喜,便吩咐道:“皇帝難得有如此鐘意之人,且鈕祜祿氏容貌出挑,言談舉止,落落大方,便留下吧。”

司禮太監遂唱道:“從一品蘇州駐防將軍頤齡之女明珠,鈕祜祿氏,留牌子,賜香囊。”

明珠行了六肅三跪大禮,便口呼萬歲,盈盈謝恩。

暮色四合的天空,像是滴了墨汁一般清涼得透出冷意,遠處的天空上,如紅流金的彩霞,像鋪開了一條七彩團花的錦繡織緞,華麗富貴又有幽然冷清之感。

皇后坐在紫檀木雕刻鸞鳳合鳴軟榻上,一臉不悅。寶銀捧來新鮮橙黃的柚子,笑道:“回主兒,春日干燥,脣舌發火,食一些柚子爽爽口舌吧。”

王嬤嬤見皇后臉色鐵青,便睇過了眼色,寶銀忙放下了柚子盤,出去伺候了。

王嬤嬤低聲道:“主兒別惱,您身子緊要,您是中宮,要有容人雅量。”

皇后抿了一口茶水,便撂下了桌上,悻悻道:“今兒殿選吾心中便不順,雅慧性子謙和,溫柔敦厚,乃佟佳一族名門淑女,就算不被召選入宮,也要聯姻皇親國戚,宗親之子,可偏偏許了曹振鏞的兒子爲妻,雖說是個好姻親,門第也般配,到底不如聯姻皇家,世代顯貴。”

王嬤嬤垂首道:“回主兒,二小姐出身名門,就算曹家兩朝爲官,有皇上撐腰,又能如何?小姐嫁與曹府成了嫡福晉,便主理王府之事,誰敢說不?”

皇后往桌上的鏤空刻金花香爐中添了一勺香料,道:“嬤嬤說得在理,好了,既是得皇上聖意賜婚,那便是一門好姻緣。去養心殿,先去瞧一瞧皇上。”

養心殿東暖閣,道光盤腿而坐,仔細翻閱着今日選秀的花名冊,眉開眼笑,十分喜悅。

皇后換了一件粉黃色團花喜鵲鬥梅衣裳,笑容和藹,屈膝行禮,道:“請皇上安,皇上聖安,萬事如意。”

道光忙揮一手,示意皇后過來,指着桌上的一疊詩詞,道:“皇后瞧瞧,哪首詩詞文采出衆?”

皇后輕輕接過,不由得柔聲念道:“玉鈈墜耳黃金飾。輕衫罩體香羅碧。緩步困春醪。春融臉上桃。花鈿從委地。誰與郎爲意。長愛月華清。此時憎月明。。”

皇后妙目流轉,笑道:“皇上果真才情,這是蘇軾的詞《菩薩蠻》。”

道光微眯着眼,默默點頭,皇后翻了翻一頁,道:“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解玉佩而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川而爲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皇后笑容漸深,道:“這首奴才倒不知了,能蒙皇上親自寫詩作詞之人,必定容貌驚爲天人。”

道光皺了皺眉,道:“皇后所言極是,可她是江南人,吾想了許久不知哪一首詩詞能夠形容她的美色,皇后好歹出身世家,筆墨甚好,快幫吾想想。”

皇后微一思索,轉而笑道:“奴才愚見,可是正紅旗的鈕祜祿氏?能得皇上如此青睞,鈕祜祿氏定是有福之人。”

道光淡淡笑道:“不過是芸芸之泛中總有幾個出於其類,拔乎其萃之人,不足爲奇。”

皇后福了一身,笑道:“皇上喜歡是了,滿洲秀女不比旁人,皇上之意如何?”

道光放下手中的花名冊,道:“鈕祜祿氏出身世家,毓粹名門,有才有貌,便封爲嬪位,也好掌一宮事宜。”

皇后福了一禮,便道:“嬪位也好,只是從順治十一年至皇考二十四年,秀女的品級都以貴人、常在、答應定數稱呼。世祖曾下詔規定,八旗秀女位列后妃不可逾越正五品嬪位之上,即一宮主位,皇上如此看重鈕祜祿氏,合該有些不妥。”

道光臉色一暗,道:“世祖順治之時,乃我大清初年,后妃典制尚不熟稔,而今開國百年,帝祚永延,剛入宮便冊封爲嬪,又不止在吾一朝,高宗在位時,穎貴妃、忻妃、豫妃,便是以嬪位入宮。如此先例,吾封爲嬪又有何不妥?”

皇后臉色白了又白,扶了扶鬢上的鑲金翡翠玉珠花,道:“回皇上,奴才不敢置喙,但望皇上三思。”

道光沉思了片刻,翻了翻花名冊,道:“既然如此,還是冊封爲嬪較好。”

ωwш● t tkan● c o

皇后笑意可掬,屈了一膝,道:“皇上心意已定,奴才不敢違逆,那餘下秀女也不能空着,皇上也一併封了吧。”

道光翻開花名冊,指着她的名字,道:“有一位鑲藍旗的赫舍里氏,阿瑪官職也頗高,冊封爲貴人,其餘的秀女皇后、內務府看着辦便是。”

皇后福了一禮,笑道:“是,奴才領旨,奴才日夜盼望滿洲八旗妹妹們入宮,爲皇上開枝散葉,綿延子嗣,妹妹們四角齊全,奴才也安心了。”

道光合上名冊,想了想,道:“說到四角齊全,吾想賜給鈕祜祿氏一個封號,也不枉她的才貌。”

皇后福了一禮,頷首笑道:“也好,那就讓內務府挑些好的字眼兒,擬給皇上來瞧。”

道光揉着腦仁,道:“內務府挑選的字眼兒,都是恭維之詞,毫無新意,不如皇后替朕想想?”

皇后輕笑道:“奴才愚鈍,書本上也很是不精通,不過奴才認爲鈕祜祿氏,才貌雙全,皇上定要擇一個好字。”

道光忽然眼前一亮,道:“皇后方纔說才貌雙全,罷了,吾便依皇后所言,賜封號全字。”

皇后笑容一凝,旋即微笑,道:“這個全字,看似普通,倒是意義非凡,有十全十美喻意,可見鈕祜祿氏能擔當得起。”

道光臉上滿是笑容,道:“這個全字甚好,有智勇無雙之意,從前也沒人用過,實在是好。”

待選秀完畢已是二月十二的黃昏之時,新選中的秀女暫居寓所處,等待宮裡宣旨太監及教引姑姑,最後以先滿蒙、後漢的規矩分批次入宮。入宮進乾西四所學習宮中禮儀規矩,婦言婦德,直到由皇上擬定品級、封號,皇后和內務府擬定所居住的宮殿,最終侍寢。

道光二年二月十六,由內務府抄出:“滿洲正紅旗全嬪、居承乾宮,滿洲鑲黃旗祥貴人、居景仁宮,滿洲鑲藍旗珍貴人、居延禧宮,滿洲正黃旗睦常在、居承乾宮。滿洲鑲白旗常答應、居景仁宮。”

秦世海一口氣讀完,笑盈盈道:“主兒覺得有何不妥,奴才拿回去好改。”

皇后細細的剝着蜜柚,道:“沒有何不妥,新晉小主的住所務必要打掃一塵不染,好讓小主住的舒心。”

秦世海答應了一聲,道:“主兒放心便是,奴才定着人好好收拾,那奴才便不打擾主兒金安了,奴才告退。”

第四十一章 遊園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五十二章 夭折第三十六章 元宵第七十八章 孩提第五十二章 夭折第五十一章 奕繼第三十三章 蘭夢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七十五章 眉黛第七十三章 暗涌第五章 琴音第七十二章 孝慎第五十四章 意濃第六十七章 閒笑第十章 圓明第六十四章 少亡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五十八章 懸樑第六十三章 彤色第一章 道光第五十一章 奕繼第七十章 回光第一章 道光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三十六章 元宵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七十二章 孝慎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二十九章 揮摑第九章 計拙第五十一章 奕繼第七十七章 寡羹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一章 道光第二十九章 揮摑第六十八章 沉痾第六十七章 閒笑第二十八章 芥蒂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二十六章 龍門第二十七章 壽惠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九章 計拙第十二章 琵琶第十八章 雲鬢第三十七章 壽安第七十五章 眉黛第二十九章 揮摑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五十五章 珠碎第五十二章 夭折第六十八章 沉痾第三十四章 承德第七章 芳妒第六十七章 閒笑第二十八章 芥蒂第二十六章 龍門第三十五章 懷娠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二章 除夕第二十六章 龍門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十九章 花顏第二十三章 傾雨第三十章 烏蘭第四十一章 遊園第五十八章 懸樑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二章 除夕第三十六章 元宵第五章 琴音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三十九章 鬥豔第四十九章 壩上第十章 圓明第十章 圓明第二十一章 有喜第十四章 箏第二十七章 壽惠第六十四章 少亡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七章 芳妒第四十八章 雙喜第三十九章 鬥豔第二十七章 壽惠第五章 琴音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七十四章 主事第四十一章 遊園第六十三章 彤色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五十七章 千秋第十四章 箏第五章 琴音第七章 芳妒第三十二章 顏破第二十三章 傾雨第六十九章 心魂第七十章 回光
第四十一章 遊園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五十二章 夭折第三十六章 元宵第七十八章 孩提第五十二章 夭折第五十一章 奕繼第三十三章 蘭夢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七十五章 眉黛第七十三章 暗涌第五章 琴音第七十二章 孝慎第五十四章 意濃第六十七章 閒笑第十章 圓明第六十四章 少亡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五十八章 懸樑第六十三章 彤色第一章 道光第五十一章 奕繼第七十章 回光第一章 道光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三十六章 元宵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七十二章 孝慎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二十九章 揮摑第九章 計拙第五十一章 奕繼第七十七章 寡羹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一章 道光第二十九章 揮摑第六十八章 沉痾第六十七章 閒笑第二十八章 芥蒂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二十六章 龍門第二十七章 壽惠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九章 計拙第十二章 琵琶第十八章 雲鬢第三十七章 壽安第七十五章 眉黛第二十九章 揮摑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五十五章 珠碎第五十二章 夭折第六十八章 沉痾第三十四章 承德第七章 芳妒第六十七章 閒笑第二十八章 芥蒂第二十六章 龍門第三十五章 懷娠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二章 除夕第二十六章 龍門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十九章 花顏第二十三章 傾雨第三十章 烏蘭第四十一章 遊園第五十八章 懸樑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二章 除夕第三十六章 元宵第五章 琴音第五十九章 箏斷第三十九章 鬥豔第四十九章 壩上第十章 圓明第十章 圓明第二十一章 有喜第十四章 箏第二十七章 壽惠第六十四章 少亡第四十六章 腹劍第七章 芳妒第四十八章 雙喜第三十九章 鬥豔第二十七章 壽惠第五章 琴音第六十六章 奕詝第七十四章 主事第四十一章 遊園第六十三章 彤色第七十九章 蒙冤第五十七章 千秋第十四章 箏第五章 琴音第七章 芳妒第三十二章 顏破第二十三章 傾雨第六十九章 心魂第七十章 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