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

咒禁師來了,一個大和尚,一個道士,還有一個方士,帶着幾名學徒。

口中唸唸有詞,開始替李威收魂魄回來。

李威微睞着眼睛,看着他們,心中很好笑。不過與後世不同的,也沒有來什麼噴火之類的裝神弄鬼的法門,有的在打手印,有的提着桃木劍或者幡兒舞蹈,眼中充滿了信仰。

信,他們自己兒都相信!

不但他們自己相信,連神醫孫思邈都相信有咒禁術的存在,還花了不少文字記敘下來。

當然,就是孫思邈本人親自前來,李威這個魂魄也是收不回來的。

施完法了,然後拿來符,還有什麼小丸子,這可將李威嚇了一大跳了。符水嘛,大不了吃一點紙灰。這個小丸子可不能隨便吃的,裡面什麼鉛啊,水銀啊,倒底什麼物質李威也不太清楚,反正能毒死人的東西很多。就是符也不能隨便吃,是用硃砂寫的。

一下子坐起來,睜開眼睛。

幾個人高興地說道:“太子醒了。”

認爲他們施法成功了,高興的。

李威嘴咧了咧,不知道說什麼好,過了一會兒,說道:“孤很頭痛,你們下去吧。”

“喏!”這些人退下。李威衝碧兒手招了招,碧兒走過來,李威說道:“碧兒,孤沒有病。”

碧兒不停地點頭,然後捂嘴偷樂,知道內情的,也只有她與狄仁傑五人。

李威又拿着這些閃着金光的小丸子,越看越是冒冷汗,心裡面想到,古代帝王怎麼嗜好吃這玩意兒。但這玩意兒古今帝王吃了很好多年了,連原來的李弘也吃過,他也沒有合理的證據說不應當吃。於是又說道:“孤如果有病,還能吃。現在沒有病,這些都不能吃,有可能吃出病來。”

“是。”

“你替孤想辦法將它們扔掉。”

“嗯,”碧兒似懂非懂。但知道一點,是藥三分毒,藥可不能亂吃的。

符水與小丸子倒掉了,李威才鬆了一口氣。接着又開始裝病。東宮裡除了碧兒心裡面安定外,其他的人惶惶不可終日。本來太子因爲大病了一場,就得了失魂症。如果出什麼閃失,怎麼辦?天色暗了下去,又亮了起來,他們終於請來了一個人,一個大和尚。

碧兒進來稟報道:“殿下,他們請來了窺基大師,爲殿下收魂。”

說到這裡,笑嘻嘻的。

李威那個三車和尚,是胡說八道,但現在的窺基,在長安的確很有名氣的。那天賀蘭敏之找李威的麻煩,如果不是出言不遜,抓住了這一點,李威有可能會十分難堪。

李威也有點好奇,受了名著影響,唐僧的徒弟嘛。就象三國一樣,基本上每一人都能侃出一個道道出來。其實論戰亂,十六國與南北朝,五代十國的遞更,又發生了多少事,並不比三國遑讓多少,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一個清瘦的和尚走了進來,穿着雪白的僧衣,一臉安詳之色。人嘛,長得也不是很出衆,大闊臉兒,雖然每天都是呆在僧室裡,還是黑黝黝的,但他的舉止,他的神態,看着讓人覺得就是那麼地舒服。

高僧啊!這就是所謂的神馬氣質。

看着大和尚如同一團春風走了進來,包括碧兒在內,看着他一臉敬仰。

窺基來到李威牀前,合了一什,說道:“老衲參見太子。”

“孤不敢,請坐。”

別以爲窺基是一大和尚,就是他父親李治在此,也要敬重三分的。

窺基又說道:“老衲被宮裡麪人邀請過來,然而太子,老衲只會着著一些經義,對降妖招魂之術,老衲並不精通,倒讓太子失望了。”

大和尚實話實說。

但越是這樣,李威反而越敬重。大師嘛,不大好意思欺騙了,他揮了一下手,讓其他人退下去,低聲說道:“孤非是失魂,何來招魂。”

窺基悟性很高的,不然他也不會讓唐三藏收爲得意弟子,不要以爲他是尉遲敬德的子女,就是李靖的子女,唐三藏是世外高僧,也未必給你幾分面子。後來唐三藏身體不大好了,窺基協助唐三藏譯經,而且還協助唐三藏寫完了《大唐西域記》。唐三藏去世後,他自己則在着手著大頭經義《成唯識論述記》。正在寫呢,還沒有寫完。

雖然不問世事,可太子遇刺的事,轟動了長安城,從昨天晚上到現在,還在鬧騰,城裡城外,也不知道抓了多少閒雜人等。窺基不可能不聽聞的,略一沉吟,立即會意了三分,合什說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但善在什麼地方,李威都不知道他想到何處。

又說道:“不過殿下,老衲還要替法相宗謝過殿下了。”

“何來此言?”

“你說的那個故事。”

ωwш ●ttκā n ●C 〇

李威捏了一下鼻子,苦笑了一下,自己纔來到唐朝,什麼都不懂,將後來的故事拿出來哄李令月,卻不知道全是假的。當事人就坐在他眼前了,道:“那都是逗弟妹一樂,大師不要放在心上。”

“何爲真,何爲假?揚善掩惡,君子所爲也。”

其實窺基真的不介意,反而很高興。這時候佛教分爲八宗,律宗、天台宗、法相宗、三論宗、密宗、淨土宗、華嚴宗與禪宗。禪宗剛剛興起,其他幾宗中以天台、法相與華嚴最盛。

各宗教義皆不相同,有時候爲了證明自己,各相攻擊,十分混亂。

法相宗起步較晚,還是南宋天竺僧人那跋陀羅將《解深密經》最後二品獨立翻譯成《相續解脫地波蜜羅了義經》,陳代拘那羅陀在江南又將《攝大乘論》與《解節經》翻譯出來,拘那羅陀弟子慧愷、法泰根據這三本經義,創立了新的一派學說。到了唐三藏與窺基手上,纔將它發揚光大的。這對師徒住在大慈恩寺,所以又叫慈恩宗。

因爲這對師徒學問好,又精益求精,學說經義很完善,可完善的後果就是繁瑣。主體是八識與種子論,又將世界現象分爲五位、百法,還有什麼三自性、三無性、四緣、十因、五果等等。

不要說普通老百姓,就是法相宗的弟子,都有許多人弄不清楚。

因此,這對師徒將法相宗推到了一個巔峰的同時,也意味着他們一去,法相宗的末落,已經成爲必然。窺基看到這情形,有些着急。這時候,李威那個神話故事,對吸引一些百姓,對法相宗產生新的好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他說了一個謝字。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如果修學法相宗,學問要好,要對經義熟悉。就象唐三藏本人,那個才叫牛啊,不但在中土,就是在天竺,經義辨論時,都讓天竺所有大師的神馬,慚愧地低頭。

對這些李威並沒有關注,也不知道。不要說這些佛門之間的爭執,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爭執,對他來說都是浮雲。關健是如何活下去,纔是他真正關心的。更沒有想起來。可是人家都不介意了,李威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下來。畢竟自己將後來的傳說,拿了出來,多少有些編排。

他說道:“大師前來,正好孤有一事相求。”

“請說。”

李威就將大法事之事說了出來。

窺基卻沉吟起來。

“大師,孤知道他們是商人,使你很爲難,然而此舉爲善事,終依了佛家本心。”

“非是商人,世間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老衲用了幾十年辰光,才修到意識。有識種子,還在有漏種子裡掙扎,不過無漏種子開始生成。因此塵務不管不問。如果主持這場法事,未免重新沾染了塵埃……”

都是什麼與什麼?李威聽得有些發暈,立即打斷窺基的話,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殿下,你修的是禪宗?”這一偈沒有出現,但窺基一下子就聽出禪宗的韻意。

“大師,孤修的不是禪宗,也不是貴宗,只知道好的善的就發揚光大它,壞的惡的就要摒棄它。此次大法事如果成功,將會得善款無數,也將會救無數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孤不知道佛家的淨土是什麼,但相信佛祖也希望百姓過上好日子,不然也不會有普渡衆生的說法。”

不管你是什麼宗,這一條你是不敢否認的。

說完了,殷切地看着窺基。

這時候法相宗還沒有末落,唐三藏巨大的名聲依然存在,窺基法師在長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如果他親自主持這項大法事,到時候有可能會在長安引起轟動,甚至有可能長安城中所有大戶人家,富裕的商人,或者小到家庭殷實的百姓,都會前去瞻仰這位大和尚的風采。那麼募得的善款,有可能是一筆巨大的數字。

什麼法相宗,什麼天台宗,都是浮雲,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現在就不知道這位大和尚願不願意爲百姓,重新惹上什麼狗屁的塵埃。

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75章 小重山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46章 定(八)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158章 啓航(四)第140章 定(二)第150章 問鼎(二)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49章 攤牌(一)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157章 啓航(三)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5章 願春暫留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54章 進宮(上)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79章 合(七)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57章 啓航(三)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77章 合(五)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6章 東園岑寂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441章 還轉盼第238章 滅口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268章 人選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262章 衝突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46章 定(八)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66章 圖窮(上)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9章 她是誰?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238章 滅口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52章 決心第176章 合(四)
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275章 小重山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46章 定(八)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158章 啓航(四)第140章 定(二)第150章 問鼎(二)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49章 攤牌(一)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157章 啓航(三)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5章 願春暫留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54章 進宮(上)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79章 合(七)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57章 啓航(三)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77章 合(五)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6章 東園岑寂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441章 還轉盼第238章 滅口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268章 人選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262章 衝突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46章 定(八)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66章 圖窮(上)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9章 她是誰?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238章 滅口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52章 決心第176章 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