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

許敬宗擁有的田莊與產業就那麼幾處,但不能動用明處的力量,又不能讓任何人察覺。說起來容易,辦起來很難。

要慢慢監視,說不定是一個月,說不定是兩個月。

賀光珍帶着書兒出城,另一名同僚隨行,另外三人則拿着畫像,到許敬宗其他農莊或者產業門前碰運氣。書兒化裝成了一名書童,賀光珍兩人化裝成普通的書生,書兒長相不象楊敏或者徐儷那樣絕豔,並不吸引人注意。

出了城,城外已經是一片碧綠,各種農作物正在瘋狂地生長着。其實高溫有高溫的好處,只要水源不缺,對農作物還是很有利的。不過水源怎能不缺。於是挨着溝渠邊的莊稼長勢很好,遠處缺水的莊稼一個個枯萎起來。

書兒忽然指着西南方向,說道:“你們看,那就是皇太子試驗的高梁。”

鶴立雞羣,遠遠就看到了。

其實對高梁,李威知道得不清楚,這種莊稼一直產量很低的,在唐朝一畝地平均收成只有一石,有的長勢好,伺候得當,能得到兩石,長勢不好,一石都沒有。不過現在其他的莊稼收成同樣不好,不然全國畝產兩季均拉起來,還包括江南的沃野千里收成,只有兩石。隨後麥與稻技術興起,作爲糧食的主流,高梁口味以及脫米困難受到冷落。於是一直到後來中國建國之初,全國高梁收成只有一百五十斤。有許多地方甚至作掃帚與青飼料用的。經過幾十年技術革新,長到了六百多斤,也就是李威生長的時代。

後來進了城,聽到了一千斤兩千斤,一是試驗田,二是種子改良。大多數農村裡,產量還是八九百斤,並沒有達到一千多斤。當然,如果僅一季高梁就達到了八九百斤,對於唐朝會意味什麼?休說眼下的大旱,再嚴重一些,只有河北、江淮、山南等道豐收,國家也不會愁糧食供給。

所以提起這幾塊地的高梁,一個個說三四石,這是人們的最高要求以及這個時代對高梁產量的一個夢想,再想,就不敢想了。

但眼下這十幾畝試驗田技術該有的都有了,從選種就開始採用最先進的技術,至少是後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最先進最精細的技術,肥料有過之而無不及,伺候得又好,只是種子略差一些。不過經過這些技術肥料的催化,生物自然進化的本能,種子也在產生變異,於是一切皆有可能……

“太子的高梁”,賀光珍產生了興趣,替太子辦事,以爲自己是太子的人,賀光珍說道:“過去看看。”

看的人很多,皇莊裡的人正在捉蝗蟲,大旱這玩意兒多,不過僥倖沒有形成蝗災。其他的人都是附近的農民,官員與士子到現在,依然對這十幾畝地疏忽了。

賀光珍站在高梁下面,不由地說了聲:“好高。”

收成不知道,但這杆兒的高度太過驚人,人往高梁田裡一鑽,幾乎連人影都看不到。

也不全是好消息,有的讓皇莊裡的人種得密了,影響卻是很嚴重的,高度不及,吐的穗兒很小,皇莊裡的佃農一個個很是後悔。還有一些田裡因爲施肥過重,還在瘋長,只長杆兒不長穗,多半未必是好事。不過有一半高梁長勢卻很正常,現在穗兒才從葉苞裡撥出來,但穗兒之大,看上去已經十分喜人。

書兒興奮地說道:“賀郎君,你說這一畝地能打多少高梁?”

“我不知道,”賀光珍喃喃地道。也種過地的,可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如此長勢的高梁。這不是高梁了,是一株株小樹。過了好一會兒,說道:“太子必勝。”

這時代都信鬼神,解釋不了,至少這個三米多高的高梁讓他解釋不了,於是往鬼神上攀了。不過這一攀,更加信心百倍。

與狄仁傑談了一會兒話,回到禪房,武則天正召見神秀。

盧行者好,或是後來的慧能好,出身不大好,又不識字。有可能後來學了很多字,至少眼下,或者幾年前離開東山寺,卻是不認識字的。神秀不然,他本來就是一個小士族出身,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對各種經文熟悉無比,人才又長得豐秀,舉止又好,就是佛法“悟性”差些,讓母親選擇,多半還是選擇神秀。

“見過太子殿下,”大和尚只是欠了一下身。

倒不是刻意怠慢,或者做作的,出於本心。世外高人嘛。又談了一會兒經義,李威沒有插言,對上古儒家經義,都不甚瞭解,況且這些佛家經義。不過知道一些後來禪宗有趣的故事,能忽悠一下。

但武則天對佛教經義,十分熟悉,兩人從《金剛經》談到《法華經》,從《法華經》到《維摩潔經》,李威還不得不相陪,聽得頭昏腦漲,終於下午的法會開始。

天氣很熱,再說法會一共三天,就是臺下的百姓精神抖擻,臺上的大和尚同樣吃不消,況且還有許多老和尚。於是一會兒就結束了。但到了正戲來臨,拿出一些大箱子,還有一些記名冊。

法會宗旨,弘揚佛法,另外普渡衆生,就是搭救關中災民的。

武則天牽着李治的手,拿出了一些金銀首飾,放進箱中。李威什麼都沒有帶,想了想,在記名冊上寫下一行字,李弘、江碧兒、劉羣捐善款三百萬錢。也就是三千緡錢,不過這些錢要從作坊裡出,所以掛了江碧兒與劉羣的名字。但無形中替商人解決了一個難題,兩個聖上擺出這架勢,分明就是要勒索他們的,卻不知出多少,才讓兩位聖上高興,但自己不能搶去太子的風頭。

於是記名冊上出現了許多兩百九十萬錢,或者兩百八十萬錢。好在人多力量大,三天法會下來,共得捐款三十七萬多緡錢。武則天與李治在宮中聽到後才鬆了一口氣,這是自己親自組織的,雖說洛陽多少不及長安,可是數量少了,都沒有窺基組織法會所得善款多,未免貽笑大方。

但對這次法會,許多儒生心中很是反感。

弘揚佛法,本身就不大好,天下僧尼多達二十萬,如果加上道士,對國家造成嚴重的影響。再加上這等於是變着法子要錢,更是一件可恥的事。

這導致了接下來皇宮大宴,一半大臣,因爲受暑病倒了。

光有錢沒有用,得將糧食運進關中,這纔是最重要的事務。於是皇宮大宴開始,不是什麼商人能進入的,兩京只選了三百名商人榮幸赴宴。同時太子與兩位宰相,以及羣臣相陪。

李治與武則天本人沒有入席。

碧兒說道:“殿下,讓你公開陪商人,傳出去,會有爭議……”

連這個小丫頭都看出來了,李威嘆了一口氣說:“不陪怎麼辦?權當讓父皇母后開心一回。”

閻立本與郝處俊同樣鬱悶,雖然入席,可臉皺得象苦瓜一樣。

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是來了。但其他大臣一個個生病了,只好缺席了。

其實李治與武則天能這樣做,李威卻是很贊同的。受旱災影響的百姓很多,多達八九百萬人,可不是所有地方顆粒無收的,靠近河溪溝渠邊,莊稼還有些收成,有的溼窪之地,百姓又打井取水,再比如城裡,象長安城中一百多萬百姓,卻不是以務農爲生的,他們或者做着力役,或者從事商業,或者做工,只要糧價壓下去,都有了生機。再說,如果糧價彈壓下去,兩次法會所得的善款,能得一百萬石糧食,發到百姓手中,有些百姓就差那麼一點糧食,無法熬下去。朝廷再組織一批。危機就過去了。

可因爲與商人沾上邊,於是變得很複雜,狄仁傑都是如此……

敬着酒,說道:“各位,性本善,而後染之。就是商賈,也非是大奸大惡之人。此次法會,各位爲了災民,出錢出物,孤代表千萬災民,感謝你們了。”

“殿下不敢。”齊聲迴應。基本從來沒有進過皇宮,雖然在商場上叱吒風雲,進了皇宮,一個個很緊張,酒兒不敢喝了,菜兒不敢吃了。其實走到皇宮,看到這些高大堂皇的建築,有的商人兩腿就開始發彈。

“這是你們應得的褒獎。非但如此,窺基法師在西京組織法會,就特地說道,要將這些善款變成糧食,交給災民手中。可各位也看到了,朝廷盡力了,父皇與母后爲此事日見消瘦,各位大臣同樣茶飯不思。可是渭水淺了,國家無法及時調度。這天下是父皇的天下,也是百姓的天下。天下寧,百姓寧,你們行商也會順利。天下騷動,百姓騷動,你們行商也會不順利。因此,這時,正是羣策羣力之時。不但是募捐,而是糧食。如果各位有各種妙法,將糧食運向關中,即使是你們前去出售。孤與各位宰相,也可保舉其中數位做得好的,一個爵位,甚至一官半職。”

一句話了,商人開始嗡嗡議論起來。

經過幾百年對商人的打壓,對功名的渴望,這些商人很飢渴的。再說,並不是讓他們募捐,而是出售,以現在關中與其他各道的糧食價格差距,實際上還有一些利潤的。

在不遠處,坐着幾位洛陽的商賈,其中一名商賈大着膽子說道:“殿下,只怕到時候兩位聖上不肯。”

李威走過去,故作神秘地壓低聲音,說道:“其實這也是兩位聖上的意思。只是怕羣臣反對,各位只要做得好,關中活人無數,羣臣反對的聲音也會弱些。”

聽到的人不多,不過散了宴席後,必然有其他人追問,於是散佈得同樣很快。

李威抹了一把汗,心中想到一句很不好聽的話,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但爲什麼這樣做,李威馬上就看到了。

消息還是走露出去,已經很是拐彎抹角了,可是各地的大臣與儒生上書的奏摺再次象雪花片一樣,又向洛陽飛來。

甚至有儒生伏於天津橋南哭泣,說皇上先是用巫蠱,後是重視商賈,並且還破祖例,要授商賈官職爵位。可正宗的求雨大雩一直遲遲不舉行。陛下,你不能糊塗啊。

然後以頭碰地。

可就在這時候,朝廷開始處理明崇儼了。

早朝之上,李治威喝了一句:“什麼生病了,就是真病了,也將明崇儼給朕架來!”

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53章 問鼎(五)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118章 問琴(中)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140章 定(二)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82章 曙光(上)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285章 當決斷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252章 決心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176章 合(四)第55章 進宮(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74章 微調第149章 問鼎(一)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87章 前夕(五)第445章 散紅光成綺(一)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461章 等多時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169章 探(七)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01章 會戰(二)第169章 探(七)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211章 渡(上)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402章 踏月影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275章 小重山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62章 和親(中)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179章 合(七)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66章 探(四)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73章 刺激第143章 定(五)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274章 無人聽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
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53章 問鼎(五)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118章 問琴(中)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140章 定(二)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82章 曙光(上)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285章 當決斷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252章 決心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176章 合(四)第55章 進宮(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74章 微調第149章 問鼎(一)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87章 前夕(五)第445章 散紅光成綺(一)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461章 等多時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169章 探(七)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01章 會戰(二)第169章 探(七)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211章 渡(上)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402章 踏月影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275章 小重山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62章 和親(中)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179章 合(七)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66章 探(四)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73章 刺激第143章 定(五)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274章 無人聽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