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合(八)

有什麼好爲難的。那個小女子有恩於你,可她的兒子也是你兒子,我們唐宗室子女。此次她來長安,椿她說,仿照波斯例,給吐蕃獨立的政權軍權,但必須接受我們唐朝官員的節制,允許我們唐朝派出少量軍隊,進入邏些城。”

真是一個粗暴的主意,倒也符合母親的特性,李威有些苦笑的想。

“不要不忍心,想放在對等的國家地位,早遲必是仇人,你在位時也許會平安,後代還會繼續上演仇殺。只有作爲唐朝的屬再,接受唐朝的羈縻,纔沒有矛盾存在。而且你們父子不相見了嗎?對等國,他一輩子永遠沒有辦法離開再原了。屬國,就可以來朝謹見。”

李威嘿然不語。

吐蕃不可能再讓它繼續獨立下去,關健是如何做好沒祿氏的思想工作。

只好等沒祿氏到來,蠢想辦法吧。

估計此時沒祿氏也正在考慮。

離開大明宮,元旦將要到來,要搬家,還更忙着繼續爲這一戰善後,母親慶壽的事,也要安排。家事國事,都頭大了。

地勢上的高撥,在這辰光裡就能看出來區別。太極宮瓦愣上的鋪着一層薄薄的積雪,大明宮卻在陽光照耀下,全部融化,除了背面一些陰暗的角落外,紅色的瓦片全部露了出來。

可遙望着大明宮,上官婉兒愁眉苦臉的說:“陛下,臣妾不想搬。”

都到了這份上,還不情願。

不但是上官婉兒,歲數漸長‘行事越見穩妥的狄蔥狄好姐妹’都不想搬家。

此時的狄氏姐妹,非習昔日,爲皇帝生下數子不箕,外面還有狄仁傑這個,強硬的孃家人。這十年中最風光的大臣,無疑是狄仁傑了。在內宮中,狄氏姐妹因爲歲數大,行事穩重。卑賤的出身,使她們又能保持謙虛的態度,所以很有人氣。

看了看幾位妻妾,狄氏姐妹正閃鑠着最後的光法,充滿了熟婦的風韻。最美麗的上官婉兒與韋月長大了,此時正值人生中最好的時光,美豔無比。鄭宮楚舉止富有大家風範,碧兒還是以前那樣子,一副小家碧玉的乖巧風情。楊敏與徐儷年齡也漸漸長了,但依然煥發着美麗。野辭明月與香黛是一個另類,一個是野性,一個是異國風情。

外面人說,皇帝很苦啦,自古以來,就沒有這麼簡樸愛民的皇帝,若不是發動了許多場戰役,說不定以後他死去,那個仁的溢號,提前數百年就落到他身上了。

真如此?

作爲一個小講師‘面對這樣的生活’還能不滿足嗎?

其實不能這樣比較,經過幾十年詭奇的經歷,政治的黑暗角逐,當真還是以前那個小講師麼?可前世的平民生活,讓他很容易滿足眼前的現狀。所以這一世,將幾個兒子先後,都趕了出去,體驗平民生活的艱難。

掃了掃,幾個女子眼中都有些擔心。

母親過去,給她們留下了巨大的陰影。摸了摸上官婉兒的頭說道:“這些年‘你給了聯許多幫助’最難得的是你沒有什麼野心。”

“陛下,那是臣妾的榮幸。”

“不過你不用擔心,母親這些年性格也淡了。否則她也不會拿出大明宮的庫藏,替我渡過那個難關。”

這也有他的努力,若不是他這些年,孝道做得好,又主動說改年號,閤家團聚的,武則天未必會做出這樣的舉動。這是投之雙桃,報之以李。武則天不會明說,心高氣傲的她,做出這件事,已經算低頭低得不能再低。

“沒有了政治上的想法,你說我母親還能做什麼?若大的大明宮,也孤單,上了年齡,也會想一家的親情。”

豈止是內宮的幾個女子,每當老三老四一回京,李威就押着他們一道過去,可每一次交談了一會兒,立即撥腿就逃。總之,武則天這個母親做得很不成功,包括小妹在內,有的時候都有些怨言。

勸了大半天,最後才動身。

剛搬進大明宮沒有多久,沒祿氏就來了。

相弗無言,顯然沒祿氏也沒有想好。

摸着她的頭髮,李威有些心痛,道:“這些年,你最不易。”

自己與母親鬥智鬥法,手中掌控着最殘暴的力量,都感到筋疲力盡,況且沒祿氏。

“也熬過來了,不過也老了。”

“不老,你在我心中永遠美麗。”

“你在騙我,是想哄我開心,好向你讓步。”

“錯,我不逼你,讓你自己想,你終不是別人,自己後代的何去何從,民族命運的何去何從,會想得很細。”

“那你替我分析分析。”

正說着,內侍走了過來,道:“太后有請吐蕃贊蒙過去一敘。”

“知道了,”李威揮了揮手,讓他下去工

“你這個強勢的母親,爲什麼要見我?”

李威將經過一說,好給她做一個思想準備。

“那你是怎麼想的?”

“這是底線,只有這樣,後代纔不會自相殘殺,你們民族也能依附在我們先進的文明上,順利的進行發展。還有正了名後,我也能實施一些措施,大臣與百姓不會反對。不過,我不會逼你。”

這是一個無比聰明的女子,李威並沒有隱瞞任何想法。

沒祿氏默默無言。來到武則天的寢宮,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很恭敬的行了一個晚輩禮。咱不是吐蕃的太后,是你的兒媳婦啦。你坐。”

武則天說完了,用眼睛盯着沒祿氏,就是這個小女子出的主意,讓自己上當受騙的。然而沒祿氏不懼,同樣微笑的看着武則天。武則天先是慍怒,最後卻笑了起來。都過去啦況且正是這個小女子,與兒子乾的一票買賣,讓論欽陵剷除了。

對竿事自己不懂,可這些年論欽陵如何如何的,都聽得耳朵起泡了。此人一除,唐朝少了一大禍害。至於嶺西的那片土地,武則天同樣沒有在意。要那麼多支地,能管得過來麼?

但吐蕃卻是心腹大患,從青海滋溜一下,就能滑到長安來。

途“以前你是吐蕃的贊蒙現在卻是我李家的人。”

話外有話的,別要胡思亂想,凡事爲我兒子着想吧。

“我更是個兒子的母親……”,沒祿氏毫不枕豫回擊過去。我與你兒子僅是曖昧的關係,自己的兒子纔是最要要的。不象你,爲了權利,兒子都不顧。

李威挾在中間只蠟了兩句,就覺得空氣裡冒電光了。擔心的看着母親,怕她發怒。武則天是有些慍態,可迅速一笑說道:“本宮聽說你飽讀我們漢家的書籍,那你應當看過一篇文章,觸龍說趙太后。”

爲兒子想,那就要想長遠一點不要盯普吐蕃那巴掌大的苦寒之地。

沒祿氏無言。

“去吧”武則天說道。

兩人先對戰一局,六則天略佔上風。

走了出來,沒祿氏幽怨地說:“陛下啊,我都讓出了青海。”

“不是你讓出青海至今青海未收回,正是爲了考慮你,否則我早就將青海拿下。”

沒祿氏還能說一句,當年若是沒有我相救,你早就讓論欽陵追上擊殺身亡。可她很聰明這一說,等於是賣恩會很傷感情。然而面對這結果,心中終是有些不喜,低下頭沉默的走。

“我知道你爲難,我不會逼你。但我還是要說一句,表面上你們吐蕃新近戰敗,紫山口歸屬我們唐朝,在如此局面下,你做出讓步,回去後,不會有多少人反對。等以後再做出讓步,很難了。”

怎麼辦呢,只捉通之以情,達之以理。

“對了,是我主政了,爲什麼你還佔着紫山口。”

“那是準備以後和平時,做出一個小城,供商旅往來的。不通商,你們吐蕃人就會很苦。還有,不佔住它,你們吐蕃國內還有一些反對唐朝的貴族與大臣,以及地方勢力,他們就會有藉口。這兩條都是爲你着想的。”

“更爲了你們唐朝着想好不好?”

“大家共贏,豈不更好?”

沒祿氏再次無言。

除夕之夜眨眼來臨,今年的除夕之夜,長安城份外的熱鬧。隨着青海的收復,唐朝的文治武功,也達到了巔峰。皇上與太后的和好,也讓百姓們感到高興。

除了受害者的家屬,大多數百姓心中還認爲孝爲百善之首,母子僵持下去,終不是國家之福。

天未黑,鞭炮聲就撲天蓋地的響了起來。

當然,國庫雖然有些吃緊,這一年意味尋常,也做了一些準備。將諸大臣請到大明宮守歲,還刻意的邀請了沒祿氏入席。

天漸漸黑了下來,宴會羣臣的麟德殿前擺放着許多煙花。太監們將煙花一個個點燃,夜空中立即出現五顏六色的繽紛。

“好美陳”,站在麟德殿二樓的欄杆上,沒祿氏看着夜空說道。然後轉過頭問道:“似乎比前開得更大更高。”

“技術在發展,煙花質量比十年前好些了。不過這是皇宮專用的煙花,民間燃放的煙花,質量會稍遜一籌。”

兩人站着的姿勢有些曖昧,不過大臣們還是沒有想起來的,認爲是吐蕃人,不懂禮,此次前來唐朝,又有求於皇上,站在一起,說幾句話,也合乎情理。

可是沒祿三來長安,第一次知道的人不多,後兩次幾乎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雖是敵人,爲了國家本波如此,不但吐蕃的百姓感動得想要放聲大哭,唐朝也有許多人十分敬佩,有的文人還刻意爲沒祿氏寫了詩讚頌。

李威又說道:“這僅是一個開始,鏈着更多的人鑽研格物,一個更美麗的明天,就會出現在唐朝。”

也含着勸戒之意。

“那本《格物書》我多看不懂。”

李威只是笑,不是你多看不懂,是全天下的人都多看不懂。一旦能看懂了,不得了工業化就要開始了。

“還有中級?”

“有,不過我沒有本事將它寫出來,留給後人了。”

“你從哪兒學來的古怪知識。”

“是上天安排的,就象上天安排你我相識一樣。若是沒有我前去南謅若不是你胡鬧,怎麼可能相識?這是什麼樣的緣份?”

“我答應你的要求”,沒祿氏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古怪的說道。

“你說什麼?”李威驚喜萬分,終於想通啦,這簡直是一個大好消息

“不過你也要答應我幾個條件。”

“什麼條件?”

“我要你在大明宮建造一個行宮,以後我來或者兒子來,就住在行宮裡。”

挨着大明宮,兩人好偷偷摸摸的,方便。不然怎麼辦?這個身份眼下不好泄露的,否則吐蕃會翻了天。李威立即點頭。

“還有,你以後可不能因爲我老了,就嫌棄我。”

“放心我可以指天發誓,你能來,是何其的不容易,我豈敢娘棄你。”

“不,我將兒子培養大,過幾天,就搬到長安來住。”

“你說什麼?”李威驚喜過望居然大聲起來弓得羣臣一起扭頭看他們。然後低聲道:“譁太好啦。”

這一刻欣喜若狂,可不是作態的。沒祿氏美陳的小脣角,也出現了一絲笑容。雖然有失,也有得。李威對她的感情讓她十分高興。又道:“還有,以後每年要陪我放煙花。”

“難道是煙花讓你想通了?那我早知道,多準備一些煙花。”

沒祿氏看着他菲子似的舉動,只是笑。又途:“你答不答應?”

“答應,以後每年不管到哪裡到元旦時我都會陪你們放煙花……”

“不行,我爲你付出太多要悄悄的單獨陪我一下。”

“好……”李威有些暈,也有些擔心,你可別在將來爲了專寵,使出和種手段椅付我的後宮諸女。

“對了,你說無論到哪裡什麼意思?”

“我打箕過上十幾年,將皇位禪讓,然後到處看一看,看看泰山的菲奇,黃山的奇鬆,峨眉山的猴子,廬山的雲霧,長江的闊大,浙江潮的壯觀,大海的無邊無際。”

“爲什麼要禪讓?”

“你也在處理吐蕃政蘇,知道有多苦。權利雖好,不能爲權利迷失了眼睛。”

“你母親有沒有想通呢?”沒祿氏一邊說,一邊瞅着不遠處正坐在中間的武則天,吐着小舌頭問。

“這些年過去,她也看開了。不過以後你若來長安,讓着一點。”不但怕她對付自己後宮,還怕她與母親發生衝突。皆不是好惹的主,到時候自己就頭大了。

但沒祿氏僅一句話就讓他頭有些痛:“她不犯我,我不犯她。她若犯我,我爲什麼讓她!”

過了上元節,沒祿氏沒有離開。武則天的生日是在正月二十三。其實今年李威只想圖一個吉慶,否則七十歲,辦什麼大壽?

但唐朝國力強威如此,無數個小國,與各部,包括倭國與新羅都派了大臣慶賀,波斯的新國王波善活居然都親自來到長安城。爲了增加喜慶,李威又下謅,從雍州開始,一直到洛陽,十幾個州,六七百萬人中選出一千個年齡最高的老者前來長安城。當然了,躺在病牀上不能動彈的除外。然後大開酒宴,與羣臣、各國來使一起,向武則天祝賀。美其名曰千叟宴。

是很有看頭的,這麼多人中間選撥高齡者,導致年齡最小的都七十出頭。一大羣白頭髮,晃得所有人都眼花。

僅此,已就是一個喜慶的賣點。

大宴開始,又請宮女與教坊諸女表演舞蹈,從高宗時的《聖壽樂》開始,接着到《大定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直到《上元樂》結束。

但僅是一個開始,更大的活動在大明宮南門外的廣場上。

諸人擁簇着武則天來到丹風門樓上,更大的舞蹈開始了。整整一千宮婢在表演一曲長舞《萬壽樂》。四周圍滿了黑壓壓的人羣,一眼望不到邊際。其實後面的人根本看不到舞蹈,他們是等過一會兒的活動……煙花。

爲了慶祝,李威從國庫裡撥出了五萬椿錢,準備了大量的煙花。

這支舞很長,經過許多官員與樂師、舞師構思編制出來的,有多組硬舞、軟舞與字舞、花舞組成,整整舞蹈近一個小時。用舞蹈的內容,表述了武則天的——功績。

至於過錯,這時候誰去提?

舞蹈結束,終於傳來如雷一般的山呼萬歲聲,是爲了武則天歡呼的,或者是爲了接下來煙花表演歡呼的,未必可知。不過這更增加了節慶的意味。

五萬椿錢的煙花是什麼樣的樁念,整個天空都被一支支綻放的煙花照明瞭。

武則天很滿意,拉着李威的手說道:“我兒,你箕是有心了。”

“母后,是不是感到其樂融融的滋味?”

“你這個小滑頭”,武則天戲謔的在他頭上打了一下,道:“我不是衛莊公母,諸子之中,對你最痛愛。”

“是,是,”李威也不辨解。走到這一步,我容易嗎?不過今天起,纔算圓滿的消膾了母親的心結,也解決了自己最頭痛的難題。又想到了前世,想到了今世。這一刻望着母親,望着附近與諸女談笑風生的沒祿氏,以及諸女臉上燦爛的笑容,又看着天空的煙花,有些癡了。

(完)

比:結局的話,不箕字。本來這本書寫完,我準備休息一下,三年不到的時間,碼了三本書,九百多萬字,累了。結果責編的勸說,不但沒有休息,反而同時在開兩本書,老午這十幾天累得快趴下。每當休息躺在牀上時,動都不想動一下。唉,我這是……

關於這書本,有可能刪略了十幾萬字,因此後面二十幾章略幹。不過該寫的也都寫了。有可能略幹,椅此道一聲歉。兼顧了新書,並且是不同的風格,老午真的吃不消,大家原諒一下。

明年第四本書結束,一定要休息。

最後說一句,今天八號,第一百八十章,第八個小節。祝大家發發發,閤家團聚,身體健康,步步高昇,一路發發發。若有興趣,新書見。似乎反響不是很惡,那是一本雅趣的書,若喜歡,請多多支持一下。()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163章 探(一)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76章 合(四)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71章 沒得救了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41章 定(三)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252章 決心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51章 問鼎(三)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56章 莫愁樂第213章 渡(下)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71章 探(九)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444章 簾影動第5章 願春暫留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87章 西風烈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275章 小重山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173章 合(一)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65章 兒戲第76章 試驗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266章 爭第143章 定(五)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65章 甜(上)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101章 會戰(二)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67章 安慰第239章 交換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55章 啓航(一)
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163章 探(一)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76章 合(四)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71章 沒得救了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41章 定(三)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252章 決心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51章 問鼎(三)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56章 莫愁樂第213章 渡(下)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71章 探(九)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444章 簾影動第5章 願春暫留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87章 西風烈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275章 小重山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173章 合(一)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65章 兒戲第76章 試驗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266章 爭第143章 定(五)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65章 甜(上)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101章 會戰(二)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67章 安慰第239章 交換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55章 啓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