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論功封賞

陳敬雲沉思着的時候,沈綱並沒有說話,就這麼等待着陳敬雲的思考,不過他並沒有等到陳敬雲的立即回答,半晌後的陳敬雲才道:";此事容後再談,現在我們還是準備晉升儀式吧!”

沈綱道:";知道,晉升儀式已經準備妥當了,有功將領也已經是陸續從前線趕回!”

陳敬雲主政的中國裡,幾乎每一場戰爭結束後都會舉行大大規模的晉升以及授勳儀式,用來表彰在戰爭立功的將領們,這一次同樣也是不例外,雖然還沒有正式舉行但是沈綱已經知道,這一次的晉升儀式裡已經確定了有三人被晉升爲元帥軍銜,其中晉升爲上將以及中將的就是更多了。

1944年十二月六號,中國南京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晉升授勳儀式,諸多海陸空將領們乘坐專機從各條戰線上趕回南京,能夠有幸參加晉升授勳儀式的都是少將以上級別的軍方將領,當然還有少量在戰爭中有着極爲出色的表現的中層甚至基層軍官,而這些能夠參與戰後晉升授勳儀式的無一例外都是獲得了代表中國最高軍事榮耀的鑽石雙劍勳章以及紅金雙劍勳章的人。

數百名將領齊坐一堂,這個場面可稱得上中國歷史上同時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統一晉升授勳儀式了,首先是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紅金雙劍勳章獲得者、陸軍元帥沈綱上臺進行了一番講話,講話完畢後纔是面色莊重道:";躬請主席上臺講話!”

這個時候,陳敬雲纔是難得的身穿國家元帥禮服走上了前臺,陳敬雲平常時候已經是很少穿軍服了,就算是穿也是穿不佩戴軍銜之類的常服,而穿上國家元帥正式禮服的情況一般都是在這種重大場合,也只在軍事系統內的場合才穿,在平日裡的政治場合上陳敬雲一般都是穿常服,很少才穿軍裝的,爲的就是避免給民衆一個他是軍事獨裁者的印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陳敬雲他還的確是現役軍人,職務就是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軍銜爲國家元帥,國家元帥這個軍銜是爲了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特設的軍銜,而普通軍人最高軍銜就是軍種元帥了,比如沈綱的陸軍元帥,關時傑的海軍元帥。

陳敬雲上臺後環視一圈,下方的上百個將領全都是靜默無聲,注視着陳敬雲!

“自辛亥革命後,共和國的軍人們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崛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着自己的血肉才鑄就瞭如今的華夏興盛局面,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我們今天將不會坐在這裡談論勝利,國民們也不會能夠安穩的工作、生活和家人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說到這裡,陳敬雲停頓了會後繼續道:";在這裡,我對過往數十年來爲國家和民族而犧牲的百萬將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說罷後他又是停頓了會,然後纔是開始說起了對日戰爭的話題:";過去數年來,原日`本法西斯政府不顧日`本人民對幸福自由的期盼而頑固的發動了對亞洲人民的侵略戰爭,導致過去數年裡亞洲人民的安全和自由受到了極大傷害,身爲一個世界大國,中國對亞洲地區的安全和亞洲人民的幸福以及自由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爲此我們才艱難的決定對原日`本法西斯政府實施了軍事打擊。”

“在過去半年對日軍事打擊中,戰果無疑是輝煌的,憑藉共和國軍人的勇武,憑藉國民的盡心盡業,我們用不可阻擋的氣勢一舉摧毀了原日`本法西斯政府,還日`本人民以及亞洲人民一個朗朗乾坤。這個過程中衆多的軍人們以最堅定的國社黨綱領作爲行動原則,在解放亞洲人民、華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立下了不世功勳,而今天,我們在這裡就是爲了表彰他們,感謝他們爲國家和民族所奉獻的一切!”

這一番空洞而無物的開場白之後,陳敬雲也是沒有打算繼續多說廢話了,因爲在場的都是軍人,而不是普通民衆或者政治家,陳敬雲沒有必要對他們長篇大論的吹噓,軍人都是直接的,他們打了勝仗那麼就渴望得到晉升和表彰,其他的客套話都是虛的。

同時由於同一晉升和授勳的人員比較多,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讓陳敬雲講廢話,所以他匆匆說了這些後就是進行了正式的授銜以及授勳。

“奄美一戰中,第二機動艦隊司令呂健將軍以卓越不凡的高超指揮,一舉重創日`本海軍主力艦隊,取得了擊沉、擊傷日`本絕大部分主力艦的巨大戰果。奄美海戰後呂健將軍繼續以身作則,繼續率領第二機動艦隊連續取得數場海戰大捷,徹底擊潰日`本的海上防禦力量,爲保全我國沿海地區的安全以及在未來的登陸日`本的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此重功不重表不足以彰顯我國赫赫軍威。因此經過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委委員會討論一致認定,今日特令晉升呂健爲海軍元帥!”

話音剛落下,會場就是想起了陣陣掌聲,而坐在前排的呂劍此時也是滿臉紅光的站了起來,邁着堅定的步伐走上了講臺。

此時的他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是興奮無比,元帥軍銜啊!這可是從軍者一生當中的最高榮譽,比他之前所獲得的鑽石雙劍勳章都要來的重要。要知道如今中國元帥軍銜的人並不多,之前一共只有七位現役元帥,其中陸軍就佔了五個之多,海軍裡頭只有關時傑一個人而已。空軍那邊也是隻有伍世鍾一個人。

如今他呂健卻是成爲了第八個,這如何能夠讓他不興奮。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可是連級兩跳啊,中日戰爭前他不過是個中將,一場奄美海戰讓他晉升爲上將,而距今不過四個月而已,他又是獲得了晉升成爲了海軍元帥。這等晉升速度別說在海軍了,就算是中國海陸空三軍內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極少出現的事情。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會這麼快就被晉升爲元帥軍銜,也和中國三軍的爭鬥有關係。當今中國三軍中,一共才七位元帥,但是海軍和空軍卻是各自只有一個人,作爲中國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的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五個人裡頭有三個就是陸軍,另外兩席才被海空軍各自分了一個。

這種情況如果是在三十年代以前的話還不算什麼,因爲二戰之前中國一直都是陸軍獨大,空軍和海軍都是小弟弟的角色。但是二戰時期中國的海空兩軍實際上已經成爲了頂樑柱,甚至重要性比陸軍更大,對日作戰裡海軍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而空軍也是作用不小,至於陸軍方面,雖然說沈綱等人堅持對日戰爭裡陸軍功勞巨大,但實際上陸軍就是個打下手的角色,實際上並沒有發揮出太重要的影響。

如此情況下,海軍和空軍內部自然是不滿意海空軍在國內的地位落後於陸軍方面,所以一直都想要增加影響力,而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海空軍聯合對陳敬雲進言,要求擴大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的數量,從五位增加到七位,而多出來的這兩個席位則是海空軍一家一個。

面對海空軍的聯合攜手,哪怕是一直以老大自居的陸軍也是不得不退讓三分,最後秘密通過了這一決議。

而這一決議通過後就得有多出來的海空軍人選啊,雖然說中國空軍和海軍的規模龐大,但是說實話海空兩軍裡頭能夠拿得出手的名將實在有限,國民們一說起空軍,頂多就是知道一個伍世鍾,其他的那些空軍將領可沒有什麼人認識。而海軍那邊雖然中層將領出色的比較多,比如陳紹寬、溫庭和等人,但是海軍那邊的晉升渠道更爲僵硬和體制化,要等他們熬到元帥軍銜的日子估計黃花菜都涼了,在無人可選的情況下,海軍那邊關時傑親自拍板,把海軍中的新秀將領呂健給推了出來,呂健雖然之前名聲不咋地,但是在奄美海戰之後由於國內的大力宣傳,已經成爲了海軍的頭一號將領,雖然年紀有點年輕,而且資歷也比較淺,但是人家卻是能夠拿出實打實的戰功啊,而這些戰功就是其他海軍將領所不具備的。

因此這纔在海軍內部形成了統一意見,積極向陳敬雲推薦了呂健。而陳敬雲也是因爲對呂健在奄美海戰中的出色發揮影響深刻,本來就是有心栽培的了,所以也就批准了。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空軍。

緊隨呂健之後的空軍第一航空軍程凌勇,此人同樣是因爲在對日作戰中因爲第一航空軍所發揮出來的巨大作用而得到晉升。

程凌勇的名氣實際上比呂健更小,實際上空軍的所有將領大多都是名聲不顯,在國民心中沒有多少存在感,而程凌勇相對而言多少還好一些,至少他所主持的對日`本戰略大轟炸因爲巨大的殺傷力而讓他名聲顯赫,日`本諸多人甚至高呼程凌勇乃是劊子手,是對日`本平民進行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69章 十九號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2章 陳府景象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12章 大戰(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53章 王麒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
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69章 十九號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2章 陳府景象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12章 大戰(二)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53章 王麒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