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

唐繼堯要出兵四川,這自然不可能平白無故的亂出兵,怎麼說呢,人總是要點面子的,即便是讓他們掩耳盜鈴也是好的。

發動戰爭是需要藉口的,國民軍進軍上海是用了士兵走失,北洋軍進攻南京是用說國民軍破壞了國內和平,至於其他小勢力小軍閥興許會說你搶了我的十八姨太,所以我率軍來報仇之類的話,但是總是會有理由的。唐繼堯自詡滇軍也算是中國的一流勢力了,做人行事也把自己定位在重要角色上面,個人形象和滇軍的形象是需要保持,至少不能做的比陳敬雲差多少,所以在出兵四川這事上,他可是花費了不小心思纔算找到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藉口。

藉口也簡單,就說是駐紮重慶的熊克武派兵進入了瀘州並殺害了近千無辜民衆,而盤踞南充一帶的劉存厚就說熊克武喪心病狂之類的,然後公然邀各方兵馬圍剿重慶的熊克武。而唐繼堯則是藉此正式派兵從貴陽、遵義出發進入四川。並且在出兵的同時,向北洋政府的陸軍部發了報備電報,另外還發了一個不痛不癢的通電,說滇軍不忍見川內民衆遭受殘忍軍閥的無辜殺害,灑淚之餘決心不惜犧牲滇軍子弟的生命來保護四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幸福之類的話。

這種藉口到底是真是假那是誰也說不清,也不重要,反正在實權人士看來有沒有藉口是沒什麼區別的,重點就在於唐繼堯正式派兵進入四川了。

說起來,滇軍在之前就已經試過進入四川省內,不過那時候滇軍由蔡鍔掌權,軍力也不算太強,面對四川內各路大小軍閥的反對以及袁世凱的強硬態度而不得不無功而返。而現在嘛,四川省內因爲一個防區制已經徹底將各個大小軍閥分化,而北洋軍和國民軍又在蘇南打生打死中,可以說是滇軍進入四川的最佳時間點了。

ωωω ▲тTk Λn ▲¢ Ο

袁世凱看着手中的這封電報,臉色不太好看,身爲北洋的當家人,中國名義上的統治者他對國內各省份的局勢都是有着關注的的,對於四川內的事情自然也清楚的很,對於唐繼堯在這個節骨眼上派兵進入四川也是猜得出唐繼堯的心思,不外乎就是趁着自己和陳敬雲打着的時候撈好處。

之前袁世凱爲了拉攏唐繼堯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前後也給了唐繼堯不少好處,然而米啊沒對陳敬雲和袁世凱的雙方拉攏,唐繼堯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一直都是模糊態度,明顯是要當騎牆黨,那邊都不倒。這一次袁世凱要是公然反對唐繼堯進軍四川的話,說不好這個唐繼堯就會徹底的站在陳敬雲那一邊去,這樣一來對北洋而言就會帶來更龐大的壓力。

可惜平白無故默認唐繼堯佔據四川的話,原本實力不小的滇軍就會急速膨脹起來,這四川可不是什麼窮省,雖然不服廣東江蘇浙江這樣的沿海富省但是也不差,一旦滇軍控制了四川后造成的威脅可不必手握閩浙東南沿海省份的國民軍要小多少,甚至威脅更大。

袁世凱沉思許久後道:“唐繼堯派了誰進川?”

段祺瑞道:“現在唐繼堯只派了一旅進川,爲雲南第二旅,旅長乃是其弟唐繼虞!”

袁世凱聽罷後一邊思索着一邊打道:“這樣,和四川的熊克武和劉顯存聯繫聯繫,跟他們說明白了,四川內部自己打還好,但是滇軍來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走的!另外早點查探清楚看唐繼堯到底派誰率領主力入川,四川那麼大他總不會只派一個旅進去的!還有試探下四川都督尹昌衡,他總不甘心就當一個有名無實的都督的!”

四川那邊本來就亂,他唐繼堯要想順順利利拿下四川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用北洋軍直接派兵,隨便挑撥一下就能弄出一大堆麻煩來。暫時來說袁世凱還不會太過於看重,這個就和湖北那邊一樣,局勢都還在掌控之中,偶爾有些動亂也影響不了大局。

現在真正能夠影響全國局勢,動搖北洋軍根基的威脅在於國民軍,在於蘇南戰事,其他事情和這個比起來可就不值一提了。

隨後衆人又說了一番關於鹽政改革以及政務改革的事情,這些事情段祺瑞等將領自然是不便開口的,袁世凱和周學熙以及趙秉鈞說了一段後也就是放手交給他們去辦了。這個鹽政改革也是老早就開始進行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善後大借款是用鹽政來抵押,既然用這個抵押的話洋人們自然不願意繼續看到中國的鹽政系統落後貪污等等,所以就要求進行鹽政改革,甚至都直接給出了參考目標,那就是閩浙兩省的鹽政改革。

於是乎北洋這邊也就學起了閩浙那邊進行了鹽政改革,但是到目前還沒有辦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個控制力問題,鹽政所涉及的利益牽扯麪太大,而北洋軍又不是像國民軍那樣是完全新生的軍事集團,進行改革的話絲毫都不在乎一些原有的勢力體系。但是北洋不一樣,他基本上是全盤繼承了清朝在北中國的統治,甚至連官吏之類的都是沒有怎麼換過,這改革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到目前爲止還是徒有其表。

這些事情說的時間不長,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後袁世凱就是讓周學熙和趙秉鈞等出去了,只留下了段祺瑞一人,留下段祺瑞來所問的所說的都是一些軍事上的事情,尤其是蘇南地區的戰事。

“按照這麼說,國民軍的飛機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了!”袁世凱一邊聽着段祺瑞的簡報一邊問着。

段祺瑞回答:“的確如此,近一個月來,國民軍的飛機幾乎每天都出現在陣地上空,對我軍的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並且在不久前他們還動用了數十架飛機轟炸了南京,使得南京方面的彈藥庫存損失過半。”

“月初的時候不就是已經找洋行購買飛機了嘛,現在有眉目沒有?”袁世凱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事實上他在組建北洋軍的時候,對於武器裝備一直都是極爲關注的,早些年大規模裝備曼利夏步槍,再到毛瑟1888步槍和日`本的三十年式步槍以及陸軍所用的大量七十五火炮,以及國內第一個大規模列裝重機槍,這些基本上都是各國陸軍的先進現役武器,和列強先比並不差多少。派出人員素質,如果說以表面武器和編制來看,北洋軍和日`本乃是其他列強軍隊並不差多少,只是缺乏105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而已。

對於先進的武器他接受的很快,比如陸軍炮兵的氣球,又比如最近纔出現的飛機。可惜的是,現在世界各國的飛機發展都還在很原始的階段,對於飛機的製造和運用水平都極其有限。他們是有各項基礎技術,但是到現在爲止還缺乏一個大規模發展的契機,而企圖向外快速購置飛機的北洋軍也就遇到了不少的麻煩。

本來是想去日`本買,但是一問才知道,人家日`本自己都沒飛機呢,然後又去德國,法國和英國之類的問,這有是有了,但是先不說要從他們本國運送過來,而且性能也是極差的。不過怎麼說呢,現在飛機的性能是隻要能飛,航程遠,容易駕駛就算是合格了,對於其他各項飛行性能要求並沒有什麼嚴格,這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各國的航空部隊自己都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飛機,除了偵查外這飛機還能做什麼……

這年頭飛機還算便宜,北洋軍就算是外購,但是價格也就幾千元左右,老袁一口氣從法國訂購了三十架。

“現在這批飛機已經在法國趕工製造,預計下個月就能全部完工,我們已經派遣了在法國和英國的一批留學生前往接受和訓練,預計後個月就能到達國內!”段祺瑞說着也是有些鬱悶,等這些飛機回國之後,先不說訓練之類的問題,就算一回國就能用,那也太晚了。蘇南戰事現在都已經打了一個月了,如果還繼續打兩個月的話,到時候沒錢支付軍費的老袁就得直接下臺。

飛機短時間回不了,袁世凱心裡雖然急但是也知道改變不了什麼,只能是耐着性子等着。袁世凱是不缺乏耐心,宣統年間他能夠在載灃的威脅下隱居項城老家數年,辛亥後一舉掌控北中國最大的權力。這一年多來他面對南方亂局也是等着機會的到來,而現在面對蘇南戰事的困局,他同樣繼續等着。

袁世凱等着蘇南戰事出現轉機,陳敬雲同樣也在等着蘇南戰事傳來捷報!

隨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國民軍已經和北洋軍在蘇南大戰了一個月,袁世凱爲北洋軍的各項軍費費勁了心思,同樣的陳敬雲壓力也不小。雖然國民軍調動軍隊的時候不用各種亂七八糟的開拔費之類的,但是彈藥等後勤物資的消耗,傷員的救治,陣亡軍人的撫卹金等都是龐大無比的花銷。

國民軍在蘇南地區的一個月大戰的各種花費消耗已經超過了以往國民軍所有戰爭加起來的花費。

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91章 伍世鍾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98章 陰謀(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53章 王麒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969章 北非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6章 福州體系
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91章 伍世鍾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98章 陰謀(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53章 王麒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969章 北非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6章 福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