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夜幕交鋒

第二師和第一師一樣,屬於國民軍的絕對主力部隊,下轄的偵查騎兵營也是滿編的,不過由於國民軍的騎兵部隊極度缺乏戰馬,甚至合格的騎手也沒多少,所以這國民軍的騎兵和北洋軍的騎兵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北洋軍的騎兵團是有着三個騎兵營,每個騎兵營下屬四個騎兵連,每個騎兵連大約在五六十人左右。這個是屬於典型的大團小連制,和現今列強騎兵部隊中小團大連制剛好是相反的,列強軍隊中,尤其是步兵師屬騎兵團,一般是採取一個團下屬三到四個騎兵連,然後每個騎兵連下屬兩百到三百騎兵。

國民軍起源自新軍第十鎮,騎兵部隊也是從黃安源的那個騎兵營發展起來的,採取的編制也是和北洋軍一樣的小連編制。每一連只有五六十騎兵,然後偵查騎兵營下轄四個騎兵連,加上機炮連的話,大約有三百多的騎兵,武器上除了騎槍外還配屬了輕機槍和六十毫米迫擊炮。

但從兵力上說,國民軍的師屬偵查騎兵營就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北洋軍的師屬騎兵團。

這樣一來,國民軍的師屬騎兵力量不管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不能和北洋軍相比較,所以很多時候國民軍就沒把騎兵當成主力部隊參與到作戰當中來,更多的是當成了偵查部隊。這個從命名就可以看出來,這個騎兵營並不是師屬騎兵營,而是師屬偵查騎兵營。偵查纔是這支騎兵營的主要作戰目標,而不是和敵軍進行騎兵衝鋒戰或者大規模戰鬥之類的。

傍晚時分,第二師的偵查騎兵營3連2排的一支偵查小分隊正在的騎着馬小跑,他們是從師部駐地出來後,就一直往北前行,現今已經差不多往北走了十多裡,已經接近南京郊區了。

行進中,前面的中尉排長卻是突然舉起了手,後面的十餘騎一看立刻就是停了下來,隨即一個少尉上來輕聲問道:“李兄,怎麼了,是不是有情況?”

中尉排長冷着臉,也不說話而是用帶着皮手套的手拿着馬鞭指了指前方,少尉騎兵軍官順着視線望去,此時的天色已經有些灰暗,視線也不太好,他略微看了看也看不出什麼來,而後他就是拿起了掛在胸前的望遠鏡。

當他從望遠鏡裡看過去的時候,面色也是沉靜了下來,隨後放下望遠鏡對中尉排長道:“李兄,看來我們是找到北洋軍了!”

李中尉依舊面色冷峻的點了點頭,發出了略微嘶啞的聲音:“沒錯,如果我估計的不錯,那邊至少是一支近千人的大部隊,而且很有可能是北洋軍的前鋒部隊!”

李中尉這時候拿起了紙筆,把周圍地形和其他情況記下了後道:“走,我們回去,不要驚動別人!”

李中尉帶着的這一排騎兵人數不過二十,如果驚動敵人的話對方派出騎兵部隊來追那麼就可能有麻煩,現在最重要的可不是騷擾敵人之類,而是要把這個情報給帶回去。

不過他的話音剛落下,邊上的少尉軍官突然臉色大變,李中尉臉一沉:“怎麼回事?”

少尉軍官臉色有些驚慌:“他們,他們發現我們了!”

李中尉順着少尉軍官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見了有一股小煙塵從遠處捲起,趕緊拿出望遠鏡一看,只見一片穿着青灰色軍服的北洋軍騎兵正朝着他們疾馳而來,而且這人數至少也是七八十人。

李中尉一下子就大致估算出了敵人可能是一個騎兵連的兵力。

一排對一連,李中尉並沒有什麼英雄主義更不喜歡做一些讓自己送死還得不到什麼價值的侍寢,所以他立即撥轉馬頭:“撤!”

隨着他一聲令下,這一行人十七八騎就是快速的向南方疾馳而去,而他們的身後則是有着六七十個北洋騎兵朝着他們追來,兩者一追一逃之下,距離並沒有被拉近多少,而慢慢的,這兩支騎兵部隊就是隱沒在夜色當中。

北洋軍的騎兵在追了一段路後由於夜色加深,他們也害怕過於南下的話會鑽進國民軍的主力部隊裡頭,所以就折返了,這兩支小規模騎兵的接觸,也是北洋軍和國民軍的第一次正式接觸,儘管這兩支部隊都沒有展開交火,但是卻都給了己方的指揮官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敵人已經不遠了。

馬成得知敵人就在二十里之外的時候,一方面是琢磨着是不是該主動出擊,先把敵軍的這股先頭部隊給打掉,另外一方面也是向杭州方面彙報了情況。

“這麼快,這才一天時間呢,他們就已經控制了南京並把前鋒部隊派了出來?”陳敬雲對北洋軍的快速行動有些詫異。

黃興是昨夜才棄城逃走的,北洋軍最多也就是早上的時候發現,然後估計中午時分進入南京,不過按照之前陳敬雲的預計北洋軍應該是會在南京停留一兩天時間,用來建立後勤補給基地以及渡河過南岸。不過沒相當這才一天時間北洋軍就已經有一股千人規模的部隊出現在了南京南部郊區。

陳敬雲看着地圖,南京那邊雖然緊急但是由於南京已經被北洋軍所佔據,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顯得不那麼急迫了,反正現在南京方面的策略已經是定好了,那就是先守等待第七師到來,先把北洋軍的南下勢頭擋住了再說,然後視情況奪回南京,將北洋軍抵擋在長江以北地區。

“現在鎮江那邊如何?”南京那邊的情況只要不發生意外的話,那麼未來數天內都會按照已經制定好的計劃進行戰略防守,但是鎮江方向卻是要複雜的多。

鎮江和南京在近代以來向來就是兩個互爲相依的軍事要地,之前黃興進行戰略部署的時候也是在鎮江放了一個江蘇第三師,用來預防北洋第八師的渡江進攻,前幾天張勳的部隊倒也已近到達了長江北岸地區,也嘗試過了幾次小規模的渡江作戰,不過由於規模太小加上是渡江作戰,所以都失敗了。

然而黃興被孫文勸說的去了安徽,黃興在南京帶走了江蘇第一師,第二師以及他的警衛團和其他一些部隊總數兩萬多人,但是在鎮江那邊的江蘇第三師他卻是帶不走,一方面是距離太遠,黃興來不及把部隊調回來,而另外一方面鎮江的江蘇第三師正在和張勳部進行交戰,儘管規模不大但是要是撤退的話很可能變成潰敗,諸多情況結合起來就造成了黃興雖然帶着南京的部隊走了,但是鎮江那邊的部隊他卻是沒辦法帶走。

江蘇第三師的師長是董宏,他個人也是留日出身早年就跟着孫文幹革命了,也跟隨在黃興後頭策劃了好幾次的起義,辛亥後他一直跟在黃興身邊,南北和談後黃興裁撤南京附近的民軍,他就先是擔任了第八師的副師長,然後黃興把第八師改組爲江蘇第一師,並以此爲基礎組建江蘇第二師,第三師的時候,他就是順利出任江蘇第三師的師長,這從關係上來說算得上是黃興的嫡系下屬了。

這樣的他得知黃興竟然不顧自己跑到了安徽去的時候,那心情叫一個鬱悶。當時張勳那邊也是知道黃興跑了,也不正面渡江了,而是繞了五六裡之外開始渡江,試圖牽制住鎮江方面的部隊,並等待那就方面的第五師來援。

這樣的情況下,他董宏心裡埋怨黃興之餘,也只能是迎着頭皮繼承撐下去,並緊急向杭州方面求援。

正是他的求援,杭州方面才調了第一師緊急奔赴鎮江接應江蘇第三師。

馮勤身爲參謀部總長,對這些情況自然是清楚,當即道:“目前鎮江的董宏依舊堅守着,不過從他回報的情況來看,由於南京的失守造成他們沒有補給,目前軍心士氣也很差,恐怕是拖不了幾天時間!”

陳敬雲點點頭:“給他去電,讓他堅持住,補給方面我們給他補給!”

隨即轉頭對孫廣亮道:“孫總長,這事你安排一下,等我軍一到達鎮江後,及時對江蘇第三師進行補給!”

孫廣亮道:“明白!”

第一師對鎮江的增援很快,這個主要是通過了滬寧鐵路,也算是讓國民軍第一次感受到了利用鐵路進行快速機動的便捷性。東南部的鐵路大致是從杭州開始到上海有一段滬杭線,然後上海到南京這一段是滬寧線,這兩條鐵路是相連的。而這一條鐵路也是國民軍在蘇南地區進行大規模機動作戰的基礎所在,儘管從杭州出發到鎮江的鐵路路程有着四五百公里,但是也遠遠比杭州到南京單純走路強得多。

第一師前往鎮江增援時,第四師也是緊隨其後,除了留下一個團駐紮在上海以及鐵路沿線外,第四師的兩個團主力部隊也是沿着滬寧線前往鎮江方向。

負責制定詳細作戰計劃的作戰司司長樑訓勤如此對陳敬雲解釋這一次的作戰計劃:“我軍通過滬寧線和滬杭線快速機動到鎮江,集中一個師加一到兩個團的兵力形成優勢兵力先守住鎮江,然後鎮江方面的部隊再和溧水方面的部隊相配合攻取南京。只要兩者配合的好,那麼是完全可以在南京方向形成對北洋軍的優勢兵力的。”

按照這一作戰計劃,那麼國民軍將可以在南京集中三個師的兵力用來進攻南京,如果順利的話將可以一舉南下南京城,徹底挽回現在的危局。

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章 孫府逸事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91章 趙臨東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34章 上海事第46章 丫頭換裝第859章 生和死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619章 桃花情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97章 陰謀(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94章 蔡秘書第1055章 分析(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3章 臨近生變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7章 袁氏復出第586章 毒氣彈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章 林家有女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54章 戰損(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775章 演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
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章 孫府逸事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91章 趙臨東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34章 上海事第46章 丫頭換裝第859章 生和死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619章 桃花情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97章 陰謀(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94章 蔡秘書第1055章 分析(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3章 臨近生變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7章 袁氏復出第586章 毒氣彈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章 林家有女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54章 戰損(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775章 演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