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

炎炎夏日中的七月,隨着歐洲爆發戰爭的消息傳來,中國呈現了一種比夏天的太陽更要熱火的激情,尤其是衆多的商人們一個個都是滿口笑臉的談着歐洲地區的戰爭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商機。

匯東新路的那些資本家們更是四處籌集資金用於各大工廠的擴建,因爲戰爭一爆發後,這世界上似乎所有的工業產品和原材料都變得不愁市場了,只要你的產量足夠,那麼就有一大堆訂單等着你,不但有出口歐洲地區的訂單,更有亞洲地區和國內的衆多訂單。

羅斯福和陳敬雲此時此刻都是心中真誠的感謝希特勒那瘋子,如果不是希特勒用着大無畏的精神挑起了歐洲的大戰,中國和美國也是得不到這樣滂湃發展的時機。

對於中國來說,歐洲那邊的戰爭不但代表着可以獲取大量的歐洲出口市場,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歐洲各國,尤其是英法德這三個主要工業國家由於戰爭,他們的工業生產能力都用於戰爭當中,而這個時候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的市場自然也就空了出來,對於中國來說,這一塊市場自然就是亞洲方面的市場。

這種市場空白很快就是被中國商品所佔據,甚至連英法荷等國的殖民地都是開始出現大量的中國生產的商品。

這種和一戰時期的戰時繁榮經濟極爲相似的情況給中國的工業化擴張注入了強悍的動力。

當然,除了這些普通的民間市場外,還有極爲重要的就是軍械產品的大量生產,因爲隨着歐洲局勢那邊越來越緊張,各國基本上都是進行着各種各樣的軍備,歐洲各國就不說,他們也用不着買中國的軍械產品,但是其他國家呢,比如中東的伊朗、東南亞的泰國,南美的阿根廷以及其他少數國家,基本上都是屬於需要進口武器的國家,中國的軍火商爲了爭奪這些國家的軍火市場,在二三十年代裡可是花費了不少力氣,但是作用遠不如1935年後的歐洲局勢緊張,這幾年裡因爲歐洲局勢緊張,中國的軍火出口也是趁此機會撈取了大量的訂單,尤其是伊朗和泰國,每年都從中國進口大量的軍械產品,到現在已經是清一色的中國製造了,步槍,火炮,機槍全都是中國的軍事裝備。

不過對於中國的國防工業而言,真正的發展動力自然是不可能依靠他們,而是依靠中國、俄羅斯共和國、朝鮮共和國這三個國家的大量軍事訂單。中國從1936年開始大規模軍備擴張,而這種擴張並不是說增加多少兵力,而是體現在軍事裝備的更新換代上,而作爲中國的軍事盟友,俄羅斯共和國和朝鮮共和國自然也是緊跟中國陸軍後頭。朝鮮那邊就少了些,現在一共也就十個師,海陸空三軍加起來也就三十萬左右,加上朝鮮共和國那邊也算是乾脆,反正他也沒指望着要單獨對抗日`本或者是背叛中國,所以對軍事發展不太上心,只是採購一些中國的二手武器,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便宜好用。而中國對此也是樂得其成,畢竟中國的軍隊基本上隔幾年就要更新換代,一些老舊武器退役了後直接扔倉庫也是心疼,還不如費用利用賣給朝鮮那邊。

而對於俄羅斯共和國那邊,規模則是大的多,俄羅斯共和國雖然人口沒多少,現在也不過兩千萬,但是這個國家可是要對抗蘇俄的,實行的是全民服役制度,成年男子都要當兵幾年的那種,陸軍常備兵力保持在五十萬左右,而且他們的動員機制非常嚴格,一但戰爭爆發一個星期內就能把常備兵力擴充到百萬規模,這動員效率比中國高多了。不過他們也是沒辦法啊,畢竟人口總數只有那麼一點點,而且和蘇俄那邊是你死我活的局面,這軍隊要是搞不上來可就完蛋了,畢竟背後雖然有着中國的幫忙,但是他們自己也是不可缺的,少了他們的這六十萬陸軍,中國駐紮西伯利亞和哈薩克地區的那幾十萬部隊也擋不住蘇俄的一百多萬的大軍。

由於常年處於戰備的第一線,加上中國也需要俄羅斯國防軍保持戰鬥力,所以俄羅斯國防軍那邊的軍事裝備一般都是緊跟中國方面,基本上中國裝備了某種新式裝備後,俄羅斯那邊覺得性能可靠而且可以大規模裝備的話,就會向中國下訂單,和中國同時期裝備是不可能的,畢竟新式裝備的產能一開始也有限,中國得先滿足自己,等了產能提高上來後纔會提供給俄羅斯那邊。

總體上而言,俄羅斯國防軍的軍事裝備雖然性能上比不上中國的部隊,但是好歹也算是一線水平,至少比日`本陸軍強多了。

以裝甲部隊爲例子,俄羅斯國防軍目前有着三個裝甲旅,若干獨立坦克營,坦克總數約五百輛,他們所裝備的坦克大部分都是t6坦克,另外還有部分的t8偵查坦克。至於t9坦克,俄羅斯國防軍那邊早就想要買了,但是中國的t9坦克產能也一直不算太高,加上技術保密的需求,所以儘管中國陸軍在1929年的時候就開始少量服役t9坦克,1931年就開始批量裝備t9坦克後,俄羅斯國防軍那邊一直沒能獲准從中國購買到t9坦克。

一直到中國陸軍中開始服役t12中型坦克後,中國陸軍纔是放寬了t9坦克的限制,而俄羅斯那邊就是一次性的下了上百輛的訂單。

儘管t9坦克已經是1929年量產的了,到了1937年的時候足足過去了八年,但是這八年時間並沒有讓t9坦克的性能優勢被抵消掉。

哪怕是到了1939年時期的t9坦克性能依舊非常先進,對比世界其他國家的坦克中基本找不到可以和它相抗衡的中型坦克,蘇俄那邊用來對抗中國t9坦克的可是四十多噸的kv坦克,而這可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而且這兩者的成本也是差距極大,t9坦克作爲中國主力現役坦克,裝備數量已經是達到了近千輛之多,而中國既然敢服役那麼多的t9系列坦克,自然是因爲t9坦克的成本不高,如果太貴了也就無法裝備那麼多了。而蘇俄的kv坦克呢,現在也不過兩百多輛。

俄羅斯國防軍下的訂單也是讓t9坦克的生產線得以繼續維持,因爲中國陸軍裝備了近一千輛的t9坦克後,從前幾年開始就已經把目標對準了t12坦克,現在中國陸軍批量服役的是t12坦克,這t9坦克的生產線如果不是有俄羅斯那邊的訂單,估計就得停掉了。

和陸軍裡的坦克一樣,空軍裡的飛機差不多也是同樣的路子,俄羅斯的空軍部隊受限於國力因素的影響,和中國力爭打造的進攻性空軍不同,他們的空軍是一支非常純粹的防空型空軍。

甚至在俄羅斯空軍內部戰略中,一旦和蘇俄爆發大規模戰爭,那麼俄羅斯空軍的任務就是配合中國空軍進行作戰,戰爭的前期中俄羅斯空軍將會用盡一切辦法來進行防空作戰,以掩護地面部隊,等後續中國空軍的大規模進駐。這不是說他懦弱或者擔心,但是事實上的限制。

俄羅斯空軍的規模並不是很大,每年的經費也有限,裝備的飛機裡頭絕大部分都是防空型的戰鬥機,少數則是偵察機,至於轟炸機就那麼幾架擺擺樣子。

俄羅斯空軍的主力戰鬥機自然也是從中國採購的f3戰鬥機,不過隨着時間的過去,f3戰鬥機在世界範圍上已經迅速落伍,如果說三十年代初期f3戰鬥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外,那麼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而到了現在的三十年代後期,基本就淪爲了二流戰鬥機的行列。

這年代的飛機技術進步比陸軍的坦克要快的多,中國的t6坦克從一戰末期一直用到了現在都還沒有完全退役,甚至現在都還是俄羅斯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但是同爲一戰末期研發的f2戰鬥機呢,早就沒影子了。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t9坦克和f3戰鬥機上,現在的t9坦克依舊是中國陸軍主力,而且可以預期的哪怕是五六年後,就算戰爭爆發了中國又有大量的新式坦克服役,但是這些t9坦克依舊會繼續活躍在戰場上,然而f3戰鬥機呢,現在已經淪爲了二流戰鬥機,中國海空軍早就用f4戰鬥機全面取代它了。

現在局勢緊張,俄羅斯空軍那邊也是加快了f4戰鬥機的裝備。

俄羅斯共和國的備戰自然是給中國帶來了大量的軍事訂單,爲了給這些軍事裝備付款,俄羅斯共和國這些年可是玩了命的開發資源,俄羅斯共和國的領土雖然看上去都是荒涼無比的土地,但是資源不算少,雖然條件艱苦了些但是好歹也能挖出不少資源來賣,這些年俄羅斯共和國也發展了一定的工業,雖然不算太先進但是好歹也算是一個半工業國,甚至他們國內的國防工業建設都還算可以,這一批他們訂購的t9坦克可不是直接購買成品,而是購買了零部件後,他們自行組裝。

俄羅斯那邊在擴軍備戰,規模也不算小,但是和中國的擴軍備戰規模比起來,那就是不值得一提了,這種擴軍並不是體現在兵力的增加上,而是說新式裝備的更新,用最明顯的例子說就是,中國的坦克總數目前已經是攀升到了五千輛,當然這個五千輛是指所有型號的坦克加起來的數量,三種裝備數量最多的是t6中型坦克,t8輕型坦克,t9中型坦克,然後還有專供南方地區使用的t10輕型坦克。最新的t12也有那麼幾百輛,t11也是有了那麼一百多。

而這些坦克中很多一部分都是這幾年新增的新式坦克,t12和t11不用說了,t8輕型的最新改進型號t8r就是在短短兩年裡生產了八百多輛。

而且中國的裝甲部隊規模還在一天比一天快速增長着。

這場世界大戰,沒有幾萬輛坦克都不好意思說着自己是參戰國!

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024章 忍讓第619章 桃花情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14章 D5系列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86章 毒氣彈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33章 籌餉處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02章 兄弟(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233章 喜與憂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461章 方大山
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024章 忍讓第619章 桃花情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14章 D5系列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86章 毒氣彈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33章 籌餉處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02章 兄弟(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233章 喜與憂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461章 方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