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

自打福建軍政府時代開始,陳敬云爲核心的閩浙軍事集團就一直有着國社黨就和國民進步會以及同盟黨這三個黨派,這種情況在陳敬雲統一中國之後更爲明顯,雖然說國民進步會和同盟黨都因爲勢力遠遠不及國社黨,在絕大部分的政治聲音上是附和過國社黨的聲音,而這種妥協就是給這兩個黨派換來了聯合組閣的機會,統一後的兩屆內閣裡,都有着國民進步會和同盟黨的人在,實際上從福建軍政府時代開始,內閣就一直是三黨聯合組閣的模式。

儘管這些年來國社黨越來越強勢,國民進步會和同盟黨也是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線之外,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兩個黨派都保持着獨立性,再怎麼樣也那是中國的三大黨派之一。

然而這種情況下卻是被改變了,國社黨和國民進步會以及同盟黨宣佈合併組建新的‘中國社會黨’這代表着什麼,代表着中國的三黨政治一去不復返,從現今開始就是一黨制了。

這種情況對於中國來說是好是壞沒人能夠說得清楚,哪怕是報紙上那些指點江山的文人們一時間也是搞不清楚,這到底算是好事還是壞事。

然而人們還沒有來得及糾結這個東西的時候,卻是再一次傳來了驚天大消息,陳敬雲首次公開宣傳自己將不會參與明年的總統選舉。

這個消息比去年中日倫敦條約簽訂後引起的反應更大,人們發現自己是怎麼也想不明白了,而更多的人是無法想象,中國沒有了陳敬雲的領導將會是發生什麼樣的狀況?

陳敬雲雖然不算什麼好人,打壓政敵,鎮壓罷工叛亂起來那是心狠手辣無比,但是這些事情普通民衆卻是不會關注啊,在民衆的心中,是因爲有了陳敬雲纔有了今天的中國,是陳敬雲帶領着他們推翻了滿清皇朝和北洋獨裁政府,帶領着民衆建立起了一個富強的共和國。這些年來,陳敬雲率領着中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從收回各地租界,對德宣戰收回青島,干涉俄國內戰並收回了那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對日作戰收回了旅順和臺灣,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政績。哪怕是國社黨的宣傳部門沒有可以進行神化宣傳,那陳敬雲的威望就已經夠高的了,更別說國社黨的宣傳部門還天天進行着對陳敬雲的神化宣傳。

不敢你信不信,反正人們都是這麼說的:“只有陳敬雲才能帶領國社黨救中國!”

其他人不管是鄭祖蔭還是唐紹儀又或者是其他的重要權貴,都是沒被民衆放在眼裡,中國要更換某個總長甚至政務院院長都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但是如果說陳敬雲要下野,那可就問題大條了!

所以當陳敬雲一公開宣佈說不再競選明年的總統時,國內的輿論一下子就是沸騰了起來,以至於讓原本就因爲大罷工和大清洗而有些動盪的國內局勢再一次變的動盪起來,南京大學的學生們甚至有上千人大學生簽署了萬名書,遞到了總統府,請求陳敬雲以國家民族爲重,繼續領導國人進行華夏復興偉業。而甚至有部分激進的年輕人甚至是喊出了鄭祖蔭以及唐紹儀等人都是居心不良的陰謀家,試圖推翻偉大的中國領袖陳敬雲。

當陳敬雲看到這些人的反應後,以至於讓他都有些哭笑不得。怎麼現在人們說的一個個都好像他已經喪失了權力一樣,他只是說不再進行下一屆的總統而已,又沒說永遠不擔任總統了,更加沒有說要辭去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一職以及國社黨黨主席這兩個實權職位。

總統雖然名義上是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但是當年陳敬云爲了自己繼續獨裁下去,可是弄出了軍政分立,總統和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可是兩個單設的職位,而軍權是把控在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手中。如果說和陳敬雲一樣身兼總統和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兩職的話,那麼問題不大,但是如果只是單純一個總統的話,那麼這個總統到底有多大的話語權還得另外商討。

再者,他還是國社黨的主席,國社黨本來就是國內第一大黨,現在國內的三大黨派合併後,國社黨更是成爲了中國唯一的合法黨派,這樣的情況下,陳敬雲這個黨主席的權力可是不減反增啊,要不然他閒得蛋疼了去搞什麼三黨合併,而且還給鄭祖蔭以及林長明做出了重大的讓步。

不就是爲了在一黨統治的情況下,他這個黨主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嗎?

雖然他因爲憲法的限制而不能參與第三屆的總統選舉,但是隻有有黨權和軍權在手,他的實際權勢就不會弱上多少,哪怕是不繼續站在前頭,但是他依舊是中國的統治者,這一點是誰都無法否定的。

不過這些道理有人明白並理解,但是有些人卻是不理解不明白,在他們看來,總統就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而陳敬雲選擇了不再繼續競選總統,那就是相當於放棄權勢了。

放棄權勢,陳敬雲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一次不再競選總統,那是因爲憲法裡規定只能連任兩屆總統,多了不行,如果爲了能夠繼續連任的話就得修改憲法,而這種事情可是會造成極大的惡劣影響的,現在外頭都已經不少人說陳敬雲是獨裁了,假如他爲了繼續競選總統而特地修改憲法的話,那麼一頂獨裁的帽子就是戴的嚴嚴實實,脫都脫不開。

而且這樣還會讓民衆以及黨內的一些人也對陳敬雲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來,如其這樣,陳敬雲還不如干脆扶持一個傀儡總統避開人們的視線,緩個五年後再去競選總統呢。

陳敬雲宣佈不再競選下一屆總統職位,不但在國內引起了重大反應,而且還是讓列強們也是意外無比,更加擔心陳敬雲一旦不再連任總統的話,中國的對外政策是否會發生改變。

其中最爲擔心的自然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共和國了,俄羅斯共合國現在可是和中國綁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一旦中國出現問題的話,俄羅斯共和國也是會跟着倒黴的,尤其是雙方還是在面對着蘇俄的龐大壓力時,就不得不讓他們擔心,假如陳敬雲不再掌權了,那麼後繼者是否會繼承陳敬雲時代的施政方針以及對外戰略,會不會說和蘇俄緩和矛盾甚至是不再支持俄羅斯共和國。

所以很自然的俄羅斯共和國的駐華大使很快就是求見了陳敬雲,小心翼翼的詢問陳敬雲中國未來的一些外交政策,尤其是對俄以及對蘇的外交態度是不是會發生改變。

陳敬雲是很坦白的告訴他,下一屆的總統他是不會再繼續連任了,但是他保證中國的現有對外戰略是不會改變的,中國和俄羅斯共和國的盟友關係也是不會出現任何的動搖的。

得到了陳敬雲的肯定答覆後,那俄羅斯共和國方面纔算是略微放心,儘管還不知道以後會這麼樣,但是依照陳敬雲在中國的強勢地位,他所做出的保證應該是可以約束到接任者的。只要中國能夠保持目前的對俄以及對蘇外交政策,那麼俄羅斯就不會擔心太多

俄羅斯人擔心着,而美國人也是擔心着,因爲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和美國的準盟友關係是建立在陳敬雲的私人態度上的,當年就是因爲陳敬雲的反日態度才讓美國一直支持着陳敬雲,如果陳敬雲下野的話,後續中國對於日`本,對於美國會保持什麼樣的一個外交態度就是個值得考量的問題了。

面對美國人的擔心,陳敬雲同樣是做出了中國的未來對外政策不會有任何改變的承諾,甚至爲了讓美國人放心,陳敬雲還是主動提及了,自己並沒有打算辭去國社黨主席以及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一職的想法。

聽到陳敬雲如此明顯的暗示,那美國人才算是明白,陳敬雲這一次的下野只是表面功夫,實際裡還是會繼續掌控中國局勢的。

1924年的中國動盪無比,甚至比去年中日俄蘇四國大戰都還要來的動盪,先是罷工,然後是清洗,再就是三黨合併,最後是陳敬雲宣佈不再競選下一屆總統。這些事情一件一件加起來不斷的挑動着人們的敏感神經。

而在這樣的動盪局勢裡,人們是需要一些好消息來激勵的,而這件事情就是上海租界的收回問題。

上海租界的談判已經持續了好多年,只不過之前幾年一直都是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真正的談判是在去年中日戰中結束後纔開始進行的,國內人對這一次的談判期待無比。

六月二十四號,歷盡了大半年談判,先後歷盡了國內諸多動盪後,中國和英國等國就提前收回上海租界一事的談判終於是落下了帷幕,這一天裡,在南京的各國談判代表們終於是簽署了交還上海租界的條約。

這個消息自然是被宣傳部門大肆宣傳,這件喜事一定程度上平淡了前些時候的國內局勢動盪,儘管人們還是對陳敬雲不再繼續競選下一屆總統而頗爲擔心,但是陳敬雲話都已經放了出來,自然是不可能更改的,所以也就只能忐忐忑忑的等待着1925年的國會選舉以及總統選舉了。

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18章 F5對P51(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394章 蔡秘書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0章 購軍械(三)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619章 桃花情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39章 7月調整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
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18章 F5對P51(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394章 蔡秘書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0章 購軍械(三)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619章 桃花情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39章 7月調整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