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

新式驅逐艦的設計就要麻煩一些,雖然說中國的驅逐艦噸位要遠遠低於十萬噸的上限,但是倫敦條約不但規定了各國的驅逐艦總噸位上限,更規定了驅逐艦的噸位上限,那就是一千八百五十噸。//?//而在這個限制之外,還有一個限制,那就是海軍中超過一千五百噸的驅逐艦不能超過全部驅逐艦的16%。雖然說在倫敦條約簽訂之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可以繼續擁有,但是在把比例削減到16%之前,新造的驅逐艦噸位就不能超過一千五百噸了?”“?。

這個限制日`本有,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海軍都存在着,因爲在一戰後各國的驅逐艦發展非常快,噸位越來越大,一戰中前的千噸驅逐艦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海軍的需求,以中國海軍自身爲例子,最開始進口以及後來仿製歲鼎級驅逐艦噸位是一千噸,但是後來自建的萬字級驅逐艦的噸位就已經攀升到了一千兩百噸,二十年代初期中國建造的平字級驅逐艦已經超過一千五百噸,二十年代中後期建造的國字級驅逐艦已經是達到了一千六百噸,1930年後中日戰爭期間緊急建造的國字級改型驅逐艦的噸位更是高達一千七百噸。因爲這些驅逐艦雖然都沒有超過一千八百五十噸的限制,但是裡頭絕大部分都是超過了一千五百噸。

超過一千五百噸的驅逐艦在全部驅逐艦中佔據的比例遠遠超過了16%這個比例限制,也就是說,中國海軍要繼續建造驅逐艦的話,目前只能開工建造一千五百噸級的驅逐艦,等一千五百噸級的驅逐艦數量上來後,才能夠建造超過一千五百噸的驅逐艦。

“驅逐艦和雷擊巡洋艦的設計建造問題還是不大的,倒是潛艇那邊的難關可能要大一些!”程璧光道:“上一次戰爭中,我們的款潛艇表現雖然也可圈可點,但是距離達到海軍對它們的期望還是有些距離的,只是潛艇的發展太過受限於技術的進步,目前艦政司那邊還處於討論設計中!”

潛艇的作用大家都是知道的,中國的潛艇部隊在中日戰爭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擊沉了不少日`本運輸船甚至軍艦,但是那個時候中國海軍的潛艇規模也不大,所擁有的潛艇都是二十年代所建造的潛艇,從技術上來說並不算太過先進,以至於所取得的戰果比較少,而且自身的損失不小,戰爭中中國海軍損失大小潛艇六艘之多,被寄予厚望的鱷魚級中型潛艇一共才六艘,但是在執行封鎖任務的時候就是被擊沉了四艘之多。

因此海軍方面已經開始重新審視潛艇的下一步發展方向了,力爭設計建造性能更爲優越的潛艇,不然造出來被敵海軍一艘接着一艘擊沉除了浪費錢財外就沒有其他作用了。

陳敬雲聽罷道:“潛艇現在的技術也還不算太成熟,海軍方面謹慎一些也是好的,加快相關技術的研發,爭取把技術提升起來後造出性能先進的潛艇。對了,上次你們海軍提交的商船改裝計劃,我看過了,這個計劃還是不錯的,海軍可以持續跟進!”

程璧光聽罷笑道:“這個計劃還是陳紹寬提出來的呢!”

陳紹寬提出來的商船改裝航空母艦的計劃並不是說現在就要大規模改裝商船爲航空母艦,而是爲了以後做準備。由於中國海軍已經把航空母艦的噸位給全部用光了,但是航空母艦在中日戰爭中已經充分表現出來了艦隊核心的競爭力,所以儘管中國海軍已經有了六艘艦隊航空母艦,但是依舊希望加一步加強航空力量。這明目張膽的新造航空母艦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卻可以利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做一些補充。

基於這些原因,陳紹寬提出建造一批高速運輸船,要求擁有二十六節以上的航速,噸位在一萬噸以上,而且在設計時船體結構必須符合改裝航空母艦的標準,這樣等到戰爭爆發後,中國海軍就能夠迅速的改裝這些高速運輸船爲航空母艦。

到時候這些改裝的航空母艦無法和正規的艦隊航母相提並論,但是依舊可以作爲護航航空母艦使用,以補充艦隊航空母艦的數量不足。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後就是得到了海軍高層的贊同,於是乎第七期海軍發展計劃中,就有了建造兩艘高速補給艦的計劃。不過這個數量還是不夠,而海軍自身也不可能花費大量的資金去建設大量的高速補給艦,所以就打算通過民間的航運公司來分攤成本,讓民間的航運公司按照海軍部給出的標準去建造這些高速商船,然後海軍部給予一定的運營補貼和造艦補貼,這樣等到了戰時同樣能夠獲得一批高速改裝航母,同時也能夠節省大量的軍費。

“現在海軍已經開始國內的幾家航運公司進行接觸了,問題應該不大!”程璧光如此說着:“畢竟就算我們不給那些航運公司補貼,他們也是要造這些高速客輪來進行競爭的!”

隨着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和外國的商貿聯繫越來越密切,每年往來中國和日`本以及美國和歐洲地區的旅客不斷增加,爲了爭奪這些市場份額國內的數大航運公司是接二連三的推出高速郵輪。如今海軍方面給予造艦和運營補貼的話,民間航運公司也是會樂意按照海軍部的要求去造高速商船的。

程璧光說完海軍的這些事情下去後,陸軍的沈綱也是走了過來,而說起的自然也就是陸軍方面的事務,不過和海軍的大肆擴張不同,陸軍方面目前階段進行的卻是規模的縮減。中日戰爭期間,中國陸軍進行了大範圍的動員,兵員比1930年增加了足足一百多萬,中日停戰的時候,中國陸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四百萬之巨。這些臨時動員起來的兵員自然不可能會成爲常備兵力,戰爭一結束後就會進行大規模的復員。除了少數的幾個主力師會繼續保持戰備編制外,其他的部隊都會恢復到和平編制狀態,兵員總數有望削減到兩百五十萬上下。

兵員的削減並不代表陸軍戰鬥力的下降,實際上兵員的削減很大程度上是爲了節省軍費爲陸軍的全面摩托化提供足夠的軍費。中日戰爭已經讓陸軍認識到,未來已經是摩托化陸軍的天下了,坦克和裝甲車和汽車將會成爲陸軍的的主宰,因爲陸軍方面已經不單單要求完成三個裝甲軍的編制建設,更要求給普通的步兵師配屬汽車,尤其是步兵師中的炮兵部隊更是要求配屬足夠的牽引汽車。

只不過陸軍方面的改動一直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的,不想海軍那樣一來就是弄一個大規模的發展計劃。陸軍的摩托化進程從二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到了今天后陸軍只不過是加快了摩托化的步伐而已,而要完成全軍的摩托化,這個過程沒有個十幾年是辦不到的。

畢竟陳敬雲也不是神仙,不能張張口就把全部陸軍都變成摩托化部隊了,這種事情那怕是有着充足的軍費和技術支撐,也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退一萬步說,就算一夜之間有上萬輛坦克擺在中國陸軍面前,中國陸軍一時間也是找到足夠的兵員來駕駛來指揮。就像海軍的航空力量發展一樣,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不是說造出航空母艦來就有戰鬥力了,還得有飛機,其實飛機也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需要艦載機飛行員。

有感於中日戰爭中艦載機飛行員的不足,戰爭中中國的艦載機飛行員只不過損失了近百人而已,但是這已經極大的影響了中國航空母艦部隊的調配了,後續作戰中,各艦的艦載機數量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直到現在都沒能夠補足。按照海軍部的預測,如果和一個海軍強國開戰時間達到一年以上,那麼海軍的艦載機飛行員就會因爲損失過多而導致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大降低,到時候很有可能出現空有航空母艦和艦載機,但是卻找不到足夠飛行員的尷尬事情。

因此,海軍內部已經開始籌建另外三所航空學院,加大對飛行員的培訓,而對現役的精英飛行員也是不鼓勵讓他們繼續在艦載機部隊裡服役,而是挑選出一大批的人讓他們擔任教官。並強行規定了艦載機飛行員到了一定程度後繼續晉升的話,必須有擔任教官的經歷,並建立了多個訓練中隊,裝備訓練機數量更是大幅度提升。

此外按照以往的經驗,海軍內部主張艦載機要多出航空母艦,不再侷限於目前的六個艦載機聯隊,而是準備建立第七個艦載機聯隊,以便在戰時艦載機部隊出現損失後,有足夠的艦載機部隊對航空母艦進行補充。

1932年的春節國宴落下帷幕後,軍方的海陸空三軍按照着各自的計劃發展着,而這個時候陳敬雲也已經把視線從軍事方面轉到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上來,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是否強悍,說到底並不是軍隊本身決定的,而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力量決定的。要想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保持不敗撈取戰爭利益,就必須把國家的工業經濟這個基石打牢固了,畢竟有了大量的工廠才能夠源源不斷的造出大量的坦克和飛機來。

1932年,中國再一次掀起了大規模建設的浪潮。

於此同時希特勒正在率領納粹黨爲了總統選舉而努力着,他用着誇張的語言和手勢爲德國人民描繪了一個美好而虛幻的未來,屆時德國人民將會親手選擇希特勒作爲他們的領袖,帶領他們一起進入極度瘋狂的時代。

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43章 飛鴻號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02章 兄弟(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54章 狐狸精第353章 王麒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44章 f5戰鬥機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
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43章 飛鴻號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02章 兄弟(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54章 狐狸精第353章 王麒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744章 f5戰鬥機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30章 購軍械(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