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

這裡就不得不說琉球戰役中的日軍指揮官牛島滿中將了,日軍在琉球島方面原先是沒有設立太多守備部隊的,因爲在中國參戰之前,日`本和英美的地面交戰注重集中在澳大利亞,此外還有在南太平洋的和中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之上,同時由於對英美作戰的需求,日軍還在馬來西亞的新加坡、印度尼亞西羣島、加里曼島以及菲律賓都部署了不少的部隊。

因此在整個南太平洋戰區裡,日軍部署的地面兵力是將近三百萬左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澳大利亞上。

剩下的日`本陸軍在本土留有大量的部隊,九州島、本州島西部地區部署的地面兵力可是將近五十萬,爲的自然是防備中國,而這種防禦措施是必須而有效的,如果沒有這五十萬大軍擋着,中國在宣戰的第一天就登陸日`本了,那裡還用等啊。

日本人的兵力總數也是有限的,但是需要用到的地方又是不少,而且分部太廣,戰略態勢比中國都還要來得差。中國雖然也是面臨多線威脅,需要部署兵力的地方也多,比如西伯利亞、中亞、印度、緬甸方向、朝鮮方向、馬來西亞方向等,但是中國目前的西北部威脅不大,蘇俄人好不容易在德國和俄羅斯共和國的夾擊中喘過氣,而且在中美等國的支援下開始逐步反擊德國收復失地,但是距離勝利還遙遙無期呢。

至於斯大林期盼已久的西歐戰線到現在也沒有展開,這主要是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攻勢還是非常猛的,日`本和英美之間除了海空軍的戰鬥外,在澳大利亞方向上雙方都還投入了數以百萬計的兵力,而這裡頭主要又是依靠美國陸軍爲主,因此也就牽制了美國人的大量兵力。

第二個就是北非戰場,雖然說意大利和歷史上一樣窩囊無比,不過也是得到了德國的隆美爾部隊增援,而這裡頭又得說到中國了,因爲中國佔領了中亞後,並近似傀儡控制了伊朗後,就把一部分物資直接通過伊朗鐵路往再到土耳其,然後輸入了意大利和德國,其中包括重要的稀有礦產以及大量的石油,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對德國的石油提供是一年比一年多,1941年只有二十萬噸,但是1942年滲透進入了伊朗後,通過中亞鐵路、伊朗鐵路、土耳其鐵路這條鐵路網以及海上運輸向德國等軸心國輸入了高達五十萬噸的石油,而到了1943年的時候,供應量進一步增加到了八十萬噸,而今年僅僅是上半年就對軸心國聯盟輸入了高達六十萬噸的石油,如果按照這種規模繼續下去的話,1944年對軸心國的石油供應將會達到一百萬噸的規模。

要知道當時德國一年的石油產量也不過四五百萬噸而已,而且英美對德國的持續轟炸讓德國國內的煤轉油產量大幅度降低,羅馬油田也是被轟炸後大規模降低產量,而這個時候中國對德國的石油供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中國對德國的石油以及其他物資甚至部分軍事技術的轉讓自然不是錢多沒處花到處送,而是陳敬雲需要德國堅持住,按照陳敬雲心裡的想法那就是,最好歐洲那邊的戰爭能夠一直持續下去,當然這只是妄想,戰爭總是會結束的,現在陳敬雲要做就是讓歐洲的戰爭堅持的更久一些,至少在中國把太平洋問題徹底解決之前不能結束,不然的話就會變得很麻煩。

一旦歐戰在中國拿下日`本之前結束,那麼蘇俄就能夠緩過氣來,然後西線的上千萬蘇軍就會立馬掉頭奔向西伯利亞,而英國也能夠緩過氣來抽調大量兵力前往亞洲,更加不要說美國人沒有了歐洲德國的牽制後,單單是那數萬架的戰略轟炸機讓陳敬雲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了。

因此陳敬雲不能讓德國太早倒下!

爲了讓德國堅持的更久了一些,也就在資源供應以及技術上給予了一定的幫助,當然這種幫助不是免費的,大量的黃金從德國從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搜刮而來,然後用來購買石油等戰略武器,開戰至今,中國已經從德國手中換得了上千噸黃金。

二戰中的中國對外貿易數據是極大的,而且大多數是戰略物資甚至武器的貿易,二戰的爆發導致大家的人心惶惶,哪怕是南美國家都是大量擴展軍備,而這些國家的武器市場也是被當時暫時沒有參戰的中國所佔領,南美的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國、北歐的芬蘭、瑞典、西歐的西班牙、葡萄牙然後還有中東地區的土耳其,這些國家可都是中國的對外貿易大戶。除了這些正常貿易國外,還有從附庸國比如朝鮮、東南亞各國獲取了大量的市場。

這裡頭也還得加上一個日`本,實際上過去幾年的中日貿易中,由於對日貿易順差極大,中國是幾乎搬空了日`本的黃金儲備。

因爲二戰中的國家貿易只能用實打實的黃金支付,不管是本國紙幣還是其他國家的紙幣都不好使,要麼是以貨易貨,要麼就是黃金支付,而巨大的貿易順差讓中國撈取了巨量的黃金。

戰前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只有兩千多噸,少的可憐。但是在對日宣戰前夕,中國中央銀行的黃金儲量已經達到了五千多噸,雖然說和美國人那兩萬多噸的數據還無法比較,但是也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的黃金儲量正在快速增加着。

儘管戰時貿易換回來了大量黃金,但是說實話這些黃金又不能吃又不能當炮彈用,就算是其中含有貨幣支付的價值,但是中國早就採取了全面的信用貨幣制度,而國家貿易當中又都是貿易順差,中國也沒有什麼一定需要向國際進口的物資,所以這黃金對於二戰時期的中國來說用處很有限。而拋開了黃金蘊含的虛擬價值,那麼黃金實際上也就只能算一種可有可無的工業原料,甚至都不如銅那麼重要。

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說不是有着國家戰略的因素,中國是不會大量出口各種工業物資換回來黃金的,因爲賣出去的是實打實的工業產品,是能夠用來殺人打仗的,但是換回來的黃金除了待在中央銀行金庫裡沾染灰塵外,是看不到任何效用了。

因此二戰時期的中國對外貿易,並不能單純的看作是經濟上的貿易,因爲對於陳敬雲而言,現在中國的對外貿易實際上就是對外援助。

和日`本的貿易是如此,和德國的貿易也是如此,陳敬雲不是爲了那區區幾千噸黃金才賣給德國人每年上百萬噸石油的,而是因爲想要讓德國人撐得更久一些才花費了大力氣向德國人供應石油的。

不管中國對德國貿易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極大的改善了德國處境是毫無疑問的,尤其是各種稀有金屬讓德國工業德國繼續運轉,而石油的輸入也是讓軸心國的飛機坦克們能夠繼續作戰。

而途徑伊朗和土耳其的中德陸上貿易線也就使得了德國在南歐方向投入了更多的力量,持續性的向南歐和北非方向增援了兵力。

由此也就造成了北非戰場上的持續僵持,打了好幾年英美也沒能夠把德意聯軍趕出非洲大陸。

而北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的僵持和牽制,自然也就讓美國無法抽出足夠的力量發起對法國地區的登陸作戰了。而美國人不登陸,那麼德國就能夠堅持的更久,而德國不倒,蘇俄就一天無法對中國造成任何威脅。

而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沒有威脅的時候,也就能夠讓中國從容調動衆多兵力參與太平洋戰事。

而從以上的諸多角度來看,雖然中國和日`本一樣都是面臨着兵力分散的情況,但是中國比日`本更能集中兵力。

具體表現出來就是,對日宣戰之處,中國除了在朝鮮雲集大量兵力外,還派遣了琉球方面軍高達十多萬的兵力,然而在馬來西亞方向有着第一集團軍,此外在海南、廣東等地區的第二集團軍也已經是彙集了十餘萬的兵力,準備登陸菲律賓。

而除了這些對外作戰部隊外,實際上在中國沿海各省本土還有着衆多部隊,其中以長江三角洲爲甚,這片小地方涌進了三十多個師呢,而且還有大量的的空中力量,爲了保護長江三角洲這片中國的工業和經濟以及政治中心,第五航空軍在這片小小的區域裡可是部署了近千家作戰飛機,第五航空軍司令安洪晗中將可是向陳敬雲保證,絕對不會讓日`本飛機對中國本土投下哪怕一枚炸彈。

相對於中國在兵力上的輕鬆,日`本人的兵力調動則是要緊張的多,由於澳大利亞和本土方向都需要大量兵力,所以戰前這琉球也就只有兩個日`本陸軍的二線師團以及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分別爲第七十八師團、第一百零三師團,獨立第二十七旅團和獨立第四十三旅團。這兩個師團以及兩個獨立旅團都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臨時擴編的,戰鬥力只能算一般,無法和日`本原有的三十多個常備師團相提並論。不過在中日宣戰後,日`本緊急從國內增援了一個師團抵達,也就是第二十九師團。這個師團可是日`本的三十個常備師團之一,儘管排名在倒數第二個,但是設立於1923年的第二十九師團戰鬥力可不弱。

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858章 秦海濤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51章 胡陳之爭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94章 蔡秘書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65章 慘烈(二)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1034章 變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233章 喜與憂第9章 密議(一)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61章 低估(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235章 岑春煊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314章 D5系列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64章 慘烈(一)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795章 中俄戰爭
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858章 秦海濤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51章 胡陳之爭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94章 蔡秘書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65章 慘烈(二)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1034章 變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233章 喜與憂第9章 密議(一)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61章 低估(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235章 岑春煊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314章 D5系列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64章 慘烈(一)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795章 中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