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F1戰鬥機

有着這些考慮後,陳敬雲就是吩咐了下去,技術可以買,但是必須和飛機一起買,買個技術賺不了幾個錢,賣幾百架飛機出去纔是賺錢的生意。同時福州飛機制造廠搬遷到了蚌埠後,蚌埠飛機廠因爲歐洲爆發戰爭的緣故無法獲得發動機,所以提出了進口發動機以及相關技術專利的要求,畢竟有了發動機才能造飛機不是。

這年頭,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是法國一家獨大,英國人的飛機所用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都是引進的法國航空發動機技術,而美國人引進的又是英國人的技術,所以說法國人是航空發動機發展的源頭也不爲過。

戰爭時期一切都好說,面對前線的飛機一架接着一架往下掉,法國人以前死活不肯賣的航空發動機專利技術立馬就扔到了中國面前,得到了這份寶貴的技術資料後,上海動力公司的航空發動機部門對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和仿製工作纔算是真正的走上了正規,甚至和上海動力公司聯合開發航空發動機的美國企業都爲此獲益不少。上海動力公司航空部的專家認爲有了這份技術資料,加上美國提供的精密製造設備以及原材料,上海動力公司仿製的第一款航空發動機很快就能裝備到中國空軍的飛機上了。

法國人給了航空發動機的專利技術後,中國方面也是迅速開工爲英法兩國提供飛機,按照雙方的協議英法兩國各自向蚌埠飛機廠下了一百架d5a戰鬥機的訂單,以單價一萬元計算就是高達兩百萬元的生意,而蚌埠飛機廠因爲獲得的利潤最少是半數,因爲d5a戰鬥機的成本價不會超過三千元,蚌埠飛機廠給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航提供的d5a戰鬥機單價是五千元左右,而現在歐洲戰爭爆發,軍械價格翻倍的情況下賣一萬元也是不難的。當然了更關鍵的是這批訂單本來就不是什麼正常的商軍械訂單,英國兩國基本上就是直接扔出來兩百萬爲的就是換取機槍射擊協調器的技術而已。

高達兩百架的訂單蚌埠飛機廠一時間也造不出來,按照他們每個月最高几十架的產量難以短時間內滿足這兩百架飛機的訂單需求。不過訂單雖然下了,而且連錢都提前全額付款了,但是英法兩國並沒有指望着中國能夠短時間內就提供大量的d5a戰鬥機了,所以經過協商後,英法兩國就直接把中國空軍中現役的部分d5a戰鬥機給買走了。

這三十多架戰鬥機英法兩國一買到手,一大批的技術專家就是開始研究,然後一大羣人看了半天后總算是把射擊協調器這玩意給找出來了,緊接着就是直接通過電報向英法兩國國內回報了相關的信息和技術參數。

於是乎這二十多架d5a戰鬥機甚至還沒有裝船離開上海的時候,法國的飛機廠內就已經開始生產裝備了射擊協調器的戰鬥機了,甚至爲了儘快能夠投入戰鬥是一邊直接仿製d5a戰鬥機,一邊設計研發新式飛機。

中國空軍本來就是要準備對現役的飛機進行升級換代了,這年頭飛機的技術發展實在太快,現今的d5a戰鬥機還算是領先,但是估計不用幾個月就得落後了,再等兩三年時間國民軍的現在裝備的所有飛機都得落後了。

正是因爲飛機的升級速度很快,所以陳敬雲早就是吩咐過空軍要進行下一代飛機的研發,甚至進行下下一代飛機的預研工作,爲了研發更先進的飛機,空軍部甚至投入了巨資建設了一個大型風洞,並且和上海動力公司簽訂了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合同。

可以說空軍的軍費預算中,絕大部分都是用於各種項目的研發工作上面,包括新式戰鬥機,新式遠程轟炸機等,新式偵察機,爲了這三款新式飛機所配套的項目多如牛毛,比如航空發動機,比如機載無線電設備,再比如新式的航空機槍,甚至到飛機起降時的輪胎和起落架都得進行專門的研發。

空軍代號爲f1的戰鬥機項目早在1913年下半年就開始進行了,當時空軍剛裝備d5a戰鬥機不久。而d5a戰鬥機實際上是從d5偵察機上改裝而來的戰鬥機,其性能對付以前的那些原始落後的飛機沒有問題,但是隨着歐洲戰場上的各式飛機不斷出現,d5a戰鬥機的性能很快就會變得落伍,而作爲d5a戰鬥機的繼任機種,代號f1的戰鬥機從一開始就是作爲專職戰鬥機而設計,爲了讓f1戰鬥機取得更優良的飛行性能,空軍甚至投入了巨資建設了一個大型風洞,爲新式飛機的研發提供各種試驗數據。

然而f1戰鬥機項目的進展並不順利,首先是空軍提出要飛機具備優良的空戰性能,爲此提出了裝備新式航空機槍,而不是現在的從麥德森輕機槍改進而來的航空機槍。新式航空機槍的研發困難之餘,航空發動機的進展也一直麻煩,一開始是準備進口發動機,後來歐洲戰爭爆發後斷掉了來源,所以又是開始尋找其他發動機來源,這諸多問題一拖再拖,就導致了f1戰鬥機項目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能夠正式定型。

然而空軍方面卻是對f1戰鬥機依舊保持了極大的興趣,並繼續投入資金研發,航空機槍的問題在南京輕武器兵工廠進行了一年多的研發後,終於是成功的研發出了一款,同時也算是世界上第一款航空機槍,現在世界各國空軍所裝備的航空機槍大多還是從其他機槍上改裝設計的。

而航空發動機的問題也在獲取了法國人的技術資料後獲取了極大進展,空軍的戰鬥機設計部門根據各種現有的技術條件,在歷盡差不多兩年的研發設計之後已經是把f1飛機基本外形和參數給確定了下來,並製造了數架原型機採用囤積的進口發動機進行試飛,而試飛的效果讓空軍極爲滿意。

f1戰鬥機,採用單發單座的佈局,並拋去了以前的雙翼而採取了中單翼設計,同時爲了補充中單翼而造成了機翼不夠堅固,採用了張線加強。機體的設計完全是圍繞着如何取得空戰優勢而進行,在經過了大量的風洞試驗後纔是確定了最後的外形,其爬升、瞬盤等性能全面優於d5a戰鬥機,而最高速度達到了一百七十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爲六百公里,機頭裝載一挺7.92毫米的航空機槍。從速度和航程來說,f1戰鬥機並不沒有比d5a戰鬥機提高太多,但是兩者的空戰性能卻是天差地別的,具體到甚至f1戰鬥機面對d5a戰鬥機時就如同d5a戰鬥機面對b3轟炸機一樣。

而這就是專職戰鬥機和兼職戰鬥機的區別了,這同樣是爲什麼法國空軍早期裝備的d5a戰鬥機的速度高達一百六十公里,但是在歐洲戰場中和德國的只有一百二十多公里時速的福克e3戰鬥機打的不相上下的原因,因爲兩者纏鬥起來後福克e3戰鬥機佔據了太大的優勢,而d5a戰鬥機只能是單方面的依靠速度,但是很多時候不是說想走就走的,比如要前往特定地區偵查或者轟炸的時候可不能直接掉頭就走,而當德國空軍裝備了速度更快的福克e4戰鬥機後,d5a戰鬥機的速度優勢就是被迅速抵消並被大量擊落,不過那時候法國空軍自己設計的第一代專職戰鬥機也是陸續服役了,倒也能挽回局勢。這也是英法聯軍中的兩百架d5a戰鬥機只在前線服役了短短半年不到後就迅速退居二線的原因。

f1的原型機進行着密集試飛的時候,空軍的其他幾種飛機的研發工作也在進行中,比如對b3轟炸機的改進,主要改進工作就是更換髮動機,加大航程。使得改進過後的b3轟炸機速度雖然沒有提高,但是航程卻是提高到了八百公里,載彈量也進一步提升到了六百五十公斤。

而和f1戰鬥機項目差不多同時展開的新式遠程轟炸機研發由於沒有太大的急迫性,加上大型飛機的研發和生產都耗資較高,所以進展相對於f1戰鬥機來說更滿。

對於空軍和海航來說,現在飛機的轟炸任務都不算太成熟,空軍雖然執行了多次的轟炸任務,但是受限於投彈量以及航程等因素,實際上除了少數特定戰例外,空軍的轟炸部隊對於整個國內統一戰爭而言起到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遠不如偵察機部隊那麼重要,可以說國民軍的空軍偵察機部隊爲國民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對國內統一戰爭的進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兩者相對比之下,轟炸機部隊不太受重視就是可以理解的了,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轟炸機的研發和生產比戰鬥機更貴,受限於一戰期間的各種材料價格上漲,b3轟炸機的出廠單價已經超過七千元,這還是在蚌埠飛機廠沒有加收多少利潤的情況下,價格比d5a戰鬥機貴了一倍。

昂貴的費用加上有限的作戰效能,就是的空軍內部對新式的轟炸機研發沒有太大的決心,反正對於空軍而言現在的b3轟炸機也已經是足以滿足空軍的需求了,至於陳敬雲對空軍要求設計的俯衝轟炸機,空軍在對一架d5a戰鬥機進行改裝並載彈進行了俯衝投彈試驗後,那架d5a轟炸機在俯衝後的拉昇過程中當場解體,導致一名空軍的試飛員犧牲,空軍因此得出結論,目前的飛機結構強度不足以支撐俯衝投彈的需求。而當陳敬雲又提出了試製金屬飛機,甚至告訴他們用鋁來製造飛機的時候,空軍部門這纔開始對金屬飛機進行先期研究,而這個前期研究具體表現出來就是建一個鋁廠,畢竟要有了鋁之後才能造金屬飛機,不過現在連鋁廠都還在前期籌備中,要等造出合格的金屬飛機來,已經不是說一兩年時間就可以達到的了。

俯衝轟炸機不行,水平轟炸機效率一般,加上現在的b3轟炸機改進後也能湊合着用,所以空軍方面也就是把主要的資金都投入到了新式戰鬥機和偵察機的研發上面去了。

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41章 終戰令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29章 夏日情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9章 密議(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69章 北非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11章 大戰(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207章 空襲(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98章 陰謀(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6章 福州體系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10章 衝鋒(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8章 山東亂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11章 大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19章 桃花情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
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41章 終戰令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29章 夏日情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9章 密議(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69章 北非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211章 大戰(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207章 空襲(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98章 陰謀(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6章 福州體系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10章 衝鋒(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8章 山東亂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11章 大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19章 桃花情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