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密議(一)

餘額不足

這南方的新軍果然都爛到骨子裡了,福州城內的中高級軍官竟然有那麼多都是革命黨,如果算上陳敬雲這個僞革命黨的話,那麼第十鎮可以說已經是革命黨人的軍事力量了。其中的林文英、蕭奇斌、黃安源是革命黨的話陳敬雲也不覺得怎麼奇怪,這從他們平日裡的一些言論舉止都可以猜測個一二。但是這林肇民是革命黨就讓陳敬雲有些疑惑了,在陳敬雲的記憶裡,林肇民應該是和以前的陳敬雲一樣,醉心於兵事上,對於政治不感興趣的,怎麼會突然成爲革命黨呢?

這個時候,陳敬雲身後的林成坤卻是俯身到陳敬雲耳邊悄悄說了句:“據傳林肇民乃是林伊民的兄長!林伊民年初在廣州事敗被殺後,他才起意加入同盟會的”

剩下的三人陳敬雲卻是不認識的。

剛進門,接陳敬雲進來的劉通就是道:“這位就是陳標統了,想必大家都認識他了吧!”的確,陳敬雲這個名字對於福建的革命黨人而言早已經不是什麼陌生人了。

“至於林標統,蕭管帶他們,陳標統應該也是認識的,也就不用我介紹了了吧!”劉通面色笑容的介紹着。

而陳敬雲雖然心中有些驚訝,但是對於第十鎮出現革命黨人早已經是有心理準備了,當即點了點頭道:“都是老相識了!”

這會,林肇民也站了起來:“歡迎子華加入革命隊伍中來,現在我中華正值危難之際,正是需要子華這樣的正直軍人站出來挽救我華夏四萬萬子民的時候。”

“爲了華夏子民的未來,子華自然是不甘落於人後的!”陳敬雲也大言不慚的說道。

此時,林肇民也介紹起來其他幾人:“這位是我們同盟會福建支部的會長鄭祖蔭先生,這位是上海特地趕過來支援我們起義的魏勝田先生,魏先生之前擔任過孫先生的助手。最後這一位是負責聯絡會黨的彭壽鬆先生!如果許崇智先生今天也在的話,那麼我們同盟會在福建裡的人就是全到齊了。”

陳敬雲望着在場的這些人,心中暗思:在場的這些應該就是同盟會在福建的核心高層了。不過這些人能夠在今晚相聚一堂,可是有着陳敬雲很大的功勞,這同盟會裡派系林立,單單眼前這七個人裡頭,至少存在了三種派系:光復會、共進會、興中會。雖然他們平時都披着同盟會的外衣,但是近年來同盟會早已經名存實亡,這些革命黨人的日常行動也就是統一掛了個同盟會的名頭,具體的事物上還是分開來了的。至少前些時間武昌那邊的起義就和光復會、興中會沒什麼關係,那是共進會單獨搞出來的。同樣在這福州如果不是出了陳敬雲這個變數的話,那麼光復會、共進會、甚至是沒什麼實力的興中會也會撇開了其他人自己單幹。

一番廢話過後,陳敬雲由在場的七人作爲介紹人,宣誓加入同盟會,完成了一個簡短的入會儀式後,鄭祖蔭道:“今夜得子華加入,我福建光復之日可待!”

“鄭會長言重了,子華一人言微力輕,革命大業還需要各位一道努力纔是!”

林肇民卻搖頭道:“子華就不用謙虛了,這第十鎮上下都誰不知道三十八標的第二營是你的嫡系,有了第二營,大了不敢說,但是這福州城指日可下。”

這話他說的也不錯,現在福州城內駐紮的部隊雖然有數千人,但是那些工程營和輜重營的士兵戰鬥力肯定是不能和第二營這樣的正規步兵營相比的。

陳敬雲卻是皺眉道:“如果是前幾天還好說,但是現今三十七的第二營也到了福州城外,我下面的第三營明日也將到達福州,如果安排的不好,恐怕變數會太大!”

此言一出,低下衆人也都是皺眉起來,因爲平日裡革命黨人的發展都集中在了福州城內,對派遣在外的其他部隊接觸的太少,造成在其他部隊裡並沒有發動多少成員。這一旦起義的話,這臨時調來的兩營兵力的確有太大的變數了。

此時林肇民道:“陳兄,你下面的第三營就算不能把他們拉入到革命隊伍中來,但是穩住他們應該不難吧!”

陳敬雲卻是搖頭:“難說,如果來的是第一營,憑藉我和第一營管帶莊先河的交情,要穩住他們不難,但是這第三營的李繼民和我卻沒有多大交情,雖然這一年裡也往裡面安插了一些人,但是終究差了些,難成火候!”

“胡季高?你是說振武學校畢業的胡季高?”此時,那位從上海趕過來的魏勝田卻是說出了衆人的意外之話:“如果真的是這個人,我可以試試勸說他!”

“哦?”陳敬雲問道:“莫非魏先生認識此人?”

魏勝田點點頭:“當年在振武學校的時候,我和他住同一間校舍,交情尚可!只是沒想到數年不見,他竟然不聲不響的就跑來福建這裡做起了軍官!”

“如果魏勝田先生真的認識此人,能夠勸動他的話,別說是策動此人反正,哪怕只是穩住他,那麼福州城也能夠順利拿下!”陳敬雲隨口瞎扯,這軍事上的事情充滿了變數,任何保證都是不太現實的,但是現在起義之前,陳敬雲可不會沒事找事打擊他們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陳敬雲需要在他們的心中樹立強而有力的形象。從而取得起義之領導權。

最開始幾天裡,陳敬雲一門心思的想着怎麼在這場舉國之亂中保全自己的安危,但是過了幾天後,當他發現革命黨人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大勢力後,他的心思就慢慢變了,從最先的加入革命黨到想要這場起義的領導權,以便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取得基礎。

“好!有了陳先生這句話,我魏某絕不辜負諸君期望!”魏勝田的年紀約莫三十左右,帶着金邊眼鏡,透過鏡片依舊可以看到他眼光中透露出來的堅毅。

鄭祖蔭也是露出開懷神色:“現在有了子華的第二營,加上我們在工程營,輜重營,憲兵營,馬隊等地發展的同志,掀起一場福州的革命風暴不成問題。如果能夠把李繼民穩住,到時候就算三十七標第二營頑抗到底,也無傷大局了。何況現在舉國都在反抗滿清朝廷的專制政權,三十七標的士兵們估計也有不少是心向革命的。到時候把他們策動也並非難事!”

陳敬雲對鄭祖蔭前半部分的話是贊同的,自己和革命黨人聯合起來,拿下福州應該不成什麼問題。但是對鄭祖蔭的後半部分話卻是不認同,這三十七標可是孫道仁嫡系中的嫡系,第十鎮最早成軍的部隊,第三十七標標統帶秦玉年是正兒八經的巡防營出身,跟着孫道仁已經有十餘年之久,屬於孫道仁的親信中的親信。這層關係可比陳敬雲和孫道仁的關係親密多了。要是革命黨人能拉攏動三十七標的話,他們早就造反了,也不用等到今天。別說三十七標了,就算是陳敬雲手下的第三十八標革命黨人參透了那麼久也沒有多大效果。如果不是陳敬雲自個心生起義之心的話,革命黨人要策反第二營的難度不亞於策反孫道仁。

當然了,最後不管是三十七標還是三十八標最後都會走上革命起義的道路,只要等到湖北那邊局勢穩定下來,南方各省的實權人物看不到清廷勝利希望的時候,不說拉攏,他們自個都會準備起兵造反了,歷史上的南方各省基本都是一個模式。幸亥前期都是觀望,然後一看清廷不行了,下面的各路實權人物就立馬改變旗幟宣佈革命了!

天知道他們當中有多少是真的革命黨。

此時,彭壽鬆此時卻插口道:“諸位,不如我們提前發動起義?現在我們突然發動起義的話要要掌控福州城不成問題,也避免了第三營和第三十七標第二營可能的反應了!”

在場衆人一聽也是神色閃過興奮之色:“對啊,現在發動起義的話豈不是更有優勢!”

不料陳敬雲卻是搖頭道:“不可能!”

“爲什麼?”鄭祖蔭不解問道。

“因爲武昌事發之後孫道仁就已經下令收回了士兵手中的子彈,而且前日鬆壽已經命令孫道仁向巡防營前路的程金魁移交屏山軍械庫,沒有子彈怎麼起義?難道讓士兵拿着空槍去起義嗎?”陳敬雲說着有些鬱悶,因爲收繳士兵手中子彈的行爲還是他向孫道仁建議的,因爲那時候陳敬雲生怕革命發動的太早,那些革命黨二話不說就把他也給革命了!至於那軍械庫則是因爲時局越來越緊張,鬆壽越來越擔心所至,所以纔在收了新軍士兵的子彈後更是把軍械庫也從新軍手中收了回來。

聽到這話,在場衆人也是沉悶了下來!

半晌後,魏勝田突然站了起來:“我可以向上海發電,讓他們緊急調運一批子彈過來!”不過說着說着他就有些泄氣:“不過據我所知,上海那邊的同仁手中的子彈也不多!”

陳敬雲插口道:“不用多,哪怕只有幾萬發也是可以的!起義的時候就算把第二營,工程營,輜重營等都發動起來,也是湊不出一千支搶的,因爲工程營,輜重營是很少配槍的,主要還是第二營那邊。按照一支槍最少十發子彈計,有一萬發子彈就能完成初步作戰計劃。等拿下軍械庫後自然有充足的軍械補充。”

但魏勝田卻是搖頭:“一萬發恐怕很難,就算能調來估計也要半個月後,如果是三五千發倒是可以在三天內調過來!”

“這樣的話,今後數天內發動起義是不現實的!這幾天裡我也會想辦法調出一部分軍械來!不過魏先生這邊的子彈也是需要的,以備無患!”陳敬雲說完林肇民卻道:“怎麼調?軍械庫現在被舊軍巡防營所掌控,這些舊軍可沒多少人心向革命的,恐怕不好做手腳!”

陳敬雲沉思一會後道:“辦法我來想,還請諸位給我幾天時間!”

陳敬雲如此說,下面的諸位自然也只能點頭了。

因爲要起義的話,主要力量就是陳敬雲和他手下的第二營,雖然革命黨人到時候也能拉出幾百人來,但是和第二營這個長駐福州的正規步兵營相比,戰鬥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正是因爲第二營如此重要,革命黨人纔會費盡心思拉攏陳敬雲。

陳敬雲繼續道:“舉事之日除了子彈外,還得有軍餉。我可是打算到時候起義士兵一律雙響,出發前就先拿一個月響銀的,還有拉攏策反其他士兵也是需要軍餉的!”

說罷他看了看場中諸人:“這筆錢是絕不能少的!”

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7章 洪府娶親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053章 戰損(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39章 7月調整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9章 關餘貸款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69章 十九號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33章 直升機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97章 陰謀(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314章 D5系列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233章 喜與憂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87章 洪府娶親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213章 大戰(三)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100章 蔣朱之爭
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7章 洪府娶親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053章 戰損(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39章 7月調整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9章 關餘貸款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69章 十九號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33章 直升機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97章 陰謀(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314章 D5系列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233章 喜與憂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87章 洪府娶親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213章 大戰(三)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100章 蔣朱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