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

趙臨東所坐的這輛中福吉普車行駛在滾滾車流當中,趙臨東直接率領的部隊雖然數量上並不多,只有一個坦克營和一個步兵營而已,只算人數的話也就一千多人,然而這年頭的重裝機械化部隊戰鬥力強大與否和人數並沒有太大關係,影響最大的是重型裝備的數量和『性』能,作爲一支中國陸軍內的標準重裝機械化部隊,第三師下屬的這個由趙臨東所指揮的乙戰鬥羣擁有大量各種裝甲車輛。

儘管趙臨東不可能把整個戰鬥羣都帶來參戰,只帶了一個坦克營和一個步兵營而已,然而這一千多號人裡卻是擁有高達超過一百輛的全履帶式裝甲車輛,其他的輪式車輛還有好幾十輛,這個裝備密度已經是達到了這個年代所能夠達到的極限。

單純比拼部隊的戰鬥力而言,趙臨東手底下的這個兩千人不到的部隊足以在正面進攻戰中擊潰四五倍數量的傳統步兵部隊。起草並負責陸軍機械化部隊編制以及戰鬥模式的陸軍後起之秀將領李玉挺中將更是放出豪言,這種重裝機械化部隊只需要一個戰鬥羣,就足以正面進攻戰中擊潰一箇中國陸軍自身的傳統摩托化步兵師,只需要一個師就能夠正面擊潰一個傳統摩托化步兵軍。

當然了,實際上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在實際戰鬥中,擁有的坦克比人家一個步兵軍都多了,而且兵力上也不少。雖然正式編制上一個機步師的人數只有兩百輛不到的坦克和一萬六千人左右的兵力,但實戰中,中國陸軍往往會給機械化師級部隊配屬大量獨立部隊以及輔助部隊,比如第十集團軍剛成立之初,下屬的第四裝甲軍下轄的第六十七師不但擁有自身的固定編制部隊,還臨時配屬有一個獨立坦克營、一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個空中騎兵營以及一個運輸團。使得當時第六十七師的實際所指揮的部隊是非常多的,包括三個坦克營、六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特戰營(輕裝步兵)、一個裝甲偵察營、四個自行炮兵營、一個自行火箭炮營、一個空中騎兵營、一個防空營、四個輜重補給營、一個重型卡車運輸團、一個工程營、一個軍械營,一個醫療營、一個通訊連等。只計算重型裝備的話,當時第六十七師所轄的坦克達到兩百多輛,步兵戰車三百多輛,105毫米全履帶式自行榴彈炮有三十六輛,155毫米全履帶式自行榴彈炮三十六輛,105毫米全履帶式突擊炮二十四輛,155毫米全履帶式火箭炮十八輛。而如果看人數的話,那麼第六十七師實際所指揮的人數在最巔峰時期,達到兩萬三千餘人。

所以別看中國的機械化部隊番號上只是師,但各國包括中國陸軍自家將領就沒有把這些重裝師當成普通師級部隊運用過。

所以由這些大編制的重裝機械化師所組成的中國陸軍裝甲軍,也就不是普通的軍,而是動輒兵力達到七八萬人甚至超過十萬人的大規模裝甲集羣,一個裝甲軍就能夠獨立承擔一個戰區的戰略突擊任務,當初第九集團軍說什麼只要一個軍就能夠一個月就打到柏林去,說這話的底氣是什麼,就是因爲當初第九集團軍下屬的第十二裝甲軍乃是當時中國陸軍裡規模最爲龐大的軍級部隊,擁有四個重裝機械化師,四個自行化炮兵旅以及衆多輔助部隊,總兵力超過十五萬人。這德國人要擋住第十二裝甲軍,至少得一個集團軍羣的兵力不可,就算是同樣以大編制著稱的美軍部隊,要擋住第十二裝甲軍,至少也得擺上一個集團軍的兵力至少十個師以上的兵力纔有可能。

中國陸軍實戰中機械化部隊保持大編制,是有歷史傳統和其他方面諸多原因的,首先是傳統,中國陸軍的裝甲師以前也不算多,三十年代的時候也就那麼幾個裝甲師而已,基本上每一個裝甲師都是當成了拳頭部隊來使用,每一個裝甲師都是當前戰線的主要突擊力量,所以那些將領們在實戰中恨不得把所有裝備都擠進裝甲師裡頭。

再說這些被塞進來的獨立部隊,那是因爲二戰期間中國大規模擴軍的時候,同樣大量擴建了大量獨立部隊,大量獨立炮兵旅、坦克營、防空營被建立起來,這些獨立部隊都是被分配給各部隊當中,其中又以機械化部隊所能夠得到的獨立部隊最多。

所以說起編制,中國陸軍裡頭的傳統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是兩碼事,不能混爲一談,同樣是師,但是機械化師和傳統師完全是兩個等級的東西。

而由於機械化部隊在實戰中編制龐大臃腫,也就導致機械化部隊出現了多個戰鬥羣指揮部。同時在某些機械化部隊裡,也並不是嚴格執行師長就一定是少將軍銜的例子,比如第一裝甲師的歷任師長就出現過不少中將軍銜的將領擔任,當初方大山就是以中將軍銜擔任第一裝甲師的師長,同時現在第十二裝甲軍下屬第二步兵師,其師長爲徐家全,年初的時候雖然是少將,但是戰爭期間被晉升爲中將,但是雖然晉升爲中將,但是他依舊擔任第二師的師長一職,成爲中國陸軍十幾個中將師長之一,此外第二師以及其他幾個機械師裡也出現了戰鬥羣指揮官乃是少將級別將領的事情。

當然這種軍銜和職位的搭配並不是普遍情況,而是軍方根據實際情況所臨時採用的特殊搭配,出現這種情況絕大多數都是因爲在職將領立功後被即時晉升軍銜,但是不方便調離原職位。也不會過久的保持這種狀態,情況一有所改變還是會恢復原貌的

在機械化部隊戰鬥羣指揮官這個職位上,上校軍銜纔是標配,資淺少將只是少數而已,而中校軍銜的戰鬥羣指揮官,放眼中國也沒有幾個,而趙臨東就是其中之一。

儘管他的年齡對比軍銜並沒有太大耀眼之處,但是能夠以中校軍銜擔任一個重裝機械化師戰鬥羣指揮官的職務,足以說明他這個中校的分量是極爲充足。

看着這個小山谷裡的滾滾車輛,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轟鳴聲在耳邊絲毫沒有停歇,這一切讓坐在車上的趙臨東由衷的感到了內心裡的那種渴望。

這是一個軍人對戰鬥的渴望,對榮譽的渴望!

身爲一個職業軍人,趙臨東和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職業軍官一樣,把從軍當成了畢生的奮鬥理想!對於他們這些職業軍官來說,戰爭代表了榮譽和富貴!

君不見每一次中國對外發起戰爭的時候,國內那些權貴人士都是用盡了心思想要把自家子弟調到前線去,不是他們看不見上前線的危險,每一次對外戰爭都能夠經常聽見權貴家庭的嫡系子弟陣亡的消息,不久之前的翁舒同、洪容翰就是其中最爲明顯的例子。其中的容翰榮很爲國內僅次於陳氏家族的洪家第三代嫡系子弟,其個人出身之顯赫足以讓無數人羨慕。而這些顯赫出身的人卻是義無反顧的投身軍旅,每一次戰爭都是爭着搶着上前線,是他們看不到前線的危險嗎?他們是不知道會陣亡嗎?他們知道,他們非常清楚上前線的危險所在,但是他們依舊義無反顧。其中是爲了什麼?如果只是說愛國,那就睜眼說瞎話了,他們愛國美愛到這個地步,中國三軍無數職業軍官裡,單純因爲愛國而從軍的人不足十分之一。他們參軍並上前線拼命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上前線固然危險,但是如果立下大軍功,那就是一輩子的榮耀,而且這不但是自身的榮耀,更是保持家族榮華富貴的根基保障。

陳敬雲優待軍官,尤其是優待軍功顯赫的將領那是有目共睹的,幾十年的優軍政策做下來,儘管沒有任何的明文條列,但是隻要陳敬雲有這個心思,那麼就足以讓國內那些權貴家庭投其所好。

趙臨東也只是個普通人,擺脫不了這些榮華富貴的禁錮,他活着不僅僅是爲了他自己,還爲了家人。當去年他在中日戰爭期間立功被晉升中校,而今年更是以中校軍銜擔任戰鬥羣指揮官,前途可以稱得上是閃閃發亮,這個消息傳回了家鄉足以讓他的老父親淚流滿面,因爲這代表着趙臨東不用幾年就有希望晉升爲少將,這就代表着一直掙扎在中產階層的趙家足以邁進當地權貴家庭的行列,到那個時候趙家才能夠融入當地權貴階層,穩紮穩打發展十年幾後就是一地豪族。

趙臨東內心裡對戰爭的渴望很多人一樣都是強烈的,所以當他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內心裡的興奮是可想而知。

如今真正踏上征途,趙臨東彷佛看到了軍銜和勳章已經在向自己招手了。

稍後還有一章

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358章 蔡家崗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38章 f12對f80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133章 籌餉處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315章 B3轟炸機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302章 遷移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7章 洪府娶親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
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358章 蔡家崗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38章 f12對f80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133章 籌餉處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315章 B3轟炸機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302章 遷移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7章 洪府娶親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