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

俞若飛剛到達廣州城外,沈綱立刻就和俞若飛見了面:“俞兄,多日未見,看你這樣子又想是發福了啊!”

俞若飛聽罷呵呵大笑:“這人都老了,發福是正常的!”

“俞兄你年不過三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這怎麼能說老呢,這要發福呢,我看是嫂子把你伺候的太好了些!這整個人都油光滿面的,想要不發福都不行啊!”沈綱說這話的時候可是透着羨慕的。

沈綱之前也是成親了的,不過他的嫡妻在兩年前卻是因爲難產去世了,只留下了他一大男人和一個剛出世的小女兒,這兩年來他心裡還記掛着亡妻,所以也就一直未娶。近年來他的仕途一帆風順,在國民軍中大露鋒芒,但是心裡想的事多了,家裡頭又沒個內人照顧着,這人就是越來越瘦。

俞若飛笑呵呵道:“行了,你也別打趣我了,等廣州這邊的事情完了後,我給你安排安排見個人!”

沈綱一聽,略微皺眉:“人?別又是誰託了你來說媒吧!”

沈綱自從在國民軍擔任作戰司司長之後就一直有人向他提親,想要讓他娶一個續絃,其中不乏閩浙兩省的權貴世家,只是他心裡頭一直還放不下那個亡妻的,所以一直都拖着,現今聽到好友俞若飛都摻和到這事來,讓他是有些哭笑不得。

俞若飛也是嘆了口氣:“你什麼都別說,你想說什麼我也知道,不過我這也不是被逼的沒辦法嘛,那邊長輩親自找我說合,我也是拉不下那個面子。到時候回福州了,你好說好歹去見一見。反正只見一面也不會讓你掉塊肉!”

見俞若飛這麼說,沈綱也是不說話了,話說到這份上,可見俞若飛還真是身負重託的,到時候自己即便是爲了這麼個朋友,也得去看一看,至於看過之後嘛,那還得是老樣子,該幹嘛就幹嘛。

所以道:“算了,到時候回去就去見一見,不過現在不說那些事了,你過來,我給你說說現在的情況!”

第三師的戰報基本上每天都會向福州方面通報,不過俞若飛之前一直帶着部隊在行軍,消息途徑很有限,而且往往落後於形勢的發展。現在也是需要沈綱說一說最新的情況。

沈昂帶着俞若飛來到一張大桌子邊上,桌子上鋪着一副廣州附近地區的軍事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吧標註了衆多符號。

沈綱道:“根據司令的指示,我師必須儘快結束掉廣州戰事,最好是在一個星期之內。爲了達成速戰速決的目標,我們把部隊逐次從城內撤出,也吸引了龍濟光的部隊出了城。目前我的31團和32團正在這一帶到這裡部署了防線,和對面的大約一萬多的龍濟光所部!”沈綱一邊說着一邊用一支鉛筆指示着:“也就是白石鎮到徐家村這一帶,大約形成了長約七公里的對持戰線。另外我師之33團中的一營在師司令部留作預備隊,另外兩營目前還在廣州城內。而我師的炮兵團已經做好相關作戰準備,已經對敵軍陣地進行了持續三天的間隙炮擊,並對敵軍之炮兵陣地進行了打擊,按照預計至少摧毀了敵軍十門以上的火炮!”

沈綱說着的同時用鉛筆指出了相關的位置,一邊的俞若飛也是聽到後連連點頭:“按照目前的態勢,沈兄你的第三師雖然兵力少於龍濟光所部,不過卻是佔據了戰場優勢啊!尤其是在白石鎮這裡,以區區一個團的兵力正面對抗敵軍三個團而不落下風,可見沈兄你平時是練兵有方啊!”

面對俞若飛的恭維,沈綱也是笑呵呵的接受了,因爲這是事實,在白石鎮那裡沈綱擺上了31團,由於白石鎮的地勢有些複雜,加上是戰場之中心,位置如此重要之下龍濟光也是想要攻取下來的,不過由於地形複雜,兵力太少根本拿不下來,所以龍濟光一發狠就調集了三個團的兵力,目前正在和31團交戰當中。從前線的報告來看,目前31團依靠火力以及地形優勢,充分發揮了鐵絲網加壕溝以及重機槍的防禦戰術,在這一場防守作戰當中儘管兵力遠遠弱於龍濟光的部隊,但是並沒有顯示出頹勢來。

“就是子彈和炮彈消耗的太多了些,31團的重機槍連頭一天功夫就是把預備三天份的子彈儲備給打了出去,弄的我不得不特地重新調集了子彈過去!”沈綱對於機槍的子彈消耗大是早就知道的,當初杭州一戰之後,他就一直很注意保持重機槍的子彈儲備,免的戰時重機槍因爲缺乏子彈而失去戰鬥力。可是這戰爭一旦打起來,就算預備的再多也是不夠用的,31團本來就是依靠地形和火力優勢來進行防守,這子彈消耗的就更多了。

粗略的介紹完了後,沈綱對俞若飛道:“你們的警衛師第二團剛來,今天就先休息休息。然後你們明天前往白石鎮後面的鴨蘭村,如果順利的話你們就直接上前支援在徐家村的33團,33團加上你們警衛師第二團,就差不多是小一個師的兵力了,屆時打掉對方的兩個團應該是可以的。只要你們從正面取得突破,那麼就可以進行迂迴,進而半包圍31團正面之敵。從而徹底取得勝利。只要我們在白石鎮以及徐家村裡把龍濟光的主力部隊擊敗,那麼龍濟光即便還剩下兩三個團的兵力也無法挽回他的敗局了。”

沈綱的這一番話說出來聽的是俞若飛連連點頭,沈綱的作戰安排也許看上去很簡單,很無趣,但是這戰爭嘛,需要的是勝利,只要能夠勝利,那麼就採取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至於那些繁雜好看的作戰計劃多數都是實現不了的。

沈綱的作戰計劃就是很簡單,首先是把龍濟光的部隊從城內吸引出來,放在野外進行戰略對持,形成戰略決戰的狀態,取得一擊而潰的局勢。然後在得到了警衛師加強團的增援後,組織優勢兵力在正面戰線上的某一點取得突破,進而突破整個正面戰線。只要把龍濟光部署在正面的五個團兵力給擊潰了,那麼廣州之戰也就可以落下帷幕了。

沈綱的作戰計劃之前也給回報了福州方面,參謀部裡的幾個高級參謀以及馮勤,樑訓勤,陳儀,蔣方震等人看過沈綱的作戰計劃後,也都是表示的贊同。

“當初司令要把沈綱放到第三師當師長的時候,我還是有些擔心的,不過現今看他的形勢方法還是很靠譜的。”林成坤其實對沈綱也沒什麼好感,不過即便這樣林成坤還是佩服的,從第三師到達廣州開始,國民軍第三師就一直牢牢控制着廣州局勢,讓廣州局勢一步一步朝着向國民軍有利的方向前進着。

“廣州那邊有着沈綱和俞若飛,應該是出不了什麼問題的!”陳敬雲說着:“我還是擔心杭州那邊!”

此時,馮勤道:“司令放心,現在第一師和第二師已經處於戰備狀態,只要北洋軍大舉南下,那麼我軍就能直接北上!”

陳敬雲點點頭道:“那第四師和第七師呢,戰備狀況完成的怎麼樣了?”

馮勤道:“根據司令您的指示,三天前參謀部已經下令第四師北上杭州,而在杭州的第七師也已經完成了作戰準備,隨時可以出發!”

其實馮勤這話說的是有點水分的,第四師還好說,原本就是呆在福州駐防的部隊,人員和裝備都比較滿,除了迫擊炮之外,其他的武器裝備基本都是滿編的,就連其他部隊很少配滿的騎兵偵察營都配滿了。按照國民軍年初的調整編制,師下屬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外,還有一個工兵營,輜重營,騎兵偵察營。工兵和輜重不用說,基本上都是沿用的新軍編制,而騎兵偵察營就是國民軍自己新弄出來的編制的。本來按照新軍以及北洋軍的標準編制,一個師是需要配屬一個騎兵團的,但是國民軍那裡能找到那麼多戰馬和騎兵啊,原先的第十鎮一共也才數十騎而已。後來乾脆就撤銷了騎兵團,給了個騎兵營的編制,主要用來負責偵查任務。即便是個騎兵營的編制,但是國民軍現有的八個主力師當中,也只有第一師,警衛師以及第四師配滿了編制,其他各師當中大多都是騎兵連的規模,數十到上百騎不等。這還是國民軍把閩浙兩省的所有戰馬都搜刮來的結果,而且這些戰馬質量都不咋地。

其實國民軍的騾子馬匹一直都是很緊張的,首先是乘騎用馬,這類馬匹的要求極高,國民軍短時間內根本就弄不到那麼多適合的。至於運輸用馬的話就容易解決一些,因爲要求不高,所以普通的馱運馬匹,騾子,甚至驢子都可以,這些從民間上搜集要容易的多。不過國民軍需要的騾馬太多,就算這些運輸牲口要求不高,但是從民間蒐集的話一時間也是很難滿足需求,所以很多時候輜重都需要僱傭民夫直接用手推車或者乾脆揹着走。

第四師由於成軍的早,這配屬的乘騎用馬都滿編了一個營,其餘的運輸騾馬也不少,所以這機動起來還算不錯。

不過原本駐守杭州的第七師嘛,就有些差強人意了,第七師的前身是浙江投降部隊,加上部分從第一師,第二師抽調的部隊組成的,然後福州又直接派遣了不少的新兵,總之就是一個大雜燴。

之前成軍的時候使用的是前浙江的武器,從炮兵到步槍都是,後來隨着時間慢慢過去後,陳敬雲向德國訂購的第二批火炮也到了,所以就給第七師換裝了七十五毫米的火炮,而換下來的57毫米山炮就不太好分配了,因爲數量不多,甚至都不足36門編滿一個炮兵團,而且現在國民軍體系當中火炮方面的話基本都是以75毫米火炮爲主,原先的60毫米和57毫米山炮已經退居二線,再直接編入各師的話,就會造成有些師有,有些師就沒有,不但影響編制更加影響後勤供應問題。

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003章 兄弟(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
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003章 兄弟(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