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

以陳敬雲現在收到的情況來看,外交部同時和幾家展開談判,其中以美國的條件最爲優惠,同時胃口也最大,道爾清已經不止一次的對陳敬雲說過,美國的企業有能力獨立承擔這兩條鐵路的建設。

現在美國可是陳敬雲的宅住和金主,也是列強中唯一支持陳敬雲的國家,而基於兩次的援助計劃,陳敬雲領導下的國民軍已經和美國親密聯繫,不但有着大批軍火是來之於美國,更多的工業設備和技術支持同樣來之於美國,舉個例子就能很好說明國民軍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那就是東南鋼鐵公司。這個陳敬雲手下最大,規模和產量已經超過了漢陽鐵廠的鋼鐵企業就是美國手把手幫忙建起來的,幾乎從廠房的規劃到鍊鋼的設備,再到詳細的鍊鋼技術,幾乎全都出自於美國,儘管陳敬云爲此付出了大批的資金,但是說回來了那些資金也是美國貸給陳敬雲。

基於國民軍和美國之間的緊密聯繫,所以從一開始陳敬雲就是打算把美國拉進來!但是同時呢,他又不能把鐵路全部都交給美國了,不管什麼時候平衡這個詞都是很關鍵的,儘管現在陳敬雲還在依靠美國的支持,但是也不是說放任着任由美國掌控中國工業和市場。所以英國和德國,甚至日`本的參與就變成很有必要了。

經過種種的考量取捨下,陳敬很快就做出了決定,並且迅速的和各國簽訂了相關的合同。

首先是和德國簽訂了借款修築粵漢鐵路的合同,緊接着就是和美國簽訂了浙贛鐵路修築合同。如此一來兩條鐵路分別給了德國和美國,英國自然是不滿意的,眼見着浙贛鐵路和粵漢鐵路沒辦法得到,就是提出了修築寧杭線,即從南京向西修築到蕪湖,然後轉道南下到宣城,然後再到湖州最後抵達終點杭州。

這個計劃是屬於臨時提出的,不過由於開發馬鞍山鐵礦的需要,本來陳敬雲就是計劃在南京到蕪湖修築一條鐵路,主要是用於鐵礦運輸,當然也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不過這一段鐵路一百公里不到,而且是地處於平原,他原本是打算自行修築的。

現在英國既然提出來來了,而且還把這段鐵路從蕪湖向南方宣城、湖州、杭州延伸,那麼就變成了將近三百公里長了,而且這樣一來也會和和滬寧鐵路、滬杭鐵路形成一個圓形的鐵路網。對於這個計劃陳敬雲是持歡迎態度的,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地區的的經濟最爲發達的地區,以上海、南京、杭州爲三角的地區幾乎含擴了現今中國八層以上的輕工業,建設一個密集的圓環鐵路網是可以更大的帶動經濟發展的。

不過英國還提出了另外一個延長計劃,那就是從宣城向西修築,通過黃山、景德鎮後抵達江西鷹潭,然後和規劃中的浙贛鐵路交匯。不過陳敬雲覺得宣城到鷹潭的計劃和計劃中的浙贛鐵路有重複建設的嫌疑。由於路段建設困難,加上宣城、黃山、景德鎮乃至鷹潭都不是什麼重要工業區,爲這些地區投資建設鐵路不太划算。

所以陳敬雲否決了宣城到鷹潭的延長計劃,只是批准了南京到杭州的鐵路線計劃,不過爲了更有效率的對長江三角洲的這個圓環鐵路網進行運營,交通部的鐵路司提出了將滬杭甬鐵路分公司和英國人掌控下的滬寧鐵路局並和規劃建設的寧杭鐵路合併,重新分配股份進行聯合運營。

對此英國人並沒有反對,很快就是和中國簽訂了寧杭鐵路的修築合同,並且由滬杭甬鐵路公司和滬寧鐵路局以及寧杭鐵路局合併組建上海鐵路公司,聯合運營這三段鐵路。

如果單從商業利益而言,這次英國的收益是短時間內最快見效的,因爲滬寧鐵路的修築是在平原地形,沒什麼難度頂多兩三年時間就能夠通車,而且由於處於長江三角洲,一旦修成後很快就能夠盈利,並且客運量也是極大的,可以遇見的是利益豐厚,贛鐵路和粵漢鐵路雖然投資動輒上億,沿線長達上千公里,可是預期的盈利卻是不如上海鐵路公司的。

就連日`本也沒有落下,浙贛鐵路和粵漢鐵路沒有了,加上也不可能專門爲日`本另外弄一個鐵路規劃出來,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南潯鐵路(九江到南昌)呢,這個南潯鐵路本來向日`本人借款的,現在只修到了九江到德安段,所以就是準備向日`本繼續借款一直修到南昌去。

九月份的鐵路招標可謂是和各國列強都打了交道,其他各種事情都發生過,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鐵路的合同總算是談成了!

不過這談成的合同也最初的合同也有多不同!因爲修鐵路的風聲傳出來後,一些談判的內幕也是被傳了出去,當民衆得知共和『政府』是準備直接吸納外國資本進入到鐵路公司,並交付數十年運營權後,衆多報紙對共和『政府』的鐵路政策開罵,並且說這個計劃比當年的盧漢鐵路借款都還要苛刻,當年好歹還是借款,鐵路運營權雖然被比利時代管,但是人家也只是拿百分之二十的盈利而已,當然了,運營虧本了人家肯定是不管的,只能是中國承擔。即便如此情況下,那時候清廷也是被國內的輿論壓力『逼』迫的籌集重資提前還清了貸款,把運營權給拿了回來。

不得已之下,南方共和『政府』不得不放棄了這種方法!採取了傳統的鐵路借款方式,那就是由『政府』出面借款,並支付利息,規定數十年不等的本息償還期限,並以鐵路財產爲擔保,工程由指定公司承包,修築完後在還清本息前給予百分之二十的盈利。但是所謂代理權卻是被取消了。

代理權這個東西太過敏感,一說出去就是被罵賣國賊的!

但是人家投入那麼多資金肯定也是需要保證了,所以代理權沒有了,鐵路司那邊就用了另外一個名詞:監管權!即對鐵路運營和財務狀況進行監管。

不用多久,上海鐵路公司、浙贛鐵路公司、粵漢鐵路公司就是悄然成立了,這些中外合資的公司很快就是開戰了鐵路修築的前期工作,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當陳敬雲忙着鐵路一事的時候,其他的事情也沒有停下腳步來等着他,尤其是國內的軍事行動一直在持續。

湖南戰事中,國民軍和桂軍聯手已經拿下來衡陽,並且正在向北部延伸,於此同時國民軍在醴陵持續和北洋軍激戰中。

在安徽,國民軍第二軍的主力已經在九月下旬已經對合肥展開更大規模的攻勢,第九師已經把戰線突進到了合肥的核心地帶。在滁州和江北一線的西部地區,國民軍第一師和第四師正在和北洋軍第十師和第二混成旅交戰。

這數個戰線都爆發了猛烈的戰事,讓國民軍和北洋軍雙方都傷亡不小,前線進攻合肥的第八師在持續發動了小半個月的進攻後損失了小兩千人,作爲預備隊的第五師已經投入一個團增援第八師了,而合肥裡的曹錕也好不到那裡去,猛烈的激戰下部隊傷亡極大,尤其是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部隊,更是傷亡極大,而且是發生了小規模的崩潰。

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和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第三師不一樣,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第三師主要是原來的投誠皖軍。但是這個安徽省陸軍第一師卻不是,前身乃是倪嗣沖在皖北地區的部隊,辛亥革命時期倪嗣沖率軍進入皖北,隨後被袁世凱任命爲皖北鎮守使,不久後北洋軍進攻安徽,曹錕第三師入住安徽後整編安徽省內地方軍,倪嗣沖的部隊也被整編爲了安徽省陸軍第一師,倪嗣沖的部隊算得上是北洋旁支,所以雖然被編爲了省軍但是各方面比安徽省其他兩個師都要好不少,戰鬥力和武器裝備也要好上一些。

這個安徽省陸軍第一師雖然不如曹錕的第三師這種北洋嫡系強,但是也不弱。所以安徽省陸軍第一師和北洋第三師聯合作戰固守安徽的時候,給國民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要不然第八師也不會短時間內傷亡衆多。

不過第八師固然傷亡大,但是第八師正面的安徽省陸軍第一師更慘,小三千人已經都不見了,如果不是曹錕給倪嗣沖臨時補充了一個補充團的新兵壯丁的話,估計倪嗣沖手下小七千人都湊不齊了。

倪嗣沖手下部隊傷亡不小,曹錕手下的北洋嫡系第三師也不輕鬆,他們所面對的乃是第二軍的主力第九師,第三師此時雖然整合了第五旅,又有着吳佩孚這樣的悍將指揮,手下兵力還有着以前調配來的部分安徽省地方部隊,在兵力上也有上萬人,但是面對第九師的猛攻任舊是力不從心,尤其是炮兵力量慢慢損失之後打的更是艱難。

打的這麼艱難自然也就讓很多人生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曹公,現在我們在合肥打的那麼難,可他徐樹錚在做什麼,都那麼長時間了還停留在蚌埠,卑職聽說他根本就沒有南下增援我們的意思!”吳佩孚一臉黑線的對着曹錕說着,口中更是對徐樹錚破口大罵:“這個人不就是仗着段總長嗎,我們直接把實情捅到大總統那裡去,我看他怎麼辦!”

曹錕聽到這樣的話也是沉默不語!

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1章 南下北上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1055章 分析(一)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40章 秋熱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08章 空襲(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1055章 分析(一)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233章 喜與憂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2章 左將軍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10章 密議(二)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75章 演講第40章 亨利歸來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66章 福寧公司
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1章 南下北上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1055章 分析(一)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40章 秋熱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08章 空襲(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1055章 分析(一)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233章 喜與憂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2章 左將軍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10章 密議(二)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75章 演講第40章 亨利歸來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66章 福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