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幕僚

(184)幕僚

吳穆心頭一凜,張華軒說的輕鬆,其實內衛向來就是搞肅反的,屠刀之下常常滅人滿門,內衛中身居高位者,都是心如鐵石之輩殺人如麻之輩,若不然,也不能在內衛中得到升遷。雖然內衛已經被分割過,不過職能從來沒有改變過,看來這一次河南的抵抗讓張華軒分外惱怒,派出內衛的人爲主帥,河南的百姓是要遭殃了。

他卻是一聲也不敢吭,匆忙答了下來,便即出門。

先是到了苗以德身邊,低聲將張華軒的吩咐告訴這個內衛將軍,看到對方神色一徵,匆忙趕入張華軒房中時,吳穆搖頭苦笑。

淮軍上下,對張華軒能提出建議的人都沒有幾個,更不要說是去反駁張華軒的成命了。便是放眼整個淮安治下,能與張華軒對答從容,甚至激越辯白的人,怕也是寥寥無已了。

吳穆是淮軍中的後起之秀,雖然是張華軒一手提拔,不過並不代表他就認同張華軒的一切做法,這一次他雖然敬服張華軒在河南軍務上的果決,卻對張華軒派遣內衛將軍統兵的事頗不以爲然,當下暗歎口氣,卻也是苦無辦法。

他正要去處理張華軒交辦下來的軍務,卻見一羣文職幕僚圍攏過來,其中一個瘦高青年衝着吳穆滿不客氣的問道:“吳總參,大帥忙完了沒有?”

這些幕僚都是掛職在政務處或是軍務處,直接大佬是張華軒,間接大佬是閻敬銘和丁寶楨,因爲與張華軒接觸較多,平素裡都是眼高於頂模樣,對吳穆這樣純粹的軍漢,自然都不大客氣。

吳穆倒也並不在意,這些幕僚雖然一個個脾氣古怪。論起實際的做事能力來倒都是掐尖的好手,他親眼所見,張華軒交辦事情由這些人分頭執行起來比淮軍的速度只快不慢,而且慮事周全,並不蠻幹。他平素也是奇怪,卻也不知道大帥在哪裡尋得這些天南地北活寶也似的人物,雖然這些人來的時間有長有短,性格脾氣卻都是千奇百怪。絕沒有晚清時士大夫的那種深沉暮氣,如此一來,淮軍大帥地幕僚團倒也是軍中一景,令人口口相傳,讚歎不已。

他也知道這些人多半是舉人甚至進士出身,在原籍時也都是掐尖兒的名人俊傑,最大的左宗棠人近中年,脾氣也是最爲暴烈,一言不合就要和人揮拳動手,也虧他一個舉人。竟是一點兒斯文不講。

除了左宗棠之外,便是現下說話的這弱冠青年最爲難纏,人是精瘦模樣,脾氣也甚是火爆,在張華軒新招的幕僚之中此人最是年青,功名卻已經是舉人。而且著有文集詩集,也是極有名的一個清流人物。

當下也不敢怠慢,也不行軍禮,只是向着對方一抱拳。微笑道:“先生不必着急,大帥已經吩咐了軍務……”

他頓了一頓,靈機一動。又笑道:“現下也沒有什麼事了,諸位有什麼緊急公務,只管去便是了。”

眼前諸多幕僚都是張會軒親信,甚至不少在軍令部掛名的幕僚連丁寶楨也無法統御,此時張華軒處理公務,丁寶楨也自去闢一間靜室處理軍令部的機要公務,諸多事情都需要這些幕僚中轉下達執行。適才張華軒召見吳穆一人耽擱半天。衆人不知道是與他商議河南戰局大事,不免得有些怨氣。

聽得吳穆說地客氣。問話的瘦弱青年也不爲已甚,也衝着吳穆抱一抱拳,便即向着自己的同僚們略一點頭,自己先昂首向着張華軒所在的公廳而去。

他懷中腋下都抱着厚厚的文書,想必是有不少公務等着張華軒批示。旁人見他如此,也都有樣學樣,隨着他一併進去。

這些文職幕僚其實是張華軒日後爲準備將來的文官班底而準備的,他手下的人才雖然有一些,而且不少人都在他的麾下從政多年,不過人數太少,維持幾個州府的運作不成問題,等北方一打下來,放眼看去那是幾百個州府過千個縣治,整個北中國超過一億五千萬人地龐大地盤,這樣的地盤等若半個歐洲幾十個國家,人才的缺乏讓他覺得異常緊迫。

洪秀全敗在什麼地方,就是人才缺乏,對基層始終沒有進行有效的統治。兵來兵去,軍法治理,百姓不歸心,最終土崩瓦解。

縱觀歷史,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舉都舉不過來。

他的淮軍再強大,一樣要切合政治來治理這個龐大而老邁地帝國,不然,一樣有覆亡之禍。後世太祖的入京城考試說雖是戲談,張華軒的心中卻是惕厲自醒,一點也不敢怠慢。

眼前這個帝國好比是傷風感冒的巨人,對它地治理一定要想方設法的謹慎和穩固,不然外來的病毒一侵襲,整副龐大地身軀就會轟然倒下。

作養人才,自然就是固本培元的一劑良方。可以說,在張華軒心目中,把這些清季知名的人才籠在袖中,然後以現代政治家及系統邏輯的辦法來教他們做事,遠比淮軍中多幾個能打的將軍更教他歡喜。將軍太久,未免成軍國主義,他並不希望未來的中國是窮兵黷武的東方德國。或者,比歷史上地德國造成地危害更大。

由於這種原因,張華軒對這些文職幕僚異常器重,淮軍上下無不盡知,這使得這些幕僚感佩的同時,不免得多出幾分驕縱地味道來。

聽得吳穆說張華軒已經有空,爲首的瘦弱青年卻是來自直隸南皮的舉子張之洞,他前幾年十餘歲時就中舉,著書寫詩一時名聲傳遍大江南北,若按正常的歷史軌跡,他會在幾年後中進士,爲清秘官成清流領袖,然後與李鴻章一南一北,分別爲中國南北洋領袖。

不過在這個時候,他也就只是一個普通的稍微有名的舉子,張華軒興義兵北伐之前,天下有心人早知淮軍必得天下,暗中招致很少有不至者,有一二打算爲清廷效忠或是再看看風色的,則被軍統暗中綁架,全家老小一起捆到淮安。

現下的局面已經與張華軒剛創辦團練時不同了,那時候手頭只有萬把兵,沒勢力,沒後勁沒錢,所以人才難得,千方百計得幾個人就如獲至寶。而現在,手中有權有錢有兵,天下有聲望,綁來幾個舉子進士,當事人當時不服,一來淮安後也沒有敢死頂硬扛的,派幾個海內有名望的儒者或大臣去勸勸,給足面子,便是竭力效忠。

既然是張華軒要費盡心力招攬的才智之士,自然也會看的出來天下大勢,放眼天下,除了淮軍能取天下,還有誰有這個資格?既然看了出來,自然希望能效力明主,開創新朝之基,風雲際會創一段傳奇,讀書的書生,也不一定是愚忠之人,還有不少有着出將入相的幻想,現下投入淮軍,正好給他們施展拳腳的舞臺一行人進得房內,張華軒正向着苗以德交待事情,一擡眼見是衆人,不覺一徵。

他心裡怪這些人有些無禮,放眼看去,只見這些人也都是神色匆忙,個個都帶着公文,曉得是一路跟隨來徐州後不少公事耽擱下來,他對這些幕僚雖是客氣,交辦事務卻也不容馬虎,辦不好事,一樣會罰俸或是下正式的公文斥責,所以他們辦事還是經心,又一個個都是桀驁不馴的名士脾氣,小節上,卻是不必講究太多了。

當下在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向着打頭的張之洞吩咐道:“孝達,我這裡還有一些軍務要料理,說完了,便與你們談。”

又見在張之洞身後跟隨的正是左宗棠,便又笑道:“季高,你也稍等會罷。”

這兩人算是最得他栽培信重的,張之洞少年高傲,自視極高目中無人,左宗棠也是以諸葛亮自居的人物,脾氣極壞,據張華軒的瞭解,同僚中無人喜歡與他結交。

對張華軒的吩咐,張之洞只是也一樣點頭,便後退一步表示聽命,左宗棠卻是略一躬身,答了一個“是”,然後方靜靜退向一邊站立。

兩人都是才智高絕之輩,不過張之洞畢竟年輕,很有點傲視王侯的衝勁,左宗棠卻是蹉跎半生了,早年中舉,現在四十來歲一無所成,所以對張華軒這位賞識他的明公,很是尊重。

至於私下裡和同僚的爭鬥,張華軒自然也不會去管他。

把幕僚們安撫好,張華軒又回頭向着苗以德道:“那麼,鄭安遠如何?我看他在廬州時殺伐決斷,算是能獨當一面的。”

聽到這個名字,張之洞等人都是眼角一跳。

此人是老內衛出身,先是張華軒的侍衛,然後又跟着張五常,淮安肅反,死在他手裡的人過千,城中官紳地主聽到他的名字大氣也不敢喘,算是張華軒手裡最出名的惡狗一般的人物。

適才張華軒與苗以德商議了幾個人選,苗以德知道大帥對河南局勢極爲不滿,決意放縱內衛將領帶兵出征掃蕩河南,他只怕大帥是一時激怒,如果幾千中軍鎮的騎兵在河南不受約束的殺人,怕是將來極難善後。

40 新封賞205 英姿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49 求是大學堂211 轉折135 暗探5 軍機大臣226 強國軍禮151 大麻煩172 轉變193 出巡10 發財大計201 開槍27 勾心鬥角130 聶士成185 爭論179 傳召44 分銷商的出現1 大勝162 鞭辟入裡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第一 卷嶄露頭角186 紳士的養成189 削權45 坐而論利10 發財大計49 求是大學堂157 意外之獲216 心腹大疾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14 教員與學員242 最後一搏21 查抄117 戰安北105 肅反擴大化244 城下之約猛虎出柙6175 北上徐州238 重劍無鋒192 鐵路之爭68 婚姻大事62 華爾的憂慮161 突變226 強國軍禮142 交手125 獻俘100 反攻倒算第一 卷嶄露頭角264 報捷59 欣欣向榮212 艦隊93 舒城之變233 新軍銜32 會戰之初143 肉搏63 新火槍134 嚴陣以待144 何等猛士201 開槍42 挽留猛虎出柙453 減租大會98 恭王府177 舊軍裝103 挖坑埋人第一 卷嶄露頭角5204 雙線174 天下第一219 下個先手219 下個先手128 拜年第一 卷嶄露頭角1876 爭執第一 卷嶄露頭角5猛虎出柙8第一 卷嶄露頭角7191 背黑鍋36 槍刺如林123 向北21 查抄猛虎出柙11150 內鎮總兵227 旗鼓相當204 雙線155 聽閒話151 大麻煩49 求是大學堂232 軍驛猛虎出柙585 儀仗隊36 槍刺如林218 禍福難料猛虎出柙17185 爭論141 炮火準備191 背黑鍋175 北上徐州102 大清洗的開始188 計算134 嚴陣以待
40 新封賞205 英姿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49 求是大學堂211 轉折135 暗探5 軍機大臣226 強國軍禮151 大麻煩172 轉變193 出巡10 發財大計201 開槍27 勾心鬥角130 聶士成185 爭論179 傳召44 分銷商的出現1 大勝162 鞭辟入裡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第一 卷嶄露頭角186 紳士的養成189 削權45 坐而論利10 發財大計49 求是大學堂157 意外之獲216 心腹大疾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14 教員與學員242 最後一搏21 查抄117 戰安北105 肅反擴大化244 城下之約猛虎出柙6175 北上徐州238 重劍無鋒192 鐵路之爭68 婚姻大事62 華爾的憂慮161 突變226 強國軍禮142 交手125 獻俘100 反攻倒算第一 卷嶄露頭角264 報捷59 欣欣向榮212 艦隊93 舒城之變233 新軍銜32 會戰之初143 肉搏63 新火槍134 嚴陣以待144 何等猛士201 開槍42 挽留猛虎出柙453 減租大會98 恭王府177 舊軍裝103 挖坑埋人第一 卷嶄露頭角5204 雙線174 天下第一219 下個先手219 下個先手128 拜年第一 卷嶄露頭角1876 爭執第一 卷嶄露頭角5猛虎出柙8第一 卷嶄露頭角7191 背黑鍋36 槍刺如林123 向北21 查抄猛虎出柙11150 內鎮總兵227 旗鼓相當204 雙線155 聽閒話151 大麻煩49 求是大學堂232 軍驛猛虎出柙585 儀仗隊36 槍刺如林218 禍福難料猛虎出柙17185 爭論141 炮火準備191 背黑鍋175 北上徐州102 大清洗的開始188 計算134 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