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升官

(6)升官

從曾國藩到胡林翼,自太平軍起事以來,大江南北到處都是團練武裝,雖然現在的主戰部隊仍然是綠營與八旗,不過各地團練也有逐漸興起之勢,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之後,以漢人官員組建的地方團練武裝,必定將成爲決定中國命運的強大力量。

清朝自建立之初,漢人中也有不少高官貴族,不過究竟只是包衣奴才,主子賞給幾根骨頭就喜不自勝,國初的漢官根本沒有實權,也沒有尊嚴可嚴,甚至到了康熙年間,皇帝稍微重用幾個漢臣,就會被八旗的王大臣指責重用漢人,輕視滿人。

到了咸豐年間,局勢倒轉,滿人八旗已經成爲笑柄,讓那些八旗大爺離開京師到地方組建團練去抵抗太平軍的入侵,一則根本不可能有旗人到地方,二來,也根本不會得到地方的支持。

如此這般,漢臣終於揚眉吐氣,各地團練皆以漢人爲主,任用的將領也是以漢將爲先,從湖南到兩湖,再到安徽兩浙江蘇,幾十支團練武裝漸次興起,在打擊太平軍的同時,也給着八旗滿人以絕大的壓力。

所有旗人官員的心中都在想:“萬一這些漢人抱成團對付滿人怎麼辦?”

在這種思潮下,很多滿人對團練千方百計的打壓,寧可放縱太平軍,也不想讓團練武裝發展起來。

曾國藩等人是正根的進士出身,朝廷大員出身,在朝中有着堅定的支持者之前,也是處境困難,舉步維艱。湘軍從組建到徹底打敗太平軍,除了有限的幾仗外,經常都是以少勝多,野戰對決,常以人數少裝備差的湘軍得勝,而就是這樣一支強軍,因爲朝中大佬們的忌憚,一直得不到真正有力度的支持,直到太平天國滅亡的前幾年,湘軍才真正得到來自朝廷的軍餉,才得以擴軍到十二萬人。

曾國藩正經的儒家孔門出身,朝廷侍郎大員還被如此壓制,憑張華軒一個捐官出身的道臺,就是打了勝仗又如何?

衆人想到這裡,不免得面面相覷,祁雋藻與幾個滿軍機都反對過高獎勵張華軒,幾個漢軍機雖然心裡不服,不過對着以滿制漢的祖制大文章,一時半會也是講不出話來。

若是肅順在此,以他強悍的個性與對漢臣們能力的信任,必定會出頭直言,甚至打御前官司也再所不惜,不過他畢竟資歷太淺,在這會還沒有進軍機,其餘文祥、端方等人,亦是剛開始嶄露頭角,也沒有擔任軍機大臣。

奕欣在十年後要了肅順的命,不過在任用漢臣的態度上倒是與肅順相同,此時見諸軍機都似贊同祁雋藻之議,他心裡發急,卻是因爲與祁雋藻之間的尷尬關係,在這件事上沒有辦法公然反對,祁雋藻賣了老臉要壓張華軒,奕欣就是親王,也根本不能與眼前這些老官僚正面對抗,雖然不贊同衆議,卻是苦無辦法。

正尷尬間,協辦大學士文慶卻開口道:“我不贊同諸公所議,如今局勢不同,要辦大事,非得重用漢人不可。適才諸公所議,若是讓諸地的團練漢臣們聽到,誰還願意爲國家效力?祖宗們也早就說過,滿漢一體,諸公仍抱滿漢有別之**,殊無道理。”

他是顧命大臣,只是資歷不如祁雋藻,所以纔沒有成爲軍機領班大臣,雖然如此,文慶是正經的滿洲正紅旗下貴胄出身,說出話的份量卻比祁雋藻要重上幾分,一番話說出來,再加上帝意亦是如此,祁雋藻漲的臉色通紅,卻也是無話可說。

“文公所言極是,我意也是如此。現在髮匪鬧的厲害,不給地方上的人一點好處,誰願意當真效力?那個張華軒根基太淺,也確實不宜拔擢太快,壓一下是朝廷體貼他,他若是知道好歹,必定也不會有什麼不滿。”

奕欣打定主意,今天不宜與諸大臣頂牛,不然自己在軍機處辛苦經營多日的人脈就蕩然無存,不過文慶出來說話,他就好做許多,先打了幾句圓場後,奕欣又含笑道:“不過有功不賞,這也太過,也容易讓天下人失望,咱們位列中樞,該想的都得想到。我的意思,這個張華軒就升一個按察使吧,原本兩江有兩個布政使,此人加一個布政使也蠻夠格,這樣已經算是壓了一下。至於他保舉的淮軍團練將領,咱們都悉數準了,可好?”

奕欣雖然二十出頭,當年與皇兄爭位時已經是經歷了驚濤惡浪,眼前這一點小場面算什麼,文慶一席話,這個親王已經把局勢扳了回來,言語間,還很是斥責了祁雋藻一番。

只是他的話老成謀國,雖然張華軒一樣被提拔重用,不過當前諸路軍悉敗,京師震動,也很需要豎一個典型出來,衆軍機大臣一起搖頭嘆息,有幾個平時自視甚高的,還在心裡暗想:“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一個捐班也能做方面大員,這太不成體統。”

嘴上卻都是贊同奕欣所見,文慶等人更是大聲贊好,祁雋藻氣的滿臉通紅,有心反駁,卻覺得很難駁倒,當下也只得默認了事。

軍機處商議定了,卻沒有權力自行做主,當即由奕欣遞牌子請見,把會議結果向咸豐稟報了,咸豐也無甚話說,當場允了,於是由軍機擬折,皇帝批覆下去,明發上諭廷寄全國各地,算是把這件公案了結。

北京那邊吵成一團時,張華軒已經幫着琦善收攏了不到一萬人的殘卒,勉強重新建起了江北大營,只是從朝廷到地方都是知道,這一次琦善丟了大臉,江北大營的紙老虎面目暴露在世人眼前,若不是得力張華軒在揚州城勝了一仗,琦善只怕又要到軍臺效力一次了。所以對大營重建,清廷並沒有什麼信心,不過對讓張華軒駐紮在揚州又有些不放心,於是決定仍然讓琦善這個老臣欽差留鎮揚州,清廷再拼湊一支兵馬充實江北大營,至於張華軒則回任淮安,一則可以防他尾大不掉,二來也能借他壓制淮北的捻子,也隨時能北上再與太平軍的北伐軍做戰。

琦善被張華軒擺了一道,卻是一點內情不懂,被救之後,好生數落了楊廷寶與揚州士紳一通,便算了事,對張華軒出城救他,卻是感激不盡,張華軒奉命回淮安後,琦善直送出揚州城十幾裡地,直到張華軒保證揚州再有事一定星夜來援,這才依依作別,自回江北大營。

等軍機處商量好,上諭發出到達淮安時,張華軒已經率軍回到淮安,闔城父老剛剛出城幾十裡歡迎打了勝仗的家鄉子弟,明發上諭又到達城中,一時間全城震動,張府門前的一千頭鞭炮足足放了幾十響,門口來拜會張華軒的官員的車轎足足排了幾裡地,張紫虛老爺子高興的老淚縱橫,差點兒喜的中風,整個張府上下當真是喜氣滿盈,連下人走路都輕快了幾分,端茶送水的時候都帶着風,衆人如癲如狂之際,只有張華軒躲在自己房裡,咬着手指甲默默心算:“按察使,這算是正廳級還是副省級……升的不夠快啊。”

19 親民大運動5 軍機大臣161 突變146 收尾238 重劍無鋒71 迎親159 機關算盡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75 北上徐州182 緊迫222 登岸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43 淮安的曙光105 肅反擴大化76 爭執113 淮軍進擊169 北伐第一 卷嶄露頭角1193 舒城之變234 皖系175 北上徐州84 港口防禦107 內衛營173 中軍鎮171 春雨無聲126 翁家兄弟31 藍旗89 安排第一 卷嶄露頭角515 僵局42 挽留13 紗廠之議149 晉見猛虎出柙1077 倔驢的用法150 內鎮總兵229 外交心得第一 卷嶄露頭角2245 坐而論利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152 敵情141 炮火準備160 北王返城173 中軍鎮245 秉燭夜讀216 心腹大疾猛虎出柙2225 走馬觀花第一 卷嶄露頭角9146 收尾第一 卷嶄露頭角159 封賞部下207 要塞29 出兵111 內衛調整228 打白旗的英使207 要塞第一 卷嶄露頭角12179 傳召145 三河大勝71 迎親159 機關算盡147 軍人榮譽83 約翰牛7 覆信猛虎出柙2229 出兵238 重劍無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2123 向北244 城下之約195 良吏99 王爺高見235 青雲直上148 召見215 國家27 勾心鬥角122 向南向北190 立規矩第一 卷嶄露頭角5150 內鎮總兵135 暗探27 勾心鬥角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39 說服201 開槍27 勾心鬥角30 亂戰行軍77 倔驢的用法猛虎出柙9151 大麻煩25 走馬觀花188 計算95 安撫人心179 傳召8 人才236 先打再拉第一 卷嶄露頭角23224 苦鬥
19 親民大運動5 軍機大臣161 突變146 收尾238 重劍無鋒71 迎親159 機關算盡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75 北上徐州182 緊迫222 登岸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43 淮安的曙光105 肅反擴大化76 爭執113 淮軍進擊169 北伐第一 卷嶄露頭角1193 舒城之變234 皖系175 北上徐州84 港口防禦107 內衛營173 中軍鎮171 春雨無聲126 翁家兄弟31 藍旗89 安排第一 卷嶄露頭角515 僵局42 挽留13 紗廠之議149 晉見猛虎出柙1077 倔驢的用法150 內鎮總兵229 外交心得第一 卷嶄露頭角2245 坐而論利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152 敵情141 炮火準備160 北王返城173 中軍鎮245 秉燭夜讀216 心腹大疾猛虎出柙2225 走馬觀花第一 卷嶄露頭角9146 收尾第一 卷嶄露頭角159 封賞部下207 要塞29 出兵111 內衛調整228 打白旗的英使207 要塞第一 卷嶄露頭角12179 傳召145 三河大勝71 迎親159 機關算盡147 軍人榮譽83 約翰牛7 覆信猛虎出柙2229 出兵238 重劍無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2123 向北244 城下之約195 良吏99 王爺高見235 青雲直上148 召見215 國家27 勾心鬥角122 向南向北190 立規矩第一 卷嶄露頭角5150 內鎮總兵135 暗探27 勾心鬥角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39 說服201 開槍27 勾心鬥角30 亂戰行軍77 倔驢的用法猛虎出柙9151 大麻煩25 走馬觀花188 計算95 安撫人心179 傳召8 人才236 先打再拉第一 卷嶄露頭角23224 苦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