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卷嶄露頭角1

張華軒剛清醒不久時,就開始盤查張府的財富,卻也被張家的財力所驚。鹽場二十八處,絲廠一個,遍佈淮安、揚州、南京的十一個當號鋪子,土地三千多畝,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張家入股的生意,一年的股息也不在少數。

他粗略一算,張家的總資產當在二百萬上下,這還是商業上的固定資產,淮安府的這個大宅不說,揚州府、南京城,一樣都有宅院,這些除外,還有收藏的古董字畫,金銀首飾和玉器,隨便算算,怕不又得加幾十萬家產上去。

這些,按購買力來計算,在一百多年後,也算是億萬富翁那一級的,而就是這麼一個大富翁,就這麼不聲不響的住在淮安府的一個小巷子裡,在史書上默默無名,根本就沒有人知道。

不僅是張府,就算是整個揚、淮一帶的鹽商富戶,也根本沒有留於史書的。縱觀清史,對揚州和淮陰一帶的鹽商富戶,只留下幾個奢侈的故事,以做談資罷了。

張華軒很愛看書,記得當年看一些清人筆記,乾嘉年間,有一個淮安鹽商到鎮江拜佛,一次用了萬兩黃金做金箔,除了貼佛身之外,剩下的全部迎風而灑,一時間漫山遍野金光閃閃,淮、揚一帶鹽商之富,由此可見一斑。

這樣一大筆財富,不善加利用,最後也只能落個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要是讓張華軒拿來做起事的基礎,卻是正合其用,最好不過!

“張得利,我吩咐你拿的東西呢?”

張華軒已經回過神來,揮揮手把那些小妖精趕走。大丈夫不可爲色所迷,女人什麼時候都能有,做正事的時候,卻萬萬不可耽於女色。

張得利正覺得彆扭,諾大的書房內外,只有他和幾個小廝伺候,少爺剛剛意動情迷,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甚是難受。

聽到張華軒一問,張得利立刻將取來的賬簿取出,送到張華軒的案前。

“唔,這是最後一批了。”

張華軒略略一翻,就知道賬目沒有什麼不對。看來自己這幾天大張旗鼓查賬,下頭的那些掌櫃朝奉們已經聽到風聲,直接把沒有任何問題的賬簿送了過來。

只是憑張華軒的經驗,眼前這賬簿說不上是墨跡未乾,確也明顯是倉促之間趕出來的,絕不是正經貨色。

他淡淡一笑,也不追究此事。反正今天訓話的風聲也會很快傳出去,只要智商比豬高那麼一點,就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少爺如此莫測高深的表情,最近經常出現,張得利看了一眼,只覺得自己的小心肝“噗通、噗通”亂跳,對這個突然變的如此厲害,眼神凌厲斷事果斷的大少爺,張管事是確實打心眼裡害怕了。

不但是他,就算是張華軒身邊伺候的通房丫鬟們,小廝們、粗使婆子、普通僕役,短短日子,在大少爺身邊伺候的幾十號人,都覺着少爺已經與以前明顯判若兩人,雖然談吐說話越來越謙和,見人總帶三分笑,不過由上到下唯一的感覺,就是覺得少爺的性子變了,讓人親近之餘,更加害怕,至於害怕什麼,卻是沒有人知道。

張華軒將手中賬簿合上,以指叩桌,沉吟片刻,向着張得利笑問道:“得利,讓你打聽的事怎麼樣?”

他也算久諳官場的老手,對身邊的下人當然不能推誠以對,不過也不必老正顏厲色,心腹,自然有心腹的待遇。張華軒以前沒有心腹,卻不妨礙他培養自己的心腹。

而培養心腹的手腕之一,就是讓這些眼前人多做一些事,特別是看起來有些小小隱秘的事,除此之外,在平時對答問話的時候,不妨和顏悅色,偶爾獎賞,甚至是閒談家常,這些小小手段,就可以讓下智的人以爲自己對他們推心置腹,然後會竭力報效。

張得利倒也不愧是府里老太爺使出來的管事,一眼看上去就精明強幹,張華軒一問,他就立刻答道:“兩件事,第一件是打聽捐官的事兒。少爺吩咐之後,我立刻就去衙門口打聽,聽府衙裡的老夫子說,捐納有官道有私路,走明面,一個知縣就三百兩,不過眼下大清候補的官兒少說也有三五萬人,到戶部繳了銀子後,拿了引單,再走私人的門子給錢,下等缺份,三千到五千不等,上等縣,九千兩到一萬不等,再往上,知府是知府的價碼,道臺是道臺的價碼,絲毫不亂。就拿天津鹽茶道來說,這個缺,少說也得十萬兩銀子,還得是託對了人!”

張華軒神色不動,手中摺扇輕搖,又問道:“不需實缺,只要個道臺頂子,怎麼說?”

張得利賠笑道:“一個青精石頂子值得什麼?咱家老爺,那可是捐的正二品的珊瑚頂子,少爺要捐,不妨捐個三品或是從三品布政使,反正不指着排班候補,圖個光鮮好看,只要不超過老爺子就是了。”

大清朝自從康熙年三藩反了,爲彌補軍費不足首開捐納,公開賣官,開始時尚且算是嚴格,賣的官兒不多,捐官也不能和進士同班而站,到了現在,捐納的官已經遠遠超過了正途出身,以前的規矩是講不得了。不過捐官想直接做一省的方面大員,仍是絕無可能。

見張華軒不置可否,張得利知道自己多話,急忙又道:“少爺吩咐打聽的人和書,都打聽到了。”

“哦?”

一直悠閒自若的張華軒立刻將手中摺扇一收,目光炯炯看向張得利,問道:“快些說!”

“是,聽人說,魏源魏老爺已經到了高郵當知州,您說的那本啥子書……”

張得利撓撓頭,將手一拍,笑道:“對了,叫海國圖志,聽人說整整一百卷,前年剛剛成書,魏老爺著書很多,很多大人老爺聽說他寫成了書,都讓人抄寫了看,聽人說內容新鮮,把天下萬國的新鮮事都記了下來,可真是了不得。”

他也搞不懂少爺關注這個倒黴州官做什麼,打聽的時候,聽說這魏源只是個窮酸書生出身,一把年紀才考中了進士,先在興化當知縣,好不容易纔升到高郵做知州,政務不管,同僚不應酬,府衙的師爺一提起魏源,都是搖頭。

只是這些話,卻也沒有必要向少爺一一說清楚。做下人的,不能太多話的原則,張管事還是清楚的。

188 計算198 槍響191 背黑鍋227 旗鼓相當55 肅清240 涮新政治150 內鎮總兵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59 機關算盡115 行軍猛虎出柙1171 迎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6151 大麻煩222 登岸第一 卷嶄露頭角165 聊表寸心242 最後一搏猛虎出柙686 紳士的養成7 覆信124 分配13 紗廠之議65 聊表寸心162 鞭辟入裡10 發財大計67 生財之道206 強兵96 廷議190 立規矩58 提親185 爭論209 談判47 工地23 養賊自重第一 卷嶄露頭角5猛虎出柙10170 徐州的變化104 肅反231 瘋狂244 城下之約37 勝利135 暗探162 鞭辟入裡猛虎出柙1154 暗流2 會議42 挽留23 養賊自重30 亂戰行軍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6 風雨欲來61 恐懼流言202 急報110 第一鎮的任務第一 卷嶄露頭角25200 威脅58 提親44 分銷商的出現105 肅反擴大化188 計算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23 養賊自重204 雙線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27 勾心鬥角160 北王返城235 青雲直上116 易旗15 僵局187 睥睨199 對峙猛虎出柙19222 登岸144 何等猛士115 行軍16 起步129 下徐州41 咸豐30 亂戰行軍90 狂奔猛虎出柙18第一 卷嶄露頭角13猛虎出柙4第一 卷嶄露頭角282 會議5 軍機大臣99 王爺高見135 暗探226 強國軍禮151 大麻煩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第一 卷嶄露頭角1546 開礦猛虎出柙462 華爾的憂慮193 出巡166 天京慘事173 中軍鎮
188 計算198 槍響191 背黑鍋227 旗鼓相當55 肅清240 涮新政治150 內鎮總兵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59 機關算盡115 行軍猛虎出柙1171 迎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6151 大麻煩222 登岸第一 卷嶄露頭角165 聊表寸心242 最後一搏猛虎出柙686 紳士的養成7 覆信124 分配13 紗廠之議65 聊表寸心162 鞭辟入裡10 發財大計67 生財之道206 強兵96 廷議190 立規矩58 提親185 爭論209 談判47 工地23 養賊自重第一 卷嶄露頭角5猛虎出柙10170 徐州的變化104 肅反231 瘋狂244 城下之約37 勝利135 暗探162 鞭辟入裡猛虎出柙1154 暗流2 會議42 挽留23 養賊自重30 亂戰行軍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6 風雨欲來61 恐懼流言202 急報110 第一鎮的任務第一 卷嶄露頭角25200 威脅58 提親44 分銷商的出現105 肅反擴大化188 計算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23 養賊自重204 雙線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27 勾心鬥角160 北王返城235 青雲直上116 易旗15 僵局187 睥睨199 對峙猛虎出柙19222 登岸144 何等猛士115 行軍16 起步129 下徐州41 咸豐30 亂戰行軍90 狂奔猛虎出柙18第一 卷嶄露頭角13猛虎出柙4第一 卷嶄露頭角282 會議5 軍機大臣99 王爺高見135 暗探226 強國軍禮151 大麻煩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第一 卷嶄露頭角1546 開礦猛虎出柙462 華爾的憂慮193 出巡166 天京慘事173 中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