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大帥

(176)大帥

聽得楊英明如此一說,衆百姓都是歡聲雷動,各人臉上都是露出激越神情。張華軒以弱冠之年鹽商之子自出家財募集團練,在當時太平天國興起的前提下原本也算不得什麼。由北至南,團練武裝不知道多少,基本上當時的各府縣都有團練武裝,如安徽廬州這樣的南北雙方拉鋸的地界,三山五越的好漢豪傑都打着團練的名義出來抵抗太平軍的入侵,打出名的不知道有多少,如李鴻章這樣水準的團練武裝更是不知凡已。而張華軒卻是一出手就與衆不同,使得他奠定了如今之常人難敵的地位。

第一就是家資富裕遠超普通官紳之家,如曾左李胡等人的發跡史不一相同,左宗棠做人幕僚,先是駱秉章然後曾國藩,慢慢一步一步的積攢自己的聲望與實力,奮鬥多年纔有點兒根基。李鴻章早年浪戰,多有敗跡,一度時間窮困潦倒,不得已遣散團練,去投老師曾國藩混跡多年後謀求自立,江南士紳一下子給他湊了不少本錢,老師曾國藩也慷慨大方,給了他幾營湘軍做立身的根本,使得李鴻章一下子就有了萬把兵,又任江蘇巡撫有了財權,這才漸漸長袖善舞,徹底在朝中立下根本。至於江忠源,手底的兵一直不超兩千,楚勇號稱能戰,可惜沒錢擴充,江忠源的聲望也不足以擴張實力,江又太過忠義,只能在廬州城裡殉國了事了。胡林翼算是一個異數,有手腕有人脈,還有充足的野心,這一點倒是與張華軒相同,可惜此人死的太早,而且是在湘軍集團內發家,一切舉措不能拋開衆人自己施行。頗多掣肘,早早兒就鬱鬱而終了。

張華軒可就與衆人不同了,出身是兩淮鹽商中的頭等商人,兩淮鹽商之富向來就不在全國任何大富商之下,不論是徽商浙商還是晉商,又或是清末時興起的廣州十三行商人,論起手裡現銀之多家底之厚,怕是隻有晉商能與兩淮鹽商比較一下。餘者皆不足道。張華軒出身在如此豪富之家,在太平軍剛至南京,江北面臨嚴重威脅之時,趁勢而起,一出手便是萬人規模的團練。在當時唯有湘軍可比,而淮軍的訓練待遇與裝備,在開始就已經超過了湘軍,在揚州與皖北諸多戰役中,淮軍一步一步擴大自己地盤,將戰鬥力越打越高,而淮安地工業開發也使得淮軍擴軍的步伐一直穩步前行。最終到得今天這種無敵天下的地步。

若僅僅如此。也還罷了。張華軒在民衆心目中威望之高自然不止是打造淮軍一點。第二則是他善恤生民,治下百姓得仰張華軒仁政之處甚多。政改土改軍改,幾處下手,處處與百姓息息相關,這些年下來,張華軒仁德之名傳於天下,哪怕是極北極南偏遠地方,也知道兩淮之地有個張大帥分給貧苦百姓田地。不收賦稅不要田租厘金。極盡仁德,治下百姓交口稱讚。來往商人將美名傳播開來,這就使得張華軒名頭響亮之極,不少南北之地的貧苦百姓盼之如大旱盼急雨,極盡渴望。

在這等壓力之下,清廷尚且沒有辦法,只是勸地主降租降息,諭令地方大員減收厘金,而太平天國的高層,在天京事變之前,也頗有將天朝田畝制度付諸實施的打算。只可惜天國上層無此政治眼光與實際操作的手腕,此時懸而未絕,只能將聖庫維持下去罷了,待天京事變一出,就是這一點改變的可能性也不會有了。

這樣,放眼天下,在土地改革上盡得農民之心,盡得軍隊擁戴以死相報地,唯有張華軒一人而已了。

然後就是權術手腕,處處都顯的高出常人一籌。早期與洋人的交結,再之後便是與清廷的縱橫捭闔,處處高人一籌,眼光手腕都是教人佩服異常。領地之內,又是用淮軍內衛大殺大伐,把所有的異已分子都殺了個精光,手狠之時,大肅反下人頭滾滾落地,幾萬人就這麼丟掉了性命,說來也奇,自古屠夫般地領袖絕對不會有好名聲,黃巢殺人可謂得多,不過名聲極臭,該反他的人也一般反,並不因殺而心服。到是張華軒的治下,內衛部隊殺人殺的極其殘酷兇狠,偏生殺人越多,治下百姓對張華軒越是心服,殺到後來,淮軍治下無人再議論大帥半句不是,而歌功頌德者越發多了起來。旁人不知,張華軒自己卻是明白,殺人肅反是門學問,需有名義,有手續,有交待,這般有擔當有學問也似的去殺,殺的雖多,卻極有妙處。而內衛部隊也就成了他手中最兇惡的惡狗,到得一地,必建內衛行肅反一事,而淮軍每下一地後,對大帥地歌功俊德之聲,也便越發響視了。

如此,大帥則英明睿智神武仁德愛民敬天法祖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乃是一等一地開國帝國天帝之子真龍化身,其人其身有法統,行事有章法,口蜜心黑手毒,正是中國百姓眼中必定會成功的開國帝王。如洪秀全,豬狗耳。

在循循善誘地楊英明的照料下,百姓們自覺的把距離又拉遠了一些,淮軍給臉,大夥兒卻不能不要臉,這位總鎮大將軍都說了,大夥有眼福能見得大帥,不過並不代表自己就能蹬鼻子上臉,楞把自己這一百多斤往前頭湊,楊英明幾句話一說,很多打定主意要迎接淮軍大帥的百姓自覺自願的又後退了幾步,打算在風平浪靜官兵齊歡喜的前提下,一睹大帥天顏。

很快,跟隨張華軒上徐州的文臣武將們簇擁着張華軒策馬而來。淮安距離徐州當然極遠,後世上在高速上也得開三四個小時,以現在地這種交通條件來說,每天行進三四十里絕對是在趕路了,而張華軒從淮軍主力出發後決定趕到徐州,前期佈置再加上趕路,五天功夫就到了徐州府城之外,這速度已經算是極快了。

閻敬銘要負責各州府地政務運作正常,他帶着沈葆楨等一幫人留在了淮安城內,並沒有跟隨左右,丁寶楨負責提調淮軍軍務,這一次北上正是爲了打仗,他自然要一同前來。除了丁寶楨之外,文人幕客還有薛福成與薛福保兄弟二人,這兩人卻是等若張華軒的機要秘書,片刻也離不得身邊地。除此二人之外,當然還有軍統的總鎮張五常,自從被削奪內衛權力之後,張五常處事更加小心謹慎,再也不肯給張華軒忌憚他的機會,而他掌握的是秘密部門,隨時要備諮詢問,所以不論出行還是在淮安時,都得在張華軒身邊方可。再之後,便是內衛部隊的總鎮苗以德,徐州已經被內鎮接管,內衛的重心已經開始向北方轉移,現下的內衛雖不如當初那麼風光,與專責防禦的內鎮卻是不同,每個內衛軍人都等若憲兵,在淮軍的領地之內,仍然是軍民人等最爲忌憚的存在。

除了這些心腹將領和幕僚之外,便是大量的淮軍中高級軍官跟隨左右,在這一羣大人物的身邊,又是大批的中軍鎮官兵保護護衛,不能說是水泄不通,卻也是極費周章。畢竟此時淮軍的精英人物幾乎齊集於此,萬一有所不妥,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

這時候張華軒的威望地位已經無人能及,衣着上卻與身邊的幕僚和將軍們絕然不同。淮軍將校都穿着一般相同的軍服,只是料子稍有不同而已。不論將校,頭頂都是黑色方檐高帽,一身紅色暱制軍服,肩頭上自然是金光或銀光閃閃的將星,腰間毫無例外,人人都是佩帶一支淮安步槍廠出產的左輪手槍,然後就是人手一支馬鞭。

武官如此打扮,自然都是精神百倍,十分威武。而文官服飾,卻是有些尷尬。原本淮軍初立時,文武俱是穿着大清官服,倒也無話可說。後來淮軍先行改制,一身行頭漂亮的緊,而易幟之後,文官再穿大清的官服自然是不倫不類,而新朝又未確定,現下千頭萬緒的事物又多,斷然沒有給文官去設計新官服的道理。沒奈何,大夥兒剪了辮子,身上的官服卻是千般百樣,隨意穿着。丁寶楨還穿着大清七品文官的官服,青金石頂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薛福成等人少年風流名士,瀟灑不拘,索性便都是身着布衣,也不戴帽,一身長衫,卻又是一頭短髮,看起來頗是彆扭。

唯有張華軒是好認的緊。以他身份,當然不能再穿着大清的官服,況且他對那身禽獸的衣衫也極爲鄙薄,從不覺得其能代表千年的華章,而光頭皮穿長衫,這樣年青莽撞的穿着也不適合他的身份,穿着淮軍將軍服裝,無形中倒與普通將領拉的一般地位,也不適當。倒是他別出心裁,只穿一身不曾表明階級的普通軍士軍服,盡除階級標識,也無胸牌,一身黑色軍服極盡樸素,也不曾在腰間佩槍或是佩刀,亦無精緻馬鞭執在手中,唯有如此打扮行之年餘之後,不但淮軍將士盡知大帥平時做如此打扮,便是領地內許多百姓也是清清楚楚,原因無它,只因淮軍大帥如此做派之後,普通士兵與將校卻是再也不敢東施效顰,也與大帥一般相同的穿着打扮了。

77 倔驢的用法120 覆滅76 爭執猛虎出柙15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5 僵局161 突變87 風雲突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1379 江寧佈政猛虎出柙838 宴客185 爭論100 反攻倒算76 爭執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74 新形式新動作36 槍刺如林214 教員與學員173 中軍鎮94 李中堂第一 卷嶄露頭角5232 軍驛136 軍紀22 紫繮加雙眼花翎猛虎出柙1738 宴客104 肅反第一 卷嶄露頭角1523 養賊自重239 說服199 對峙77 倔驢的用法98 恭王府180 軍政改革132 攻伐廬州202 急報第一 卷嶄露頭角1173 成親43 淮安的曙光第一 卷嶄露頭角5204 雙線102 大清洗的開始150 內鎮總兵54 暗流17 捻子猛虎出柙20206 強兵72 會黨第一 卷嶄露頭角232 會議37 勝利第1章 引子188 計算134 嚴陣以待149 晉見179 傳召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233 新軍銜216 心腹大疾96 廷議244 城下之約180 軍政改革49 求是大學堂27 勾心鬥角第一 卷嶄露頭角239 封賞部下103 挖坑埋人229 外交心得64 毛瑟兄弟猛虎出柙2038 宴客201 開槍110 第一鎮的任務86 紳士的養成45 坐而論利174 天下第一182 緊迫136 軍紀猛虎出柙20118 風雲倒卷121 押送2 會議181 焦灼158 水轎2 會議7 覆信第一 卷嶄露頭角434 衝鋒再衝鋒196 發展62 華爾的憂慮124 分配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6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56 聖庫237 交待
77 倔驢的用法120 覆滅76 爭執猛虎出柙15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5 僵局161 突變87 風雲突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1379 江寧佈政猛虎出柙838 宴客185 爭論100 反攻倒算76 爭執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74 新形式新動作36 槍刺如林214 教員與學員173 中軍鎮94 李中堂第一 卷嶄露頭角5232 軍驛136 軍紀22 紫繮加雙眼花翎猛虎出柙1738 宴客104 肅反第一 卷嶄露頭角1523 養賊自重239 說服199 對峙77 倔驢的用法98 恭王府180 軍政改革132 攻伐廬州202 急報第一 卷嶄露頭角1173 成親43 淮安的曙光第一 卷嶄露頭角5204 雙線102 大清洗的開始150 內鎮總兵54 暗流17 捻子猛虎出柙20206 強兵72 會黨第一 卷嶄露頭角232 會議37 勝利第1章 引子188 計算134 嚴陣以待149 晉見179 傳召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233 新軍銜216 心腹大疾96 廷議244 城下之約180 軍政改革49 求是大學堂27 勾心鬥角第一 卷嶄露頭角239 封賞部下103 挖坑埋人229 外交心得64 毛瑟兄弟猛虎出柙2038 宴客201 開槍110 第一鎮的任務86 紳士的養成45 坐而論利174 天下第一182 緊迫136 軍紀猛虎出柙20118 風雲倒卷121 押送2 會議181 焦灼158 水轎2 會議7 覆信第一 卷嶄露頭角434 衝鋒再衝鋒196 發展62 華爾的憂慮124 分配8 人才第一 卷嶄露頭角6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56 聖庫237 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