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卷嶄露頭角3

九月這點時光過的特別快,眨眼的功夫,原還有點的暑熱的秋老虎天氣一晃不見,換了秋風蕭瑟。小高皮巷的街頭巷尾開始有片片枯黃的樹葉飄然落地,街西頭的天主教堂已經落成,高聳入雲的塔尖與飛檐拱斗的中國式建築有着明顯的不同,高個頭黃頭髮藍眼睛的傳教士的長相,也與青衣布鞋長辮子的中國人絕然不同。

天主堂的執事神父叫李瀚祥,這自然只是他的中國名字,原本的名字太過拗口,神父一心想和中國人搞好關係,就取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吉慶而又有一定文化水準的名字,身爲一個頗通漢學的神父,這一點是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之一。

現在李神父走在巷子裡時,已經沒有多少人圍觀他了。雖然還是一樣的藍眼和大鼻子,不過李神父天天在巷子裡走來走去,宣揚教義,時間久了,很多中國的老百姓也沒發覺洋和尚與中國的和尚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一樣勸人向善,一樣會笑嘻嘻的伸手向人化緣,和寺裡的那些禿驢也沒啥不同。

至於長相,雖然還有不少主婦私下裡議論,李神父這個模樣真是嚇人,不過滿臉的笑容還是成功的掩飾好了這一點,使得這種貶斥並沒有危及到李神父威望的地步。

“麻煩您向貴府的少爺通報一下。”

李神父走到巷子另一頭的張府門樓前,到了門樓的陰影處,向着幾個嗑瓜子玩紙牌的家丁一臉和氣的微笑,請求對方幫忙通報。

幾個玩牌的家丁都站起身來,人人手裡拿着紙牌,都向李神父還禮。

中國人嘛,最講究的就是禮儀。況且,眼前這個神父每天都這麼和氣,又教人向善,還經常到城外的乞丐堆裡去施捨些浮財,這樣的人,當然是要給點相應的尊重。

“神父,請你稍等會兒。”

一箇中年家丁顯然是管事級的人物,一邊吩咐人飛跑去稟報,一邊教人拿了條凳子,讓神父坐下。

神父不覺心生感慨,想到剛來時人人避之如虎,登門拜戶時都是被人冷臉相待,和現在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衆人一時間無話,互相問候:“吃了吧?”

“吃了吃了,您吃過了?”

“是啊,今天天氣真不錯。”

“對,這就叫秋高氣爽啊。”

剛剛去通稟的小廝飛奔而回,一手還扶着頭上的大帽,一溜煙跑了回來,向着李神父氣喘吁吁道:“少爺說,立刻請您進去,就在書房見。”

“好好,多謝多謝。”

李神父優雅的站起身來,向着衆人點頭示意,然後悠然信步,向着內院而去。

剛剛通稟的小廝又負責帶路,到了內院門往裡一指,李神父知道中國大家庭的規矩,一般像他這樣的外客,最多在內院外的客廳裡接待,請到內院書房見,就是大少爺對他分外客氣,表示兩邊有着非常親近的關係。

當下咳嗽一聲,目不斜視,向着張府大少爺的內書房逶邐而去。

路上還真碰巧遇到幾個抱着衣服晾曬的小丫頭,聞到撲鼻的香味,神父把眼角的餘光都收了起來,顧不上再打量這個富麗堂皇的府邸,快步攢行,立刻到了張華軒的書房外。

“神父來了?請進請進!”

隔着書房的楠木花窗,張華軒已經看到大鼻子神父畢恭畢敬的站在外頭,便立刻出聲邀約。

看到神父一搖三擺的進來,張華軒將手一擺,令道:“看座,上茶。”

神父已經算是常來常往,張得利在高郵抄書的事一結束,被神父纏的沒有辦法,就帶着神父見了老爺一面,張紫虛老爺手面不小,雖然不信洋教,畢竟不想得罪神佛,當場就給了兩千銀子,喜的神父笑的嘴都合不攏。

兩千銀子,值幾萬法郎,在巴黎那些大貴族手裡,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見過老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大鼻子神父又投了少爺的緣法,十來天功夫,已經見了五九次面,說話聊天無不投機,少爺又額外給了三千銀子,闔府上下也是知道少爺喜歡洋神父,對來訪的神父也格外客氣起來。

張華軒今天的氣色也是格外的好,一身嶄新的官服穿在身上,鴛鴦補子繡着金絲,顯的分外貴氣,頭頂的青精石頂子也是熠熠生輝,露出袖子外的袍褂袖子一片雪亮,白的直晃人眼。

在他面前的桌上,有一張捐官的引單,上面除了註明他捐納的銀兩數量,還有祖宗五代的姓名籍貫,再有他本人的相貌特徵的描述。

張華軒,男,道光十四年生人,籍貫淮安府,面白身長無須……

這張引單,讓張大少爺很是鬱悶了一陣子。面白身長無須,倒確實是他現在長相的真實寫照,富家子弟營養好,沒受過苦,長的個兒高皮膚白並不出奇,張華軒年紀又輕,沒有留須孔也很正常,只是這幾樣合在一起,活生生是一太監,確實讓張華軒鬱悶非常。

九月中時,張華軒一面派了張得利去抄書,一面稟報了府里老爺子,派人到北京給他捐了一個道臺。

那時候太平軍已經破了漢口,人數漲到了五十萬人以上,長沙失敗的陰雲一掃而空,溯江而上,隨時能攻入大清江南腹地,面對這樣的危脅,清廷上下已經分外緊張,同時財政也告緊急,對捐官的手續也放鬆了許多,張華軒派的人一到,立刻辦理好了相關手續,拿了引單憑據立刻返回。

一個多月功夫,張華軒已經從一個普通的監生,一躍成爲大清的道臺老爺。這在後世,等於是標準的地市級一把手,算得上是高幹了。在大清,也就是幾千兩銀子的事兒。

當時還可以自己備辦官服,張府財力雄厚,幾天功夫就給他做了一身嶄新的官服,李神父前來求見時,張華軒正在試穿新官服,正巧讓這神父撞了個正着。

167 覲見天王100 反攻倒算猛虎出柙8第一 卷嶄露頭角25146 收尾77 倔驢的用法第一 卷嶄露頭角310 發財大計156 聖庫172 轉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26 翁家兄弟55 肅清第一 卷嶄露頭角435 肉搏42 挽留85 儀仗隊77 倔驢的用法236 先打再拉207 要塞35 肉搏21 查抄63 新火槍155 聽閒話46 開礦242 最後一搏190 立規矩207 要塞71 迎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379 江寧佈政186 左宗棠90 狂奔120 覆滅28 夜談猛虎出柙13202 急報203 盤算猛虎出柙22猛虎出柙15132 攻伐廬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28 打白旗的英使74 新形式新動作164 北王81 測港213 中將111 內衛調整第一 卷嶄露頭角16第一 卷嶄露頭角262 會議129 下徐州猛虎出柙1226 強國軍禮199 對峙60 王莽禮謙下士時67 生財之道25 走馬觀花第一 卷嶄露頭角26126 翁家兄弟58 提親猛虎出柙12119 最後的騎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21218 禍福難料第一 卷嶄露頭角638 宴客163 黑夜199 對峙190 立規矩135 暗探202 急報219 下個先手第一 卷嶄露頭角8226 強國軍禮35 肉搏2 會議175 北上徐州119 最後的騎兵135 暗探207 要塞168 亂息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129 下徐州199 對峙5 軍機大臣34 衝鋒再衝鋒73 成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023 養賊自重154 入城142 交手238 重劍無鋒82 海權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85 爭論148 召見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34 嚴陣以待71 迎親
167 覲見天王100 反攻倒算猛虎出柙8第一 卷嶄露頭角25146 收尾77 倔驢的用法第一 卷嶄露頭角310 發財大計156 聖庫172 轉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26 翁家兄弟55 肅清第一 卷嶄露頭角435 肉搏42 挽留85 儀仗隊77 倔驢的用法236 先打再拉207 要塞35 肉搏21 查抄63 新火槍155 聽閒話46 開礦242 最後一搏190 立規矩207 要塞71 迎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379 江寧佈政186 左宗棠90 狂奔120 覆滅28 夜談猛虎出柙13202 急報203 盤算猛虎出柙22猛虎出柙15132 攻伐廬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28 打白旗的英使74 新形式新動作164 北王81 測港213 中將111 內衛調整第一 卷嶄露頭角16第一 卷嶄露頭角262 會議129 下徐州猛虎出柙1226 強國軍禮199 對峙60 王莽禮謙下士時67 生財之道25 走馬觀花第一 卷嶄露頭角26126 翁家兄弟58 提親猛虎出柙12119 最後的騎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21218 禍福難料第一 卷嶄露頭角638 宴客163 黑夜199 對峙190 立規矩135 暗探202 急報219 下個先手第一 卷嶄露頭角8226 強國軍禮35 肉搏2 會議175 北上徐州119 最後的騎兵135 暗探207 要塞168 亂息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129 下徐州199 對峙5 軍機大臣34 衝鋒再衝鋒73 成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023 養賊自重154 入城142 交手238 重劍無鋒82 海權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85 爭論148 召見第一 卷嶄露頭角22134 嚴陣以待71 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