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工作會議

(101)工作會議

丁寶楨是標準的言簡意賅,話一說完,就稍稍退後一步,表示自己的彙報已經做完了。除了他之外,還有其餘幕僚也一一上前,從軍事訓練,後勤儲備、財務支出、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道路修葺等諸多方面做出彙報,也虧張華軒打熬的好精神,更有當年審覈財務報表的那種慎重與縝密,很多細微的數字並不需要查詢就記得清清楚楚,他現在手頭的幕僚隊伍除了薛福成外在忠誠度上都有問題,不過在能力上應該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張華軒在引進人才的時候,雖然有拘泥於其人後世名氣的毛病,不過在挑選的時候還是儘可能的從特長與能力出發,所以現在淮軍的幕僚隊伍不論是在實幹性和很多相關文字性工作上,都可以遊刃有餘,並不吃力。

對當時的這種幕僚制度張華軒也很是欣賞,這種制度並不是和西方學習,而是由中國的國情而出發,種種精通於各種事物的幕僚組成了一個強大的班子,可以在張華軒的掌控與指揮下,把複雜的行政與軍事上的事務都料理的清爽無比。

可以說,這種幕僚制度就等於是總統制下的內閣班底,運作高效,指揮如意。

已經到了掌燈時分,張府的僕役們溜進房來,把房間裡的油燈一一點上。張華軒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官衙,如果處理淮軍的事,就到徐溜地兵營裡去。如果是普通的訓練上的事或是民政事務,就在張府里布置了一間簽押房,用來處理公務。

等一些負責實際的行政事務的幕僚把手頭的事情彙報完,張華軒這才向沈葆楨先道:“振嶽兄,求是大學堂的事情就倚重你了,振嶽兄地才幹愚弟清楚地很,就不必備詢了。”

沈葆楨一躬身。平靜的語調下明顯有着很沉重的心事。不過這時候談的是公務,他只能收斂心神,在回答之前居然還躬了一下身,然後方道:“求是大學堂去年中開始籌備,年前招募學生,今年二月正式開學。現有學員約兩千人,教師一百餘人,分門別類,因材施教。”

說到這裡,沈葆楨的語調已經變的興奮,求是學堂是張華軒目前爲止僅次於淮軍與紗廠地大工程,其實就重視程度來說,淮安的工業化是不得已的選擇,如果讓張華軒自主選擇的話,他寧願在中國開辦一百個大學堂和一萬個小學堂。在他看來,一個民族應該有求知的精神與必要的物質條件,它應該是寬榮而嚮往真理。求知而博採衆家之長,而不是固步自封,自以爲是文明古國,在教育這件事上做的連倭國都不如。

不過現實顯然是殘酷的,聽着沈葆楨關於師資與經費不是很充足報道。他也只能默然嘆息。在目前這個階段,想擴大學校規模把那些想求學的士子們都容納進來。就得把學校擴大幾倍,很顯然,目前這個階段絕對沒有可能再投這麼多資金到求是學堂了,而張華軒目前更加關注的則是擴軍,與建立海軍學校及相關地水師艦船,這些,都是太燒錢的東西了。

想到這裡,張華軒不禁搖頭苦笑,要說重教育這個國度這個時空可能他最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了,不過偏偏越是如此,他還不能把所有地資金都投入到教育上去。

沒有兵沒有槍,一切均成空啊。

沈葆楨大略說完,也知道張華軒斷然沒有撥錢下來的道理,到得最後,只得苦笑道:“大人,別的也還罷了,藝圃一定要多費一些心思,工匠技師在百姓眼裡還都是賤業,求是學堂不收學費,出來就能做官,最少也是個吏員,百姓家裡但凡能擠口吃食出來的,就一定是學文,不會把孩子送去學技藝。畢竟,之前送孩子去當學徒的,多半是家裡揭不開鍋地,不滿年紀不能出師地學徒,捱打捱罵是常有的事,熬出來了也不一定就能自己開業,還得給別人做事吃飯,咱們這藝圃說到底還是讓人學手藝,老百姓心裡擰不過彎來啊。”

張華軒注意到沈葆楨對自己地稱呼都已經改變,當下也是淡淡一笑,答道:“這也沒法子的事兒,千百年下都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麼,振嶽兄你們都是讀書人,當頭對面的說,都不能說天下事全部只能交給讀書人去做吧?大夥兒都讀四書五經去,誰打仗,誰行船過海的誰又造出千般百樣的東西來?這種事以後遲早要改,不過現在就慢慢潛移默化罷……先再撥點錢給藝圃吧,現在學的還少做不了事,拿不了錢,不管怎樣先養起來,每個學生的月例銀子再加一點,不但不收學費還按月領情,這樣的好事怕是那些貧苦人家就不會再擰巴着不送孩子過來了。咱們再窮,也不能窮這麼點錢。”

他說罷一笑,沈葆楨知道他說的在理,不過之前的讀書人不一定包攬天下事的說法又讓他覺得頗爲不舒服,只是事情現成的擺在眼前,就是一個讓讀書人瞧不起的商人現在掏出大把的銀子來搞教育,這樣的現實頗具反諷的味道和喜劇效果,不過以沈葆楨的幽默水準肯定不會欣賞就是了……

等一切事情都處理完畢,張華軒眉宇間已經滿是疲憊之色。這十幾天來,從海州狂奔到舒城,然後還從舒城拐了一個大彎,到達淮北的淮軍陣中安撫心,順便下令淮北的淮軍大隊收兵返回淮安,雖然按照常理來說,淮軍打的淮北的捻子雞飛狗跳,騎兵隊伍沒有成型,沒有火器沒有良好的甲冑與訓練,甚至沒有成建制的指揮,這使得淮北的捻子在淮軍眼裡根本就不堪一擊。

當然,這也是捻軍還沒有流竄到河南與山東各地,還沒有搶掠到大量的軍馬成爲一支徹底的騎兵隊伍,這將使得他們流竄如風,勝者勇猛進擊,敗者呼嘯而散,最後在山東還砍死了不可一世的僧格林沁親王,使得蒙古騎士中最後一位尊貴的武士死在了山東大地上,當年勇不可當的滿蒙騎兵最後慘敗在了漢人騎兵的手裡,極具諷刺意味。

不過在現在,捻軍在淮軍這樣準現代的強悍軍隊手下根本就走不了一個回合,不管是人海戰術,游擊戰術,還是避而不戰,有着優良的後勤補給與強悍的火器輸出的淮軍打起捻子來不要太輕鬆,在付出了成千上萬的熱血生命做爲代價之後,不論是慘敗過的藍旗還是剛剛慘敗的各旗旗主都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和淮軍的這場戰爭是一場不對稱戰爭,還是儘早偃旗息鼓的好。

於是張樂行等大旗主一聲令下,捻軍邊打邊退,主力先行進入了河南,而河南在勝保沒有帶兵趕到之前簡直就是一個真空的省份,除了一些駐防的綠營兵外,一個八旗騎兵的影子也看不到,這樣一來,捻子們等於是衝進了一個空虛地帶,在河南左衝右突打的駐防的團練與綠營們抱頭鼠竄之時,捻子們驚喜的發現了一塊比淮北可愛多的新基地,這麼一來,誰也不會願意回到淮北去與淮軍碰撞,哪怕是一千人打一個。這種情況之下,淮軍大部駐防在淮北顯然就無此必要,而如果進一步進攻河南,這就與張華軒原本的計劃嚴重不符。所以在留下兩百左右的淮軍老兵訓練組建團練之後,大部淮軍跟着張華軒一起回到了淮安駐防。

值此多事之秋,在朝野注意的嚴酷局面下,收縮淮軍的防線,不再那麼的引人注意,這顯然是最爲正確的舉措。淮北的主力收縮,而廬州方面因爲已經解決了福濟與和春兩人,這一塊地盤連同淮北與鳳陽、潞州、宿州等地,已經被張華軒納入了他的統治之下,暫且與太平軍保持對峙的況態而不拿下廬州,也僅僅是因爲張華軒不想在太平軍西征軍打的正得意的時候拖對方的後腿罷了。

這些軍事上的舉措與動作,在場的幕僚們當然都很清楚,事實上除了薛福成外,其餘的幕僚當然不知道淮軍在淮北戰爭的動作原本就侷限於把捻子趕走了事,在他們看來,張華軒現在帶着淮軍主力匆忙趕回淮安,其最直接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爲朝廷的舉措與舒城事變。

把沈葆楨的事處理完後,張華軒又向着翁同書道:“祖庚,土改的那些事情我已經全部知道了,官府的信用不能不維持,明日就會派人把鬧事最兇的一些人抓起來,那些私底下重新籤租田協約的事情也會阻止,這一段時間你做的太累,先歇息一陣子吧。”

“是,大人明鑑。”翁同書顯然沒有長篇大論或是彙報工作的打算,與丁寶楨的義憤或是沈葆楨的憂慮不同,翁同書顯然受到來自北京翁心存的嚴令,不再介入淮軍與朝廷的事務之中,所以哪怕是在他的本職工作上,翁同書都一直選擇了沉默的態度來應對。

160 北王返城243 三軍喪氣198 槍響46 開礦84 港口防禦57 世家子弟120 覆滅216 心腹大疾197 土勝洋82 海權149 晉見猛虎出柙22217 鎮之以靜127 剪辮127 剪辮73 成親226 強國軍禮第一 卷嶄露頭角8第一 卷嶄露頭角3175 北上徐州157 意外之獲165 屠城219 下個先手220 易服169 北伐245 秉燭夜讀107 內衛營第一 卷嶄露頭角2127 勾心鬥角223 典範180 軍政改革第一 卷嶄露頭角8204 雙線231 瘋狂208 兵力對比90 狂奔159 機關算盡82 海權141 炮火準備139 前夜222 登岸16 起步48 大事業猛虎出柙14126 翁家兄弟94 李中堂156 聖庫162 鞭辟入裡194 海州鎮244 城下之約56 焦頭爛額244 城下之約130 聶士成187 睥睨210 年輕的使節團196 發展130 聶士成第一 卷嶄露頭角1198 槍響201 開槍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28 夜談83 約翰牛185 爭論122 向南向北121 押送128 拜年164 北王202 急報178 憂心忡忡217 鎮之以靜212 艦隊98 恭王府119 最後的騎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17猛虎出柙1393 舒城之變174 天下第一28 夜談113 淮軍進擊204 雙線203 盤算239 說服196 發展猛虎出柙411 回府猛虎出柙16154 入城75 兵發淮北第一 卷嶄露頭角892 是大帥97 黨爭116 易旗151 大麻煩43 淮安的曙光15 僵局第一 卷嶄露頭角6131 雉河慘事猛虎出柙481 測港
160 北王返城243 三軍喪氣198 槍響46 開礦84 港口防禦57 世家子弟120 覆滅216 心腹大疾197 土勝洋82 海權149 晉見猛虎出柙22217 鎮之以靜127 剪辮127 剪辮73 成親226 強國軍禮第一 卷嶄露頭角8第一 卷嶄露頭角3175 北上徐州157 意外之獲165 屠城219 下個先手220 易服169 北伐245 秉燭夜讀107 內衛營第一 卷嶄露頭角2127 勾心鬥角223 典範180 軍政改革第一 卷嶄露頭角8204 雙線231 瘋狂208 兵力對比90 狂奔159 機關算盡82 海權141 炮火準備139 前夜222 登岸16 起步48 大事業猛虎出柙14126 翁家兄弟94 李中堂156 聖庫162 鞭辟入裡194 海州鎮244 城下之約56 焦頭爛額244 城下之約130 聶士成187 睥睨210 年輕的使節團196 發展130 聶士成第一 卷嶄露頭角1198 槍響201 開槍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28 夜談83 約翰牛185 爭論122 向南向北121 押送128 拜年164 北王202 急報178 憂心忡忡217 鎮之以靜212 艦隊98 恭王府119 最後的騎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17猛虎出柙1393 舒城之變174 天下第一28 夜談113 淮軍進擊204 雙線203 盤算239 說服196 發展猛虎出柙411 回府猛虎出柙16154 入城75 兵發淮北第一 卷嶄露頭角892 是大帥97 黨爭116 易旗151 大麻煩43 淮安的曙光15 僵局第一 卷嶄露頭角6131 雉河慘事猛虎出柙481 測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