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入城

(154)入城

吳穆既然肩扛銀星,說起來軍銜已經遠在聶士成之上,他雖然用商量的口吻,聶士成卻是絕對不能有所異議,當下便答道:“標下自然聽從將軍軍令,今晚出發便是。”

他這般答,卻是正經的公事對答口吻,原本絕無問題,怎料吳穆聽完後,卻是正色道:“功廷兄,以後咱們便是淮南的商人到廬州做生意,淮軍攻下廬州後強令百姓剃髮,咱們被剃頭後逃了出來。”

吳穆將一些商號的賬簿欠條遞給聶士成,然後笑道:“以後咱們的稱呼也要改,有時稱表字,有時就兄弟相稱,南行數日,先把稱呼改了,相處之時也要隨意一些,這樣比較不容易露出破綻。”

聶士成一邊將這些物事接過,一面慚道:“這是兄弟的不是,居然忘了這一層。”

吳穆哈哈一笑,樂道:“其實我也是剛學會這些,軍統的人足足教了我十來天,負責培訓我的那個軍統的小頭頭氣的差點吐了血,據說,我是軍統有史以來最笨的學員,連五常大人都聽說了我的名聲,如果不是公務繁忙,差點兒就要親自來點撥我了。”

此人明明是在軍統出了大丑,或者是軍統的人整治於他,雖然往南邊是大事,需要軍統與淮軍的軍方協力配合方可,不過軍方向來看軍統不順眼,軍統未必也對軍方的人服氣,兩邊明爭暗鬥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還得加上兩邊與內衛部隊的一些糾葛……這熱鬧可真是大了去了,如果說想把其中的恩怨釐清,非得寫出一部上百萬字的著作出來。

如此一來,吳穆在軍統的培訓生活想必不會和風細雨,以他講武堂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又怎麼可能是一個笨蛋?軍統如此折磨刁難。最後差點把老大張五常也給驚動了,可是此時此刻在此人嘴裡,居然也不過就是一點風雅趣事罷了。

短短功夫,聶士成對眼前此人地觀感卻又是大有轉變。適才只是佩服,現下卻已經漸漸明白,張華軒安排他與吳穆一起公幹的良苦用心了。

此時天氣尚且明亮,兩人當即換了早就準備好的衣袍,早又有人將走騾備好,兩個淮軍的將領在片刻之後,就打扮成了略帶狼狽之態地逃難商人,換裝之後。吳穆與聶士成相視一笑,各自騎在青花大走騾上向着南方揮鞭而去。

按照軍統的方案,兩人事先早就僞造好了一應的相關證件與家世,再加上原本就是皖北人,口音生活習俗相近,只要小心行事,倒也不必擔心露出馬腳。從淮安到南京兩人晝夜不停的趕路。不過三天時間。就到了江北大營的防區,待引路軍官再將兩人帶至江邊,又早就有軍統的人領着小船等候,然後半夜時分偷渡過江,待第二天天明的時候,兩個滿臉疲憊風塵之色,雙眼佈滿血絲的商人已經通過了南京城門口地太平軍將士的檢查,隨着清晨入城的人流,一起進入了南京城內。

南京。九朝古都到此時在太平軍的官方宣傳裡,仍然是有着鬱郁王氣。前明的故宮仍在,大量的官衙與貴人的府邸猶在,只不過是換了主人而已。這個東南第一重鎮人口仍然衆多,因爲以前有江南大營這個枷鎖地存在。城內地太平軍駐軍也是極多。足有超過十萬人的太平軍精銳駐紮於此,防備來自幾個清軍大營的包圍。在打破九華山與江南大營後。對面的江北大營又被淮軍攻破,在廬州事變之前,整個南京都沉浸在一種樂觀與興奮的情緒當中,王爺們志得意滿,便是尋常的太平軍將士也是驕氣十足,在他們看來,湘軍不是對手已經被打跨,江南大營跨了,九華山大營跨了,這說明清軍根本不是太平軍的對手,而清朝也是山薄西山,連清妖的高級官員,位列一省佈政的大員都舉旗造反了,這充分說明江山易主近在眼前,待數年之後,天國得了天下,大夥兒就全是打下天下地功臣,富貴錦衣還鄉的日子已經不遠啦。

等吳穆與聶士成潛入城中的時候,廬州慘敗的消息顯然還沒有在下層中傳達,在城中游弋的巡兵臉上都是輕鬆地神情,並沒有對行人做認真地盤查,有一些騎馬路過的低級軍官也是優哉遊哉,根本看不出什麼緊張地表情,至於城中的百姓也是神情漠然,看不出什麼天國即將面臨緊張局面,導致城中氣氛突變的症狀。

在蒐集情報方面,吳穆與聶士成根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菜鳥,一般來說,向這種潛入敵境,收羅敵情與細節情報的任務都是軍統中的老鳥,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與在當地盤根錯節的社會關係,再加上人際手腕、口才、記憶力與情報分析能力,缺一不可。而吳穆只是有過十來天的短暫訓練,聶士成根本就是被趕鴨子上架,對情報蒐集工作一竅不通,兩人在繁華的南京街頭來回遊蕩,似乎看了個滿臉的情報,似乎又是一無所得,兩人從清晨時分就牽着騾子在南京城內大街小巷子裡亂轉,看來看去,到了中午時分,皆是走的兩軟發軟,吳穆不覺苦笑道:“就算是跑上二十里,也感覺不似現在這般疲憊勞累,我看咱們不如找個地方歇息一下,如何?”

聶士成也是深有同感,不過吳穆是他上官,這一次行動又是以吳穆爲主,況且現下他對吳穆也極爲佩服,抱着學習的態度跟隨左右,自然不敢擅做主張。現下吳穆自己提出,他便喜道:“這自然甚好,我也是累的不成。眼裡要看,耳裡要聽,還要記,可惜記來記去,就是覺着一無所得。”

吳穆聽的呵呵一樂,笑過之後方覺不妥,當下又向着聶士成安慰道:“咱們剛到,想一口吃成個胖子不成?前面有個茶館,那裡人多嘴雜,咱們坐下歇息,順便聽聽,看看有什麼斬獲沒有。”

97 黨爭猛虎出柙3185 爭論20 夜行軍69 城管局69 城管局165 屠城182 緊迫84 港口防禦第一 卷嶄露頭角22第一 卷嶄露頭角1558 提親32 會戰之初38 宴客191 背黑鍋122 向南向北猛虎出柙3164 北王215 國家85 儀仗隊226 強國軍禮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60 北王返城203 盤算94 李中堂237 交待178 憂心忡忡42 挽留138 鼓惑244 城下之約136 軍紀132 攻伐廬州146 收尾229 外交心得243 三軍喪氣68 婚姻大事240 涮新政治66 坐而論商57 世家子弟152 敵情74 新形式新動作第一 卷嶄露頭角13190 立規矩215 國家27 勾心鬥角33 衝鋒115 行軍186 左宗棠105 肅反擴大化17 捻子第一 卷嶄露頭角5226 強國軍禮71 迎親241 跋扈163 黑夜137 麻煩220 易服第一 卷嶄露頭角323 養賊自重38 宴客244 城下之約224 苦鬥35 肉搏猛虎出柙1174 新形式新動作195 良吏124 分配224 苦鬥猛虎出柙10185 爭論132 攻伐廬州27 勾心鬥角133 三河鎮117 戰安北45 坐而論利94 李中堂3 追擊第一 卷嶄露頭角25201 開槍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第一 卷嶄露頭角1934 衝鋒再衝鋒191 背黑鍋112 新兵訓練猛虎出柙1398 恭王府177 舊軍裝21 查抄75 兵發淮北191 背黑鍋48 大事業127 剪辮219 下個先手83 約翰牛132 攻伐廬州47 工地170 徐州的變化168 亂息81 測港第一 卷嶄露頭角26
97 黨爭猛虎出柙3185 爭論20 夜行軍69 城管局69 城管局165 屠城182 緊迫84 港口防禦第一 卷嶄露頭角22第一 卷嶄露頭角1558 提親32 會戰之初38 宴客191 背黑鍋122 向南向北猛虎出柙3164 北王215 國家85 儀仗隊226 強國軍禮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60 北王返城203 盤算94 李中堂237 交待178 憂心忡忡42 挽留138 鼓惑244 城下之約136 軍紀132 攻伐廬州146 收尾229 外交心得243 三軍喪氣68 婚姻大事240 涮新政治66 坐而論商57 世家子弟152 敵情74 新形式新動作第一 卷嶄露頭角13190 立規矩215 國家27 勾心鬥角33 衝鋒115 行軍186 左宗棠105 肅反擴大化17 捻子第一 卷嶄露頭角5226 強國軍禮71 迎親241 跋扈163 黑夜137 麻煩220 易服第一 卷嶄露頭角323 養賊自重38 宴客244 城下之約224 苦鬥35 肉搏猛虎出柙1174 新形式新動作195 良吏124 分配224 苦鬥猛虎出柙10185 爭論132 攻伐廬州27 勾心鬥角133 三河鎮117 戰安北45 坐而論利94 李中堂3 追擊第一 卷嶄露頭角25201 開槍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第一 卷嶄露頭角1934 衝鋒再衝鋒191 背黑鍋112 新兵訓練猛虎出柙1398 恭王府177 舊軍裝21 查抄75 兵發淮北191 背黑鍋48 大事業127 剪辮219 下個先手83 約翰牛132 攻伐廬州47 工地170 徐州的變化168 亂息81 測港第一 卷嶄露頭角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