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易服

(220)易服

翁同和現在年輕,算不得什麼智謀深遠的人物,不過因爲年輕,所以反應極快。張華軒一說完,他就立刻明白了,年輕也是氣盛,於是立刻答道:“這算不得什麼危險的事,如果淮軍北伐順利,大清兵全數被殲,我敢說京師就是一副亂世景像,前明李自成未進京時,城內已經大亂,並無秩序,而闔城官員,也都自有打算,明思宗敲景陽鍾而無一大臣入衛,就是明證。今日淮軍聲威更勝於李自成的賊兵,情形,想必會更加樂觀。”

“說的不錯。”張華軒對這個小舅子更加讚賞了,不過身處他的地位,不得不再提以警告:“不過今天也有與明末時不同的情形,那時候除了戚里之外,沒有實心向着明朝的。而今日北京城中,八旗生口數十萬,其中不乏喪心病狂之輩,要是老三你形跡太露,就算皇帝和滿大臣護衛跑了不少,不過仍然有危險。”

這也是切中實際的話,淮軍一勝八旗滿蒙騎兵潰敗被殲滅後,王公大臣和皇帝能跑,很多旗人卻是走不得,到時候丟掉天下的悲傷原就不小,惶恐害怕也是人之常情,張華軒記得後來民國初年,旗人害怕漢人報復,十之**都換了姓氏,現在與民國時還不同,怕是旗人的反彈更大,不得不慎重。

於是翁同和也點頭,聽從了張華軒派遣一些武藝高強的護衛一起隨他進京的安排,兩人議定,翁同和先到濟南,在淮軍與清軍開戰之前就換過行商打扮,暗中潛入京師,先住下來,再等消息,等城內大亂初起時就趕緊活動,把不少欲走還留的漢大臣給留在城中。就算翁同和大功一件。

兩人心裡都明白,如果此事辦的順利,翁同和等於立下“奇功”一件,等若是軍功一般,以後雖然是後族。一樣可以憑藉着此事的風光出來做事。與普通的外戚不同。

其實,翁同和也是耽擱在張華軒手上了,如果不是被他強留在淮安,這兩年內翁同和早就中了進士。留在京師做了翰林,如果是那樣。做起事來就更方便。而不是以大學士之子舉人的身份行事,號召力就更加強勁一些。

而如果是翁同和的大哥翁同書願意做此事,那麼就更加妥當。翁同書資歷足夠,如果不是在江北大營地事上掛了漏,現在做巡撫的資歷也夠了,以他自身的資歷再加上翁家在朝野中的力量,肯定比翁同和這個嘴上沒毛的後生強上許多。

不過顯而易見,翁同書是絕不可能在張華軒得國一事上拼命效力地。一則。是憂懼老父憤怒,二則。他也是受恩深重,在清廷做到大官地人物,以當時人的看法,翁同和這樣的後生並沒有受恩,就算從逆叛變,也算不得什麼,而其父其兄,就萬萬不可,否則,有傷清譽。

這一點,翁同和心裡也是清楚,到最後商談結束的時候,他苦笑道:“別地不怕,此行最大危險,怕是老太爺的家法無情。”

張華軒哈哈大笑,安慰他道:“老太爺也是做做樣子,他幾個兒子在新朝都會大用,也有世襲爵位,這一條無論我如何要放權,也是難免地加恩。而他女婿是新朝開國君主,他老人家還有什麼不滿意地。若說不叛,當年奴兒哈赤就沒有做過明朝的官嗎?不必太拘泥了。”

他笑完之後,又指點翁同和道:“戶部主事朱學勤這個人很有名聲,做官有辦法,做事也有辦法,名聲很好。聽說他今年考選了軍機章京,做了達拉密,這就算是一個很上進的漢員。聽說他是老太爺的門生,也跟着老太爺在戶部尚書任上時做過事,與你家交情莫逆,難道的是與你相處也甚得宜,我看你到北京,就先投他,這個人會幫你好生籌劃事情的。”

“修伯確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很多事情都極有見地,我原本也是這般打算。有他幫手,事情必定極爲順利。”

翁同和到底年輕,一想到以淮軍密使的身份潛入京師,在自己地好友朱學勤面前必定會大大風光得意一番,附合之際,臉頰漲地通紅,甚是激越。

張華軒對朱學勤也極是瞭解,祺祥政變,這個軍機章京是恭王的人,很出了力,策劃起來很有章法條理,是一個很有辦法地人物,翁同和比朱相比,太嫩了一些。不過翁與朱兩人是換帖子的拜兄弟,想來朱學勤與翁家關係非常,一定會真心幫手,這樣,就可以聯同不少的在京江蘇籍的京官,淮軍兵臨城下時,文事就算能配合軍事,一起得手了。

把這件事交待完,不免又要重新回席,翁同和也不免再次換衣,他一邊換,一邊嘟囔抱怨道:“這個新官服看起來好看,穿着到底不如大褂舒服,很是勒人。”

張華軒聽得一笑,這話也是不少文官的話,他們看着淮軍的軍服眼熱,於是設計出了這一套中山裝與軍便服搭配改制而成,剛穿的時候新鮮,不過上身之後,就覺約束,而且不似清朝文官服飾那麼華麗,也分不出品級,這就讓很多文官不大滿意。

當下只是笑道:“分品級的事情不必再說了,文官又不比武將,臨陣之時要分清高下,便宜指揮,文官要這個做什麼?彼此清楚就是,在百姓面前擺官威的事,新朝就不要想了。”

撫慰了小舅子兩句,兩人便由偏廂重新入席,在場文官們見他二人回來,也都只道兩人親戚間有些私話說,也並不在意。倒是張華軒因着翁同和的話想起一事來,便向着不遠處的周攀龍道:“前一陣子淮安的政務政議定了新制官服和民服樣式,海州這裡實行方便嗎?”

新官服不必再說,新制民服卻是此問的重點。張華軒深惡辮子,這一點人盡皆知,惡小腳,也是天下鹹聞。現在境內不少殷實人家已經開始不給女兒纏小腳,就是爲了趨奉大帥的喜好,這一則並沒有頒佈法律,是因爲此事畢竟是民間傳統,用律法的規定來強行改變,會讓人心不滿。不過宣諭引導民間改變,這自然是免不了的做法。至於服飾,清朝初年強令漢人改服,男改女不改,生改死不改,就是男子服飾盡數改了清樣服裝,女人可以不改,死了入葬的話,也可以用明朝服飾。

這是國初時的情形,現在也說不得了,不論男女生死,俱是改了旗人裝束,唯有女裝還算有點漢家遺留。

張華軒眼看就要得國,對服飾一條,也很重視。淮安的政務處秉承上意,早就擬定了重新改服飾的辦法,規矩已經頒下,不論官商軍民,一律改回漢家服飾打扮,不得再着旗裝。

這一條從政令上來說,原本也極易辦理。滿漢之分別從來就沒有變過,清季從開國到亡國,向來重旗人而輕漢人,在盛世時還不明顯,開國之初漢人原本就沒有地位,亡國時百般防範,前幾年重用湘軍漢臣,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天下漢人無不清楚。不過穿衣吃飯原本是人生最繁之事,每天必行,而普通百姓之家,能有幾套衣服置換?

淮安地方繁富,不僅是城市居民,就是四鄉農民日子也很好過,一聲令下,改舊衣換新衣都沒有磕巴,一條是淮安富裕可以置辦,一條也是淮安是新朝確實之基,百姓們也有支持新朝的自覺。而滿漢服飾之爭,頭髮之爭至於留髮不留頭的慘劇,也早就以各種形式宣傳於下,所以無人抵制。

不過換到別處地方,也就很爲難。第一別處不似淮安百姓那麼富庶,淮安是得風氣之先,各種便宜佔到先手,就算現在,很多恩恤也都先從淮安各縣開始,而別處顯然不如淮安這麼佔便宜。手中無錢,做這些事的時候就顯的縮手縮腳,很是爲難。而更換穿用了兩百年的服裝,情形彷彿又回了到明末清初之時,明知從民族大義上是對的,心裡卻終究有些彆扭,不似淮安那麼踊躍。

現在提起這個話題,周攀龍也是一臉苦色。海州城裡的富戶還好,淮軍大帥重商,商人地位自覺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大帥原本就是商家出身,骨子裡就有一些親切。官紳世家,被內衛收拾很慘的不少,對新政權很是畏懼,而且手裡有錢,這些都好辦。唯獨四鄉百姓,這兩年雖得不少實惠,然而隨隨便便置換一家老小平均九口到八口之家男女老幼的衣飾,還是很爲難。

所以換衣的多半是當家人男子爲主,舊衣略改一下就算了數。這樣看起來,街頭上穿着極其繁雜,也很有一些怪異,反而不及未改之前那樣協調。

對這些內情張華軒也是清楚,所以並不打算責怪下頭,改革衣飾這種事情,非比尋常,做的太操切了,反而壞事。

不過他有計較,當下便打斷周攀龍爲難的回話,直截道:“這些爲難處我也知道,總待打下北京,到時候算是一樁大喜事,可以由淮安出一筆銀圓,賞賜給淮、海、並整個皖北徐州各地年九十以上的父老,算是天下粗定的賞賜。以後,手頭有錢了,再說其它地方。”

229 外交心得135 暗探31 藍旗115 行軍207 要塞120 覆滅53 減租大會219 下個先手猛虎出柙6188 計算191 背黑鍋89 安排第一 卷嶄露頭角11202 急報第一 卷嶄露頭角2143 淮安的曙光87 風雲突變184 幕僚105 肅反擴大化233 新軍銜188 計算第一 卷嶄露頭角16213 中將73 成親52 先聲奪人55 肅清第一 卷嶄露頭角1333 衝鋒234 皖系201 開槍猛虎出柙21132 攻伐廬州77 倔驢的用法89 安排124 分配11 回府23 養賊自重85 儀仗隊237 交待150 內鎮總兵22 紫繮加雙眼花翎80 進城11 回府98 恭王府212 艦隊103 挖坑埋人194 海州鎮156 聖庫60 王莽禮謙下士時76 爭執245 秉燭夜讀24 摘果子53 減租大會222 登岸6 升官猛虎出柙7158 水轎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125 軍機大臣162 鞭辟入裡64 毛瑟兄弟11 回府129 下徐州34 衝鋒再衝鋒猛虎出柙11102 大清洗的開始21 查抄第一 卷嶄露頭角17184 幕僚猛虎出柙290 狂奔180 軍政改革第一 卷嶄露頭角5第一 卷嶄露頭角696 廷議32 會戰之初4 報捷182 緊迫110 第一鎮的任務184 幕僚221 福利49 求是大學堂127 剪辮6 升官52 先聲奪人48 大事業49 求是大學堂2 會議33 衝鋒220 易服25 走馬觀花60 王莽禮謙下士時204 雙線69 城管局168 亂息11 回府52 先聲奪人73 成親225 殲敵
229 外交心得135 暗探31 藍旗115 行軍207 要塞120 覆滅53 減租大會219 下個先手猛虎出柙6188 計算191 背黑鍋89 安排第一 卷嶄露頭角11202 急報第一 卷嶄露頭角2143 淮安的曙光87 風雲突變184 幕僚105 肅反擴大化233 新軍銜188 計算第一 卷嶄露頭角16213 中將73 成親52 先聲奪人55 肅清第一 卷嶄露頭角1333 衝鋒234 皖系201 開槍猛虎出柙21132 攻伐廬州77 倔驢的用法89 安排124 分配11 回府23 養賊自重85 儀仗隊237 交待150 內鎮總兵22 紫繮加雙眼花翎80 進城11 回府98 恭王府212 艦隊103 挖坑埋人194 海州鎮156 聖庫60 王莽禮謙下士時76 爭執245 秉燭夜讀24 摘果子53 減租大會222 登岸6 升官猛虎出柙7158 水轎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125 軍機大臣162 鞭辟入裡64 毛瑟兄弟11 回府129 下徐州34 衝鋒再衝鋒猛虎出柙11102 大清洗的開始21 查抄第一 卷嶄露頭角17184 幕僚猛虎出柙290 狂奔180 軍政改革第一 卷嶄露頭角5第一 卷嶄露頭角696 廷議32 會戰之初4 報捷182 緊迫110 第一鎮的任務184 幕僚221 福利49 求是大學堂127 剪辮6 升官52 先聲奪人48 大事業49 求是大學堂2 會議33 衝鋒220 易服25 走馬觀花60 王莽禮謙下士時204 雙線69 城管局168 亂息11 回府52 先聲奪人73 成親225 殲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