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聖庫

(156)聖庫

天國上下大興土木,再加上連年征戰,盤剝浪費民財的情形極其嚴重,南京城內的很多中產之家首當其衝,助餉助工的催科這些年來就沒有停止過,衆多茶客雖然不敢直言抱怨,卻是一個個搖頭嘆息,苦笑不止。按說這幾年來天國境內風調雨順,而且除了去年的一次大戰外,清軍雖然設了幾路大軍分路包圍南京,然而其實並沒有能力進攻,甚至兩軍之間連小規模的磨擦都是極小,說起來是兵荒馬亂戰火連結,其實在南京附近,根本沒有遭受過嚴重的兵災,這樣的情形,說起來百姓的日子應該好過許多,就算是天國大興土木,百姓也不至於太過難受纔對。

這其中關節,聶士成與吳穆卻是清楚明白的很。這幾年來,淮軍上下都知道淮軍與太平軍遲早必有一戰,而知己知彼方能戰而勝之,所以不論怎麼嘲笑軍統,對軍統搞來的情報,淮軍的軍官們卻還是一樣的重視,有識之士,都會認真研讀分析。

現在太平軍境內百姓難過,最重要的原因當然還是天國從出了金田之後就實行的聖庫制度。

太平軍初興之時,大夥兒都是一羣光棍窮漢,打下城池金銀珠寶並馬匹糧食布匹再加上女子,如果平均分配太過麻煩,所以把這些繳獲一併歸入聖庫之內,到了咸豐三年,天國佔據的地盤變的極爲廣大,聖庫制度也在各地推行開來,比如南京城內,百姓們手裡的金銀和口糧之外的糧食便要全部上交到水西門的燈籠巷內的聖庫裡,有專職人員負責管理,整個南京城的所有居民包括普通的太平軍將士手裡地財富,都有聖庫統一管理。

在天國早期。這種辦法不能不說是行之有效的,在咸豐三年頒佈的《天朝田畝制度》裡雲:“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則主有所運用,天下大家處處平勻,人人飽暖矣。”

在聖庫裡堆積如山的全是來自普通百姓手裡的金銀,還有戰場上的繳獲,從安徽運來的糧食把聖庫堆成了一座小山。其餘兵器綢緞布匹棉花葯材,一切物品應有盡有,極盡豐富充實。這種聖庫制度,有效的支持住了太平天國早期地一切戰爭活動,雖然普通百姓的財富被剝奪了。還不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集體財富共有制度。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南京城內的天國聖庫,不愧是:“金銀如海,百貨充盈。”

然而就在幾年之後,由洪秀全本人帶頭地**開始盛行,天國的王爺們增多了,開始貪圖享樂的人自然也增多了。聖庫制度開始被破壞。很多王爺開始提取聖庫內的財物爲自己的享樂服務,到了陳玉成封王后。聖庫制度已經完全敗壞,諸王大將們在戰後根本不上繳金銀與貴重物品了,只是上繳少量的糧食,就算交差。就連當時掌握天國兵權的陳玉成對這種現象也是沒有辦法,只能苦勸道:“諸位王兄王弟切莫私藏金銀,概行要買米糧爲要。”可惜,在天國早期還算是有點朝氣地天國上層早就**多年。到了那個時候。根本不會有人理會這種勸諭,而在天朝田畝制度根本就是畫餅充飢。根本得不到民心並發展民力,而聖庫又崩壞後,天國後期地財政之緊張,根本就是越打越窮,力量自然也越打越小了。

在目前這一段時間,雖然諸王們已經開始享樂,不過聖庫倒還算充足,天國將士的戰鬥力自然也不容小視,在廬州一戰地消息傳來之前,諸多閒聊的茶客倒還算是悠閒,不論如何,日子總算還能過的下去便是了。

聶士成與吳穆兩個一邊嗑着瓜子,一邊笑咪咪聽着這些南京城內的百姓們聊天說話,待各人提及聖庫一事時,兩人卻是對視一眼,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天國自從出了廣西以來,征伐的地盤足有半個中國,而每到一處,必定蒐羅當地的財帛金銀,這些財物特別是金銀多半都入了南京聖庫之內,所以民間傳言也好,還是軍統的情報也罷,提到南京聖庫時,都是簡簡單單四個字:金銀如海。

甚至不止是淮軍關注,就是清廷也極爲關注太平軍蒐羅來地這些金銀,歷史上曾氏兄弟破南京後,發掘聖庫一無所得,因爲此事老曾極爲尷尬,他當然不知道聖庫地金銀已經被王爺們揮霍掉了,到了那個時候聖庫裡被三千王爺糟蹋的都能餓死老鼠了,因爲此事,湘軍很受天下人地矚目,很多人都以爲湘軍得到了天國的聖庫發了橫財,曾家兄弟一時間也成爲了衆矢之的,很長時間內都是焦頭爛額,苦惱不堪。

而在此時,聖庫裡卻是不折不扣的金山銀海啊,聶士成與吳穆二人一想到此,兩人都不是什麼貪財的人物,卻也是兩眼開始冒起了綠光。如此多的金銀,如果被淮軍起了出來,得多造出多少槍炮,多武裝多少的軍人,除此之外,又能多蓋工廠碼頭,多建船隻,兩人一想到張華軒辛苦了四五年創下的家底,加起來可能也就和南京城內太平天國的聖庫裡藏着的金銀相當,甚至遠遠不如,當即便覺得心中憤憤不平,只欲現在就帶來兵馬,把這鳥聖庫起了出來帶回淮安去。

若是張華軒知道自己這兩個麾下將領的想法,怕也只能搖頭苦笑了。以中國之大,當然能積攢出不小的財富,所謂的清朝的GDP還領先世界的說法也不能說不對。只是他走的是一條新路,蓽路藍縷殺出一條新路,地方小以自身之力投入,想要一下子與太平軍這樣搜刮了半個中國的財富比,自然還早了一些,假以時日,卻也不必再把這些金銀看在眼裡了。

吳穆與聶士成到底年輕一些,兩人倒是想做便做,一想到聖庫之事,立時覺得沉不住氣,蹲在這裡聽着旁人閒聊也無趣起來,兩人使一個眼色,當即便站起身來,吳穆微微一笑,向着聶士成道:“左右無事,不如到燈籠巷去轉悠一圈看看如何?”

90 狂奔205 英姿77 倔驢的用法120 覆滅182 緊迫178 憂心忡忡182 緊迫95 安撫人心23 養賊自重80 進城226 強國軍禮240 涮新政治第一 卷嶄露頭角8116 易旗57 世家子弟236 先打再拉187 睥睨224 苦鬥43 淮安的曙光218 禍福難料190 立規矩第一 卷嶄露頭角2416 起步192 鐵路之爭191 背黑鍋194 海州鎮246 分權150 內鎮總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6245 秉燭夜讀244 城下之約103 挖坑埋人猛虎出柙2271 迎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5第一 卷嶄露頭角1338 宴客243 三軍喪氣2 會議234 皖系218 禍福難料99 王爺高見94 李中堂229 外交心得34 衝鋒再衝鋒156 聖庫164 北王151 大麻煩1 大勝220 易服143 肉搏110 第一鎮的任務155 聽閒話猛虎出柙4猛虎出柙1142 挽留75 兵發淮北158 水轎170 徐州的變化161 突變102 大清洗的開始57 世家子弟猛虎出柙17185 爭論55 肅清70 淮安土改92 是大帥猛虎出柙17174 天下第一43 淮安的曙光156 聖庫第一 卷嶄露頭角10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173 中軍鎮123 向北第一 卷嶄露頭角24猛虎出柙1143 肉搏第一 卷嶄露頭角7211 轉折242 最後一搏16 起步83 約翰牛第一 卷嶄露頭角2330 亂戰行軍128 拜年第一 卷嶄露頭角246 升官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4 宴客142 交手20 夜行軍122 向南向北147 軍人榮譽猛虎出柙2145 三河大勝27 勾心鬥角199 對峙194 海州鎮
90 狂奔205 英姿77 倔驢的用法120 覆滅182 緊迫178 憂心忡忡182 緊迫95 安撫人心23 養賊自重80 進城226 強國軍禮240 涮新政治第一 卷嶄露頭角8116 易旗57 世家子弟236 先打再拉187 睥睨224 苦鬥43 淮安的曙光218 禍福難料190 立規矩第一 卷嶄露頭角2416 起步192 鐵路之爭191 背黑鍋194 海州鎮246 分權150 內鎮總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6245 秉燭夜讀244 城下之約103 挖坑埋人猛虎出柙2271 迎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25第一 卷嶄露頭角1338 宴客243 三軍喪氣2 會議234 皖系218 禍福難料99 王爺高見94 李中堂229 外交心得34 衝鋒再衝鋒156 聖庫164 北王151 大麻煩1 大勝220 易服143 肉搏110 第一鎮的任務155 聽閒話猛虎出柙4猛虎出柙1142 挽留75 兵發淮北158 水轎170 徐州的變化161 突變102 大清洗的開始57 世家子弟猛虎出柙17185 爭論55 肅清70 淮安土改92 是大帥猛虎出柙17174 天下第一43 淮安的曙光156 聖庫第一 卷嶄露頭角10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173 中軍鎮123 向北第一 卷嶄露頭角24猛虎出柙1143 肉搏第一 卷嶄露頭角7211 轉折242 最後一搏16 起步83 約翰牛第一 卷嶄露頭角2330 亂戰行軍128 拜年第一 卷嶄露頭角246 升官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4 宴客142 交手20 夜行軍122 向南向北147 軍人榮譽猛虎出柙2145 三河大勝27 勾心鬥角199 對峙194 海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