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

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

閻忠誠的上報迅速引起了國防科工委的重視。

當天晚上,科工委主任丁高恆上將便召集正在京城的航空領域專家,開了一場規模不大但級別很高的內部座談會。

受邀者中自然也包括正在京航的杜義山和劉振響。

身爲院士的二人自然都是配專車的,不過劉振響的組織關係還在624所那邊,所以只好跟杜義山擠在同一輛車子的後座上。

“你做的準備蠻齊全嘛。”

杜義山看了一眼拎着一個鼓鼓囊囊公文包的劉振響。

後者把包隨手放在二人中間,笑道:

“你那位寶貝學生,這次整出來的動靜可是不小,涪城那邊昨天晚上就已經打電話過來了,跟我說準備申請進行標準評審,只是沒想到會直接驚動科工委。”

“呵,這臭小子,搞出這麼大事來,結果所有人都比我先知道,最後反而是我這個當導師的被矇在鼓裡。”

杜義山冷着一張臉,不過語氣裡面的喜悅根本藏不住。

好像一個剛剛獲得新玩具的孩子,雖然嘴上說着一般,但還是忍不住要拿出來在小夥伴們面前晃悠。

而且還故意裝出一副不經意的樣子。

毫無疑問,劉振響就是那個被炫了一臉的小夥伴:

“行了行了,知道你有個厲害的學生,等624所那邊的事情處理完,我也把組織關係遷回京航當教授……”

“其實等到明年常浩南正式讀了博,伱也可以來當他的副導師。”杜義山一臉狡黠。

“去去去,那是一回事麼……”

劉振響突然有些後悔自己剛剛拒絕了科工委那邊派車來接的提議,選擇跟對方同乘一輛車了。

但話又說回來,既然那個常浩南在航空動力領域也已經展現出了不凡的能力,那掛個名號似乎也不是不行?

副導師什麼的當然無名無分而且很不好聽,但如果能做個聯合培養導師的話……

那也至少能算是半個學生了吧。

看着窗外飛速向後掠過的街景,劉振響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起這種可能性來。

……

研討會是在科工委一個不太起眼的會議室裡面進行的。

參會者的數量不多,總共只分着坐了兩排。

每個人面前只擺着一瓶水,並沒有會議文件。

直到預定的會議開始時間過去大概十分鐘之後,才終於有兩名工作人員匆匆忙忙地走進來,把一個黑色公文包交給了坐在會議桌首位的丁高恆。

“同志們,我們也是中午才接到的報告,所以今天這個座談會確實開得比較着急。”

丁高恆說着從公文包裡面取出兩份文件,分別交給了自己左右手兩邊的第一個人:

“這兩份是機要員剛剛從涪城那邊帶過來的,《航空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進口總壓畸變評定指南》,因爲趕時間沒來得及印刷更多副本,勞煩各位專家先傳閱一下,一會劉振響同志也會給我們介紹相關情況。”

以現在會議室裡面衆人的地位,已經很少遇到需要傳閱的東西了,不過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總壓畸變評定……”

“我記得好像是GJB/Z64-94?”

“沒錯,但是那個標準實在沒有什麼操作價值……”

“……” 當聽到丁高恆說出兩份文件的名字時,下面的一衆專家也開始竊竊私語地討論起來。

由於是臨時通知的會議,因此大多數人只知道是要來參加一個跟航空工業有關的座談會,但並不清楚具體內容是幹什麼。

大概二十分鐘之後,文件終於被傳到了最後面。

會議室內安靜了下來。

跟之前的閻忠誠一樣,儘管時間不足以讓大家看完其中的內容,但對於這些業內人士來說,只要掃上兩眼,就大概能判斷出這份東西的價值了。

“咳咳……”

劉振響輕輕咳嗽了兩聲:

“這份指南,是606所在對改進型渦噴14發動機進行高空臺測試的過程中編纂出來的,並且他們現在正在按照其中的步驟進行進氣畸變試驗。”

“我們知道,前年的時候,我們在引進美國標準的基礎上發佈了我們自己的國家標準,但是在具體的工程應用方面,1994標準還有一些不足。”

“比如我們並不清楚不同形式的畸變擾流器對壓氣機穩定性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同一畸變擾流器能夠產生多大的穩態、動態畸變強度,積分時間尺度對穩定性裕度是否有影響……”

“而603所這次根據渦噴14發動機測試經驗拿出來的這份指南,則是在操作和理論兩個層面對1994標準中模糊不清,以及與我國航空工業體系不適配的問題進行了補充和糾正。”

“……”

聽到這裡,就連首位坐着的丁高恆自己都露出了一個有些無奈的笑容。

國軍標的制定是需要國防科工委批准的。

90年代初的時候,面對國內幾乎一片空白的標準體系,科工委面對的最大問題甚至都不是不知道該如何確立標準,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哪些標準需要確立。

所以當時的原則就是先不管具體內容,靠拿來主義佔據坑位,把標準體系給建立起來。

類比一下的話,大概是從零開始建立一座圖書館,因爲沒有經驗,只好照着其它圖書館的樣子,先確定書籍分類方式跟所需書目,至於具體的書可以後面再慢慢補齊。

在這種情況下,劉振響評價GJB/Z64-94“還有一些不足”確實是給科工委留足了面子。

畢竟它實際上就是個殼子,相當於擺在書架上佔位的假書……

“我認爲,這份指南中已經有了很強的操作性,可以考慮派出一個專家組到624所,確認渦噴14的地面測試結果,並依託指南內容和既有工程經驗對GJB/Z64-94中的操作和評價規範進行修改,以更好地進行畸變實驗評定技術研究。”

這種內部進行的小規模座談會本來就相對隨意一些,加上劉振響在航空動力領域的地位十分超然,因此他也沒有搞什麼彎彎繞,而是在介紹完成之後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我倒是覺得,寫出這份指南的人,想的應該並不是要對老標準進行修改。”

劉振響的話音剛落,坐在會議桌尾端的另外一位專家開口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他輕輕彈了彈手中的文件:

“因爲我是這邊最後一個,所以佔了些便宜,比各位同志看得時間更多一些。”

“1994標準是借鑑了ARP和AIR系列通用規範制訂的,在評定方式上有很強的英美風格,比如使用畸變網來模擬典型畸變流場,通過對最大瞬時畸變的描述來研究畸變對穩定性的影響,建立壓氣機喘振或失速與最大動態畸變量之間的關係。”

“這一套方法一方面耗資巨大而且非常繁瑣,另一方面,跟我國現有的航空發動機設計體系的配合程度也不好。”

“但我們剛剛看的這份指南思路完全不同,它採用了發動機進口綜合畸變指數中的紊流度來評定壓力畸變,測試方法也是採用了86年的時候,劉院士曾經提出來過的插板模擬法,不過應該是對板型進行了優化和討論。”

“更重要的是,在這份指南的最後部分,還提到了工程設計階段的氣動穩定性綜合評估方法,我簡單看了一下,絕對是有過發動機設計經驗的人才能寫出來的東西,指導性非常強。”

“所以這絕不是對1994標準的修修補補,我們應該把它當做一個屬於我們華夏自己的、全新的標準來對待!”

(本章完)

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339.第339章 凱旋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758章 流形學習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6章 前往盛京!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819章 兩種證法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361章 電磁棱鏡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98章 緊急起飛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
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339.第339章 凱旋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758章 流形學習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6章 前往盛京!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819章 兩種證法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1361章 電磁棱鏡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98章 緊急起飛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