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

突出其來的一個疑問句直接讓樑卓平愣住了一瞬間。

儘管他剛剛就在冥冥中猜到常浩南申請的這個航發產業大會肯定能開起來,但做決定速度會不會太快了一點?

不過想歸想,他還是趕緊點了點頭;

“臨榆當然可以,我回去之後就開始安排會議的相關籌備工作。”

開玩笑,領導把自己的想法都提出來了,然後問你的意見。

難道還能說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有的是人同意。

“另外,小常啊,現在懷主任那邊正在按照你上次提出來的策略進行談判,進展還算順利,要是D436T1發動機能同步引進我國進行生產,對於航空動力領域的發展也會是一個促進,所以這個會的具體日期,我倒是覺得可以稍微等一等。”

在得到樑卓平的答覆之後,丁高恆又轉向常浩南說道:

“不過伱放心,肯定不會拖很長時間。”

“有這麼順利?”

那個二桃殺三士的計策也是參考了上輩子高鐵引進的談判過程,不過就連常浩南自己都沒想到效果會如此立竿見影。

“是啊,根據老懷前兩天去扎波羅熱出訪之後反饋上來的信息,二毛那邊的情況比我們之前預估的還要更糟一些,所以伊夫琴科-進步公司面對完全失去合作參與機會的風險很快就選擇妥協,後面烏法和莫斯科兩個製造廠也象徵性地讓了一小步,目前雙方已經沒有什麼根本上的衝突,只剩下一些細節需要確定。”

丁高恆點了點頭回答道:

“另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個發動機對於他們的很多在研型號來說也非常重要,像安東諾夫的安72,別裡耶夫的別200還有雅科夫列夫的雅克42M都需要它,所以希望能借助我們引進時提供的資金做進一步完善。”

實際上,在受到華夏這邊的一系列巨大刺激,尤其是得知華夏和歐洲航空局竟然成功簽署了適航互認協議之後,大毛那邊的思路也飛速完成了自我開脫——

很多人都意識到,以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一些現在還比較值錢的技術,沒準過幾年別人靠自己就給攻克了,繼續坐地起價帶來的風險太大。

反倒不如趁着眼下的領先優勢還在,儘快把看得見的錢掙到手裡,之後再去搞產品迭代。

堅持的時間沒準還能更久一些。

所以從最近幾個月開始,類似性質的談判都變得比以前順利了不少。

而對於常浩南來說,D436T1發動機本身的價值倒還在其次,它的D36核心機纔是尤其值得去吃透並繼續發展下去的東西。

安124使用的D18T、米26使用的D136、安70使用的D27等一系列出自伊夫琴科設計局之手的經典航發產品都衍生於此。

如果真能拿到,那麼其在未來華夏航空動力領域的地位甚至不會亞於渦扇10的核心機。

他已經在考慮如何將其納入到自己的計劃之中了:

“那確實值得等一等,未來甚至可以考慮用我們自己的技術繼續反哺升級,並且它的核心機潛力很大,以後有條件了還可以繼續在此基礎上發展推力其它型號的發動機。”

這句話說的確實堪稱豪氣萬丈。

在此之前,唯一一種被華夏這邊自主改進併成功實現量產的航空發動機型號就是從R11F-300仿製並一路小幅度升級過來的渦噴7/渦噴13,被用作目前幾乎所有國產主力型號戰機的航空動力。

不過那說到底畢竟只是蘇聯在50年代初期的技術,在三四十年後做一些小幅度技術改進並不算困難。

而D436就算放在90年代中期都是一種並不算落後的型號,在某些性能上甚至還要優於西方同類型產品。

其三轉子結構也是華夏這邊此前從未接觸過的。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這樣一種型號哪怕只是完成國產化,恐怕都要頗費一些周折。

不過這話既然是常浩南說出來的麼……

丁高恆還是在心中暗自調高了一些期待值。

“航空動力,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制約我們航空工業發展的最主要命門,要是浩南同志這次能把渦扇10這個推重比8一級的第三代大推給攻關下來,咱們兩種型號的國產第三代戰鬥機就真正意義上沒有了後顧之憂。” 或許是受到常浩南的信心鼓舞,旁邊的樑卓平也不由自主地開始暢想起新發動機定型之後的情況:

“這哪怕放在整個華夏的工業史上,也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

儘管過去跟常浩南的接觸不多,並沒有直觀感受到過對方的能力,但一種強烈的直覺還是讓他決定回去之後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籌備小組,除了負責會議相關的後勤和行政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保留一些檔案、圖片和影像記錄。

樑卓平有一種預感,這些東西以後恐怕會成爲非常重要的歷史資料。

然而他還是完全低估了常浩南的目標:

“不只是第三代戰鬥機的動力。”

後者輕輕搖了搖頭:

“這次讓丁主任出面,集中起來全國範圍內的力量,我更進一步的想法是,以此爲契機建立一個系統性的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規劃。”

“以前我們的航發研究,甚至也包括剛剛完成定型的渦噴14,無論性能好壞,在技術上都有很強的孤立性,不同型號航發之間的技術聯繫非常薄弱,每搞一個項目幾乎都要從頭開始造輪子,效率自然高不起來。”

“過去咱們手裡的主機型號少,這麼搞倒也還吃得消,但是未來隨着我們的航空產品種類增加,對於航空動力的多樣性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說到這裡,常浩南伸出手,開始一項項計數:

“哪怕暫時不考慮民用航空那邊的情況,只算軍用武器裝備,那麼兩種第三代戰鬥機需要加力推力12噸到13噸級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轟炸機和運輸機需要推力13-15噸級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新型教練機需要加力推力7-8噸的中型渦扇、大型無人機又需要推力4-5噸的不帶加力型號、巡航導彈要用一噸推力以下的小型渦噴或者渦扇……”

常浩南的一番盤點讓樑卓平有點遭不住。

其中很多型號別說項目,目前連想法都還沒有。

但後者並未開口反駁——

沒有這麼多型號難道是他不想嗎?

怎麼可能?

是過去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哪個管航空工業的人不希望自己手底下要什麼有什麼?

所以儘管剛一開始樑卓平在心裡還有點吐槽的意思,但到最後已經被常浩南所描繪的美好未來給吸引進去了。

“所以我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包括4-6個級別、換算流量從5kg/s到25kg/s、循環功率從1MW到20MW不等的核心機型譜序列,由此足夠派生出推力範圍覆蓋200公斤到25噸的各種發動機型號,再考慮到單發、雙發和四發的不同方案,就完全能滿足未來20-30年內絕大多數航空器對於動力的要求。”

“有了這樣一個核心機體系之後,再需要新航發的時候,就不用像過去那樣從頭開始研究,而只需要在已有型號的基礎上進行小範圍修改,消耗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也都會大大降低!”

丁高恆和樑卓平兩個人都沉默了。

信息量比較大,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

這種事情,低情商的說法叫畫餅,高情商的說法叫描繪宏偉藍圖。

主要看具體講出來的人是誰。

具體到常浩南,那自然是傾向於後面一種情況多些。

“這個過程,恐怕還是要分階段進行吧?”

許久之後,樑卓平試探着問道。

“那當然,目前的計劃,是先把25kg/s流量、20MW功率級別的核心機給搞出來,除了渦扇10以外,還可以順便衍生出一種用在大型飛機上的高涵道比型號,解決我們眼前最迫切的需求。”

常浩南總歸也是腳踏實地的人。

真要是五六個型號齊頭並進,那就算是他也不可能吃得消。

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1384章 忙裡偷閒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499章 向好向上的蓉飛集團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43章 新改型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521章 海自的野心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51章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531章 縛蒼龍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1531章 縛蒼龍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638章 電子偵察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
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1384章 忙裡偷閒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499章 向好向上的蓉飛集團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43章 新改型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521章 海自的野心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51章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508章 國產航母的動力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531章 縛蒼龍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1531章 縛蒼龍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638章 電子偵察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