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

當天稍晚些時候,常浩南便跟着那架運輸發動機的伊爾76運輸機飛到了涪城。

常浩南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裡了。

他坐在運輸着發動機的卡車副駕駛位置上,看着眼前的624所大門,不由得回憶起一年多以前自己第一次來到這裡時的情況。

之前給渦噴14做測試的時候,他就是在這裡完善了國軍標有關航空發動機進氣口總壓畸變評定的操作流程。

一開始,他的想法其實只是要讓渦噴14這個具體型號的測試流程有法可循而已。

只不過,在後來的諸多機緣巧合之下,那份操作手冊性質的文件最終成爲了全新國家標準的基礎和範本。

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蝴蝶效應更是直接改變了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發展路徑……

應該說,到現在爲止的將近兩年功夫,他已經取得了遠遠超過剛剛重生那時所預想的成果。

當然,比較容易短平快出成績的項目基本也已經被他搞得差不多了。

但他上次來624所的時候,這裡理論上的所長兼書記還是劉振響,當時接觸過的幾位領導裡面應該沒有眼前這位纔對……

卡車剎車時的聲音和慣性把常浩南從思緒中帶了出來。

“常總,又見面了。”

爲首一人穿着一身深藍色的毛呢中山裝,還帶着一頂皮帽子。

好在對方很快進行了自我介紹:

“李榮在,從去年年末剛從盛京調過來,接任劉振響院士的職位。”

他從副駕駛位置上下車,早已等在這裡的幾個624所領導紛紛迎上前來。

姜甫和,624所的總設計師,之前在渦扇10設計評審會上,二人有過一些交集。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在SB101試車臺完工之後,劉振響仍然在624所擔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院長。

並且通過不知道如何軟磨硬泡的方式,從杜義山那謀得了一個常浩南“聯合培養導師”的名頭。

不過這一世或許是受到常浩南的影響,他已經把組織關係調回了京航大學擔任教授。

打過招呼並簡單寒暄一番之後,李榮在便親自指揮工作人員,準備卸車。

剩下的,就都是渦扇10這樣的硬骨頭。

“之前搞渦噴14的時候,我負責燃滑油輸送部分的研發工作,開項目研討會的時候跟您見過幾次……”

現在常浩南發論文,通訊作者都是寫的自己……

至於跟在李榮在後面的那位,常浩南倒是熟悉得多。

總之,劉院士顯然是準備在教育界繼續發光發熱,而這位新任的李院長,則是被蝴蝶效應影響到的無數人之一。

不過這事肯定不能表現出來,所以常浩南還是熱情地跟對方握了握手。

當然,也就是個名頭。

而姜甫和則不知道從哪掏出一本裝訂成冊的紙質材料,交給常浩南。

這樣的裝扮讓常浩南有些陌生,但聽對方打招呼這意思,明顯是之前跟他見過。

雖然常浩南自己的年紀也才二十出頭,但此時此刻,突然有了種“桃李滿天下”的玄妙感覺。

“常總,這是我們初步確定下來的測試內容,根據最新版本國家軍用標準修改出來的,您看一下。”

後者給航空發動機測試標準打了個樣,但畢竟只是完成了有關壓氣機進氣畸變的部分,論工作量連發動機測試流程的10%都不到。

其他部分的完善和修訂則是由劉振響牽頭,就近在624所完成的。

所以哪怕是常浩南本人,也對如今經過版本更新之後的測試環節不是很清楚。

對於9A-02這樣的大改版本來說,需要測試的內容雖然比之前渦噴14那樣的全新發動機少,但也不可能是幾天功夫能完成的。 光是必要進行的測試項目清單,常浩南就看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這下子,估計又要在涪城過年咯……”

常浩南掏出一支圓珠筆,在測試項目書的最後簽上自己的名字,有些無奈地說道。

姜甫和把資料接到手中收好,聽到這樣的感慨,有些好奇地擡起頭:

“常總以前在涪城過過年?”

常浩南上輩子確實沒少在涪城過年,只不過都是在九院那邊。

當然,這種事情肯定是不能說出來的。

“涪城倒是沒有,但因爲工作在外面過年的時候不少。”

好在對方只是隨口一問,並未在這個話題上繼續糾纏。

……

就在二人一邊閒聊一邊處理必要文件的同時,9A-02原型機也被從平板拖車上卸下來,通過軌道緩緩向高空臺測試車間內部運送過去。

常浩南快步跟上。

沒走幾步路,眼尖的他就發現在旁邊的另外一條軌道上,正有一臺體積小得多的發動機正在從裡面運出來。

“這邊現在還有其它測試任務?”

常浩南盯着那臺體積大概只有渦噴9A四分之一的小發動機看了一會,卻並未辨認出具體的型號。

98年這會,華夏的航空發動機型號就那麼數的出來的幾種,而且其中絕大多數都被他直接或者間接地插手過。

突然冒出來一種他沒什麼印象的屬實有些讓人驚訝。

“哦,這是我們本地蓉發廠搞出來的改進型號,渦噴6D。”

“這不是殲6的發動機麼,現在還在改?”

常浩南整個人都驚了。

渦噴6是1966年就定型的超級老前輩,他一時間認不出來倒也正常。

但這都1998年了,竟然還能看見爺爺輩發動機的改進型號?

“殲6當然早就停產了,但這不是還有強5在用麼……”

落後半個身位的姜甫和解釋道:

“本來,洪都那邊從96年末開始搞強5D,現在已經基本定型了。”

“但是因爲鎬京那邊的殲轟7A改進型進度遠超預期,而且很快就可以100%國產,所以這個型號,連帶着增推延壽之後的渦噴6D發動機,也就沒了定位,轉入技術儲備了……”

“強5D……”

說實話,自從重生開始,常浩南就從來沒想起過還有這個型號。

被姜甫和這麼一說,他才記起來,強5D作爲強5的最後一個量產型號,原本竟然是1998年才投產、2012年才停產的……

當然,在如今的時間線上,它應該是沒機會再進入量產了。

只是可憐洪都集團,本來就只有K8和強5兩個主打產品(初教6這功夫停產了,現實中2015年復產),現在又被時代的洪流無情淘汰了其中一個……

話雖如此,這種在殲6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型號,基本屬於特定時期面對特定情況的特定解法。

在如今已經馬上進入21世紀的大背景下,哪怕是常浩南,也不可能在這種老爺機上面玩出什麼花樣來……

涪城的夕陽中,兩臺發動機一進一出,在相鄰的運輸軌道上交錯而過。

就如同華夏航空工業的兩個時代。

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73章 特別優待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35章 保研名額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1500章 峰迴路轉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
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73章 特別優待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35章 保研名額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1530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1500章 峰迴路轉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