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

一星期後。

記者招待會現場的水晶吊燈新聞發佈廳照得亮如白晝,攝像機鏡頭如同黑洞般對準講臺,全球直播信號已經準備就緒。

儘管時間已經臨近下班,但上百名各國記者早已將場內的座位填滿,讓空氣中瀰漫着一股奇特的焦灼感,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直到國家航天局發言人許亮宏穩步走上講臺時,全場才終於逐漸安靜下來,只剩下空調系統發出的輕微嗡鳴。

他身後的大屏幕上,白底藍字的《月球及火星等地外天體科考活動規劃與發展戰略》標題在深藍色地球背景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

這場記者會的召開幾乎完全沒有徵兆,不僅是在兩天前的晚上才臨時通知,而且通知內容僅限於一個主題。

因此,絕大部分記者都完全沒辦法提前準備,只有少數跟官方有着良好合作關係的媒體收到過一些語焉不詳的提示。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許亮宏的聲音通過同聲傳譯系統傳入每位記者的耳機。

經過短暫的開場白之後,他直接進入正題:

“今天,我們在此發佈這份白皮書,旨在闡明華夏在深空探測領域的願景與規劃。”

臺下立刻響起一片快門聲,閃光燈如繁星般閃爍。

然而,對於一些駐留華夏時間較長的老油條來說,當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內心就已經涼了半截。

路透社的馬克·凱斯一邊飛速在筆記本電腦上記錄一邊在心裡嘀咕:

“又一個官樣文章,估計又是些五年十年規劃的老調重彈。”

今天本來應該是他的輪休日,但駐華主編凱瑞·格瑞西隨便找了個理由把他打發了過來,自己則去參加了另外一場聽上去就更加重要的國防部發佈會。

雖然心裡有百般不願,但凱斯還是本能性地把剛纔那個平平無奇的標題輸入到了電腦裡面。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刻改變着人類文明的形態。”許亮宏的發言確實如馬克所料,開場白四平八穩,“根據最新統計,全球航天經濟規模已突破4000億美元,年增長率保持在8%以上。”

他點擊遙控器,大屏幕切換爲一組數據圖表:“與此同時,地球面臨着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和生態危機。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到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50億人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這些挑戰促使人類尋找並創建'第二家園'。”

凱斯停下記錄,皺起眉頭。

這些數據雖然準確,但由航天局官方發言人引用,就顯得有些舉輕若重了。

許亮宏繼續道:“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宇宙天體,是地球唯一的自然衛星,表面富含氦-3等稀有資源。而火星具有與地球相似的自轉週期和季節變化,重力爲地球的38%,大氣中95%是二氧化碳,經過改造可能適合人類居住。”

這些科學事實從許亮宏口中說出,帶着一種前所未有的權威感。

《南華早報》的詹姆斯·黃敏銳地察覺到,這不是普通的科普介紹,而是在爲某種重大宣佈做鋪墊。

“華夏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許亮宏的聲音突然提高了一個八度,“準備通過《戰略》白皮書提出一個門檻較低、切實可行、並服務於全人類的深空探索規劃。”

終於有人在大段的標準化辭令中找到了關鍵之處——

服務於全人類。

這個用詞顯然不是隨便加進去的,尤其聯想到美國航天局在不久之前纔剛剛公佈了他們“重返月球”計劃的第二階段計劃,很有可能說明華夏方面有意爭奪深空探索領域的全球領導權。

許亮宏繼續點擊遙控器,大屏幕顯示出一幅宏偉的太空開發路線圖:“我們的規劃分爲三個階段:短期(2025-2035)建立地月空間基礎設施;中期(2035-2050)實現月球常駐科研;長期(2050年後)拓展至火星探測……”

“……”

這份白皮書內容很多,印刷出來的樣本足有兩百多頁,區區一場發佈會也只能概括一下其中的關鍵內容,而且幾乎不包括具體的技術部分。

不過,也已經足夠了。

客觀上講,華夏和美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成就積累完全不在同一層次上,突然給出如此激進的表態似乎不符合華夏方面的一貫習慣。

而大多數記者所關心的也並非具體細節,而是尋找能夠拱火的機會。

因此……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

許亮宏話音剛落,手臂如林般舉起。

按照慣例,第一個獲得提問機會的記者來自國內。

這一次,是《科技日報》的記者張明:

“人類對月球和火星的探索已經持續了半個世紀,華夏自身也陸續發射了嫦娥系列和螢火一號探測器,《戰略》中提出的規劃與之前的探索活動有何本質區別?”問題顯然經過精心準備,一方面是爲了給發言人遞話,另一方面也是帶動現場的氣氛。

“這個問題切中要害。”

許亮宏的語氣平淡如同機器人:

“之前的探測活動,無論是軌道衛星還是着陸器,都屬於'快閃式'探測,只能在特定時間點獲取有限數據。”他點擊遙控器,大屏幕切換爲一幅分級圖表,“而《戰略》的核心是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地外存在。”

圖表上清晰地顯示着四個漸進式目標:

“我們將持久性的深空探測活動分爲四個層級:外星軌道空間站、外星科研站、外星基地和外星棲息地。具體到月球,我們計劃在2020年前建成月球科研站一期工程,具備無人值守能力;到2025年實現短期有人駐留;到2035年建成可容納6-8人長期居住的完整基地。”

會場瞬間安靜了一秒,隨即爆發出些許騷動。

剛纔還覺得有點百無聊賴的馬克·凱斯差點打翻錄音筆,反應過來之後迅速寫下簡訊標題:

“華夏宣佈將在10年內建設月球永久基地——太空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

法國《世界報》的記者克萊爾獲得第二個提問機會:“許先生,目前尚未確定長期太空駐留對人體的影響,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實現月球基地是否過於樂觀?”

許亮宏的表情變得嚴肅:“確實存在巨大挑戰。月球輻射是地球的200倍,溫差達到300攝氏度,塵埃具有強腐蝕性。”他停頓了一下,“但我們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多項突破性技術。”

他調出一段視頻:“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月壤陶瓷'技術,利用月球土壤通過3D打印和微波燒結制成建築模塊,輻射防護性能是傳統鋁材的5倍。同時,我們也已經在地下洞穴棲息地設計、閉環生命支持系統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

凱斯此時已經壓抑不住拱火的本能,不甘示弱地舉起手。

果然很快被選中提問:

“發言人閣下,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也計劃在2028年前建立月球基地。華夏的計劃是否意味着新一輪太空競賽?”

這個問題相當尖銳,頓時引來一陣側目。

不過,當意識到是英國媒體代表之後,就顯得非常合理了。

“這正是我要強調的關鍵點。”許亮宏似乎早有準備,嘴角甚至微微上揚,“實際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我們無意與任何國家展開競爭,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全方位的合作。”

他點擊遙控器,大屏幕切換爲一個宏偉的太空站三維模型,懸浮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軌道上,“華夏方案的獨特之處在於這個——地月拉格朗日L4點上的深空探測中轉站。”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那個巨大的桁架式結構,由四個模塊化艙段組成,中央是一個圓柱形核心艙,兩側接駁着幾個其它球形或圓柱形的艙段。

與常規太空器類似,它周圍也延伸出了大片大片的帆狀結構,但卻並非太陽能電池板所呈現出的藍色,而且相互之間遮擋嚴重,顯然不是爲了發電。

“這個中轉站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月空間基礎設施,“許亮宏深吸一口氣,以免自己的聲音變形或者顫抖,“它具備四大功能:軌道加註、設備維護、人員輪換和深空通信中繼。”

會場終於徹底炸開了鍋。

這個構想太過大膽,完全顛覆了傳統太空探索的模式。

記者們根本來不及、也不準備考慮技術上的可行性,他們幾乎同時動了起來,閃光燈亮成一片,鍵盤聲和驚呼聲交織成片。

“這相當於某種……補給站?”按照習慣,現在仍然屬於凱斯的提問時間。

許亮宏點頭微笑:

“這個比喻很形象。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太空驛站',將月球任務的門檻從'舉國之力'降低到'多國協作'的水平。任何具備基本太空發射能力的國家,都可以通過中轉站的支持實現月球探測。”

現場的嘈雜聲仍然沒有平息,但接下來的幾分鐘內,甚至都沒人顧得上舉手。

直到詹姆斯·黃率先反應過來:“這個計劃聽起來雄心勃勃,但建設這樣一箇中轉站需要多少資金?華夏是否準備獨自承擔?”

“根據初步估算,整個項目需要約3000億元人民幣。”許亮宏的回答引起一陣倒抽冷氣的聲音,“這是一項持續數十年的長期投資,平均到每一年的成本完全可以接受……當然,我們也秉持着開放合作的態度,歡迎國際夥伴共同投資、共同受益……”

他沒有提到具體的國家,但這已經足夠讓記者們浮想聯翩。

發佈會結束時,幾乎所有記者都在狂奔向新聞中心發稿,生怕落後於競爭對手。

凱斯本來準備聯繫格瑞西主編,但旋即又改變主意,直接把電話打給了當年推薦自己來華駐站的總部主編亞歷山德拉·加洛尼:

“頭兒,這不是普通的太空計劃,華夏人正在下一盤大棋……“

“不,他們不是在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而是在重新定義遊戲規則!”

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62章 我要上天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483章 金城504廠第1600章 氣動增穩,這下總算是用上了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74章 保研面試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1408章 2001號,起飛!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480章 撕裂蒼穹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
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第62章 我要上天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1596章 先贏了再說第1483章 金城504廠第1600章 氣動增穩,這下總算是用上了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74章 保研面試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1408章 2001號,起飛!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480章 撕裂蒼穹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