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中華神盾

第1196章 中華神盾

“海上?”

朱永順把腦袋愈發湊得近了一些:

“是要部署到一座島上?”

“那可能需要對部分雷達元器件進行一些特殊處理……”

他一邊說,一邊思考着在島嶼環境下部署高精密電子設備所需要的各項準備工作。

普通陸基雷達直接搬到海上雖然不是不能用,但性能和可靠性都會大打折扣——

除了剛剛說過的鹽霧問題以外,像地基穩定性、供電能力、水汽對雷達波所造成的干擾……都需要納入考慮當中。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表面上看着一樣的裝備,也要額外整一個單獨的海軍型號出來。

不過,還沒等他想明白,就看到旁邊的李建強搖了搖頭:

“恐怕……不是島上。”

朱永順幾乎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不是島上,難道還能在……”

他本來想說,難道還能是在水上?

但話到一半,便戛然而止。

“真是在海面上啊?”

這時候李建強已經從旁邊的電腦裡調出來了浙省周邊的海域圖。

實際上,浙東外海的島嶼雖然數量不少,但要說能把雷達拉上去部署、並長期駐人的,也就那麼令人耳熟能詳的幾個。

大多數只能說在海洋法理角度叫“島”,但本質上就是塊始終暴露在海面上的礁石。

至於常浩南標出的那個位置,周邊更是一片汪洋。

連個礁盤都沒有……

“確實沒有任何標註出來的陸地。”

李建強搖搖頭:

“而且,不僅那個座標上沒有,就連附近方圓幾十上百公里內,也沒有……”

一時間,兩個人盯着面前電腦屏幕上的海圖,有些沒了主意。

雖然常浩南給出的只是個算例,他們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但周邊也沒陸地,也就意味着調整完之後的結果大概率也還是在水面上。

“這麼看來,我剛纔提出的方案還是很難落實啊……”

朱永順不免有些灰心。

然而李建強的反應卻沒有這麼悲觀:

“其實……要我說,把雷達部署在海上,也未見得就不可行……”

“……”

又是幾秒鐘的沉默。

朱永順看了看屏幕,又看了看桌上的那份文件,腦子裡也突然蹦出來了一個解決方案:

“您是說……讓預警機前出,作爲第二個發射機,和其它幾個岸基雷達點位配合?”

但說完之後,自己馬上也覺得不太妥當:

“但預警機的速度太快,運動平臺要想和固定平臺同步,技術上……”

“不不不……”

還沒等他說完,李建強就趕緊擺了擺手:

“技術問題還是其次,關鍵是哪怕眼下這個情況不太可能擦槍走火,但在隱形飛機的威脅下隨便派預警機前出,也還是有點太過於託大了……況且上級的計劃是讓那架剛剛服役的空警2000A作爲兜底手段,利用L波段雷達防止對方真的突破防空圈,沒給我們留下使用空間。”“所以我的意思是,可以考慮讓海軍的同志們出一出力……長興那邊造的兩艘中華神盾不是已經基本完成測試,計劃7月底之前就正式入列服役麼?”

這已經完全是明示了。

以346雷達爲核心的艦載區域防空系統,雖然有官方名稱叫“海之星”,但因爲和美軍的宙斯盾系統對標,所以哪怕在軍隊內部,也有人更喜歡“中華神盾”這個綽號。

朱永順也瞬間就理解了李建強的意思。

驅逐艦體量夠大,本身又有防空能力,相比預警機受到的威脅較小。

而且,作爲一艘船,它也可以像地面雷達那樣,在相對長的時間裡被部署在某個特定位置附近,無需像預警機那樣還得抓時間窗口。

這對於需要發揮以逸待勞優勢的防守方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利好。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

朱永順強壓住心頭的興奮勁,提出了擺在面前的困難:

“水面艦艇平臺雖然相對穩定,但總歸不是完全固定的部署模式,而且346雷達和我們手頭的型號在很多技術細節上也不一致,要想讓二者之間實現收發配合,那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雙基地雷達,尤其是部署在不同平臺上、使用不同類型硬件的雙基地雷達,首先需要解決發射和接收兩端之間在時間、空間和相位上的同步問題。

也是該技術投入大規模應用的最大阻礙之一。

但李建強這會兒卻表現的非常樂觀:

“346雷達是一個共享後端控制系統的四面陣,屬於360°全向探測,從一開始就不需要考慮空間同步問題……”

他說着扯過來一張紙,在上面畫了個簡易的示意圖:

“至於時間同步……地面和水面之間,肯定不能直接用線纜把發射機的射頻編碼和頻率基準信號傳遞到接收機,好在兩種雷達都可以採用線性調頻中斷連續波信號,也就是由恆溫晶振分別爲發射機和接收機提供時間、頻率和相位的基準信號。”

“感謝航天系統的同志,我們的北斗系統上搭載了自己的星載原子鐘,可以先利用衛星定位系統的授時模塊產生世界標準時間和同步秒脈衝,從而確保雷達系統的每一幀發射信號和本振信號同時產生並擁有相同的時序。”

“然後,用鎖相環芯片對本地的恆溫壓控晶振進行馴服,實現兩路同頻同相的時鐘源,作爲內生成發射信號與本振信號的直接數字頻率合成模塊的參考時鐘,這樣一來,同步後的每一幀發射與本振信號的幀起始脈衝邊沿都能夠嚴格對齊……”

“……”

十來分鐘過後,在朱永順略顯詫異的表情當中,那張紙上的內容已經從最開始的簡圖變成了一張完整的技術原理圖:

“總之,雖然目前北斗系統上的第一代原子鐘精度還比不上GPS,但反應到我們的雷達系統上面,收發兩端之間的誤差不會大於微秒級別,而且這次畢竟只是臨時應急,也不太需要考慮累積誤差的問題,肯定足夠遠程警戒任務的需求了。”

聽到這裡,朱永順也是猛地一拍大腿:

“那相位同步的原理和時間同步幾乎一樣,只要通過發射機和接收機分別設置的恆溫晶振提供頻率和相位相參的基準信號,就能保證兩邊的相位相參性?”

“說的沒錯。”

李建強直接合上面前的文件,給對方看了一眼封面上寫着的標題:

《雙基地雷達的時空同步及相位校準技術》

щшш _TтkΛ n _C○

然後接着說道:

“另外,常院士特地提醒我們,說因爲壓控晶振的控制電壓範圍大於鑑相器的CP端輸出電壓的範圍,所以必須使用有源環路濾波電路來放大鑒相器CP端的電壓範圍,而且還給出了同相拓撲的有源濾波模型,用來消除紋波干擾以及鑑相頻率帶來的雜散分量。”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相比於直接同步法,這種簡介方案的頻率捷變靈活性比較差,尤其這一次接收機和發射機加起來總共有六組之多,恐怕變頻信息甚至需要提前預設,對於連續採樣轉發干擾實在沒什麼抵抗能力,可惜了……”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從李建強的臉上,可是看不出半點可惜的神情。

至於朱永順,更是已經躍躍欲試:

“這個有源濾波電路需要單獨設計,但好在可以通過一個模塊外接到現有的雷達接收端,不算什麼傷筋動骨的升級……要不要馬上聯繫海軍方面還有電科集團,開始着手對設備進行鍼對性改造?”

李建強幾乎下意識想要點頭。

但還是在中途控制住了:

“那艘驅逐艦還沒正式交付,歸屬權方面可能比較複雜……再說咱們作爲空軍裝備研究所,也不方便直接聯繫其它軍兵種。”

沉思幾秒之後,他做出了一個稍微折中的決定:

“這樣,你負責去聯繫電科集團,讓他們配合我們對雷達硬件進行修改……我馬上向上級報告,請求水面艦艇部隊的配合……”

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93章 塞翁失馬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370章 暗度陳倉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02章 生產籌備
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93章 塞翁失馬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370章 暗度陳倉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726章 41的大勝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02章 生產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