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

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

“所以……常博士你在這方面已經有計劃了?”

徐洋的聲音有些乾澀,但是她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

如果對方剛剛提到的想法能夠成真,那絕對會引發數值計算應用領域的一次大地震。

“計劃還談不上,只能說有一些初步的思路,距離計劃還有點遠,需要補齊一些理論和實驗的空白才行。”

常浩南搖了搖頭,哪怕有系統的幫忙,他也還不至於牛逼到那種程度。

這應該會是一個略顯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畢竟要是單靠他一個人,或者周圍幾個人來做實驗收集數據,那恐怕到下輩子都優化不出來他想要的東西。

所以比較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先搞出一個最基礎的版本,然後再靠整個行業內的力量提供反饋,一步步進行升級……

好像跟他重生之前某些車企的思路差不多。

新車發佈會全是餅,所有功能都得等OTA。

咳咳……

總之,儘管在車圈存在一定爭議,但這個套路本身是沒問題的。

隨着軟件的功能愈發複雜,想要一步到位地發佈一個所謂“完整版”在技術和成本上都逐漸變得不可行,與其強行上一個功能全面但可靠性稀爛的半成品,不如先專精於打磨幾個特定的模塊,賺到用戶和口碑之後再逐漸擴張。

而他只不過是稍微借鑑了一下二十幾年後的互聯網思維罷了。

“多物理場耦合的數值仿真,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還是個空白,就我所知,只有少數幾個學校內部有一些很簡單的工具包,如果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的話,絕對是能影響整個行業的大事!”

徐洋兩眼放光地看向身邊的常浩南。

“這個確實,不過第一步還是得腳踏實地。”

常浩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先把傳熱相變、結構力學、流體力學、電磁場幾個常用的單物理場仿真,以及像是對流擴散、對流傳熱、熱電耦合、流固耦合這些涉及2-3個物理場的弱耦合問題給解決掉,再去逐步攻克更多物理場、更強耦合的問題。”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

聽到這裡的徐洋微微皺了皺眉:

“常博士你應該也知道,幾乎所有的單物理場仿真現在都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了,並且非線性度不高的弱耦合問題也可以通過簡介耦合或者全耦合手段求解,恐怕對於新用戶的吸引力不會很大啊……”

她說的當然是有道理的。

人嘛,都有惰性,能不變就不變。

尤其工程領域更是如此。

到常浩南重生之前,甚至還有些常年不更新的工程軟件只支持Windows98系統,以至於他們研究所裡一直保存着一臺堪稱文物的老式電腦。

但問題在於,跟民用飛機適航審定的情況類似,如果現在不去求變,以後再想做同樣的事,付出的代價也是百倍千倍的。

這一點,已經經歷過一遍的常浩南非常清楚。

一方面,眼下是1997年初,儘管西方發達國家的相關工業軟件已經發展了大概20-30年的功夫,但也都是剛剛,或者尚未開始琢磨商業化的事情,大家勉強還算是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

另一方面,國內會大量使用商業軟件的基本只有高校、研究所和國企,都是靠行政命令就能夠觸及到的地方,並且相關的軟件生態壁壘也還沒有建立起來。

實際上,華夏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和軟件工業建立的時間不算很晚,80年代初期就已經算是有所起色,和霓虹那邊的差距大概在5年左右,雖然不算先進,但也算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產業體系。

然而和很多行業一樣,剛剛發展起來的苗頭被按下去了。

失去自上而下的支持,又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科研、教育、產業之間被迅速孤立開來。

硬件製造廠成了給外國企業提供廉價勞動力的組裝流水線,軟件產業則徹底成了別人的附庸,原本大量獨立開發軟件的軟件工程師也變成了普普通通的底層碼農。

只剩下一些研究所和學校在繼續進行研究,但也是獨木難支,失去生態之後愈發和實際生產脫節。

直到二十多年後,由於種種的原因,才總算是重新重視起了這個方面。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解體後的毛子那邊。 1990年的時候,毛熊的電子產業大概還能相當於美國85年左右的水平。

但到了2000年,他們還是停留在美國人85年的水平,完全錯過了整個90年代的信息產業大爆發(其實更慘,因爲連跟隨別人標準打下手的機會都沒有)。

一樣是到了二十多年後,由於被制裁的原因,才重新把產業給拉扯起來,到那個時候已經落後先進水平很多年了。

總之,這其中的辛酸悲苦,1997年的人們是很難體會到的。

而對於重生回來的常浩南而言,則是亡羊補牢爲時未晚。

半導體他現在確實一點都不懂,那就先從工業軟件開始做起。

“如果只從技術角度考慮的話,徐研究員說得倒是沒錯。”

常浩南用了個比較委婉的說法,畢竟再天才的人也很難超脫時代,有剛剛那種想法也很正常。

徐洋自然也能聽出來常浩南跟自己的意見不同,不過考慮到對方的能耐,她只是露出了有些好奇的表情:

“但工業軟件這種東西,不完全是個技術問題,否則也就不會存在那什麼瓦森納協定了。”

“現在我們用起國外的軟件,除了語言不通之外確實感受不到什麼不便,但那是因爲很多軟件目前還沒有商業化,或者正處在商業化初期擴張市場的過程中,但如果繼續讓這些國外企業在我們這裡肆無忌憚地攻城略地,以後的事情可就說不準了。”

“眼下大家的起點還相差不多,但是信息產業的發展太迅速了,一個工業軟件,用戶越多,開發者所獲得的信息反饋也就越多,就能形成數量更大質量更高的數據庫,從而開發出更好用的數據模型。我們如果這一步跟不上,那就是步步跟不上,如果未來哪天,瓦森納協定裡面突然多出來了某些工業軟件,到時候我們再想從頭去追、去積累數據,那纔是要難比登天的。”

擲地有聲的一番話,讓整張桌子周圍的氣氛都變得有些沉重。

剛剛還有些不以爲意的徐洋在聽完之後也是瞳孔劇震,彷彿看到了一片新大陸一般。

她會在90年代初選擇從美國回到華夏,家國情懷方面自然是不缺的。

但很多東西不是隻有情懷就完事了。

科技戰線的鬥爭也是鬥爭,要講究一個技巧和策略。

而在這方面,顯然不會有人能和經歷過貿易戰時代的常浩南相比。

“實際上,在工業軟件的出口上,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個突破。”

看着紛紛陷入思索的衆人,常浩南再次拋出一顆重磅炸彈。

反正坐在這裡的人權限都是足夠的。

“工業軟件……出口?”

處在航空工業系統之外,還完全不知道華夏跟歐洲談判的徐洋平生頭一次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轉不過彎了。

要知道,現在的華夏軟件產業還處在一個連UI界面漢化都做不太明白的階段。

怎麼就出口了?

常浩南點了點頭:

“是的,一個預測飛機在溼冷環境下結冰機率和冰型的小軟件,不算是我們的首創,但功能絕對比國外的任何競品都要好,賣給了歐洲人。”

“這說明只要我們能做出獨特的功能或者特點,在軟件領域就完全可以實現後發制人!”

實際上,考慮到這是飯桌邊上,他還有半句話沒說出來——

反正現在大家的產品性能都是依託答辯,哪怕咱們做出來的也是答辯,只要做成巧克力味的,都會有人捏着鼻子吃。

這時,飯桌另一邊,剛剛一直在聽着二人對話的孫琮突然開口道:

“這件事情我也有所耳聞,不過一直不確定有沒有水分,現在既然小常同志都說了,那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啊……”

有了捧哏,常浩南也就自然而然地接了下去:

“當然,這一次我們確實是佔了個歐美之間出現嫌隙的難得機會,誰也不敢保證後面的其它軟件在國際上還能有這麼好的反響。”

“但是,我想說的是,在包括但不限於工業軟件這方面,咱們一定得有底線思維,不能讓別人攥住咱們的脖頸子!”

(本章完)

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70章 繼往開來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480章 撕裂蒼穹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607章 兩手準備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580章 水下力量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709章 我 們 仨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762章 大象漫步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532章 俘獲回港(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
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70章 繼往開來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480章 撕裂蒼穹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607章 兩手準備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580章 水下力量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709章 我 們 仨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762章 大象漫步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532章 俘獲回港(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