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

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

華夏國家航天局的新聞發佈會結束後,全球輿論便開始持續發酵。

儘管大多數國家對華夏提出的“太空驛站”設想表示讚賞和期待,但質疑的聲音同樣不絕於耳。

《華爾街日報》第二天就發表了一篇題爲《華夏太空野心:宏偉藍圖還是海市蜃樓?》的評論文章,作者大衛·彼得森寫道:“華夏航天在過去二十年確實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他們至今仍未實現載人登月,火星探測器也僅有一次成功記錄,相比之下,美國在冷戰巔峰期的1960年代,曾創下一年內完成七次月球探測任務的壯舉。”

文章繼續分析道:“華夏提出的中轉站構想需要突破多項技術瓶頸:大推力火箭、空間核動力、在軌建造等。這些技術美國在半個世紀前就已掌握基礎,但即使以美國當年的工業實力,也從未考慮過如此激進的方案。這不禁讓人懷疑,華夏是否高估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文字中隱藏的複雜情緒。

但同樣沒有人能夠否定,裡面說的也全都是事實。

類似的觀點在西方媒體中層出不窮,NASA前副局長洛裡·加弗在接受CNN採訪時直言不諱:“這更像是一種政治宣傳而非科學計劃。華夏在航天領域的投入僅佔GDP的0.05%,遠低於美國阿波羅計劃時期的4%。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任何宏偉計劃都只能是紙上談兵。”

然而,這些質疑聲卻全部如同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來自公開回應。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華夏方面可能是要低調處理時,國家航天局卻在三天後舉行了第二次新聞發佈會。

只不過這一次,是和俄聯邦航天局一起,對螢火一號-福布斯號聯合探測任務進行情況說明。

會場中央的巨幅屏幕上,火星表面的高清圖像清晰可見,那些鐵鏽色的沙丘和嶙峋的岩石在專業設備的拍攝下呈現出驚人的細節。而在圖像一側,一組科學數據圖表正在不斷刷新。

“根據'螢火一號-福布斯號'聯合探測任務的最新數據,“華夏國家航天局首席科學家林建華的聲音通過同聲傳譯系統清晰地傳入每位記者的耳機,“我們確認火星地表淺層存在大面積水冰沉積,特別是在北緯35度至65度之間的區域,水冰含量可能達到地表物質的7%以上。”

會場立刻響起一陣鍵盤敲擊聲。

路透社的馬克·凱斯迅速在屏幕上寫下這個發現的意義。

【水意味着潛在的生存可能,意味着未來基地建設的便利,更意味着一個更加誘人的火星殖民前景】

實際上,火星表面的水冰和通常理解的水還是有億點差距,但一來凱斯本人並沒有興趣深究這些細節,二來,他現在一心只想搞個足夠抓人眼球的大新聞出來——

幾天前直接向總部報告的行爲毫無疑問會得罪直屬上司凱瑞·格瑞西,如果他真能搞出來個超級爆款的專欄那當然前景一片光明,甚至有可能取對方地位而代之。

但要是最後反響平平,那可就免不了要被穿小鞋了。

應該說,凱斯還是比較幸運的。

因爲真正的重磅炸彈還在後面。

“更爲重要的是。”旁邊的孫燕來局長接過話筒,他他的聲音平靜但充滿力量,每個字都擲地有聲,“螢火一號首次確認,火星大氣上部存在永久性金屬離子層,其密度和分佈特徵與火星表面的局部磁場高度相關。”

凱斯敲擊鍵盤的動作停下來了一瞬間。

他還記着幾天前開上一次發佈會時,那位發言人曾經說過,磁場可以保護在星球表面活動的人類或者設備。

“下一階段任務。”孫燕來點擊遙控器,大屏幕上顯示出一組複雜的光譜數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將利用'螢火一號'搭載的磁力計陣列,詳細測繪火星表面局部磁場的分佈情況,爲未來更加深入的探測活動提供科學依據。“

凱斯光速修改了新的標題:【火星探測確認關鍵發現:水冰與磁場或改寫人類移民火星時間表】。

這絕對是個爆炸性新聞,足以讓那些質疑華夏航天計劃只是政治宣傳的聲音閉嘴。

當然,也足夠讓正在辦公室裡跳腳的格瑞西主編閉嘴……

如果任由新聞標題繼續這樣無節制加碼下去,那麼討論範圍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控制。

好在除了像凱斯這樣的傳統記者以外,現場還來了一些更加專業的人士。

比如《自然》雜誌的資深科學編輯詹姆斯·威爾遜。

他在一天之前從德國緊急趕到華夏,本來是爲ESA的訪問代表團打前站,但碰巧趕上了這第二場新聞發佈會。

“孫局長,這是否意味着中國已經在爲載人火星任務做準備?”

孫燕來微微一笑:“科學探索是循序漸進的。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完善對火星環境的認知,爲全人類的深空探測活動奠定基礎。“他停頓了一下,然後話鋒一轉,“當然,如果國際社會有載人火星探測的需求,中國願意分享這些數據並提供技術支持。”

這是個相當委婉且公式化的回答,不過有經驗的人不難從中剖析出真正的答案—— 是。

發佈會結束後不到兩小時,全球各大媒體已經將這一消息傳遍世界。

CNN的科技專欄作家在直播中直言不諱:“這可能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太空發現之一,它不僅證實了火星作爲'第二地球'的潛力,更展示了華夏在深空探測領域日益增長的實力。”

而在專業科學領域,討論則更爲熱烈。

一位署名“紅色星球“的用戶在Space.com的評論區寫道:“金屬離子層意味着火星大氣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活躍,這可能是由於太陽風與殘餘磁場的相互作用。如果能夠找到足夠強的局部磁場區域,未來的火星基地將獲得天然輻射防護。”

與此同時,美國NASA總部的氣氛卻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局長查爾斯·博爾頓的辦公室裡,十幾名高級官員圍坐在會議桌前,牆上的大屏幕正播放着華夏發佈會的片段。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托馬斯·祖布欽皺着眉頭,“我們的'火星奧德賽'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運行了這麼多年,都沒能發現這個金屬離子層。”

“不是沒能發現,是沒往這方面想。”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查爾斯·埃拉奇苦笑着搖頭,“我們設計這兩個探測器的時候,還沒考慮過利用火星殘餘磁場爲表面活動提供保護的事情,所以磁力計的靈敏度和覆蓋範圍都不夠。”

博爾頓局長揉了揉太陽穴:

“現在不是討論科學細節的時候。白宮已經打了三個電話過來,媒體也在門外堵着。我們需要一個迴應,一個能讓公衆和國會滿意的迴應。”

“我們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有人小聲問道。

“好奇號。”博爾頓嘆了口氣,“它比中俄的探測器先進得多,但問題是它要到明年才能發射。”

好奇號本來打算在2009年中發射,後來因爲一個小問題,導致交付時間拖延了幾個月。

火星探測不比月球,發射窗口期差不多兩年一度,錯過了就只能再等下次。

實際上,中轉站方案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以放寬對軌道的要求,大大縮短窗口期之間的間隔。

“那就提前宣佈。”NASA公共事務辦公室主任建議道,“把媒體注意力引向未來,強調'好奇號'將攜帶的儀器比'螢火一號'先進多少倍。”

“還有'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祖布欽補充道,“雖然它主要研究大氣逃逸,但我們可以重新包裝一下,說它也在研究這個新發現的離子層……至於更長遠的事情可以慢慢再說。”

就這樣,在匆忙拼湊的策略下,NASA召開了緊急新聞發佈會。

當發言人費薩·法翁走上講臺時,攝像機鏡頭和閃光燈立刻對準了她。

“NASA祝賀華夏和俄羅斯在火星探測方面取得的新發現。”法翁的開場白聽起來彬彬有禮,但熟悉NASA發言風格的人都能聽出其中的勉強,“這再次證明了國際科學合作的價值。”

臺下立刻有記者舉手提問:“法翁女士,華夏已經公佈了包括月球基地和地月中轉站在內的宏偉計劃,而你們卻準備退役航天飛機,把美國人進入太空的鑰匙交到俄國人手上,許多人都在擔心美國會失去太空領導地位,您對此有何迴應?”

法翁的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航天飛機時代的終結並不意味着美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終止。NASA正在引入商業資本,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開發新一代航天器。”她列舉了與波音、SpaceX等公司簽署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合同,強調這將開啓“太空探索的新篇章”。

但這樣的迴應顯然無法滿足公衆和媒體的期待。

“美國準備如何追趕華夏在深空探測方面的步伐?”

問題變得愈發犀利起來。

法翁的臉色瞬間變得相當難看,但這樣的場合下顯然不好發作。

“需要強調的是,美國不需要追趕任何人。”她深吸一口氣,嘴脣微微顫抖,語氣中也帶上了些許攻擊性,“記者先生,或許我可以幫你回憶一下,40年前的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就已經搭載三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1975年,海盜一號和海盜二號探測器成功在火星實現了軟着陸……在深空探測領域,美國仍然保持着絕對且唯一的領先地位。”

平心而論,法翁的說法其實沒有任何問題。

但由於記者巧妙的提問方式和她略顯激動的態度,表現出來的效果反而像是NASA正躺在功勞簿上面睡覺一樣……

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法翁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趕緊繼續補充道:

“至於現在,各位應該還記得我剛剛提到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獵戶座’飛船。”

她說着展示出了一張CG合成照片:

“獵戶座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和特殊的着陸技術,不僅可以往返於地球和國際空間站,還可以額外增加一個上升段,作爲前往其它星球的運輸載具……”

(本章完)

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1513章 歸航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1505章 起降測試提前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528章 貓鼠遊戲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631章 這技術我真沒見過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535章 復活F14?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
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83章 趕赴閻良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1513章 歸航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158章 出人意料的療效第1505章 起降測試提前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528章 貓鼠遊戲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631章 這技術我真沒見過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535章 復活F14?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