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

“對了,我記得之前,波斯人不是還說要找咱們改進F14來着麼。”

提到波斯空軍,常浩南也回憶起了幾個月前的情況,因此又向鍾世宏問道:

“那上面的TF30發動機,你們也已經在升級了?”

F14再怎麼說,也是將近25年前的飛機了,即便華夏在航空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上不如美國,要翻新或者改進這樣一種老型號,在大多數地方都不會有問題。

唯一的麻煩就是動力。

雖然TF30發動機性能很拉。

但再拉它也是個正經渦扇。

而且主要缺陷在於壓氣機設計不合理以及飛發匹配做的不好,生產製造工藝這方面還是有水平的。

所以想要升級TF30,還真不能說很容易。

“還沒開始,實際上,就連動力方面具體的改進方案都還沒確定。”

鍾世宏搖了搖頭:

“我們前段時間剛從德黑蘭運了一臺到壽的TF30回來,正在考察情況,總之因爲完全沒有原始技術資料,所以要做技術升級實在比較困難,目前在跟對方討論到底是單純進行一次延壽維護,還是乾脆等到國產的渦扇9搞出來,再給他們換個新發動機。”

渦扇9的原型斯貝MK202加力推力9.2噸,比TF30-P-412的9.4噸略小,但前者仍然有不小的增推潛力,重點是工作狀態下的性能要穩定很多,至少不用讓飛行員在起飛之前人人練就一手在機動過程中關掉處於喘振狀態的發動機再重啓的手藝。

此外,渦扇9的長度和直徑都更小,不僅符合適裝要求,甚至能跟換髮之後的F4一樣,省出空間增加一些燃油攜帶量。

或者在機身後半段增加一個輔助動力單元(APU)用來發電——

F14由於設計年代太早,對於大功率雷達耗電量的預估不太夠,導致供電情況其實挺緊張的。

總之怎麼想都是巨大優勢。

唯一的問題是,國產化的渦扇9眼下的進度雖然不能說是八字沒一撇,至少也距離波斯人的期待有一段距離……

“這就要看波斯人能不能等得起了,對於咱們來說,無論大修還是升級反正都賺不到什麼利潤,主要的好處還是藉此提高一波知名度。”

常浩南個人對於F14的興趣僅僅在於獵奇,畢竟他實際上沒有真正接觸過任何一種變後掠翼飛機,但是從實用方面考慮,這個型號的綜合性能實際上已經不滿足時代要求了。

複雜機械結構帶來的巨大死重、低可靠性和高維護時間,並不是單單換個發動機就能解決的。

量大管飽技術難度還低的F4升級項目反而纔是利潤的大頭。

鍾世宏點頭表示同意:

“這個倒確實,所以咱們這邊主要推的方案還是再等一等然後直接換髮,這樣戰鬥力提升更大,而且也有利於咱們的發動機把名號打出去。”

如果要是擱在以前,這種連裝機測試都還沒做的發動機,哪怕只是個有原型的國產化型號,也根本不會被納入考慮。

但現在這不是時代變了嘛。

渦噴14的成功,以及隨後由精工計劃連帶出的一系列成果,讓大家對於渦扇9的進度樂觀了一些。

“對了,說起精工計劃,最近兩三個月的進展怎麼樣?”

常浩南雖然掛着精工計劃總顧問的名頭,但因爲最近一直在忙十號工程還有軟件設計等其它問題,所以已經有一段時間沒直接插手過裡面的具體項目了。

“這畢竟才半年時間,很多項目也只是剛起步,不過也出了一些具體的技術成果,尤其是在焊接和鑄造加工方面。”

提到精工計劃,鍾世宏的語氣明顯變得鄭重了很多。

他能從技術部部長升任副總經理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這個精工計劃。

這個時候,旁邊的另外一人接上了話:

“常總,我倒是覺得,相比於具體拿出來的全新技術,精工計劃更主要的價值還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對開放的交流平臺,之前消息太閉塞,大家相互之間有時候都不知道別人的研究程度,搞了很多重複的項目。”

旁邊還有其他人也是深以爲然:

“是啊,我們廠上個月是最近五年以來第一次實現扭虧爲盈,還要多虧了常總的新技術,還有精工計劃提供的平臺啊。”常浩南轉頭看去,他記得這位應該是建寧331廠的一名生產負責人,應該是叫于飛。

後者也馬上解釋道:

“我們上半年花了四個月時間更新技術,對渦軸8A發動機進行了一次工藝升級,總算是達到了一個比較讓人滿意的技術指標。”

“渦軸8……用在直9上面的吧?”

常浩南隨口確認道。

相比於受關注度比較高的渦扇發動機,渦軸和渦槳這兩種輸出軸功率的航發受到的關注相對較少,但實際上一直到二十多年後,都仍然是華夏航空動力領域最大的短板。

“對,直9,還有民用型號H410。”

于飛點了點頭:

“原來的渦軸8A,幾個關鍵部件的低循環壽命大概只有原型阿赫耶1C的40%不說,一旦到了30℃以上的高溫天氣,可用功率還會出現斷崖式下降,連保障直升機空載起飛都十分勉強,更別說運人運貨了,搞得用戶叫苦不迭。”

“之前江城還有羊城幾個經濟發展水平比較好的城市本來想採購一批警用直升機,聯繫到冰城那邊之後,他們帶了一架原型機去試飛,結果直接就把客戶嚇得不敢用了……”

周圍的衆人發出一陣輕笑。

不過絕對沒有嘲笑的意思。

非要說的話也是自嘲。

實際上,類似的尷尬情況並不是個案,甚至可以說,這個年代幾乎每個搞航空的人都遇到過類似的場面。

別說是用戶選擇餘地更大的民用型號,就算是軍用型都會出現被拒絕接收的情況。

“這次好在是趕巧了,我們改進之後的新發動機剛好首批下線完成測試,趕緊運了兩臺過去換上,纔算是勉強讓客戶接受。”

“通用航空確實是個很大的市場,如果能把這一塊給維護好,未來絕對大有可爲。”

聽到這個故事的常浩南還是比較欣慰的。

畢竟用戶習慣這種東西,其實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改變過來。

尤其通用航空的用戶規模往往不是很大,對成本又不太敏感。

以至於前世一直到2020年代,華夏各大城市的警航直升機都幾乎沒有國產型號,絕大部分市場都被阿古斯塔和歐洲直升機等公司佔據。

而現在無疑是開了個好頭。

只可惜直9的體量實在是不夠,而直8這個型號從根子上問題就很大,除非能像後來直8L那樣把整個飛機重新設計一遍,否則恐怕很難救回來。

再加上生產渦軸6的蘭翔機械廠哪怕在航空動力這個系統裡面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弱,甚至連常浩南之前寫報告的時候都差點給它忘了。

總之,還是隻能說前路漫漫。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高跟鞋踩地的蹬蹬聲由遠及近地傳來。

“常主任!”

常浩南迴過頭,發現是一名會場工作人員。

“常主任,咱們的大會馬上就要開始了,關於具體的議程方面,樑總還有一些事情要跟您確認,在後臺……”

看着常浩南離開的背影,劉永全再次習慣性地摸了摸自己的光頭:

“常總這是靠自己把咱們整個行業給帶動起來了啊……”

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638章 電子偵察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902章 我,常浩南,打錢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21章 大變局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809章 還有後手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1407章 半架飛機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
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638章 電子偵察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902章 我,常浩南,打錢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893章 不,更先進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21章 大變局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252.第252章 搞預警機也要有備無患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809章 還有後手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1407章 半架飛機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