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

第276章 馴服氣流

就在二人繞着飛機一邊轉圈一邊聊天的同時,611所跟過來的地勤人員也已經開始對飛機進行維護。

殲7F雖然從外表上看進行了徹頭徹尾的大改,但本質還是一架米格21,在可維護性上方面的表現仍然比較一般。

最大的進步是在常浩南的堅持下,使用了一個側開式的雷達罩,這樣就無需在維護雷達設備的時候費勁把頭錐整個拆下來放在地上了。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親手優化設計過的進氣道脣口和雷達罩。

眼前的飛機雖然在細節上已經跟將近一年前在劉洪波教授課堂上展示的那個不同,但總體結構還是非常相似的。

常浩南到目前爲止已經經手過的項目,大多數都是關鍵技術研發或者是老型號改裝,跟殲7F這種“我畫出來的飛機落了地”感覺終究還是不太一樣。

從比較近的位置上,他已經能看出來,這架飛機的雷達罩裡面其實還裝着一部老式雷達。

“這是208A?”

目前華夏的雷達型號還處在技術爆發的前夜,能夠裝機的型號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其中能真正被稱爲“雷達”而不是測距器,還能引導半主動雷達彈的型號,除了殲8C上面那臺1471/1472之外,基本上也就只剩下208A了。

也就是過去殲8B裝備的雷達,空軍第一次成功完成阿斯派德的打靶測試就是用的這個型號。

“對,14所原計劃開發的1452小口徑雷達還在做地面測試,暫時沒辦法裝機,但我們這次又要展示超視距攔截能力,所以就只能先拿這個頂上了。”

說到這裡,盧育英也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

“要不要拍個照?這次我們特地帶了相機。”

常浩南猶豫片刻,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也好。”

“正好我把飛行員同志也叫過來,過一會要跟外方一起來個大合影。”

聽到盧育英這麼一說,常浩南才注意到,旁邊除了地勤之外,還有一些並沒有穿着工裝,但還是忙前忙後的工作人員。

他已經在這些人的手裡看到橫幅還有大紅花之類的航空工業傳統藝能了。

最後常浩南和盧育英分別站在已經打開的雷達罩側面拍了一張單人照。

這個時候,遠處一路小跑過來一名穿着藍色棉夾克的飛行員,手裡還拎着帶紅星的白色飛行頭盔。

飛行員並不是下飛機之後就沒事了,還需要跟地面交接並填寫飛行記錄,看這副架勢應該是剛從那邊趕過來。

本來常浩南覺得自己之前想知道的事情都已經問過了,等會的合照有外方一起他也不想參與,所以正打算回去休息。

但是隨着那名飛行員越來越近,他卻發現對方竟然是個熟面孔。

“張九江同志?”

來人正是在常浩南剛剛參與到八三工程那時候,駕駛一架殲教7帶着他上天,實地觀察03號原型機表面氣流流動分離狀況的飛行教官。

在這個年頭,資深飛行教官和試飛員這兩個身份之間倒是並不矛盾。

但這次見面還是相當令人意外。

被直接叫出名字的張九江也是盯着常浩南看了幾秒鐘,直到走的更近一些纔想起來後者的身份:

“你是601所那位……常工程師?坐過我飛機的?”

“呃……對,那次咱們配合的不錯。”

常浩南剛點了點頭,就聽到旁邊的盧育英插了進來:

“老張,小常可不能算是601的人……”

這個話題對於前者來說已經算是日常,但盧育英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強調一下,免得對方忘了自己年前對611這邊的承諾。

儘管這個承諾跟他的項目並沒有什麼關係。 “放心吧盧總,我這段時間在172廠幫他們改殲轟7的時候,專門要來了不少當年原型機試飛時候的數據,都是後面研究主動穩定性控制技術的時候能用上的。”

常浩南看着一臉緊張的盧育英,自然明白對方話裡的意思,因此連忙出言安撫了一番。

“主動穩定性控制……”

這個名詞的概括程度確實有點高,甚至無法直接判斷是用在飛機哪個子系統的技術。

“這是我從去年給603那邊做完新舟60那個機翼的顫振分析之後就在想的事情。”

知道這是個全新概念的常浩南順勢解釋道:

“既然可以通過主動手段控制機翼發生的顫振,那是不是也能用類似的思路控制,或者說至少提前預測發動機喘振?”

“後來在負責改進渦噴14的時候我就發現,發動機在進入喘振狀態之前,壓氣機內部其實是有一些可觀測特徵的,如果能在這個時候及時進行干預,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進入異常工況,或者至少保持在旋轉失速的狀態,不至於對發動機和飛機本身造成損壞。”

旁邊的盧育英和張九江聽到這一段解釋之後都是眼前一亮。

無論對於飛機設計師,還是對於飛行員來說,發動機喘振都是最不願意面對的故障之一。

由於是空氣的自激振盪,因此一旦真正進入了喘振狀態再想挽救就晚了。

尤其在低空、高速或者大過載飛行的時候,如果失去動力並且飛機失穩,有很大概率根本來不及處置就會機毀人亡。

偏偏還就是在這些情況下容易發生喘振。

很多一等事故都是這樣導致的。

對於飛行員來說,哪怕只是提前一兩秒鐘發現問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發生。

“如果這樣的話,在壓氣機內部設置一個傳感器,是不是就能……”

張九江自然是最興奮的。

“倒也沒有那麼簡單。”

常浩南笑着搖了搖頭:

“在地面上或者測試臺架上,外部氣流相對穩定,捕獲異常狀態的準確度還算比較高,但是到了真實的飛行條件下,尤其是對於需要頻繁大過載飛行的戰鬥機來說,即便不發生喘振,壓氣機的流動狀況也比較混亂,如果只是簡單放個傳感器,那虛警率恐怕會非常高。”

對於自動控制系統來說,虛警和漏警的嚴重程度至少是一樣的。

“所以這套系統你準備在殲10上面做驗證?”

盧育英雖然不負責十號工程,但對於同一個研究所的項目自然也是關注的。

“是,要想實現主動穩定性控制,前提是做到飛推一體化,眼下在這方面最有潛力的就是使用三軸四餘度數字電傳飛控系統的殲10。而且另一方面,單發飛機對於安全性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

實際上,殲10本身在氣動層面上已經實現了全包線一級飛行品質、“無顧忌”操縱等特徵。

而常浩南要做的是在航空動力層面上也實現這一點。

不過他還有另一個理由沒說出來——

蘇27那個進氣道實在有點過於簡單,很可能收集不到一些特定情況下的數據……

(本章完)

第109章 抉擇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97章 柳暗花明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36章 作繭自縛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50章 搶人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716章 挖牆腳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478章 我的大舅哥是我爸的老弟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58章 項目進展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
第109章 抉擇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97章 柳暗花明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36章 作繭自縛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50章 搶人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474章 遇事不決,量子化學?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716章 挖牆腳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558章 有人在擋你們的財路(加一更)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478章 我的大舅哥是我爸的老弟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58章 項目進展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